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创新整合

2011-02-21何旭超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1年4期
关键词:活动课活动语文

何旭超

小学语文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创新整合

何旭超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门新的课程,它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己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课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综合性与实践性。教师可从各课程中提炼活动的素材,以此来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则指出:要“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强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这充分说明语文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该是语文实践。语文综合性学习应体现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融合,书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的整合。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笔者尝试在语文教学中挖掘综合实践课程的资源,对语文与综合实践课程的整合进行一些探索。

1 运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综合实践活动要基于学生的需要、兴趣、直接经验来设计和实施相关活动。只有产生了兴趣,学生才会对活动倾注全部的热情,活动的实施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在语文教材中其实有很多学生所感兴趣的内容,学生由课文内容产生很多问题,但有的问题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无法得到很好的解决。而多媒体具有声画并茂、视听结合、动静相宜、感染力强等特点。利用多媒体的这一优势,可以再现或创设教学所需的情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欲望和情绪,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达到精神集中愉悦并存的境界。

如《林海》一课,描绘的是大兴安岭的独特景色,这对于生活在都市的学生来说从未见过,很难想象。笔者就借助多媒体的优势,通过多场景多角度向学生展示,让学生和作者老舍一同到“林海”,欣赏那里的岭、林、花。随着画面的出现,播音员配文朗读,学生的兴致油然而生。他们感受到岭的温柔多情,林的安谧精美,花的适当点缀,时而赞叹,时而陶醉,当画面出现利用红豆制造甜美的酒时,很多学生兴奋的问:“老师,咱们这里有这种酒吗?”多媒体的使用打破了时间的限制,完全把学生带到那北方的原始森林,使他们看到从没有看到过的景色,怎能不触发他们的学习欲望?怎能不乐于去学习呢?

2 启发学生动手动脑,激励学生创新实践

动手又动脑,可以说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一个显著特点。小学生天真活泼,他们乐于动手,在动手的过程中又勤于动脑,因此有目的地让学生开展“办手抄报”“制作名片、明信片”“诗朗诵”“演讲”“故事会”“演出课本剧”等语文实践活动,不但能巩固课堂教学效果,还能充分发挥学生个性特长,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如在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时,要求学生搜集鲁迅先生富有哲理的名言,为了加深学生对鲁迅先生的了解,笔者上了一节“制作名人名言卡”综合实践活动课。课前让学生搜集资料,准备好硬卡纸、彩笔和装饰丝线等物;课上教给学生制作“名人名言卡”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制作,要求图文并茂,独具匠心;然后在班上进行交流,介绍自己对作品内容的理解;最后评选出优秀作品,在班里展示。学生兴趣盎然,对鲁迅先生的名言有了一定的了解,从中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

在动态、多维的天地里,在听、说、读、写、画的语文实践中,学生发挥了主观能动性,语文素养得到提升,培养了思维的灵活性,切实实现了语文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结合。

3 构造新型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杨振宁博士指出:如果说在过去还有可能一个人独立完成诺贝尔奖项工作的话,那么进入信息社会以来,没有人们的共同参与、相互合作,任何重大发明都是不可能的。因此说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已成为人们生存发展的重要品质。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努力创设合作式学习的情境,切实为学生养成合作意识与发展协作能力搭建舞台。

例如围绕“过新年”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就充分给予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空间。在活动过程中,学生首先开动脑筋想一想今年的新年打算怎么过,为什么这么过,接着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中进行讨论,发挥小组的集体智慧,设计出新颖、有趣、最受欢迎的方案,再把各组的方案在全班进行评议,确定最终的过年方案。根据确定的方案,大家分工合作进行准备,有准备道具的,有准备节目的,还有监督检查各组准备活动的。在这个准备活动中,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创造性和小组合作意识。最后按照大家确定的过年方案开展庆新年活动,并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按一定的顺序写一段有真情实感、语句通顺的话。从学生参与整个活动的积极性和所写文章的真实性可以看出,学生非常喜欢这样的活动,他们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这次习作没有一个学生觉得没话可写,而且结合活动写的文章那么有血有肉,他们不再觉得习作是一件枯燥无味的事。

4 沟通课堂内外,拓宽学习的空间,激活创新思维

语文包罗万象,翻开语文书,就如同走进生活的“万花筒”。阅读语文,会发现语文涵盖了方方面面的知识,但有的知识单靠课堂教学是无法真正让学生掌握的,而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范围恰好包括学生与自然、社会的问题等。它的主题的设计和实践体现了个人、社会、自然的内在整合。因此,语文和综合实践的整合必须拓展空间,把课内与课外联系起来。笔者鼓励学生走出课堂,到大自然这个广阔的空间去学语文、用语文,接受活生生的实际教育。

比如说学校就是学生成长的摇篮,无论是校训碑还是校园的走廊,都富有浓浓的文化气息。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校这个大舞台丰富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资源。例如在学习完“名人名言”之后,组织学生参观学校,了解校园走廊上的那些名人以及他们的生平事迹,并进行“名人名言”朗诵及书法比赛,充分调动学生求知的欲望。

总之,综合实践活动与语文学科的有机整合,给语文教学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它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团结合作的态度,从而为学生创新、实践、信息、运用等能力的培养营造最理想的教学环境,而这样的环境正是创建新型教学模式必不可少的。

[1]林亚琴.小学语文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整合简说[EB/OL]. http://www.zhsjhd.cn

[2]教育部.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送审稿)[EB/OL]. http://www.zhsjhd.cn

[3]张建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实践与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

[4]郭元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与实施[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作者单位: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丰登坞镇元觉寺小学)

10.3969 /j.issn.1671-489X.2011.04.029

猜你喜欢

活动课活动语文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的实践探索
活动课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让语文活动课“动”起来
高中生物活动课的实践探索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