APP下载

中、外优秀20 km竞走运动员运动技术分析

2011-03-06敬龙军苑廷刚李爱东冯树勇

中国体育科技 2011年1期
关键词:步频判罚步长

敬龙军,王 鹏,苑廷刚,李爱东,冯树勇

1 前言

竞走项目是我国田径的传统强项之一,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我国曾取得过2枚奥运会金牌以及数枚世界田径锦标赛和田径世界杯赛的金牌和奖牌,也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拥有一批执教经验丰富的竞走教练员,同时,也训练出一些高水平的运动员。但不可否认的是,近些年来,我国竞走运动的总体水平确实出现了停滞不前的状况。与此同时,世界竞走运动竞技水平却在突飞猛进快速发展,男子、女子20 km以及男子50 km竞走的世界纪录均被刷新,也就是说,我国的竞走运动竞技水平与世界最高水平的差距在逐步拉大,国家体育总局田径运动管理中心在伦敦奥运周期内实行了“请进来,走出去”的新政,计划除了请洋帅来国内短期授课以外,还要与国外优秀竞走教练员建立长期的合作,并且阶段性派运动员出国同国外运动员一起训练,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去接受和学习一些更加先进的东西,开拓眼界,拓展思维。

现阶段,俄罗斯运动员在男、女20 km竞走项目上处于霸主地位(表1),俄罗斯运动员的技术可以作为竞走技术的标准,将这种极具代表性的技术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目前,我国学者关于男、女20 km竞走技术较为成熟的研究多是国内运动员的技术对比分析,但是,将中、外优秀运动员进行对比分析的较少[1,2],而且,由于不是同场竞技,可比性不高。针对这种现状,本研究系统分析了参加2009年无锡国际田联竞走挑战赛男、女20 km项目的中、外优秀运动员的技术,特别是将北京奥运会、柏林世界锦标赛男、女20 km项目冠军博尔钦和卡尼斯金娜的竞走技术与我国目前最优秀竞走运动员王浩与刘虹的技术进行对比分析,以期找出中国运动员在技术方面存在的真正问题,同时,丰富我国竞走项目的理论体系,为中国竞走项目再次回到世界最高水平提供一些建议。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由于2009年无锡国际田联竞走挑战赛的男、女20 km竞走项目中各有奥运会、世界锦标赛冠军博尔钦和卡尼斯金娜参加,所以,重点分析这两个项目,并根据研究需要选取了男、女20 km竞走项目比赛中的6名运动员作为研究对象(表2)。

表1 2009年男、女20 km竞走运动员世界排名情况一览表

表2 本研究对象基本情况一览表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调研

通过网络数据库和专业书籍收集并整理了与本研究内容相关的文献资料,为本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依据及参考依据。

2.2.2 专家访谈

针对本研究的研究目标,对国家队竞走教练员以及运动生物力学专家进行深入访谈,为研究提供了真实的技术参考和准确的研究方法支持。

2.2.3 三维定点摄像

2.2.3.1 使用的仪器

Sony-DCR-TRV 75E摄 像 机 两 台,Panasonic-AGDVC180BMC摄像机1台,拍摄频率为50 Hz,根据竞走运动的速度,一般选择1/1 000,现场拍摄的光线较好时,选择1/500;爱捷三维DLT辐射框架1套,标尺1套;皮尺1个。

2.2.3.2 拍摄前的准备工作

相机机位的选择:拍摄前到比赛场地实地观察,选择保证拍摄区域地势平坦,尽量没有障碍物,并使拍摄距离达到需要运动范围的5~6倍[3],并根据竞走运动员一个复步的步长和三维拍摄的需要,确定拍摄距离至少15 m。

拍摄现场的调试:拍摄前准备好摄像机、三角架、电池、录像带、框架、标尺、皮尺及一些辅助器材,提前1 h到已选择好的场地,先用皮尺测量拍摄距离,然后,用两个标志物标定拍摄范围,保证3台摄像机都能捕捉到拍摄范围内的影像,初步确定2台摄像机的机位。2台Sony摄像机摆放在运动员行进方向的两侧,使两机的主光轴与运动方向均成45°夹角,两机距离拍摄范围坐标原点的距离均为20 m,两机主光轴夹角为90度。根据比赛场地,选择摄像机的机高为1.3 m,同时,使2台摄像机的光圈、图像亮度、焦距等设定尽量一致并保持整个拍摄过程固定不变。一台Panasonic摄像机置于垂直运动平面的16 m处,机高1.3 m,摄像机主光轴垂直于运动方向,根据现场情况设置拍摄参数,使拍摄图像达到最佳效果。

图1 现场三维拍摄机位图

2.2.3.3 立体框架的标定

图2 三维坐标示意图

比赛前在拍摄范围内多个位置摆放三维框架,防止由于在比赛过程中竞走运动员路线的不同造成的误差。三维坐标的设定:以2-3球为坐标原点,以1-3球同原点的连线为X轴,X轴指向运动方向,Y轴是2-3球射出X轴的垂线,水平面是由1-3球、2-3球、7-3球中心连线构成的平面,这3个球中心距离地面的高度相等,Z轴是由X轴、Y轴构成的平面的法线方向;等框架稳定后,2个摄像机同时开启,由一人现场指球,报告框架8根杆的号码,拍摄人员按照顺序依次报号记录声音,以备解析时辨别,为防止光线影响,用墨绿色方布在2个机位的后方遮挡,减少解析时的难度;记录框架平面简图,以备解析式对照位置。

2.2.3.4 三维定点拍摄时的工作

通过专人指挥,控制2台摄像机,一般在运动员进入镜头前10 s开机,等拍摄对象离开镜头10 s后停机,摄像机操作人中间不碰机,全部使用遥控器操作;在拍摄同时把比赛项目、拍摄的圈数、运动员号码等拍摄瞬时信息以声音形式录入摄像机;比赛结束后不立即移动摄像机,要重新标定框架,防止由于人为误差造成摄像机和框架的震动。

2.2.4 影像解析

采用美国的艾里尔运动生物力学分析系统APAS和Dartfish 4.5图像处理软件对拍摄的三维立体影像进行量化处理。在解析过程中使用日本松井秀治人体惯性参数模型,并依据人体模型的标准和研究需要选取19个关节点,对研究对象的一个复步进行解析处理,对3D数据通过低通数字滤波法进行平滑处理,截断频率为8 Hz,将获取的原始数据保存到 EXCEL软件中;用Dartfish软件对比赛图像进行必要的处理,获取直观图像。

2.2.5 比较分析

使用SPSS 12.0软件包和Microsoft Excel 2003对录像解析出来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和处理。将获得的技术参数和技术图像进行对比,找出中国运动员和国外运动员的技术差别和差距。

2.2.6 研究阶段的说明

比赛场地是2 km一圈,摄像机置于0.7 km左右的位置。由于三维解析需要用2台摄像机从不同角度拍摄比赛录像,在选取可以进行三维解析的技术录像时,要选择两台摄像机都可以清晰看到的技术录像,不能出现遮挡,影响解析的准确度,因此,本研究选取的阶段主要为比赛后程第7圈至第9圈,在这3圈运动员之间的距离都已经拉开,遮挡较少,而且这几圈是决定最终成绩的重要阶段,运动员都会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更能反映运动员的技术特征。

2.2.7 所选技术指标的说明

竞走是田径运动中受到严格的特定规则约束下的径赛项目,运动员必须要遵守竞走定义,即不允许出现肉眼可观察到的腾空和脚着地到垂直部位腿必须伸直,这是竞走运动的基础;但是,如果要获得比赛成绩,就必须合理利用规则,在不犯规的情况下,寻找最合理的关键技术,要想获得竞走项目的优异成绩,竞走运动员的技巧就在于使裁判员既看不到技术上的犯规,又能达到高速度。因此,在对运动员的技术指标进行分析时,主要对两类指标进行分析,一方面是保证运动员完成比赛的技术指标;另一方面是决定运动员获得好成绩的技术指标。

3 结果与分析

3.1 保证竞走运动员完成比赛的技术指标分析

3.1.1 影响腾空判罚的运动学指标分析

在当今竞走成绩不断提高的情况下,竞走运动员出现腾空是不可避免的,在摄像机下我们可以清楚看见竞走运动员的腾空,双支撑阶段短暂消失。为此,在1996年国际田径联合会田径规则修订了第191条规定,即不允许出现人体肉眼可以看到的腾空现象。腾空时间是判断一名运动员是否腾空的绝对依据,在比赛中出现的腾空犯规是通过裁判员肉眼来确定的,因此,人体肉眼可以看到腾空的生理时限就是我们研究腾空的基本依据,腾空是指运动员竞走时的腾空动作在裁判员的眼睛里存留成像。依据生理学的实验,人眼睛成像的时限须要1/24 s的时间,也就是约42 ms以下为最合适的腾空时限[4],国内很多学者和科研人员将裁判员判罚腾空的时限分为:42 ms以下为合理腾空时限;42~70 ms为模糊腾空时限;70 ms以上为犯规腾空时限[5]。

表3 本研究对象在16.7 km处与腾空判罚相关的主要运动学参数一览表

表3显示,研究对象的腾空时间都在模糊腾空时限内,这说明,由于男、女20 km优秀竞走运动员成绩的提高导致了腾空时间的增加。2名奥运会冠军的腾空时间都大于50 ms,我国运动员的腾空时间还要小于他们,我国运动员在腾空时间的控制上较好。腾空时间在模糊腾空时限内,裁判员分辨不清运动员是否犯规,如果运动员不能保持很好的技术规范,就会导致判罚腾空,如果运动员技术连贯、协调、轻松、步幅开阔,不容易被判罚。相反,技术脱节、紧张、吃力、左右腿用力不均衡,肢体小动作过多,就容易被判罚。

图3 本研究部分研究对象一个复步的重心和头顶轨迹侧视图

身体重心起伏距离和头顶起伏距离是裁判员判断腾空的依据,但是,在比赛中的头顶起伏距离才是主要依据,因为人体的重心是看不见,运动员的头顶则是可以看见的,比赛中经常看到裁判员采用一平面瞄准运动员的头部进行观察。如果运动员头顶上下起伏过大,在模糊腾空时限内很可能被判罚腾空犯规[4]。表3中2名奥运会冠军和桑切斯的头顶起伏距离都要小于中国运动员,桑切斯的腾空时间和腾空起伏距离都是最小的,说明桑切斯在避免腾空这个技术上做得最好。在腾空时间、重心起伏距离和头顶起伏距离的组合中,俄罗斯运动员从实效性上来说最好,腾空时间较长,使他们可以获得更长的步长;重心起伏距离较大,可以为他们获得更有力的肢体摆动幅度;在判罚的关键环节即头顶上、下起伏上都控制得比较好,给裁判员形成一种错觉,他们的技术较为规范,图3显示,2位俄罗斯运动员在头顶起伏距离上做得较好,真正做到了既让裁判员看不到腾空,又保持了较好的腾空距离,我国运动员刘虹和王浩在控制头顶起伏距离上需要加强控制。

通过赛后的犯规统计,王浩、刘虹和Jared Tallent各得一次腾空警告,这3人在表3中的头顶起伏距离都是比较大的,这也验证了裁判员判罚腾空是以头顶起伏距离作为主要依据的。支撑腿离地时刻的膝关节角度对裁判员判罚腾空也很重要,较小的膝关节角度会给人以抛小腿的感觉,而这正是跑和走的区别之一,会给裁判员留下不好的印象,从而影响裁判员的判罚。表3中,我们可以看到,俄罗斯运动员离地瞬间的膝关节角度都达到150°以上,我国运动员的膝关节角都要小于他们,这说明,俄罗斯运动员充分利用了比赛中裁判员判罚的尺度和标准。从对影响腾空判罚运动学参数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中国运动员在腾空时间的控制上同国外运动员差距不大,我国运动员的差距主要是对技术动作要求不够规范,尤其是对判罚腾空影响较大的头顶起伏距离需要进一步控制,需要加大支撑腿离地时的膝关节角度,不要过分地抛小腿影响裁判员的主观判断。

3.1.2 影响屈腿判罚的运动学指标分析

对于屈腿的判罚,1996年以前只要求“支撑腿在垂直部位时至少有一瞬间必须是伸直的”,而新规则要求是“前腿从着地瞬间直至垂直阶段应该伸直(即膝关节不能弯曲)”。膝关节在支撑腿着地瞬间直至垂直阶段保持180°的时间必须超过70 ms,这样才能在裁判员眼中留下垂直的表象。表4显示,所有研究对象的左、右腿在着地瞬间至垂直阶段膝关节保持伸直状态的时间都大于70 ms,裁判员可以用肉眼看到支撑腿从着地到垂直阶段是充分伸直的,说明屈腿问题在优秀运动员中很少出现,在赛后的屈腿判罚统计上看,本研究对象没有一个人被判罚,这同田中原等人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5],2名俄罗斯运动员的膝关节在支撑腿着地到垂直阶段保持垂直的时间分别是各自小组最长的,说明他们技术更符合竞走规则,他们的膝关节比我国运动员更早达到伸直状态,给裁判员一种技术优美的视觉表象。竞走运动员一般在支撑腿垂直支撑时的膝关节角度要大于180°,形成明显的“反弓”现象[6],这有利于技术的美观并赢得裁判员和观众的好感。我国运动员刘虹和王浩的膝关节反弓角度和2名俄罗斯运动员相比,俄罗斯运动员的反弓角度更明显,都达到195°以上,中国运动员需要加大反弓角度,提高竞走技术的规范性。这种在垂直支撑阶段明显的反弓,是由于俄罗斯运动员从支撑腿着地到垂直支撑阶段膝关节的角度大于180°的时间较长(表4),更早地充分伸直支撑腿在着地时会加大髋关节向前移动,使支撑腿呈现明显的“反弓”形态,而且还会加快重心的前移,这种前支撑技术具有较好的实效性。

表4 本研究对象在16.7 km处与屈腿判罚相关的主要运动学参数一览表

支撑腿着地瞬间脚掌与地面的夹角和踝关节的角度经常被作为影响屈腿判罚的依据[7],我国一些科研人员认为[8],裁判员肉眼观察前腿是否伸直,首先观察是否足踵先着地,最直观可靠观察点是脚掌仰角,但是,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高水平运动员很少会出现屈腿犯规,在现代竞走速度越来越快的情况下,通过强调勾脚尖减小踝关节角度和增大脚掌仰角来避免屈腿犯规是没有意义的,对提高成绩并没有什么帮助,反而会影响重心的水平速度。表4数据显示,本研究对象的着地瞬间踝关节角度和脚掌与地面的夹角没有显著性差异,说明这2个技术指标对高水平运动员屈腿判罚并没有太大的意义。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当今世界高水平竞走运动员基本上不存在屈腿犯规的现象,但是,在垂直支撑时膝关节角度形成反弓的技术特征上同俄罗斯运动员有较为明显的差距,俄罗斯运动员的反弓明显,既可以给裁判员形成较好的直腿表象,又可以获得较好的重心前移,有利于获得更好水平速度。

3.2 决定运动成绩的运动学指标分析

3.2.1 步长、步频和步速的分析

竞走的运动速度取决于步长和步频的乘积,步长与步频是决定竞走成绩的主要因素,二者是矛盾统一体[4]。我国学者认为[9],中国高水平运动员的技术仍属于“小步高频”的竞走技术,需要在步长、整体动作结构、蹬摆配合等技术环节方面进行整合与完善,形成能被国际裁判员认可的个人技术风格。表4显示,我国竞走运动员的重心平均速度要慢于2位俄罗斯运动员,这是整体技术的结果,说明中国运动员在竞走技术的整体效益上同国外运动员存在较大差距。

在步长这个参数上,中国运动员王浩和博尔钦的步长没有差距,李建波的差距不大,褚亚飞的差距较大,但是,考虑到褚亚飞的身高,本研究认为,中国男子20 km优秀运动员的步长同国外优秀运动员并没有太大差距。女子运动员的步长则有较大的不同,刘虹和石阳的步长较短,姜静、杨明霞和杨亚伟的步长较长,但是卡尼斯金娜身高最低却拥有最长的步长,说明中国女子20 km运动员在步长上有待加长。男子组左腿蹬地时的步长平均值为1.26 ±0.054 m,右腿蹬地时步长的平均值为1.29±0.054 m,右腿蹬地时的步长要长些,女子组同男子组相同,说明高水平运动员的右腿蹬地比左腿蹬地要有力。

在步频指标上,王浩的步频比博尔钦慢,虽然他的步长不差,但在步长和步频的整体效益上有待提高,步频的增快是我国男子运动员的首要任务。刘虹的步频是女子运动员中最快的,她的步长是最短的,说明她的竞走技术还是“小步高频”,步长较长的女运动员,她们存在的问题和王浩一样,需要通过提高步频来提高整体效益。现阶段,我国男、女20 km优秀竞走运动员的技术“小步高频”中的“小步”已经有所改进,以我国男子运动员为代表,我们一直强调的增大步幅已逐渐落实,但是,提高步长导致步频上不去是现阶段我国运动员竞走技术急需解决的问题,所以,中国运动员竞走技术下一步需要在稳定步长的基础上提高步频,从而使步长和步频达到最佳组合。

表5 本研究对象在16.7 km处步长、步频和步速一览表

3.2.2 关键角度特征的分析

通过观察录像,2名俄罗斯运动员膝关节角度在摆动阶段分别是男、女运动员中最大的,博尔钦膝关节的最小角度为96.2°,卡尼斯金娜的角度更是达到了102.7°。这个技术参数从动作表象上看是俄罗斯运动员同其他运动员最明显的区别,俄罗斯竞走运动员在国际上的地位决定了他们的竞走技术肯定有其独特处,可以认为,俄罗斯运动员在摆动阶段摆动腿的膝关节角度是其取得优异成绩关键环节之一。我国运动员与俄罗斯运动员的膝关节角度具有较明显的差距,这种保持较大膝关节角度的摆动究竟会导致竞走整体技术有什么不同呢,国内还没有文献资料涉及到这个问题。俄罗斯运动员较大的膝关节角度会增大摆动半径,提高髋关节的摆动效果,防止大腿上抬过高,影响重心的平稳性。在经过垂直支撑后,摆动腿小腿顺势加速前摆,有利于膝关节尽快伸直,自然地完成支腿着地技术。

俄罗斯运动员的摆动技术具有很好的实效性,充分体现了竞走的项目特征,它有以下几个优点:1)较大的膝关节角度可以让脚尽量靠近地面,给人以贴着地面走的表象;2)大半径摆动可以获得良好的摆动效果,提高重心的向前性;3)在直腿着地时,更快更容易,节省体力,由于更早地直腿着地,可以更好地推动髋关节向前移动,形成优美的“反弓”。这种摆动技术无论是在讨好竞走判罚规则方面还是提高竞走成绩方面都有着很大的优势,本研究认为,这一技术的改进对中国运动员非常重要,因为竞走是蹬摆的运动,直腿规则的限定,使得蹬的作用下降,摆的作用就相对就提高了很多,甚至决定了这项运动的比赛成绩。

在新规则下,由于膝关节不能出现屈腿,竞走向前运动的动力来源不能用膝关节的屈伸产生动力[4],这时候,蹬地的力量只能由踝关节的蹬伸和髋关节的伸展产生,离地瞬间踝关节的角度和踝关节蹬伸幅度可以作为评价蹬地效果好坏的重要指标。踝角越大,后蹬用力就越充分,有利于脚趾的最后蹬伸,有利于减小后蹬角而产生更大的水平分力。表6显示,俄罗斯运动员的踝关节角度同中国运动员相比差异明显,俄罗斯运动员的踝关节角度都达到了130°以上,而且,图4和图5显示,俄罗斯运动员的蹬伸幅度也是最大的,博尔钦的蹬伸幅度达到了40°,女子组的差距则没有男子运动员的明显。踝关节蹬伸角度反映了蹬伸工作距离,工作距离越大说明运动员可以获得更大的支撑反作用力,从而使运动员获得更好的向前性。蹬伸用力效果差是我国运动员目前存在的问题之一,中国运动员要增大踝关节的蹬伸幅度和离地瞬间的踝关节角度,必须提高踝关节的力量、柔韧性和灵活性。

表6 本研究对象几个关键角度特征一览表 (°)

图4 男子组竞走运动员踝关节蹬伸幅度示意图

图5 女子组竞走运动员踝关节蹬伸幅度示意图

两腿夹角不仅是动作幅度、步长距离的限定因素,同时也是步频的制约因素。步长的大小不足以证明动作幅度的大小,因为步长要受身高和下肢长度限制,两腿夹角则不受影响,在训练和比赛中两腿夹角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人体在快速走动中的双支撑条件下,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两腿夹角,过大的两腿夹角对肌肉用力程度要求高,整体用力耗时长,在实践中,我们要选择适宜的两腿夹角,使竞走技术在符合规则和提高运动成绩上达到最佳组合。表6数据显示,俄罗斯运动员的两腿夹角最大,这同他们最长的步长是相匹配的,从整体数据上看,所有运动员的两腿夹角同步长也基本吻合(表5),因此,中国运动员可以通过提高两腿夹角来增大步长。当两腿夹角较大时,身体重心在两个支撑点之间移动的距离相对较长,这使运动员蹬地腿的踝关节必须充分并有力蹬伸(这可以解释为什么俄罗斯运动员支撑腿离地瞬间踝关节角度最大),着地脚必须在充分前伸、远离身体重心的状况下,以脚跟平和着地的同时积极向前滚动,说明两腿夹角越大完成技术的难度也越大,中国运动员改进两大腿角度,要做的不仅是技术外形上的努力,还要在内在的身体素质上进一步加强练习。

3.2.3 摆动阶段髋、膝、踝、脚速度特征的分析

在竞走运动中,下肢的蹬和摆是动力的主要来源,在摆动方面,下肢的摆动更为重要,因为竞走规则的限定,下肢摆动,不仅要提供更好的动力支持,还要为形成良好的直腿支撑提供基础,摆动腿在蹬离地面以后,髋、膝、踝、脚的速度特征可以较明显地反映摆动腿的摆动效果及特征。表7显示,俄罗斯运动员髋、膝、踝、脚的摆动平均速度要大于其他运动员,说明在摆动效果和获得较好的肢体速度上要好于我国运动员。本研究对象的髋、膝、踝、脚都是的速度依次递增,摆动速度在肢体末端达到最快,在这一点上所有运动员都表现出同一规律。髋、膝、踝、脚在摆动过程中速度变化曲线可以清楚反映运动员的摆动特点。

从中国运动员王浩和刘虹与俄罗斯运动员的速度变化看,首先,在整体的曲线变化上,男子运动员同女子运动员相比,他们的速度变化幅度要大些,在右脚离地时刻男子运动员的踝关节速度超过了脚的摆动速度,女子运动员则是脚的速度大于踝的速度;其次,在脚的摆动速度上,俄罗斯运动员比中国运动员更快更早,说明俄罗斯运动员会更早地达到直腿状态;再次,在髋的摆动速度曲线变化方面,俄罗斯运动员的速度变化要更平稳,在右脚离地时髋的速度都保持着向上走的趋势,这有利于在左脚着地时形成良好的髋关节先于膝踝关节的反弓,王浩髋速变化起伏较大,而且在右脚离地时髋速下降明显,这会影响左脚前支撑时的重心前移。通过以上分析,可以认为,中国运动员髋、膝、踝、脚在摆动速度上需要加强,髋关节的摆动速度在支撑腿脚离地后要继续保持,为重心快速前移和形成良好的直腿技术提供基础。

表7 本研究对象摆动阶段摆动腿髋、膝、踝、脚的平均速度一览表(m/s)

4 结论

1.中国运动员在腾空时间的控制上同国外运动员差距不大,但俄罗斯运动员的技术更具实效性。我国运动员差距主要存在于对影响主观判罚腾空的技术动作要求不够规范,尤其是对判罚腾空影响较大的头顶起伏距离需要进一步控制,以及在支撑腿离地瞬间膝关节过小,容易形成抛小腿的动作外形。

2.高水平竞走运动员很少出现屈腿犯规的现象,中国运动员在垂直支撑时膝关节角度形成反弓的技术特征上同俄罗斯运动员差距较为明显,明显的反弓支撑,既可以给裁判员形成较好的直腿表象,又可以获得较好的重心前移,有利于获得更好水平速度。

3.我国运动员“小步高频”的竞走技术已经有所改变,但是,大步幅运动员在步频上同俄罗斯运动员存在差距,步长提高导致的步频跟不上是中国运动员需要提高的方向。

4.竞走运动员在摆动过程中,摆动腿膝关节角度的大小是决定摆动效果主要的指标之一,较大的膝关节有利于使摆动效果最大化和直腿支撑。两大腿的夹角同踝关节的蹬伸幅度有较大的相关性,中国运动员的踝关节蹬伸幅度要小于俄罗斯运动员,男子运动员的差距要更明显。中国运动员改进两大腿角度,要做的不仅是技术外形上的努力,还要提高内在的身体素质。

5.中国运动员在髋、膝、踝、脚的摆动速度上需要提高,在摆动过程中摆动腿尽快达到直腿状态的技术需要改进。

[1]李泽龙.中外优秀男子竞走运动员技术参数的对比分析[J].辽宁体育科技,2004,26(4):67-69.

[2]李泽龙,王希柳.中外优秀女子竞走运动员技术参数对比分析[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05,24(4):60.

[3]魏统鹏.三维定点摄像方法在竞走运动中的应用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9,17(9):29.

[4]宗华敬.对世界冠、亚军刘宏宇、王妍竞走技术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0,20(6):38-40.

[5]田中原.对我国女子竞走运动员竞走技术诊断及未来发展的探讨[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2,21(2):35-36.

[6]苑廷刚,李汀,李爱东,等.十运会男、女20 km竞走前5名运动员运动技术分析[J].体育科学,2006,26(8):41-47.

[7]刘涛,张世浩.我国优秀女子20 km竞走运动员竞走技术三维摄像解析与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9,29(1):101.

[8]宗华敬,蔡锡儿,沈连国.我国现役优秀女子竞走运动员关键技术的运动生物力学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5,20(1): 19-20.

[9]王林.我国高水平20 km竞走运动员技术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7):981.

猜你喜欢

步频判罚步长
基于Armijo搜索步长的BFGS与DFP拟牛顿法的比较研究
一种改进的变步长LMS自适应滤波算法
基于变步长梯形求积法的Volterra积分方程数值解
董事长发开脱声明,无助消除步长困境
苏炳添与世界优秀男子60 m跑运动员步频节奏对比分析
谢震业与世界优秀100m运动员步频节奏比较研究
博尔特百米全程节奏的跟踪研究
耦合振荡子与生物同步理论对现代百米技战术的影响
讨价还价
什么叫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