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体育教学中思想品德教育的渗透

2011-02-21赵树春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1年1期
关键词:思想道德思想品德体育教师

赵树春

1 体育教学中品德教育的内容

品德的形成与完善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是认识、情感、行为的一个多次反复的过程。品德的形成应用到体育教学中,就是培养学生热爱集体、热爱人民、团结有爱、遵守纪律等共产主义的思想品德,培养学生义务感、责任感、光荣感等思想品质。

2 体育教学中思想品德教育应坚持的原则

2.1 主体原则

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发挥了重要的主导作用,只有教育的本身符合学生的内在需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接受教学之后才能奏效,这就要求在体育的教学过程中应该确定和尊重学生这一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创造性和主动性,来达到提高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目的。

2.2 整体原则

在体育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应注意面向的对象是全体学生,然后就是将品德教育所包含的内容进行有机的联系,使得学生的德育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

2.3 科学原则

体育教学中所教内容的思想性应该科学,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实事求是地去分析,来解决学生思想上的问题,这样的体育教学就把思想性、趣味性、科学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样采取的措施都是为了使学生具有高尚的品德思想和养成良好行为习惯这一目的。

2.4 有序原则

教师在体育思想品德教育中应有长远的计划,把品德的思想贯穿到整个教育的过程当中去,从课程的开始到最后课程的结束,教师都应该对学生不失时机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内容与内容紧密联系,使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牢固、深刻。

2.5 差异原则

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学生之间生活环境、思想认识、受教育程度等许多方面存在差异。这就要求在体育教学的思想品德中应该以学生的实际为出发点,在发展他们基本素质的基础上来实现学生自身的个性发展。

3 初中体育教学中思想品德教育的渗透

3.1 教师的模范作用

初中学生是对教师拥有崇拜心理的年龄,这样体育教师在教学中更应该做到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起到表率作用,为学生做个好的榜样。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言谈举止往往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学生思想道德的培养的影响很大。教师的言谈举止包括呈现给学生的教学态度、示范动作等,这都是教师直接呈现给学生的外在形象。还有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品德、思想、意志、爱好、个性等方面。教师是体育教学中的目光焦点,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深深地印在学生的大脑中,并被学生评价与效仿。因此,教师本身在课堂中文明的举止、崇高的本质以及坚强的意志都会影响到学生,产生积极的作用。

体育教学中,在涉及运动量过大项目训练时,身体和心理往往会发生一系列的反应,包括疲惫感等生理反应以及产生怕累、怕苦等心理反应。这个时候,学生希望得到教师的鼓励与关爱。比如在进行长跑训练时,一次训练下来,学生会产生强烈的疲惫感,呼吸困难,腿肚酸胀等,心理上就会产生畏难的情绪,不愿意再继续训练。此时教师就应该适时地给学生鼓励和技术的指导,来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坚持完训练。这样的教学过程,不仅达到教学训练的目的,又加强学生意志的磨练,让学生体验到成功后的喜悦。这样看来,教师的表率作用必须得到重视,教师教学过程中的行为直接影响学生的思想道德的养成。

3.2 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要灵活多样化

体育课程的教学设计的项目很广,所以体育课中的运动形式多样,项目的内容也十分的丰富。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加强自身的培养,掌握多种项目的特点和要求,使得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能够渗透到日常的体育项目中去,来达到对学生合作精神、竞争意识以及坚强毅力的培养。出于体育项目本身的多样化,决定了体育项目中思想道德的教育呈现出灵活性和多样性的特点,不同的教学目的和活动形式对练习的方法有不一样的具体要求。所以,在对学生思想道德的培养上面,应该有侧重点。

在日常的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可以利用场地、天气、器材对体育课的影响,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实行集体主义的教育,加强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培养学生爱护公共财物的良好道德品质。教师应该根据学生课堂中的表现,实时的进行诱导,不失时机地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进行培养。教师对行为上表现好的学生要进行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对拥有不良行为的学生也要进行批评,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指导学生荣辱感和是非观的培养。

3.3 爱护学生在体育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作用很关键

尊敬学生、热爱学生、理解学生是作为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的基本素质,也是能够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前提条件。尤其是处在青春发育的初中学生,这一群体十分希望得到教师的爱护和理解。所以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要把握好这一点,主动地去与学生接触,关爱学生,尊重学生的感情、人格、特点和个性。当学生在体育课堂中遇到问题和困难时,体育教师应该诚恳耐心地进行帮助,做到循循善诱。对于学生的进步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在有些学生做得不对时,不应该以挖苦、讽刺来伤害他们的自尊心,打消他们的积极性。只有这样的教学态度,才能使学生真心接受教师的教诲,积极并且主动地配合教师教学任务的完成

3.4 注意存在个体差异的学生心理品质

学生的心理品质存在差异,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学生是人,而人的情感、认识、意志等心理过程及家庭教育、道德品质、精神面貌、社会影响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学生心理品质的差异性决定了在日常的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差异性的存在,坚持因材施教与区别对待的教学原则,对不同性别、不同气质、不同能力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总之,对初中学生群体的思想道德品质教育是一项长期并且细致的工作,这一工作相当的复杂。体育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要对素质教育的精神实质进行深入理解,认真对教材进行钻研,不断改进自身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达到育人的目的,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成为有思想、有道德的社会新人。

[1]吴思思.体育游戏的特点及教学运用[J].体育科技,2007(3)

[2]孟甜.体育游戏的基本教育原则[J].中国学校体育,2003(5)

[3]孙虎.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的运用[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8(1)

猜你喜欢

思想道德思想品德体育教师
创新机制 多措并举 加快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向纵深推进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策略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促进道德素质的提高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融入法制教育的实践探索
初中思想品德翻转课堂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解题技巧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选择
评选“三好标兵” 创新思想道德建设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