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电气类专业毕业生提升就业竞争力对策研究
2011-02-21摆银龙张雪艳郑州职业技术学院河南郑州450121
摆银龙 张雪艳(郑州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 郑州 450121)
高职电气类专业毕业生提升就业竞争力对策研究
摆银龙 张雪艳
(郑州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 郑州 450121)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高职教育进一步发展的突出问题。因此,应通过对高职院校电气类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深入调查,结合高职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就业中存在的问题,对培养和提升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途径进行研究和探讨。
高职;电气类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做出大力发展高职教育的决定以后,高职教育进入了蓬勃发展阶段,截止到2009年,我国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已超过1200所,占全国高校总数的70%左右,高职在校生超过1300万,占全国高校在校生的一半以上,高职教育已经占据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我国的高等教育也实现了由“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变。随着各类高等院校招生规模及数量的进一步扩大,大量毕业生涌向就业市场,而社会能提供的就业岗位却未随着毕业生的增加而增长,使得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和就业难度越来越大。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学生、学校及家长乃至整个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笔者拟通过对高职院校电气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深入调查,结合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就业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探讨提升高职电气类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具体措施。
高职电气类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电气自动化行业、制造行业越来越显现出重要性。近年来,我国已逐步成为“世界工厂”。许多大型跨国公司、企业集团纷纷在我国建立生产基地,新兴技术、新型装备得到广泛应用,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同时,在对我国一些老工业基地落后设备进行重新改造的过程中,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也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掌握电气自动化技术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已成为市场需求的最为紧缺人才之一,近年来就业市场的调查表明,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需求量很大,有着供不应求的趋势。
麦可思研究院2010届大学毕业生求职的分析报告显示,制造业仍是毕业生签约比例最高的热门行业,有20%的已签约大学毕业生进入该行业。麦可思的调查研究同时表明,电气类专业为2007、2008、2009三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率最高的前100个专业之一,三届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分别为 90.9%、89.8%、90%,均高出全国同届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以上。根据我院招生就业处的统计数据,近几年我院电气类专业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而且值得注意的是高职高专毕业生的签约率一路领先于本科毕业生,并且其签约月薪较以往与本科毕业生的差距在缩小。从薪酬上看,电气类专业2009届毕业生半年后的平均月薪为1958元,列同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后月薪最高的前100位,高于全国同届平均1890元、同专业平均1888元约4个百分点。该专业毕业生就业主要面向电气设备及控制系统的应用开发、技术服务,企业电气设备或供配电系统的运行、维护与管理等工作。这些职业均位列高职高专毕业生所从事的50个薪酬最高的职业之中。
这说明高职电气类专业毕业生得到了企业的认可,也肯定了高职教育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以适应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改革的成功定位。但是基于严峻的就业形势,也基于提高高职电气类专业毕业生的质量及社会竞争力的需要,我们必须未雨绸缪,对高职毕业生就业工作予以高度重视,关注新形势下高职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特点,研究新情况,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以就业为导向,拓宽就业渠道,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灵活调整和设置专业,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真正办出高职教育的特色。
高职电气类专业毕业生就业面临的问题
我们以我院2009级电气类专业毕业生为调查对象,共发放调查问卷800份,收回695份,就毕业生的择业观点、就业前景、就业现状、工作单位、工作满意度、薪酬待遇等方面进行了解与调查,与此同时,我们跟踪毕业生走访了郑州机电设备制造公司、河南送变电建设公司、郑州四维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北京金光桥电信电子技术公司郑州分公司,河南省联源电子技术有限公司等十余家企业,与我院在各企业单位建立的实训基地工作站人员进行了交流沟通,发现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尤其是电气类专业毕业生还是比较受到用人单位欢迎的,调查中也发现了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面临的若干问题。
求职目标不明确,定位不准确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部分毕业生在求职时,缺乏合理的人生规划和明确的求职目标,不清楚自己能干什么样的工作,适应什么样的工作,对就业感到迷茫。有18%的学生没有考虑也没有进行过人生规划,在择业时往往会出现较多盲目性和随大流的问题;还有一部分毕业生就业期望值偏高,眼睛只盯着大城市、大企业,过分注重工作条件、薪酬待遇等眼前利益,不愿去中小城市特别是农村发展,对自我的职业兴趣、能力、职业的发展前景等因素也不作考虑,存在着“人找岗位”与“岗位找人”的错位现象,这也使他们在择业过程中失去了很多就业机会。
学生自身综合素质不高 部分学生在学校里只满足于完成应学的课程,缺乏专业知识的积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应变能力、协调能力和沟通能力欠佳,自身综合素质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期望。
就业指导体制不完善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建立的“双向选择”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是以市场为导向的,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大学生就业市场还不够完善与成熟。尤其是高等教育实施大规模扩招以来,全国高校毕业生的人数逐年以20%的速度大幅增长,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虽然现在各类高职院校都开始重视学生的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但很多高职院校缺乏有效的就业机制,就业指导体制也不完善,没有专门的就业指导机构,管理幅度较小,就业信息渠道狭窄,就业指导教师和辅导员教师的配备还不完全、不专业,难以担负应尽的职责,发挥应有的作用,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质量不高。
提升高职电气类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对策
根据以上分析可见,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并不只是某一个高职院校的个别问题,需要政府、学校、学生及全社会共同努力加以解决。笔者拟提出以下几点对策,旨在提升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明确求职目标,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首先,高职院校要结合自身专业特点加强专业教育和就业指导,通过就业指导课、就业咨询、讲座等多种形式使毕业生正确认识当前的就业形势,明确就业方向,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要告诉他们的是,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应用无处不在,小到一个开关,大到航空、航天事业,电气专业毕业生能够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系统运行、自动化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试验技术、研究开发、经济管理等工作。这是一个培养宽口径、复合型人才的专业,电气专业的学习既可以为就业做好前期准备,也可以为将来的进一步深造提供良好的前提,在我国机电行业迅速发展的今天,电气专业的毕业生将来大有可为。其次,学生应结合自身条件和现实环境,合理地制定职业规划。毕业生在求职的过程中,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改变“一次就业定终身”的传统观念,应认识到职业是可以变化的,就业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我们提倡“先就业,后择业,先生存,后发展”,可以在先就业的过程中积累工作经验,为以后找到理想的工作奠定基础。要避免盲目追求就业中的高层次、高薪酬,社会对电气类专业毕业生的需求很广泛,要积极面向农村、基层、西部就业,提高把握就业机会的能力。
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教师和学校要告诉学生:(1)如何学习电气专业课程。首先,对于一种事物的学习必须建立学习兴趣,兴趣来源于对事物的了解与自身的学习基础,然后是真正深入学习。电气专业作为一门理论与技术相结合的学科,学习方法与纯理论知识和纯实践技术的学习有很大的不同。数学作为基础课程必须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作为专业基础课的数字、模拟、电工机械基础、电磁学等课程也要有很扎实的基本功。其次,就是专业课程的学习要本着 “精通一科,带动全科”的精神,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实践环节努力学习。(2)如何自学。电气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不主动学习、深入实践,就培养不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实践环节的学习更不能眼高手低,要从基本功开始,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勤于动手,逐步深入。高职院校的很多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有独立学习能力、能主动学习的学生才能成为学生中的佼佼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全包全揽,要让学生体会自学的乐趣,在自学过程中形成不依赖他人而独立学习的能力。学校和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些切实可行的学习途径、激励机制、评价手段,以鼓励学生自学创新。(3)要培养吃苦耐劳精神。高职电气类专业毕业生大部分要到生产第一线,工作条件比较艰苦,有些学生认为自己是大学生,不愿到一线锻炼,有的学生到企业几天就坚持不下去了,缺乏吃苦耐劳和敬业奉献精神,还有一部分学生在求职面试时虚假包装自己,签约后单方面毁约,这些无诚信的举动也给毕业生求职带来了负面影响。这就要求学校开设就业指导方面的课程,不但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还要培养他们适应社会和工作岗位的能力。学校既要重视专业课的教学,也要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当今社会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尤其是工科电气类专业毕业生,企业希望招收的毕业生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及相互协作能力,到企业后能立即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高职院校应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要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同时,学校要以就业为导向,加强校企合作和实训、实习基地建设,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相结合的学习模式,通过实验实训、培训实习、技能鉴定、各种竞赛、顶岗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完善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管理体制和机制 在目前这种教育体制和就业形势下,政府应尽快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完善运行机制,如大学生就业法,人才保护法、毕业生就业市场管理条例等,规范毕业生就业市场,逐步将毕业生就业工作纳入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切实保证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在双向选择中的权益。应通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大对高职教育的投入和支持力度,在政策上对高职院校实施一定的倾斜。要加强对高职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宏观管理和调控,进一步打破限制毕业生跨地区、跨行业就业的障碍,拓宽就业渠道,给毕业生营造公平、合理、宽松的就业环境,保障高职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要建立健全行业企业参与高职院校办学的长效机制,总结出一套切实可行的“三位一体、能力支持”的高职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要推动行业企业深度参与高职教育,推行计算机网络化管理。要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转变重学轻术的社会意识,逐步建立和完善半工半读制度,增强高职毕业生的动手能力。高职院校要根据市场需求,灵活调整和设置专业,加强课程改革与建设,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融“教、学、做”于一体,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切实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质素”的复合型人才。
总之,虽然当前市场对高职电气类专业毕业生需求旺盛,但做好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提高毕业生质量,提升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是一个有关社会稳定的大问题。随着扩招的大学生开始陆续毕业,大学生就业问题将会更加突出,我们应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和全面的对应政策。通过对高职电气类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笔者认为影响毕业生就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政府、院校及学生共同努力。我们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积极开拓思路,切实深入实践,以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全面提升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保障高职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
[1]麦可思研究院.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2]李志义.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浅析[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07,(6):87-89.
[3]傅琼.新形势下增强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几点思考[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91-94.
[4]张旭翔.关于提升高职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几点思考[J].江苏高教,2009,(2):111-112.
(本栏责任编辑:王恒)
G710
A
1672-5727(2011)10-0062-03
摆银龙(1982—),男,回族,河南许昌人,硕士,郑州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自动化及单片机智能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