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社区产褥期接受三次家庭访视的产妇健康状况分析
2011-02-27林晓英刘素珍杨梅兰高喜莲
林晓英,郭 玲,刘素珍,杨梅兰,高喜莲
妇女生产后身体状况恢复一般需要6~8周时间[1]。随着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产后对产褥期妇女进行规律的家庭访视已基本得到落实,并已成为社区预防保健工作的重要内容。为了明确现阶段产后访视对产妇产后健康恢复产生的影响,以促进社区预防保健改进产后访视工作,使其发挥更大功效,本文回顾性地分析了玉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产妇产褥期内的健康恢复状况,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7年1月—2008年11月分娩的产妇产后家庭访视记录。共访视489名产妇,其中该社区有338例产妇在产褥期内接受了3次家庭访视,且有完整记录,所有访视均由1名专职的保健护士在妇幼保健医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
1.2 方法 对产妇的产后访视分别在接到产后访视卡24 h内、产后21 d和28 d对产妇进行产后访视。通过询问、观察和检查了解产妇产后休养、身体恢复情况等。
1.3 观察项目 记录产妇的一般人口学资料、分娩方式、喂养方式、产后泌乳及产后乳房情况、子宫复旧情况等资料。将恶露延迟,即产后持续14 d以后仍有血性恶露,子宫入盆延迟,即产后14 d以后子宫仍未入盆,视为子宫复旧不佳[2];以泌乳量满足新生儿纯母乳喂养需要定为母乳充足,否则为母乳不足,整个访视期间乳汁充足的定为产褥期乳汁充足,否则为乳汁不充足;3次访视中均记录为纯母乳喂养的定义为纯母乳喂养,均为人工喂养的定义为人工喂养,其他定义为混合喂养。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12.0建立数据库,统计描述用频数、均数、百分比,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情况 338名产妇年龄为20~42岁,平均(29.5±4.4)岁,其中 >35岁的高龄产妇 44例 (占13.0%);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产妇194例 (占57.4%),高中及中专者82例 (占24.3%);240例产妇为剖宫产(71.0%),自然产率相对很低,仅为29.0%。3次产后访视发现乳汁均充足的产妇仅有131例 (38.8%),不同访视时间、不同产妇年龄乳汁充足与否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初次访视时间、分娩方式对产妇乳汁分泌情况影响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表1 338例产妇产后泌乳情况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the milk secretion status of puerpera
2.2 子宫复旧不佳即产后14 d后仍有血性恶露或子宫未入盆的产妇 180例 (占 53.3%),其中子宫入盆延迟 21例(6.2%),恶露延迟176例 (52.1%)。而分娩方式、喂养方式、产妇年龄、文化程度和初访时间的差异对子宫复旧均无明显影响 (P>0.05)。
2.3 产妇分娩方式、喂养方式的选择 不同年龄及文化程度产妇对分娩方式的选择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但对其母乳喂养的执行方式影响不大。1个月内产妇全程纯母乳喂养执行率为47.9%(162例),产妇乳汁不足对母乳喂养的负向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初访时间与母乳喂养方式关系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58,见表2)。
2.4 产妇存在疾病或其他健康问题 家庭访视期间共有18例(5.3%)产妇出现过以下健康问题。共有3例乳腺炎,其中2例于第2次访视时发现,1例产妇于初访时 (产后第9天)和第2次访视时均存在此问题;3例乳裂,初次访视发现2例,其中1例第2次访视时仍存在,第2次访视时1例。自然分娩产妇会阴伤口裂开4例,初访和第2次访视时首次发现各2例;感染3例,其中2例于初访视时发现;发红1例,发现于第3次访视时;剖宫产者伤口感染1例,感染持续整个访视期间。此外,产褥期有4例产妇发热,均发生在产后7天以后,其中1例伴恶露延迟和乳腺炎发热,2例伴恶露延迟,1例原因记载不详。
表2 产妇分娩方式及喂养方式的选择 (n=338)Table 2 Delivery pattern and feeding pattern
3 讨论
3.1 有关生产方式的健康教育亟待加强 被访视的产妇剖宫产率 (71.0%)远高于国内其他报道 (50% 左右)[3-4]及WHO建议的不高于10% ~15%的剖宫产率[5]。且本研究发现,选择剖宫生产者主要集中在25~35岁年龄段和高文化程度产妇人群中。说明本社区适龄产妇缺乏正确、有效的生产方式教育。由于剖宫产的生产和产妇恢复存在时间长、用药多、费用高、对产妇的优生弊多于利等弊端,使得剖宫产率高已成为社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4],应该受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高度重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妇产科医院应切实做好孕妇的注册管理和产前保健,根据育龄妇女年龄和教育程度深化生产方式的认知教育,纠正其错误观念,并将认知教育与行为督导紧密结合,配合医院相关服务促进产妇生及家庭做出适宜的生产方式选择。
3.2 产妇母乳喂养执行水平有待提高 母乳喂养有利于产妇及新生儿健康,保障母乳喂养水平是母婴保健工作的重要内容。产后访视人员产后访视时对产妇进行母乳喂养好处的健康教育,指导、强化正确的促进泌乳和母乳喂养的技巧,并积极处理阻碍母乳喂养的问题。该社区家庭访视资料显示,新生儿期纯母乳喂养率 (47.9%)远低于《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要求的85%[6],而国内其他城市的报道均显示纯母乳喂养水平低[7]。说明提高母乳喂养水平仍然是全国范围内母婴保健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与其他报道一样,该社区产妇母乳喂养率不高的主要原因是乳汁分泌不足。本社区61.2%的产妇存在此状况。因此,促进乳汁分泌是保证母乳喂养的关键。二是影响乳汁分泌的因素很多,早接触婴儿及早吸吮不足或缺乏、剖宫产生产及产妇情绪紧张致内分泌改变等均不利于母乳反射的建立而导致早期泌乳不足:产妇因喂养信心不足、身体不适、喂养方法不当也是造成早期乳汁不足的原因[8-9]。为此,针对本社区情况:一是要加强生产方式教育,提高自然分娩率,以减少剖宫产对泌乳的影响。二是要加大母乳喂养干预力度,注重产前和生产住院期间的孕产妇和家人的母乳喂养教育,强化母乳喂养意识,保证早期接触婴儿和早期吸吮。特别需要强化产前、产时、产后促进泌乳的护理技术服务和健康指导,帮助产妇分泌足量乳汁。三是提高社区访视人员的业务水平,特别是促进泌乳的护理技术,使其做到家庭访视时不仅要记录喂养方式,更重要的是能确定问题,并指导产妇和家人采取适宜的措施,且正确评价干预效果,从而达到提高母乳喂养率的目的。
3.3 产妇疾病或健康问题发生率低,但产后子宫复旧不佳问题突出 访视人员按产褥期保健的基本要求,除进行常规产褥期卫生、营养指导外,对有轻度健康问题的产妇给予相应的健康指导和护理,重者则建议转至分娩医院或相关专科医院进一步诊治。本次分析发现,该社区产妇健康问题总的发生率为5.3%,低于国内相关报道[10-12],这也显示产后家庭访视在预防产妇出现的健康问题方面成绩显著。但是在出现的健康问题中,一半以上为子宫复旧不佳,以恶露延迟为主。张丽萍等[13]、潘迎等[14]报道产后血性恶露持续3周的比例分别达39%和63.8%。提示恶露延迟受产后产妇产时情况及分娩方式、产后心理及遵医行为、母乳喂养方式等多种因素影响[15-17]。本社区产妇恶露延迟的确切原因还需进一步探讨。此外,访视发现自然分娩产妇伤口恢复情况较剖宫产者差,可能与会阴部伤口更受到污染,缝合技术和产妇及家人处理会阴部伤口的技巧不足有关。为此,社区产后访视人员在现有家庭访视的基础上,还应重点指导和帮助产妇及家人采取适宜措施促进子宫复旧和会阴部伤口护理,如指导产妇早哺乳、适当活动、休息取半坐卧位、做产后保健操、适当选用药物、会阴部伤口消毒和保持干燥等护理技巧,注意产褥期个人卫生、避免性生活以及异常情况的观察和处理等[2,18]。
产褥期保健是保障妇女生殖健康的重要环节。而产褥期妇女大部分时间在家中休养,通过家庭访视提供良好的产褥期保健是提高产褥期妇女健康及生活质量水平的社区最优可及性卫生服务,还应在以后的工作中加大力度,提高产后访视质量。
1 朱丽萍,华嘉增.社区孕产妇健康管理 (试用)[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8:111,121,126,144.
2 刘素珍.社区护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02.
3 王晓侠,张婷.3392例新生儿产后访视健康状况分析 [J].中国妇幼保健,2007,22(31):4423.
4 我国剖腹产率超世卫标准 已成严重公共卫生问题[EB/OL].http://www.tg280.com/thread-23035-1-1.html.
5 Anonymous.Appropriate technology for birth[J].Lancet,1985,2:436-437.
6 中国儿童发展纲要 (2001—2010年)[EB/OL].http://www.moh.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hfybjysqwss/s6746/200804/18202.htm.
7 魏梅.上海市4800例婴儿不同喂养方式对体重身长影响的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0,8(4):262.
8 李婉蓉.影响母乳喂养的因素分析及护理指导 [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20):4870.
9 吴佩雁,陈燕珊,杨美如,等.影响婴儿母乳喂养的因素及对策[J].中国实用医药,2007,11(33):51.
10 王仙菊.568例产后访视分析 [J].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291.
11 MAO Limei,SUN Xiufa,LIU Leigang,et al.The survey and analysis of factors influencing levels of maternal morbidity during the puerperium[J].Chinese Journal of Chronic Diseases,2004,3(4):89 -93.
12 李青慧.产后访视资料分析 [J].中国妇幼保健,2007,14(22):1941.
13 张丽萍,刘巍.加强产褥期健康教育预防产恶妇露异常[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3,17(7):65.
14 潘迎,武明辉,扬芙英,等.产后体健质量评估与需求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0l,16(2):89-91.
15 赵慧玲,李玉洁,段予新,等.剖宫产与自然分娩的子宫复旧及恶露情况比较[J].中国乡村医药杂志,2005,12(7):24.
16 卢灿英.产褥期母婴健康服务跟踪分析 [J].现代医药卫生,2005,21(21):2874.
17 弋花妮,黄晓戈,康燕.不同分娩、喂养方式对子宫复旧的影响[J].山东医药,2005,45(18):52.
18 焦艳华,高绪爱.产褥期妇女86例的保健护理 [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35):8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