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中英语新教材的理解
2011-02-21陈婷
陈婷
对高中英语新教材的理解
陈婷
以“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的新一轮的教学改革,正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进行。新的教材和课标不仅要求教师向学生传授系统的英语知识,更要培养学生英语技能。为此,教师有必要对课堂教学效果、教学过程中的每个环节及时进行全面系统的反思和重新认识,这有助于发现学生学习中的困难,自己教学过程中的成绩和不足,发扬成绩,改进不足,提高课堂质量,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探索出一条既符合新教材的要求又适合学生特点的新的教学模式。
1 加强单元整体观念
教师在考虑整个单元的教学计划、教学方法前必须掌握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分析哪些是教学的重点,哪些是教学的难点,这样有利于合理、科学地安排各课时的教学内容、教学重点和难点,做到课时与课时之间的相互衔接。教材每个单元都有一个总的“warming-up”,这一“warming-up”是整个单元内容的引入。如“The silver screen”单元,所以本单元的“warming-up”就与荧屏有关。除了单元总的“warming-up”外,平时的每一节课前都设计一个“warming-up”,而这个“warming-up”就是上节课的回顾和本节课的引入,所以在备课时就要考虑到前一课时与本一课时的自然衔接。每单元的课时内容安排可以根据教材的编排顺序从“warming-up——listening——speaking——reading——integrating skills”,再到work book中的“listening——talking——integrating skills”;也可根据本单元的内容以及教师的思路安排每课时的教学内容,因为笔者认为,新教材体现了在理解学生的兴趣和困难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进行创造性的和独立自主的教学,所以有时笔者就用WB中的listening或SB中speaking作为reading的引入。
2 精心设计任务型的教学活动
2.1 要有互动交往的教学设计
教育活动、教学活动实际上是一种典型的交际(交往)活动,课堂教学是一个有目的的教学过程,它是师生之间或是学生之间为了协调沟通,达成共识,联合力量去达到教学目的而进行的互动。在教学中存在师生之间的交往和学生之间的交往。在教学中围绕教学内容,教师要千方百计地创造各种交往情境,设法使静态的文字变成生动活泼的交际活动,使学生在语言运用中学习语言。在真实与互动的情境中,教材是脚本,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师生双方共同参与,频繁交流,形成主动参与、探究合作的课堂气氛。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到知识。同时,活化了的教学内容也能激活学生的思维,促使他们主动学习、乐意学习,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越学越爱学。
2.2 要有可行的教学任务
英语新课程倡导任务型教学模式。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给予学生明确的任务,同时强调完成任务是值得珍惜的学习机会,是对他们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同时,教师要从任务的真实性、实用性、功能性3个方面保证任务的可行性,并且确保学生明确领会并全面执行教师布置的任务。在教学新知识时,教师应以大多数学生的语言知识技能为基点,设计难度适中、切实可行的活动或任务,使学生敢于去尝试用不同难度的任务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一堂课中都能被关注到,并都能解决问题。
教师在教授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的同时,还应注意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其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每节课都应尽可能地提供一个真实情景,设计一个可操作的任务型活动,而这一活动一般都以话题为核心,以结构和功能项目为主线,在听、说、读、写教学活动中安排不同层次和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这样的任务型活动可以在教材的各个部分中去寻找。在设计任务型活动时应特别注意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使学生感到真实感。这样就能促使学生综合地运用语言,去获取、处理和使用信息,用英语与他人交流,解决实际问题和完成某个任务,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同时也使学生体验到运用英语的成就感。
如果学生对教师所设计的任务型活动很感兴趣,他们就会愿讲、多讲,教师不必担心教学任务难以完成。其实学英语在某种程度上是学生学会的,而不是教师教会的。况且,学习英语的目的就是为了交流,如果学生在课堂上能滔滔不绝地讲,就不用担心学生的英语学不好。相反,如果学生在课堂上不愿讲而靠教师讲,那肯定是学不好英语的,当然也没有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即使是语法教学也可设计一个可以操作的“任务型”活动,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语言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框架。所谓以学生发展为本,就是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中以学生为主体,体现出学生在课堂上有事可做。
3 加强阅读教学
阅读能力是大部分学生今后继续深造以及工作所需要的主要语言技能,也是各种考试的主要内容之一。从语言学习的规律来看,英语应用能力的提高是建立在大量的语言输入,尤其是大量的阅读的基础之上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十分注重阅读能力的培养,对教材中的每一篇阅读材料都要充分地利用。除了每单元的3篇阅读材料外,基本上每一单元后再补充一篇与本单元内容有关的课外阅读。单元中的“language points, grammar”有时多讲点与少讲点关系不是很大,因为这种内容重复率很高的,即使课文中没讲到,练习中也会出现。阅读教学基本上也采用常见的模式:fast-reading、careful reading。Fast-reading的问题只要求学生快速阅读就能找到即可:careful reading可设计一些细节的寻找(time and places,characters,等等)、分析判断、推理等方面的问题。
4 备课组的合作意识
“集体备课,群策群力,集思广益”既是外语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手段,也是备课组活动的主旋律。要提高整个年级学生的成绩,团队精神比独斗单打更为重要。特别是现行的这套教材,内容多、容量大、知识面广,只凭一个人的精力、时间是忙不过来的,所以就利用备课组集体的力量,分头准备,如收集有关资料,探讨教学方法,做到资源共享、资料统一、进度统一、练习统一。经过一年的教学实践,取得较为理想的成果。
学习语言离不开创造性思维,教学语言离不开反思研究。只有不断反思,才能有所创新。在反思中继承和吸纳传统教学中的宝贵经验,摒弃传统教学中陈旧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等不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东西,如填鸭灌输、题海训练等。通过英语教学反思,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地认识自己,发展并完善自己、提高自己,培养出更多的符合时代要求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合格的新型人才,完成时代赋予的使命。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临淄中学)
10.3969 /j.issn.1671-489X.2011.04.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