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术前沿

2011-02-21

职教论坛 2011年13期
关键词:办学职业农村

学术前沿

城乡统筹背景下职业教育评价体系研究

张瑞、朱德全在《继续教育》2011年第3期中撰文指出,城乡统筹背景下职业教育评价体系是体现城乡职业教育发展“低端不低”、“高端更高”的评价理念,是以促进职业教育城乡均衡发展为目标的,面向未来的、协商式评价体系。

首先,作者指出城乡统筹背景下职业教育评价体系的标准系统包括标准类型和标准层级两部分。其中标准类型包括:1.均衡发展效果标准。效果标准应把衡量办学理念在学校文化、主体精神体现方面作为重要指标;2.均衡发展效益标准。效益标准主要考察一所职业学校在社会上的声誉、威信和信任程度,还有职业教育对国民经济发展所作的贡献;3.均衡发展效能标准。效能标准体现在职业教育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衡量他们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能力;4.均衡发展效应标准。效应主要指优秀的在校生和毕业生为职业学校带来的效应,他们是职业学校价值的延续;5.均衡发展效率标准。效率标准指职业技术院校在既定成本下所能产生的最大产出量。标准层级包括三个层级的内容,一是职业教育发展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协调均衡的问题;二是城乡职业教育在资源配置上的均等均衡问题;三是作为活动的职业教育在实施过程中每个学生所得到的相对均衡平等的教育服务。

接着,作者指出职业教育城乡统筹评价指标体系应包含:发展资源、发展结构、发展模式、发展能力和发展特色等一级指标。作者主要对这些一级指标的内涵进行了解读:1.城乡职业教育均衡发展资源评价是“支撑性”指标,包括办学条件评价,师资队伍评价和教育经费方面;2.城乡职业教育均衡发展结构评价是“协调性”指标,包括专业布局结构的评价,层级结构评价和教育形式结构评价;3.城乡职业教育办学模式评价是“多样性”指标,创办合理的办学模式是职业教育城乡统筹均衡发展的关键;4.城乡职业教育均衡发展能力评价是 “发展性指标”,主要包括内涵式发展、可持续发展和自主发展三方面评价;5.城乡职业教育均衡发展特色评价是“独特性”指标,包括办学理念的评价,职业教育行为方式的转变,和职业教育文化环境。

德国职教发展之社会结构及文化传统探源

李俊在《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年第1期中撰文,通过对德国社会结构的分析和关于职业的文化传统的论述,剖析了德国年轻人选择双元制职业培训的深层原因,并试图回答两方面问题:一方面,德国双元制职业培训能够为培训者带来怎样的职业前景,这一职业前景与其他的教育及培训途径相比,有何优劣;另一方面,职业在德国文化中具有怎样的意义和内涵,其文化对于职业的这种理解如何体现在职业教育和培训之中。

作者基于德国的社会结构研究及德国学者对职业培训的分析和解读,从四个方面对德国人选择职业教育和培训的原因进行了简要分析:1.德国的社会结构。从整体的收入水平看,德国的社会结构属于典型的“两头小中间大”类型。其社会结构稳定,社会阶层划分十分清晰且流动性低,来自特定社会阶层的年轻人要想大幅度改变其职业前景并不容易。2.双元制培训的回报。从经济层面来看,双元制培训所带来的回报属于中等水平,在个体工作能力不断积累提高的情况下还有可能达到很高的水平。而由学校到工作的平稳过渡、较早拥有自己的收入、习得受到劳动力市场承认的职业技能、基本维持社会地位都是比较明显的经济和社会回报。3.德国的职业文化。德国特有的职业文化培养了人们对于职业的认同并将这种认同延续下来。4.职业概念和文化在双元制中的体现。职业在德国人的生活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职业是其社会认同的来源和判断自我价值的重要标准,这种对职业的理解也深入并影响到双元制的职业培训。

最后,作者指出,德国职业教育和培训在世界范围内拥有良好声誉,其发展不仅深深地植根于其特殊的文化传统之中,也建立在其特定的社会结构之上。而这些社会和文化方面的影响是我们在试图学习和引进德国双元制职业培训时无法回避的。

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农村职业教育发展

孙颖、于伟在《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中撰文,阐述了金融危机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的作用,分析了农村职业教育在危机环境中得到发展的可行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相关做法与建议。

作者首先阐述了金融危机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的作用。作者指出,在当前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农民工的就业状况不容乐观,引起了社会各部门的广泛关注,而农民工的稳定就业和有序流动不仅关系到农民增收和农村社会稳定,更关系到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另外,基于对社会不稳定因素的考虑,作者选择了两个假设作为研究基础:1.我国就业市场受创最严重的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并且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复苏的可能性较小;2.我国就业市场中的其他产业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受到金融危机影响的机率较小。

接着,作者从四个方面对农村职业教育在危机环境中得到发展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一是城市劳动力结构的改变,需要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二是农村劳动力接受培训的意识增强,需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三是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需要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四是农村劳动力转移方式的改变,需要农村职业教育的引导。

最后,作者提出了若干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相关做法与建议,认为应该从农村职业教育的内部和外部双管齐下:1.加大政府对农村职业教育的投资力度;2.政府制定相应的保障政策;3.依据市场需要,灵活设置课程内容;4.针对教育对象的特点,根据实际情况实施培训。

低碳经济时代的职业教育变革

刘晓在 《职教通讯》2011年第5期中撰文指出,为绿色就业服务,培养合格的环境保护人才,在职业教育内容中渗透多元化的环保教育内容,将是今后职业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进入21世纪,保护环境,发展低碳经济成为全球社会发展的主趋势,职业教育在这一进程中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者首先指出,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近年来,无论西方发达的美、英、德、法,还是亚洲的日本、韩国都随着这一绿色浪潮将职业教育推到了至高境地,职业教育在推动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职业教育有助于低碳经济时代劳动力技术水平的提升;有助于满足低碳经济时代的“绿色”劳动力从业需求;有助于低碳经济时代劳动力配置效益的提升。

接着,作者强调,绿色经济已经成为各国实现可持续增长的必然选择和不可逆转的发展潮流,为之服务的“绿领”阶层日益走俏。作为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紧密的职业教育,应当首当其冲,在培养“绿领”的过程中需要改革发展的新突破:一是要顺应低碳经济时代的产业结构,适时调整专业布局,引领绿色就业方向。我国今后的产业结构将趋向两个转变:加快经济由第一、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进行转变;加大培育新型产业的力度。而从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的现实来看,职业院校开设的专业与新的产业布局不相符,重点专业发展不突出。今后的改革发展中,学校要深入行业、企业,展开市场调研,对自身专业建设进行合理评估。二是要营造低碳文化,为劳动者塑造“节能、环保、安全、高效”的低碳意识。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民众的环保意识还很薄弱。因此,职业教育主要应致力于对“低碳意识”的塑造,要让学生意识到,低碳是关系每一个人生存和生活质量的民生问题。

合理性视域中的职业教育政策追究

陈向阳在《教育与职业》2011年第5期中撰文指出,作为一种特殊教育政策,职业教育政策牵涉主体更多,主体间的各种关系更复杂。因此,作者认为,职业教育政策合理性的实现,需要从程序正义与逻辑一致性之形式合理性,科学性与正当性之实质合理性,需求价值共识与公共利益之实践合理性三个方面进行。

作者首先指出,合理性既有实质内容的合理性,也有形式上的合理性,还具有行为实践的合理性。同时,作者指出在合理性视域内,对职业教育政策进行研究需要从形式、实质和实践三个层面展开。

接着,作者指出把形式的合理性引入到职业教育领域,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界定。一方面,从形式合理性的外在表征看,逻辑的一致性是首要特征。因此,制定职业教育政策时,要充分关注各利益主体的意图,对于其权利义务要有明确的界定,尤其从意图到实际付诸行动之间,必须具有逻辑的一致性。另一方面,从形式合理性的内在要求看,坚持程序正义是实现职业教育政策合理性的基本保证,而这种程序正义不仅仅是结果的正义,更为关注的是过程正义。

之后,作者从注重科学性与正当性两个角度,分析了职业教育政策的实质合理性。一方面,从科学性看,职业教育政策必须反映职业教育本身的规律性。但实际上,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职业教育政策更多注重国家利益,很少关注个体的利益;另一方面,职业教育的合理性还应满足正当性要求。

最后,作者从需求价值共识和公共利益角度,阐述了职业教育政策的实践合理性。作者认为实践合理性就是职业教育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合理性,并指出实践合理性的首要要求是政策执行主体寻求价值共识。此外,作者认为困扰职业教育政策实践的关键因素就是执行主体利益的博弈,执行主体的利益博弈使得教育政策在实践过程中偏离了教育政策的既定目标。

论职业能力的价值取向

陈庆合、郭立昌、路宝利在《职教论坛》2011年第6期中撰文指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几十年中,对一些基本问题的讨论始终伴随着许多争论和分歧,特别是对职业能力的认识存在很大差别,致使职业教育教学实践无所适从。为此,作者对职业能力的价值取向进行了分析,以期为职业教育能够培养一流职业人才,提供理论和认识上的依据。

首先,作者对职业能力给出了界定,认为职业能力是个体将所学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在特定的职业活动或情境中进行类化、迁移与整合所形成的能完成一定职业任务的能力。

接着,作者从四个方面对职业能力的价值取向进行了分析。1.职业能力的核心价值是一种精神。这种精神蕴含着一个职业人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一种热爱、一种责任、一种使命,进而形成了一种敬业精神和良好职业道德等核心价值理念。在职业教育实践中,特别是在职业能力的形成初期和发展过程中,一定要重视这种“精神”的融入和培养,以便真正实现培养一流职业人才的目标。2.职业能力的最高价值追求是美。职业对于人已不仅是生存、规范的意义,而是上升为一种高层次的精神享受和心灵的体验,不仅要发现自我,而且要实现自我超越。在参与生产的技术活动中全面理解丰富技术的内涵,实现技术美的超越,在技术美本体的统摄下,劳动内涵与技术及其技术行为的过程趋于一致达到“技艺合一”,这正是职业能力发展所追求的最高境界。3.职业能力内在价值追求是技术与人文的高度统一。职业能力不是某种操作技能或就业能力的拓展与架构,它是按照知识、技能、态度三位一体的能力结构,追求高技能与高素养深度融合与内化,追求人得以全面发展的高尚人格。4.职业能力发展的动力价值是良好习惯。高水平职业能力的形成是在不断地刻苦学习、认真思考和反复磨练中逐步炼就的。良好的习惯,不仅能够推动职业能力的发展,也可以提升个人素质,并由之逐渐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使人终生受益。

我国职业院校创业教育发展中的政策问题与对策分析

段素菊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年第4期中撰文指出,创业与创业教育能够有效开展不仅取决于学校教育,还取决于整个社会的创业环境与制度的完善程度。因此,作者认为有必要从制度与政策层面认真探讨我国目前创业教育发展影响因素以及未来发展路径。

作者以大量实证调研为基础,从政府、行业和学校三维视角考察了我国职业院校创业教育中的政策问题。作者指出,目前我国职业院校创业教育活动至少遇到了以下三方面的制度性障碍:1.创业教育政策法律体系不健全。根据创业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的基本要求和目标,政府必须建立与之相配套的政策法律体系,这是创业教育发展的基础条件。我国目前的创业教育政策法律体系建设处于初始状态,主要表现为缺乏法律依据和宏观政策与微观措施不配套。2.行业、企业、社区与职业院校的合作程度不高。创业教育能教给学生的主要是捕捉机会的眼光和组织能力,提供企业快速、高效发展的动力,因此创业教育的实施离不开企业、行业和社区的参与;3.职业院校创业型文化氛围不够,而创业型的文化氛围不是简单的行政命令就能做到的。

作者基于调研和思考,对当前我国职业院校创业教育政策的构建问题提出了以下政策建议:1.完善有关职业院校创业教育的政策法律体系,具体包括修订原有法律,制定专门法律,根据创业教育的相关条款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2.改善创业环境,构建创业型经济;3.通过政策手段与措施,提高行业、企业和社区对职业院校创业教育的参与度;4.通过政策手段与措施,促进职业院校向创业型学校转型。

新时期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创新

刘洪银在《职业技术教育》2011年第4期第32卷中撰文指出,针对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目标和发展创新的要求,应建立以技能型人才培养为核心,以双转型为导向的哑铃型全民农村职业教育模式。哑铃型全民农村职业教育模式,指的是一端是入口即教育投入分担和职校生源拓展,另一端是出口即职教与普教交互式发展和就业转型,中间是校企合作的培养方式。

作者首先分析了新时期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和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方式对农村职业教育的要求。作者认为,新时期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主要存在以下瓶颈:1.功利性观念较强;2.招生困难;3.经费短缺;4.就业出路不畅。作者还指出,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变要求实现两个转型:产业转型和就业转型。而产业与就业双转型的关键是农村劳动力技能素质的提高,提升农村劳动力技能素质的有效途径是农村职业教育。

再者,作者提出了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创新模式,即以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为中心,以产业结构升级转型以及劳动力素质升级与农民就业转型为发展目标,采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具体是:1.生源拓展。将成人教育和培训纳入职业教育范畴。2.投入分担。中央政府、地方各级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根据受益程度和责任大小分别承担相应的职业教育成本,形成农村职业教育多重投入主体。3.职教与普教交互发展。职教应普遍拓展到本科和研究生阶段。4.农民就业转型。农村应发展现代农业,农村劳动力应学习和掌握一定技能,实现技术型农业就业和技能型转移就业。5.校企合作制度化、法制化。6.农村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创新。国家应设立职业教育管理委员会。

最后,作者提出了促进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对策建议:1.畅通职业教育升学通道,改变农村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偏见;2.完善农村职业教育投入机制,保障农村职业教育发展;3.修改《职业教育法》,将中职教育纳入国家义务教育;4.建立校企合作的法律制度,推进农村职业学校与企业深度合作;5.拓宽就业渠道,提高农村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

职业教育:非均衡状态下的协调发展——推进区域职业教育均衡发展的战略选择

马树超、王琴、唐林伟在《教育发展研究》2011年第5期中撰文探讨了职业教育非均衡状态下的协调发展问题,提出了推进区域职业教育均衡发展的战略选择。

首先,作者对职业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蕴做了描述。作者指出,职业教育均衡发展主要是指职业学校的均衡发展,包括职业院校资源配置均衡、人们参与职业教育的机会均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质量的均衡、职业教育结构的均衡。作者认为,转型期职业教育均衡发展存在前均衡、非均衡、协调发展、均衡发展四个阶段性的假设,并强调我国目前正处于非均衡阶段转向协调发展的历史时期。

接着,作者提出了区域职业教育均衡发展的战略选择的依据。理论依据包括:职业教育应体现教育的“育人”本质,遵循差异发展并兼顾公平和效率。现实依据包括以下几点:第一,职业教育发展的不均衡状况是制定均衡发展战略的现实出发点;第二,作为发展中大国的基本国情是制定区域职业教育均衡发展战略的立足点;第三,注重公平的公共政策价值取向是制定区域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战略的政策依据;第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是制定职业教育均衡发展战略的策略依据。

最后,作者提出了推动区域职业教育均衡发展的战略选择。第一,资源倾斜战略。包括建立区域职业教育均衡发展预警机制;财政性教育拨款增长部分向中西部地区职业院校倾斜;开展中西部地区职教师资培养培训专项行动。第二,质量提升战略。包括调整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式,增强学生学习能力以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提高;完善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确保区域职业院校同类型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质量;建立职业教育质量评价制度,鼓励职业院校走特色发展道路。第三,分类指导战略。综合区域具体情况,采取不同措施,确保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规模,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分区域、分阶段、分步骤推进中高等职业教育的贯通;根据不同区域产业结构特点探索区域职业教育发展的具体路径。第四,合作发展战略。包括建立跨区域职业教育合作平台;推动城乡职业学校联合办学;开展职业学校与行业企业深度合作。

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研究:回顾与展望

陈旭峰在《现代教育管理》2011年第2期中撰文回顾了国内外对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的研究,发现了其中存在的一些不足,进而指出今后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以及有待创新之处。

作者首先回顾了国内外学者对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的研究。国外研究方面,国外学者对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研究开始较早,而且研究成果也较多。从整体上说,主要关注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现状、存在问题及改革对策。国内研究方面,从大类上来说,国内学者对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的研究也是从现状、存在的问题、对策建议这几个方面来展开的。

接着,作者提出了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研究存在的不足:1.已有研究的学科视角相对较为单一,往往只是从本学科的视角进行研究;2.大部分研究没有很好的结合宏观和中观的视角,降低了研究的说服力和代表性;3.已有研究没有很好的结合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特别是在量化研究上更显不足;4.很少有研究从职业教育的主体——教师和学生这样的微观视角来研究;5.已有研究侧重于现象的描述,但对于如何解决问题尚缺乏系统的理论探讨。

再者,作者提出了今后研究的重点与难点。研究重点有:1.中国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本土经验的总结;2.国际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经验对中国的借鉴;3.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概括;4.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研究;5.建立衡量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指标体系;6.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适合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研究难点有:1.中国的地区差异较大,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很难有统一模式;2.不同地区之间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横向比较很难达到纵向研究的效果;3.职业教育办学模式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程度很难量化衡量;4.对具有中国特色的、适合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探索;5.借鉴国外经验要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

最后,作者提出,今后的研究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创新:1.通过对大量实证资料的分析研究总结出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本土经验的特点;2.对东部、中部、西部不同区域职业教育办学模式进行比较研究,通过横向研究达到纵向研究的效果;3.对职业教育办学模式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程度进行定量分析。

制度供给与制度设计:促进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思考

汤善芳在 《继续教育研究》2011年第2期中撰文,对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存在的制度缺陷、制度供给方式的变革方向及制度设计思路做出了论述。

作者首先分析了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存在的制度缺陷。作者指出,农村职业教育构成了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的主体,随着农村职业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张,伴随着农村职业教育的整体跨越式发展,带来了投入、师资、学生就业等众多问题。而制度供给方式与制度设计的落后,也是制约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原因。从制度上看,当前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制度供给主体——利益相关者的缺位;2.制度攻击方式——自下而上与内生型供给方式缺乏;3.制度设计——分散而缺乏相互支持与配合。

接着,作者提出了农村职业教育制度供给方式的变革方向:1.制度供给主体从单中心到多中心,充分调动利益相关者的积极性。只有将用人单位、学生、学生家长纳入到制度供给主体中来,改变当前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单中心的制度供给方式,充分考虑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意见与建议,形成多中心的制度供给方式,才能为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更具适切性的制度。2.制度供给方式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结合、内外沟通,增强职业教育制度的执行力度。这需要不同农村职业学校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自身的办学积极性,充分重视内生型制度的建设,从而发挥内生型制度的自我规范作用。

最后,作者提出了农村职业教育制度设计的思路:1.发挥规范制度的功能,引导农村职业教育健康发展。规范制度主要发挥规范和引导作用;2.加强支持制度建设,保障农村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支持制度以自上而下,外生型的供给方式为主,其主体是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3.发挥激励制度的作用,为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动力。通过荣誉、奖励、税收优惠等方式调动用人单位、学校、社会力量等主体的积极性。4.健全协调制度,调动集体力量促进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5.强化监督制度的执行,确保农村职业教育制度与政策落到实处。

中美社区学院的比较与启示

杨平在《成人教育》2011年第3期中撰文,比较了中美社区学院异同并分析了相关问题,为我国社区学院发展提供参考。

首先,作者分析了中美社区学院的共同点。1.秉承教育民主,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发挥巨大作用。中美社区学院的发展使命都是建立以政府为导向的面向全民的公共教育体系,为促进教育民主、教育公平做出了巨大贡献。2.以社区为中心,为地区发展培养适应性人才。中美社区学院的发展都体现了办在社区、依靠社区、服务社区的特点。3.办学形式灵活,体现多种功能综合发展,灵活性是中美社区学院的特征。

接着,作者指出了中美社区学院的差异。1.发展背景和动力的差异。美国社区学院是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动力是满足全民的高等教育需求;我国对社区学院广泛重视是在提出学习型社会之后,发展动力是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2.政策制定和定位的差异。《莫雷尔法案》、《国防教育法》、《高等教育法》等有力地促进了美国社区学院的发展,美国社区学院主要承担两年制教育,属于高等教育基础层次;我国的社区学院在高等教育体制中很难定位,地位较尴尬并处于边缘。3.制度设计与管理的差异。美国社区学院逐渐建立起一套较为完善的制度,最基本的制度是副学士制度和转学制度,管理上美国社区学院由各州和地方政府负责领导,各地做法也不一;我国社区学院学历教育制度主要执行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制度,尚未形成独特的新制度,在管理上我国社区学院没有纳入到教育预算中,经费来源不稳定。

最后,作者通过对比指出了美国社区学院对我国社区学院发展的启示。首先是定位公益教育,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其次是立足制度创新,展现特色教育模式;最后是实施三教融通,完善内部管理运行机制。

特约编辑 匡 瑛 实习编辑 徐冬梅

猜你喜欢

办学职业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