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理用药降低药源性疾病的发生

2011-02-21李学菊

中外医疗 2011年2期
关键词:药源性用药药物

李学菊

(永胜县计划生育服务站 云南丽江 674200)

药源性疾病是指在药物使用过程中,如预防、诊断或治疗中,药物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后,诱发生理生化过程紊乱、结构变化等异常反应或疾病,是药物反应的后果。药源性疾病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由于药物副作用、药物剂量过大导致的药理作用或药物相互作用引发的疾病。这一类药源性疾病是可以预防的,其危害性较低。第二类为过敏反应或变态反应,又称特异反应。这类药源性疾病较难预防,其发生率较低,但危害性很大,常可导致病人死亡。影响药源性疾病的因素一方面与病人身体状况有关,如:年龄状况、营养状况、精神状况、病理状况、生理周期等。另一面与医务人员在用药过程中用药不当有关,如:长期过量用药,不当使用药品,多种药品混用等。药源性疾病一般不包括药物极量所引起的急性中毒,它的发展与化学药物品种的日益增多密切相关。药物引起的损害,也和其它病因引起的损害一样,有其流行病学特点,有其潜伏期、发病机制、组织学改变、临床表现及不同预后。由药物引起的各种疾病:如心率失常、弥漫性肺炎、肺纤维化、暴发型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肾病综合症、肾功能衰竭、皮炎、载体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精神错乱、消化道出血和癌肿等,均为明确的病症。

任何药物的作用都有两重性,特别是现在的常用药中,许多药物都是化学合成的,既有对人体疾病的治疗作用,又有对人体造成损伤的负作用。因此,如果用药不当,这种负作用发生率就会不断上升,从而导致人体新的疾病,这就是所谓“药源性疾病”。

相对言之,化学合成的药物所造成的药源性疾病比动植物等天然药物更普遍,也更严重。按其临床表现,大致可分为10种基本类型:(1)中毒型:细胞毒作用,酶抑作用,纺锤体毒性及抑制机体细胞分离作用;(2)炎症型:各种类型药物性皮炎;(3)胚胎型:妊娠3个月内孕妇用药后,引起胎儿畸形发育,如反应停;(4)增生型:苯妥英钠等常可引起牙龈增生,尤以儿童患者为多见;(5)发育不全型:四环素引起牙釉质发育不全等。60年代我国城乡应用四环素极为普遍,如今20岁上下成年人中黄牙病人不少;(6)萎缩型:如注射皮质激素后,可使局部皮肤萎缩,青皮变薄,表皮乳突消失;(7)变性浸润型:如D-青霉胺可引起天疱疮样皮炎,组织学显示表皮有浸润性变性;(8)血管血栓型:药物性变态反应时可发生血管神经性水肿及充血,而反复多次使用血管造影剂可引起某些血管栓塞;(9)功能型:胆碱为药物和神经阻断药,如应用不当,可发生无力性肠梗阻;(10)赘生与癌病型:如大量使用萘氮芥治疗时可引发膀胱癌,久用砷剂者可使掌部赘生肌肉,进一步可演变为鳞癌或基底细胞癌。

药源性疾病以皮肤反应为多见,但从严重程度来讲则以脏器的损害为重,有的不可逆,甚至危及生命,尤其是婴幼儿用药更应引起高度重视。(1)加强监察工作,一些治疗窗小而毒性大的药物应定期监测血药浓度,合理选择药物,正确掌握剂量和方法,如阿米卡星等氨基糖苷类药物的后效应长,每日1次给药即可达有效血药浓度又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2)加强ADRS监察工作,及时掌握药物不良反应信息;(3)加强药品知识的宣传普及,提高人们合理用药水平,特别是对中草药的毒副作用应予重视。随着新药的不断增加并广泛应用,药源性疾病也呈上升趋势。为减少药源性疾病的发生,临床医生除明确诊断外,在处方前应明确所用药物的药理代谢过程,以及可能产生的毒副作用和ADRS。作为药学工作者要提高临床化水平,加强与临床医师的沟通,发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的职能作用;其次发药窗口是医院合理用药的最后环节,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健康。药师应严格审查处方,准确调配,正确、合理指导患者用药。因此药学人员首先要加强自身专业知识的培养,必须具备审核处方、复核发药并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的水平和能力,促进合理用药,防止药源性疾病的发生。

猜你喜欢

药源性用药药物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如何选择降压药物?
不是所有药物都能掰开吃——呼吸系统篇
用药不当 反受其害
天麦消渴片与格列美脲片致药源性肝损害1例
治病·致病·致命——用药需慎重
用药不如用乐——三择音乐养生法
药源性甲亢如何治疗
健康教育路径对癌痛患者药源性便秘的作用
利福平致药源性血小板减少症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