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形势与政策教育中体验式教学的应用方式

2011-02-21蔡建红何静丽胡文敏

职教论坛 2011年5期
关键词:形势体验式政策

□蔡建红 何静丽 胡文敏

高职形势与政策教育中体验式教学的应用方式

□蔡建红 何静丽 胡文敏

体验式教学方式是提高高职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实效性的有效途径。它主要具有以下特点:个体经历是基础;互动活动是载体;情感体验是关键。体验式教学在高职形势与政策教育中的应用可以分为两种方式:融合到课堂教学中、延伸到社会大课堂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包括:阅读体验法、追忆情景体验法、媒体情景体验法、角色扮演体验法;社会大课堂中的应用方法主要指课外社会实践体验法和课外情景剧体验法。

高职;形势与政策教育;体验式;教学;应用方式

一、问题的提出

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目的是帮助高职学生掌握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了解国内外重大时事,认清形势和任务,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这门课程涉及面广,受课学生量大,目前各高职普遍开设了这门课程,有的甚至投入了大量的教学资源和教学经费,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必须看到,仍然有许多高职的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实效不尽人意,主要表现在一些学生对《形势与政策》课学习兴趣不大,学习动力不足;对参与形势与政策教育的相关活动,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强;对国际、国内形势所知甚少,认识肤浅,与大学生素质要求极不相符。

笔者认为影响高职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实效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长期存在的单一的灌输式的教学形式是重要因素。

受长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影响,《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师在课堂上通常采用的教学方式就是灌输式的说教。一方面,这种方式操作性强,相比较于其他教学方式,使用起来更便捷、更省心。只要课前做好准备,上课时依照事先设计好的程序,按部就班就行了。另外,由于形势与政策教育涉及面广,受课学生量大,师资有限,很多高职院校的《形势与政策》课都是以大班授课的方式进行。因为课堂大,学生多,如果要互动交流,很多教师自认为难以掌控全局,干脆一人唱独角戏,从头唱到尾。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看似“好用”、“高效”,却存在明显的弊端。

首先,它难以实现形势与政策教育的目的。对高职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其目的一方面在于促使学生全面了解国内外形势,正确地理解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另一方面在于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国内外的形势千变万化,我们很难在课堂上帮助学生去分析、了解现在正面临以及未来将要面临的所有事件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而是要教会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让他们自己去认识纷繁复杂的形势,探究后面的深层原因,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传统的教学方式则只是传授学生书本知识,却不能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形势与政策教育不仅仅是有关形势与政策知识点的教育,更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它是对民族、对国家的情感的教育,对世界和生命的态度的教育,确立正确的价值观的教育;而单一的灌输式的教育则割断了书本知识与人的丰富的情感世界的联系,使形势政策教育的育人价值贫乏化。教师在课堂中所传授的不过是一堆冷冰冰的结论和缺乏“人气”的知识,激不起学生任何情感的涟漪。

其次,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种模式中,学生完全被动接受,没有任何双向交流,更没有任何主动参与的机会,很难激发学生学习《形势与政策》课的积极性。在口耳相传的知识的灌输中,让学生接受老师的“二手经验”,“二手知识”,很难使形势政策教育鼓舞人、激励人,也很难使这门课对学生具有感染力和吸引了。

为提高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实效性,探求体验式教学方式在形势与政策教育中的应用,势在必行。

二、体验式教学的特点

体验式教学始创于上世纪40年代的英国。1941年英国一位教师在威尔士建立 “户外学校”,沿用二战期间训练海员生存能力的经验,训练工商业人员、学生等群体的心理素质和人格品质,开创了体验式培训的先河。1960年美国引进这种户外学习模式,通过学员在高山大海的户外实践,改变嬉皮士们的生活态度[1];不久,体验式教学被运用到了学校的教学过程中。

体验式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体验”为核心,完全不同于传统的以“教师说教”为中心的教学形式,它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现有经验和认知特点,创造真实的或模拟的情境,促使学生亲历其中,并互动交流,在此过程中产生认知、触发情感、生成意义的教学形式。与传统的教学方式比较,它具有以下特点:

(一)个体经历是基础

实践是个体发展的源泉,是学生成长的动力。实践的过程就是个体经历和体验的过程,所以,在体验式教学中,学生的经历就是教学的起点。个体经历包括两个层面的经历:一是实践层面的经历,即主体通过实际行动亲身经历某件事,比如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调查、参观、访问等形式;二是心理层面的经历,即主体在心理上虚拟地“亲身经历”某件事,包括设身处地、感同身受理解别人和回顾反思自身的成长经历[2]。在体验式教学中,学生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从行为和感情上直接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通过自身的体验和亲历来建构知识。

同时,体验具有鲜明的个体差异。每个学生的知识经验不同,性格能力不同,价值观、思维方式也迥异,对事物的体验、感知自然会有不同。即便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主体以不同的方式去亲历也会得到不同的认识,产生不同的情感。正因为主体的体验存在差异,他们之间才有交流的必要,相互的分享才能碰撞出心灵的火花。所以,教师要充分重视这种个体差异,在授课过程中,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去。

(二)互动活动是载体

体验式教学的重要载体是互动活动。所谓互动教学,就是把教学过程看作是一个动态发展着的教与学相统一的交互影响的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对话与交流,产生教学共振,提高教学效果。

在这个互动过程中,教学活动具有 “双主体性”。所谓“双主体性”,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存在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他们在相互尊重、相互平等的基础上,通过教学中的对话、交流而达成互动关系,在活动过程中交互发挥主体的作用。教师不再是个灌输者,而是引导者、扶助者、推动者;教师的作用不再是一味地单方面地传授知识,而是通过各种手段创设教育情景,引导学生体验,分享学生经验。体验式教学通过构建多元互动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丰富真实的体验,从而达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和谐统一。

体验式教学的实质就是让学生通过活动来体验,通过体验来发展,把活动中的体验作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基本途径。借助活动中的体验来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使学生享有更充分的思想和行为的自由,最大限度地获得身体和心灵的解放,使学习主体化、主动化。

(三)情感体验是关键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是教育的推动剂,是教育有效性的关键所在,情感缺失的教育其效果必定是有限的。

体验式教学正是让学生在真实的生命历程中或模拟仿真的场景中体会到一种深刻的情感,使他们因为感动而行动;而传统的灌输式教育只是教会学生“知道”,却很难让他们真正做到。体验式教学的价值往往并不在于体验过程中学生获得某种有形的知识,而常常体现在学生体验的态度和情感上。体验式教学将教学目的蕴含于体验过程之中,更加注重学生对过程的主体性体验,注重给学生生命成长、人格完善提供更多机会、更大空间。

“情感是体验的核心”,体验式教学是否有效的关键是学生的情感是否能得到充分调动,而教师正是学生情感的激发器。所以,教师本身必须具有充沛的积极情感,具有敏锐的情感感受力。另外,教师要具备良好的情感表达力,要善于运用入情入理、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语言来激发学生的情感。

三、体验式教学在高职形势与政策教育中的应用

笔者根据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的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创设情境或提供亲历机会的不同方式,构想了体验式教学在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教育中的两种方式:融合到课堂教学中、延伸到社会大课堂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包括:阅读体验法、追忆情景体验法、媒体情景体验法、角色扮演体验法;社会大课堂中的应用方法主要指课外社会实践体验法和成立课外《形势与政策》情景剧兴趣小组。

(一)将体验式教学融合到课堂教学

鉴于《形势与政策》课的特殊性和各高职院校教学资源紧缺的情况,讲授式的课堂教学恐怕在较长时间仍然是《形势与政策》课的主打教学形式。为提高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课的实效性,使这门课真正吸引学生、感染学生,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将体验式教学充分融合到课堂教学中既经济便捷又切实可行。具体来说,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阅读体验法。所谓阅读体验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阅读一定的文字材料,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认识得以深刻,情感得以升华。其操作方法一般为:选择适当材料,设定阅读目标,交流阅读体会。

高职学生社会阅历浅,人生体味不深,通过阅读优秀作品,可以丰富人生的各种体验。在进行阅读体验法教学中,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要注意所选择的材料要与《形势与政策》课所讲授的内容联系密切,同时蕴涵着浓厚的情感氛围;二是引导学生体味渗透在作品中的作者的情感,唤起学生自身的情感体验,与作者达成心灵的默契与沟通。比如,在讲授“庆祝建国六十周年”专题中,教师选用艾青的诗《我爱这土地》要求学生朗读。《我爱这土地》: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们感受诗人艾青当年面对多灾多难的祖国的深沉忧患,面对外敌入侵的满腔悲愤,以及奋起反抗的决心。通过读诗把学生的思绪带回到民族存亡、国运危急的历史时刻,感受老一辈诗人对国家深沉而真挚的感情,让学生体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责任感,唤起他们对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的强烈愿望。

2.追忆情景体验法。所谓追忆情景体验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合理地设置问题,引发学生对过去的往事或生活经验的追忆,从而产生一种情绪体验,进而使学生在体验中获得感知的教学方法。它不是亲身经历,而是我们所说的“心理上的经历”,是一种间接体验,但同样可以起到感化心灵增强认知的作用。其操作方法一般为:描述情景,设计问题,引导体验,交流感悟。比如,在讲解“建设节水型社会,保障社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专题时,先引导学生们进入一种情景:炎热的夏天,你在户外活动了一天,正准备痛快地洗一个澡,却发现停水了,经打听才知道停水将持续到第二天下午,那时你的心情如何?在这个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认识水资源的宝贵以及节水的重要性。

3.媒体情景体验法。所谓媒体情景体验法,是指在教学中,教师借助媒体,充分利用图片、动画、音乐、视频等创设一定的情景,引发出学生的一种情绪体验,在体验中获得感知的教学方法。其操作方法一般为: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设计问题,引导体验,交流感悟。

媒体情景体验法,就是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将文字、声音、图片、动画、视频等信息组合在一起,有效地模拟现实情境,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身临其境、接触实际的环境,通过触动学生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觉器官,促使学生主动体验、积极参与、努力探索。媒体情景体验法可以有效地解决理论知识的抽象性和实际问题的具体性之间的矛盾。例如,在进行科学发展观宣讲时,教师首先通过多媒体播放了一个电视段片。这个短片描述了一个村庄的悲剧:一个村庄由于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多年来对林木滥砍滥伐,最终导致泥石流爆发,整个村庄被淹没。当屏幕上巨大的泥石流滚滚而下,瞬间将房屋摧毁,同时伴随着村民们惊恐的尖叫,还有孩子们在泥土中的挣扎,很多学生留下了眼泪。触目惊心的事实仿佛发生在学生们身边,几分钟的短片带给学生的心灵冲击,远远胜过教师的千言万语。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该村庄悲剧发生的原因在哪里?如何避免悲剧的发生?从而让学生认识到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性。

4.角色扮演体验法。所谓角色扮演体验法,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设置一定的情景和角色,让学生们进行角色扮演,使他们在模拟的现实中去认识、感受、体悟。其操作步骤一般为:收集材料,设计情境、分配角色,角色扮演,分享交流。

高职学生的生活阅历有限,社会经验缺乏,创设一定的模拟场景,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可以让学生产生感同身受,身临其境的真实感,从而,加深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比如,在“大学生创业政策解读”专题中,教师没有简单地照本宣科讲解政策,而是通过场景模拟,角色扮演的形式将政府的创业政策一一展示出来。具体做法是,课前教师设计了一个场景:一个踌躇满志正投身创业的大学生到相关的政府部门办理各种事务时,受到这些部门的工作人员的热情接待,他们回答了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然后,教师找了几个大学生分别扮演创业大学生和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在授课中,在对创业政策进行了简单讲解后,由学生进行角色扮演。通过场景模拟、角色扮演,生动形象地展示政府部门为支持大学生创业而出台的各项政策,同时,也使大学生们通过具体的情节感受到党和政府对于大学生们创业的支持,进一步激发大学生们的创业热情。

(二)将体验式教学延伸到社会大课堂

社会是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大课堂,在这个课堂有着丰富多彩的教育资源,教师应充分挖掘利用这些资源,对学生进行具有实效的形势与政策教育。

1.课外社会实践体验法。社会实践活动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能力的一种有效形式。特别是对于从校门到校门的青年大学生,他们勤于观察,乐于思考,对社会现象较为敏感,往往不乐意在课堂上听教师的说教,而更愿意自己亲身去经历。社会实践活动包括社会调查、生产实习、军事训练、公益劳动、社区服务、科技文化活动、志愿者活动、勤工俭学等多种形式。通过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学生们深入社会、深入实际,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耳朵听,用自己的头脑想,学会对理论上的问题到实践中找答案,对实践中的难题从理论上求解答,提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进入社会,参与社会竞争打下良好的实践基础。同时,开展《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可以改变过去《形势与政策》课单一的课堂理论讲授的模式,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说服力和实效性。

2.课外情景剧体验法。情景剧是围绕一个主题,在一个固定的场景里展示人物故事的戏剧。它仅涉及一个主题,情节简单,人物较少,演出时间短,是一种灵活、简练的戏剧样式,适于在学校演出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各高职可以成立课外《形势与政策》情景剧兴趣小组,由专职教师带队,组织一批对情景剧有兴趣的学生,分别担当编剧、导演和演员等其他身份。学生们根据每个学期《形势与政策》课的专题,自编、自导、自演一些短剧,每个学期在校园里举行一次公开演出。譬如,根据“香港回归十年”的专题,以“港人人心的回归”为主题,我们编写一出“凤还巢”的短剧。剧中描写一户家境富裕的香港人,97年回归前,由于对“一国两制”的实施没有信心,带着对未来的忧虑,移民到海外。经过几年颠簸流沛的海外生活,再次回到香港,当看到更加安定繁荣的香港时,心潮澎湃,决定从此定居香港。情景剧的演出不仅使参演的学生们身临其境地感受了港人对祖国认同感的加强,也使观剧的学生们感受了一次港人人心回归的历程,受到了一次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

[1]方建移,张英萍.学校教育与儿童社会性发展[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5.

[2]马丽娜,南纪稳.探究体验式教学[J].当代教育论坛,2007(6).

责任编辑 谢荣国

本文系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立项课题(编号:JXJG-08-13-16)成果之一。

G712

A

1001-7518(2011)05-0027-03

蔡建红(1967-),女,江西南昌人,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学;何静丽,女,南昌市第二十四中学高级教师;胡文敏,女,南昌市八一中学一级教师。

猜你喜欢

形势体验式政策
政策
政策
体验式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体验式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体验式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体验式作文教学之我见
助企政策
政策
体验式学习,让快乐充盈高中地理课堂
2011年中亚形势回顾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