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杂:技艺术的灵魂

2011-02-27孙力力

艺术评论 2011年1期
关键词:杂技团杂技剧目

孙力力

这些年来,在杂技创新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收获了一些成果。这里说的创新,有节目技巧动作的创新,也有主题晚会的创新,特别是目前又开始了剧目化创新的发展趋势。以演出样式的创新为例,从过去的单体节目一个一个地顺演下来,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1994年战旗杂技团推出《金色西南风》为标志性起点,各团纷纷开始搞主题晚会,杂技界把这个转型称作“总体创新”。从本世纪中期以来,以战士杂技团2004年推出杂技剧《天鹅湖》为标志性起点,很多团都推出了杂技剧。在这个过程中,很多团还不断推出了一批新节目和新道具。

1994年,战旗推出的《金色西南风》所以引起关注,是因为这台晚会确实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突破。该团地处云南昆明,他们按照主题选准了西南少数民族众多的特点,把很多少数民族的文化元素,包括民间传说、民歌、民族游戏娱乐都合理地运用到晚会中,使得整台晚会产生了较强的整体感。晚会的创作成功得到了多方面的肯定,在全国杂技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随后,全国的稍具规模的杂技团全部都开始搞主题晚会了。其中,沈阳推出大型杂技晚会《天幻》,文化部也组织了研讨会。中国杂技团推出了大型杂技晚会《中华魂》,获得了首届中国杂技节唯一剧目奖。后来,遵义市杂技团的杂技歌舞秀《依依山水情》入选2002-2003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优秀剧目;上海时空之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ERA——时空之旅》入选2006-2007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优秀剧目;广州杂技团杂技剧《西游记》入选2007-2008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优秀剧目。中国杂技团大型情境杂技《Splendid一品一三绝》、武汉杂技团《天地英雄间》初选入围2008-2009年度优秀剧目。

2004年,战士杂技团推出杂技剧《天鹅湖》,后来入选2005-2006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优秀剧目;2007年获得“五个一工程优秀剧目奖”,这是杂技目前唯一获得这个奖项的剧目。2008年,这个剧在英国获得“曼彻斯特戏剧节”最佳国际剧目奖。目前,此剧在国外的合同价是每场三万美元,是国内杂技界在国外演出的最高价。可以说受这个剧的影响,各地多数院团都推出了剧目,目前已出现40多台。其中有代表性的包括广州杂技团杂技剧《西游记》、新疆杂技团音乐剧杂技《你好,阿凡提》、中国杂技团的音乐剧杂技《再见,飞碟!》等。这些晚会和剧目或直接与世界级经典对接,以跨越东西方文化的大胆实践,体现全球一体化的时代潮流;或沟通历史时空融入传统文化元素,在时尚的演绎中抒写英雄主义精神内涵;或从深入人心的民间故事入手,以地域民族特色为风格特征,使传统杂技从技巧走向人文和历史,进而走近市场走进观众内心。但是,从总体上看,多数还处在探索阶段,还是在延续主题晚会的路子,特别成功的不多,但总的趋势是很可喜的。

至今为止,杂技主要以节目为单元。不管是主题晚会还是剧目晚会或是传统的综合晚会,都要靠节目来支撑。谈节目创新我想从1987年文化部第二届全国杂技比赛以后出现的一批创新节目谈起。具体地说,节目创新主要呈现为以下几种方式:一种是跨门类的全新组合的创新,战士杂技团的《芭蕾对手顶》是其中的代表作。这个节目是西方的芭蕾和中国杂技的对手节目的组合重建。由于芭蕾本身的高雅,杂技技巧本身的尖端,使得这个节目成为杂技创新的一个突出范例。像这样的节目,我个人认为,在改革开放对外文化交流迅猛扩大,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多一点这种跨文化跨门类的创新特别值得提倡;二是不同类型杂技节目嫁接组合的创新,上海的《跳板蹬人》、长春的《大球高车踢碗》就属于拿两种不同类型的节目嫁接组合这种手法的创新;三是深度挖掘节目表现内涵的创新,天津的《单手倒立》、战旗的《蓝色遐想——绸吊》、战杂的《现代男女软功》、中杂的《十三人顶碗》、《俏花旦——集体空竹》都属于这方面的代表。这些节目主要是从节目技巧内涵的深部挖掘,尽力地发掘节目的高难技巧表达或美的表达,或者说美学价值。比如,天津的《倒立技巧》把单手倒立这样的动作元素发展成为完整的节目。《蓝色遐想——绸吊》是努力挖掘这个节目舒展抒情的艺术特点,尽力往美的表现去发展。中杂的《十三人顶碗》则是尽力表现杂技的难度高超,文节目武演,创作出手抛接动作;四是通过道具实现杂技节目创新是杂技创新最重要最有效的一条道路。我们看到,1991年江西推出了《转动地圈》以后,就获得了第一个道具创新奖。后来,全国各地推出了各种旋转的地圈节目,带动了这个节目的发展。每当道具出现变化,节目就会出现新的变化,每当使用了全新的道具就出现了全新的节目。特别鲜明的案例是,中国杂技团的“转架软钢丝”,这么一转就成了一个全新的节目,在法国“未来”杂技比赛中一下就以比成人组高出43分的成绩破例获得“明日”成人组的总统奖。

现在,国内制造业界正在大力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和制造业的发展情况一样,中国是世界上公认的杂技大国,但还不是杂技强国。全国的杂技团很多,出国演出很多,但每年创造的价值还不到加拿大太阳马戏团一家的规模。我想,杂技只有发展原创,增强核心竞争力,才有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杂技强国。中国杂技团有个《飞翔的梦——转架单手顶》节目,这个节目是把天津的倒立技巧移植到转动支架上表演。这个节目道具还获得了文化部“首届文化部创新奖——以道具器械创新推动杂技艺术发展”奖。我们今年创作了一个新节目《高空摆拐》,这个节目的创新带来了“摆拐”的技巧创新。这中间也有个有意思的事情。当这个节目还在刚刚开始排练的时候,根本没几个动作,节目还不成形,有家日本演出商来团里看节目。外商只看了一眼就定下来要这个节目,而且因为这个节目要了一台节目,从中我们不得不佩服外商对原创节目的青睐。

另外,杂技的本体离不开杂技的基本功。当然还是要把杂技的基础打牢,要提倡真功夫。但是,我们在台上不是展示基本功,而是表演杂技艺术。特别是我们应该看到,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杂技的基本功内容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过去说“腰、腿、顶、跟斗”,现在已经不完全了。现在的理念是,杂技演员不仅要有高难技巧,还要有舞蹈演员的身段、戏剧演员的表演、运动员的体魄、武术的精气神、音乐的节奏感和韵律感以及较高的文化修养。《俏花旦——集体空竹》这个节目不仅获得了法国总统奖,还在春晚中获得几十万选票成为观众最喜爱的节目,这个节目最大的特点就是演员的综合表演能力得到了最大的展示,观众认为杂技变了,变得好看了。所以,要重视演员的综合表演能力,将杂技塑造成一种真正赏心悦目的艺术。

一个真正的创新节目,会带给人一种震撼,一种长时间的影响。这几年我们中国杂技团在艺术发展方面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这些创新节目。原来搞杂技多半是拼体力,现在我觉得应该拼智力,最好看的动作不是最难的动作,而并不高难的动作往往会有出其不意的效果。

猜你喜欢

杂技团杂技剧目
武汉杂技团杂技剧《英雄之城》
中国杂技团杂技剧《呼叫4921》
高空杂技
山东省德州市杂技团《蹬伞》
空中杂技师
五大卫视2020年待播剧目预览
文华大奖”获奖剧目
优秀剧目进校园
老鼠演杂技
借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