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235碳钢在石化大气环境中初期腐蚀行为
2011-02-23胡章枝周学杰吴军田丰潘莹张三平
胡章枝,周学杰,吴军,田丰,潘莹,张三平
(武汉材料保护研究所,武汉 430030)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消耗加大,对石油的依赖性增强。然而,我国原油资源相对短缺,深度开采使得原油劣质化倾向严重,进口原油多为高硫、高酸原油,因此炼油过程中大气污染加重,使工业大气中 SO2以及 NOx含量不断升高[1—3]。由于SO2分子极性极强,易溶于水,因此易于溶解在碳钢上的薄液膜中,导致液层的pH 值降低,碳钢腐蚀率增大。研究表明[4],在SO2环境中碳钢主要以 Fe2+,Fe(OH)+和Fe(OH)2的形式存在,Fe(OH)+,Fe(OH)2经 Fe5HO8·4H2O 形 成 α-FeOOH 和γ-FeOOH。研究人员[5—7]对大气环境下的材料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积累了大量的腐蚀数据并总结了腐蚀规律,但是对于钢铁材料在实际石化厂区环境下的腐蚀行为研究开展较少。因此笔者在武汉石化厂区对Q235碳钢进行了大气暴晒试验,测量其初期的腐蚀速率,并对初期亚稳定的腐蚀产物和腐蚀机理进行了分析探讨。
1 试验
1.1 试样
试验材料为Q235 碳钢,化学成分见表1。试验材料经过线切割和打磨,制备成尺寸为长150 mm、宽75 mm、厚3 mm 的试样,电化学试样采用环氧树脂封装,暴露工作面积为10 mm×10 mm,暴晒前将工作面用砂纸打磨至200#,用丙酮清洗试样表面的油污,称量试样的质量,精确到0.001 g。
表1 Q235碳钢的化学成分及质量分数Table 1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mass percent of Q235 carbon steel %
1.2 试验过程
暴晒试验地点选在武汉石化厂区环境条件较恶劣的脱硫反应区(A)以及对比点——国家环境腐蚀网站武汉大气腐蚀试验站(B),按GB/T 14165—2008《金属和合金大气腐蚀试验现场试验的一般要求》进行大气暴晒试验,暴晒试样正面朝南,与地面倾角45°,暴晒地点主要环境参数见表2。试验开始时间为1 月中旬,试验周期为0.5 a。按照GB/T 16545—1996《金属和合金的腐蚀腐蚀试样上腐蚀产物的清除》规定的方法,在去除试样表面的腐蚀产物后称量试样质量,计算出暴晒地点的腐蚀损失。
采用目视检查试验样品的表面形貌,拍摄试样的宏观形貌。采用Quanta200 型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和Bruker AXS D8-Focus X 射线分析仪对暴晒半年后试样表面、截面形貌以及锈层组成等进行观察与分析。利用PARSTAT2273 电化学工作站测量暴晒后试样的电化学阻抗谱。测量采用三电极体系,饱和甘汞电极(SCE)为参比电极,铂电极为辅助电极,锈层试样为工作电极。测试溶液为0.01 mol/L 的Na2SO4溶液,测试前试样浸泡5~10 min,待自腐蚀电位稳定后开始测试。测试激励信号为幅值10 mV的正弦波,频率范围为10 mHz~100 kHz。测试后用ZSimpWin软件对电化学阻抗谱进行拟合研究。
表2 暴晒地点主要环境参数(测量时间段)Table 2 The maj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of exposure Place(measurement time)mg/(100 cm2·d)
2 结果与讨论
2.1 大气暴晒初期腐蚀速率
半年的暴晒试验后,Q235 碳钢在A 地区腐蚀速率为 0.157 mm/a,在 B 地区为 0.077 mm/a,均已达到了GB/T 19292.2—2003《金属和合金的腐蚀大气腐蚀性腐蚀等级的指导值》划分的C5级别。由于腐蚀处于亚稳定的初期阶段,因此碳钢腐蚀速率较大。由于A 地区环境污染严重,碳钢腐蚀速率比B 地区高1倍。
2.2 腐蚀样品形貌分析
对暴露在A,B 两地半年的试样进行外观检查:在A地区试样锈层部分表层疏松,易脱落,表层锈为褐色,里层为黑色;在B 地区试样锈层部分疏松,表层锈为褐色,里层为黑色。目视测量两地试样,其表层锈疏松程度不同,颜色有深浅差异。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摄取A和B地区暴晒试样腐蚀表面形貌如图1 所示。当大气环境中SO2气体浓度较低时,在试样表面仅有大量隆起,这是由溶解的Fe2+与OH-结合沉降下来形成的[8]。当SO2气体浓度增大时,隆起开始组合成较大的凸起。当SO2气体浓度继续增大时,隆起连成一片,整个表面基本形成一层锈层,一定程度上阻止了基体的继续腐蚀,但锈层的裂纹不能完全阻碍腐蚀的继续发生。
图1 Q235在A,B两地暴晒样品表面形貌Fig.1 Q235 surface appearance after atmospheric exposure in A and B
2.3 腐蚀样品锈层分析
将试样表层锈刮下,做X射线分析,分析结果如图2 所示。由图2 可知,Q235 在石化厂区大气环境下的腐蚀产物主要为Fe2(SO4)3·nH2O,FeSO4·nH2O,FeOOH 及 Fe(OH)(SO4)(H2O),而在武汉城市大气中则主要为Fe3O4,Fe(OH)3和FeOOH。
当大气中没有SO2时,腐蚀机理与传统大气腐蚀机理相同。
阳极反应:2Fe→2Fe2++4e
阴极反应:2H2O+O2+4e→4OH-
总反应:2Fe+2H2O+O2→2Fe(OH)2↓
在SO2含量非常少时,Fe(OH)2稳定存在,一旦pH下降,则主要是Fe2+存在。在氧的作用下,反应进一步进行:
2Fe2++6H2O+O2→4FeOOH↓+8H+
2Fe(OH)2+O2→4FeOOH↓+2H2O
这种腐蚀由表面开始,逐渐向内层发展,形成大面积的腐蚀区域,生成腐蚀锈层,吸附更多的水、氧和酸性气体,在含氯离子的酸性环境中钢铁的腐蚀加速。FeOOH 与Fe2+相遇,FeOOH 还原生成黑色的Fe3O4,并伴有FeOOH脱水形成褐色的Fe2O3。
图2 Q235在A,B两地暴晒样品锈层成分Fig.2 Q235 rust sample composition after atmospheric exposure in A and B
大气中SO2气体在空气中氧化生成SO3,吸收水蒸气后生成亚硫酸和硫酸,均属于强腐蚀介质,在裸金属表面,HSO3-,SO42-比Cl-更具腐蚀性,且具有循环加速作用。SO2被吸附后,液膜被酸化,1 个分子的SO2可腐蚀多个Fe 原子,表面迅速形成很多微电池Fe|Fe(SO4)x|O2,Fe(SO4)x使前期生成的Fe(OH)n被溶解,而Fe(OH)n对金属具有一定保护性[9—11]。在酸化液膜中,同时也会生成中间体Fe(OH)(SO4)(H2O),这种物质在空气中很快被分解成 Fe(SO4)x·nH2O 以及FeOOH等。在高湿环境下水分、氧气和硫酸根离子的不断渗入,新的不稳定的FeOOH 不断生成,如此循环反应,使锈层厚度不断增加。
2.4 电化学阻抗谱
图3 为在A,B 两地暴露半年后试样锈层的Nyquist图。图4所示的等效电路用以模拟带锈Q235碳钢在电解液里的腐蚀情况。图4 中:Q1是锈层与外层溶液构成的双电层电量;Q2是基体和渗透到锈层以下基体表面的溶液形成的双电层电量;Rc为基体金属阳极溶解的电荷传输电阻;Rr为锈层电阻;Rs为溶液电阻;W为Warburg阻抗。
由图3 可知,锈层样品在0.01 mol/L Na2SO4溶液中的电极反应在高频段均显示出一个容抗弧,A 地区锈层在低频段依然为一个容抗弧,而B 地区则表现出扩散过程控制的特征。
图3 Q235带锈试样在A,B两地的Nyquist图Fig.3 Nyquist diagram of Q235 rust sample in A and B
图4 Q235带锈试样在A,B两地的模拟等效电路Fig. 4 Equivalent circuit simulation of Q235 rust sample in A and B
Rr值可以表征锈层的致密度及其阻碍腐蚀介质离子透过的能力,是评价锈层保护能力的关键参数。Q235 带锈试样在A,B 两地拟合后的锈层电阻Rr值为:A地区 150.5 Ω,B地区 213.1 Ω。从该值看出暴露在A 地区的Q235 对侵蚀性离子SO42-的阻挡作用比B 地区弱,亦即B 地区锈层较A 地区致密,对基体保护作用较强。这与质量损失结果一致。
3 结论
1)Q235 碳钢在石化大气环境下腐蚀速率远高于武汉城市大气环境,其值为后者的2倍,两地区半年早期腐蚀速率均达C5级别。
2)Q235 碳钢半年形成的锈层构成在武汉城市大气环境中是Fe3O4,Fe(OH)3和FeOOH,而在石化大气环境中则是Fe(SO4)x·nH2O以及FeOOH等。
3)Q235 碳钢暴晒在石化大气环境中对侵蚀性离子SO42-的阻挡作用比市区大气环境中弱。
[1]莱格拉夫C,格雷德尔T. 大气腐蚀[M]. 韩恩厚,译.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2]魏宝明.金属腐蚀理论及应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84.
[3]LIN C,LI X G,WANG G Y. Research Progress on Initial Stage of Atmospheric Corrosion Behavior of Metals in Pollutant Atmospheres[J].Corros Sci Prot Technol,2004,16(2):89—95.
[4]陈惠玲,魏雨.碳钢在含SO2环境大气中腐蚀机理的研究[J].腐蚀与防护,2006,27(6):284—286.
[5]曹楚南.中国材料的自然环境腐蚀[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6]梁彩凤,侯文泰.碳钢、低合金钢16年大气暴露腐蚀研究[J].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2005,25(1):1—6.
[7]MENDOZA A R,CORVO F.Outdoor and Indoor Atmospheric Corrosion of Carbon Steel [J]. Corros Sci,1999,41(1):75—86.
[8]汪川,王振尧,柯伟. Q235碳钢在潮湿SO2环境中的初期腐蚀锈层的表征[J]. 科学通报,2008,53(23):2833—2838.
[9]MISAWA T,ASAMI K,HASHIMOTO K,et al.The Mechanism of Atmospheric Rusting and the Protective Amorphous Rust on Low-Alloy Steel[J].Corros Sci,1974,14(4):279—289.
[10]KAMIMURA T,NASU S.Mossbauer Spectroscopic Study of Rust Formed on a Weathering Steel Exposed for 15 Years in an Industrial Environment[J]. Mater TRANS JIM,2000,41(9):1208—1215.
[11]COLE I S,GANTHER W D,SINCLAIR J D,et al. A Study of the Wetting of Metal Surfaces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Processes Controlling Atmospheric Corrosion[J].J Electrochem Soc,2004,151(12):627—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