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语言构建充满魅力的语文课堂
2011-02-21侯立丽
侯立丽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师的语言素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师的语言不仅能促进学生智力的全面发展,而且还会影响他们非智力因素的健康发展,能帮助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为了切合当前素质教育的迫切要求,更好地完成新课标提出的语文教学任务,达到语言运用的最高境界,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必须加强语言修养,把握好自己的课堂语言。如何增强课堂语言的艺术性,优化提高教学效果呢?
1 感情充沛,潜移默化
特级教师于漪在总结自己教学语言经验时说:“教学语言要做到优美生动,除了知识素养、语言技巧之外,还必须倾注充沛、真挚的感情。情动于中则溢于言表,只有对所教学科、所教对象倾注满腔热情,教学语言才能充分显示其生命力,熠熠放光彩,打动学生的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共鸣,受到强烈的感染。”语文课是培养学生对生活的丰富感情的课,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书育人,这两方面是同时进行的,也就是说教师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会连同自己一定的思想、道德观念、价值取向传递给学生。但是,教材中相当一些篇目的内容同当今的现实生活有较大的距离,而学生生活阅历十分有限,认知能力、审美情趣、价值取向又受现实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因此,教师在钻研教材的同时必须要深刻体会教材的思想内容、作者的写作意图,并使之与自己的思想感情融合起来,才能使自己的情感随着内容的变化而变化,表明自己对是非善恶的态度,使学生了解教师的爱憎。要想使这些作品的内容与学生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给学生以美的感染和熏陶,就必须借助教师良好的语言表达功力。
像诸葛亮的《出师表》、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鲁迅的《故乡》这些作品无不渗透着作者真挚深厚的情感。教师在讲解这些作品时,首先必须认真查阅资料,对所教内容融会贯通,再以满含情感的语言凸显教材或悲壮、或热烈、或恬淡、或凄清的真实情境,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学科知识,而且又能从中受到思想教育和情感上的熏陶,这样,就会有效消除学生和作品之间时代、地域、感情等方面的隔膜,让学生的内心受到强烈的震撼,与作者产生共鸣,从而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和成长的快乐,迸发学习的激情。反之,教师只以平板的语言做客观的介绍或空洞的说教,学生既得不到文学熏陶,也受不到有益的思想教育,更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难以产生兴趣。
2 凝练简洁,清晰透彻
重复的辞句是文章的累赘,说理要精深,而语言不宜繁冗复沓。鲁迅先生概括得非常精辟:“用最简练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内容。”为使课堂语言凝练,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意教学语言的凝练性,把握住课堂教学的每一句话、每一个问题、每一节课的重点,在备课活动中把学生的接受吸收能力放在首位,精心设计课堂上的教学语言,充分考虑详略得当的问题。
教师应在课余下大工夫备课,深入挖掘教材的思想内涵,课上言简意赅,有效引导,把时间和机会留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感悟,去发现。这样既能丰富他们的知识,调动他们的兴趣,又培养了他们的能力。这样才能真正优化教学效果,并让学生终身受益。
3 形象具体,浅显易懂
语文教材中选取的文章或叙事抒情或议论说理的,文字虽然简练,但毕竟不同于绘画、雕塑等,往往缺乏具体的形象,很难使学生理解或接受。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课时以课本内容为依据,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恰当地列举事例,运用比喻、拟人等生动形象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使之变为让学生看得见、听得到、闻得出、摸得着的东西,使学生接受起来感觉非常轻松容易。
冰心的《谈生命》把人生分为4个季节——春季、夏季、秋季、冬季,抽象的人生哲理对于年龄不大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还是较为困难的。所以笔者把人生比喻成一棵小树:春天发芽生长,稚嫩纯洁;夏天枝繁叶茂,热烈奔放;秋天硕果累累,成熟稳健;冬天百花凋零,香消玉殒。这样形象的比喻就为学生打开了解文章意蕴、体会生命的通道。
4 诙谐幽默,趣味横生
幽默风趣的语言在语文课堂上非常重要。在听课中,笔者也注意到一个问题:我校凡是优秀的语文教师都具有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笔者清楚地意识到,幽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精神振奋,情绪高涨。在欢乐愉快的课堂气氛中,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还可以加强教师的亲和力,消除师生间的隔膜,拉近距离,从而显示出教师的人格魅力。
语文教师应该是语言的驾驭者。平时的授课中,笔者力求语言幽默风趣。如在讲朱自清的《春》时,有一位学生精力不够集中,正冲着离他不远的一位同学发笑,显然没有认真听讲。见此情形笔者笑着说到:“有一位同学已化身为朱自清笔下一朵盛开的桃花了,正在那儿笑春风呢。”一言既出,全班欢笑雀跃起来,这个学生听出笔者的言外之意,当时就脸红了,后来他在课堂上表现非常好。课堂教学中,幽默是教师高雅情致的流露,是教师豁达胸怀、乐观态度、良好风貌的体现,是教师教学的一种智慧手段,更是教师课堂语言的魅力所在。课堂需要幽默风趣的语言,需要活跃的气氛,需要适合学生学习的轻松环境。
5 富于节奏,跌宕起伏
语文教师的语言切忌平板单调,该快时不快,啰啰嗦嗦,拖泥带水;该慢时不慢,语速极快,一股脑地甚至是不带标点符号地全说出来,学生应接不暇,无暇思考,基本上一个音调讲到底。课堂气氛不活跃,学生死气沉沉,昏昏欲睡,毫无兴趣,那就更无课堂效率而言了。
在教学中笔者同样特别注意语言的节奏变化,这不仅是一位语文教师的基本素质,也是培养学生情感,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法宝。笔者在教学朱自清的《春》中的4幅图画时,“春草图”充满希冀,语气坚定;“春花图”热烈奔放,神采飞扬;“春风图”温柔可亲,语言婉转;“春雨图”滋润甘甜,语气舒缓。根据课文中春天景物的变化,笔者的语言也随之变化,让学生在抑扬顿挫的语言中,在语文这首优美的歌中,享受春天带来的美好的一切,进而体会生命的真谛。
课堂语言是教师与学生面对面交流,讲解课文、传授知识、启发思维、沟通情感的载体,没有良好的课堂语言就没有语文学科的魅力。而语文教师是语言、文学教育的工作者,是语言运用的典范。语言就是语文教师的生命,其课堂语言不但要力求规范清晰,准确严密,还要求表达形式的新颖多变。这些无疑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的一个有力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