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动漫人才培养及教学模式探讨
2011-02-21李晓静王亚利济源职业技术学院河南济源454650
李晓静 王亚利(济源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 济源 454650)
高职院校动漫人才培养及教学模式探讨
李晓静 王亚利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 济源 454650)
近年来,随着以动漫、动画为代表的文化创意产业在我国如火如荼地兴起,各高校相继开设了动漫专业,但在目前的教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却不能满足动漫行业的需求。因此,应从我国动漫市场人才需求出发,确定高职院校动漫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尝试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探讨动漫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路。
高职院校;动漫产业;人才培养;教学模式;校企合作
高职教育与国内动漫产业的关系
动漫产业作为以动画卡通、网络游戏为代表的新兴产业,被视为21世纪全球创意经济中最有希望的朝阳产业。截至2009年10月,国内已有30多个动漫产业园区,5400多家动漫机构。由于国内动漫人才的匮乏,严重制约了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目前,我国动漫人才的需求总量约15万人,现有动漫从业人员约为6万人左右,而且国内一流的网游动漫人才多数供职于国外企业,培养专业人才已成为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鉴于此,国内相继有450多所高校创办了动漫专业,致力于培养动漫人才,以弥补动漫专业人才的不足。然而,高职院校自身的一些特性却制约了动漫专业的发展,在某些条件上还不能满足动漫专业发展的需要。
当前的高职动漫专业教学大多数仍沿用一贯的 “三段式”教学模式,教学过程理论与实践脱节,培养的学生与企业脱节,毕业后能直接就业的很少,大多数还要到社会上的一些培训机构进行再学习。鉴于这种状况,许多高职院校开始进行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湖南大众传媒学院影视动画专业在专业教学改革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形成了具有“企业课程、项目课程、过程性课程”特色的影视动画专业课程体系。如果以发达国家院校的动画专业作为参照,则我国动漫专业的课程体系还要做大的调整,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和探讨。
与企业对接,实施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岗位针对性强、适应工作快的应用型人才,而动漫又是与市场密切联系、实践性很强的艺术门类,加强实践教学便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空有理论而缺乏实际动手能力”是动漫制作机构对所招聘的动漫专业毕业生较普遍的反映,这就导致市场上动漫行业人才奇缺,而同时动漫专业的毕业生却就业困难。究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脱节,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学校与企业对接,建立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实践教学管理,培养技能型动漫人才。在实践教学中,与动漫企业合作,让学生直接参与到动漫项目的实际制作过程中,不但能够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提高专业能力、就业能力和市场竞争力,还可以源源不断地为企业输送专业对口人才。
高职院校的专业技术标准应与行业生产技术要求相对接动漫是艺术与技术高度结合的产物,是一门综合了美术、电影、文学、音乐、戏剧等元素的视听艺术。动漫专业课程教与学的前提是必须要有很高的电脑配置,而且这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因为运用于动漫设计的电脑配置要求很高,且价格较昂贵,最低配置也要近万元,稍好点的要几万元,对一般的高职院校而言,这是一笔很大的投入,因此,我国多数高职院校的动漫专业技术配备相当落后,普遍仅具备“PC机+非正版软件”的初级、低端技术装备,远未达到国内动漫产业普遍采用的图形工作站、无纸化生产、集群渲染等基本设备条件和专业软件技术支持的水平,至于普遍使用于动漫创作的动作捕捉仪等高端设备,更是可望而不可即。在设备严重缺乏的情况下,动漫专业培养的学生不可能具备行业要求的专业技术能力,更谈不上掌握高端技术的高层次人才的培养,由此导致学校培养的人才不能与动漫产业产品生产的程序规范及技术标准对接,毕业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较弱。动漫行业的从业人员应具备通过各种多媒体方式进行动漫产品研发、艺术创作与生产的能力,并应懂得并掌握动漫产业的行业技术标准。因此,开展校企合作,让企业的生产制作标准走入校园,让学生在平时的实践教学中接触到行业的先进技术和设备,才能使学生在毕业后能够直接上岗,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
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应与企业相对接 动漫专业的主要任务是针对动漫产业的发展培养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才。许多高校的动漫专业没有建立校企合作的平台,对社会人才需求、行业标准、企业运作方式缺乏深入的了解,人才培养的目标、规格缺乏针对性,使毕业生的实际工作能力、社会适应性和竞争力受到严重影响。各高校的毕业生普遍缺乏对动漫企业生产程序的了解,缺乏实际工作能力和成熟的工作态度,短时间内无法完全与行业要求对接。我国的动漫产业处于刚刚起步发展阶段,企业规模小、实力单薄,存在人才需求与投资风险的矛盾,规模发展受到局限,缺乏与高校合作的平台,企业就无法介入高校动漫专业的人才培养及学科资源整合。动漫专业与动漫产业之间不能发挥资源整合的优势,从人才培养和企业生产两方面制约了我国动漫产业进一步向纵深发展。采取高职院校与企业联合的方式,可以保证学生学到的知识与技能始终处于领先地位,在软硬件的配备上学校也可以节省资金投入。动漫公司具有专门的客户项目可以提供给学生,能力强的学生可以组成工作小组,接受企业提供的产品开发任务。这样,学生不仅可以了解项目制作流程,更有机会利用所学专业知识进行各阶段高强度、专业化的实用训练,积累完整的项目经验,在毕业时就能具备成熟的工作经验,达到活学活用的程度。这样培养出来的不是同一规格的人才,而是一个团队,可以迅速融入动漫制作团队中,这是单靠学校教学所不能实现的,可以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平台,企业将动画制作项目带进校园,可使学生直接参与到项目的实际制作过程中,从而实现学生的“零距离”就业。
研发能力、产业化运作能力及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有待提高 动漫产业属于创意产业范畴,具备艺术功底、掌握高端技术、懂得流程管理的综合素质较高的创造型人才的培养尤为重要。我国高校动漫专业处于刚刚起步发展的阶段,不仅设备条件落后,而且师资力量薄弱,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材、教学方法等尚未形成规范是制约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要在高职院校办好动漫专业,必须利用国内外优质的动漫类资源及成功经验,打造专兼结合的“双师型”骨干教师队伍。(1)培养与培训相结合,送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要选拔骨干教师到动漫专业建设较早、人才培养成效显著的国内外高等学校及高水平动漫类制作公司进修,并联合行业企业开展师资培训,加强动漫师资队伍特别是中青年优秀教师的培养培训。(2)专职与兼职相结合,开放性与职业性相结合。针对动漫专业师资引进难度大、培养培训费用较高、技术局限性大等难题,高职院校要依据人才培养的需要,按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内在要求,改革人事分配和管理制度,不拘一格选用人才。除了加大培养培训力度外,还应根据需要聘请动漫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逐步扩大兼职教师的比例,使其共同参与教学和实训环节,共同参与课程开发与专业建设,实现高职院校“专兼结合、以兼为主”的教师团队。如此不但可以提高师资水平,还可以使大量的教师接触甚至直接参与部分动漫的研发生产,这对于提高教师队伍的动漫研发制作能力,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专业素质的高低对引导、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
完善教学体系,明确培养目标
高职教育在办学思想、专业建设、管理模式和办学机制上一贯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应用型人才,所以,动漫专业应该以培养技能型动漫人才为主要目标。就面向的职业岗位群而言,高职动漫专业不应仅仅面向角色动漫,还应包括广告、出版、电视、游戏、网络等举凡动漫设计制作所涵盖的各个职业岗位。在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确定其发展方向,可采取“4—1—1分段”的教学设计,即1~4学期学习公共基础课、美术基础课、动画基础课和影视基础知识,打下较扎实的综合基本功;第5学期进行重新组班,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兴趣爱好分出二维动画、三维动画和影视特效三个专业方向,进行模块化培养;第6学期下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其中二维动画和三维动画方向主要面向角色动漫领域,培养掌握二维和三维动漫制作技术的应用型人才,从事动画、初级原画、分镜头台本、背景和场景、建模、材质与灯光、渲染、后期合成与剪辑等岗位工作;影视特效方向主要面向应用型动漫领域,培养从事栏目包装、影视广告、建筑游览、片头制作、非线性编辑和影像制作等岗位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在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可以使企业参与进来,将学生在动漫制作流程中应该掌握的相关技能引入课程设计,校企共同合作,使课程安排更系统科学,更能适应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需求,将学校的学历教育与企业的市场培训相结合,增强学生的就业可塑性,尽可能减少需求错位的风险。
总之,高职院校开设动漫专业,要为社会培养能够直接上岗就业的专业技术人才,就要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拓宽视野,构建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动漫专业教学模式。
[1]周晓波.影视动画学院“产学研”互动合作办学模式下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OL].[2010-06-10].http://ysx.scfai.edu.cn/asp/ list_.asp?id=212.
[2]动画产业年报课题组.中国动画产业年报[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6:138.
[3]陈彦.如何实现高职动漫教学与动漫产业的有机结合[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7,(20).
G712
A
1672-5727(2011)10-0027-02
李晓静(1979—),女,河南洛阳人,硕士,河南济源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系讲师,主要从事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研究。
王亚利(1974—),女,河南济源人,硕士,河南济源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系副教授,主要从事计算机网络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