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日战争时期陈云思考党的建设问题的几个特点

2011-02-21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陈云支部中国共产党

李 蓉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北京 海淀 100080)

抗日战争时期陈云思考党的建设问题的几个特点

李 蓉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北京 海淀 100080)

陈云对中国共产党的建设贡献卓著,特别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担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期间,他对党的建设问题有全面而深入的理论思考,其主要特点体现在他在思考党的建设问题时的整体性、开放性、预见性、深刻性、指导性、针对性方面。这些特点,对今天加强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提高执政能力,仍然很有启发作用。

陈云;抗日战争时期;党的建设

抗日战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党的队伍得到空前发展壮大的时期。自参加革命后,陈云分管过党的基层组织的组织工作,担任过省委组织部部长等职务,对党的建设工作积累了丰富经验。1935年1月遵义会议后,陈云兼任、担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7年。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担负着重大的历史责任,党的大发展成为必要和可能,从抗战全国爆发时的几万党员,发展到1942年的70万,1945年时的121万,党的队伍空前发展。这和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分不开,和陈云的努力也分不开。自担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后,陈云从党的实际情况出发,把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紧密相连,竭尽全力,为实现党在纲领,在抗日战争时期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进而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新中国而奋斗,他对党的建设问题有深入的思考和深刻的论述,表现出整体性、开放性、预见性、深刻性、指导性、针对性。

1.抗日战争时期,陈云在党的建设方面的思想具有整体性

党的组织工作是为党的政治路线服务的,要保证党的政治路线的实行。为此,陈云把党作为一个整体,党员则作为组成整体中的个体;两者是互相依存的辩证关系。同时,党的各级组织也是一个整体,党员和党的干部、党的支部在其中占有重要地位。陈云对个体和整体的关系,对党员、党的干部、党的各级组织特别是最基层的支部和在党的组织中的规范要求,都进行了分析和论述,提出了正确意见,从而理顺了党的内部体制和机制,确定了体制和机制的规范要求。这体现出陈云对党的建设的宏观思考和把握,做到了全局在握,心中有数。这是陈云这一时期思考党的建设问题的一大特点。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要成为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其重要条件之一,就是要保持党员的质量。什么样的人有资格加入党,这是有党章规定的。陈云认为,党的性质和党员的成分与入党条件是密切相关的。在党的建设中,党员的意义和作用问题,占有头等重要地位。因此,陈云多次论述和强调党员的问题,特别是在《怎样做一个共产党员》的文章里,系统地阐述了入党资格、党员成分、入党手续、候补党员、共产党员标准等问题。[1](P33-50)有了党员,就可以建立起党的组织。党的支部是党的基层组织。有了党的组织,就有了团结群众的核心,就可以具体组织和领导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可以发展更多的党员等等。为此,陈云专门撰写了《党的支部》一文,认为,“支部是党的最下层的组织,也是党的最基本的组织。党的一切口号、主张、政策,依靠支部才能具体深入到群众中去。依靠支部在群众中日常的宣传组织工作,才能使广大群众团结在党的口号、主张、政策之下,进行革命运动。”[2](P145)陈云历来重视和强调党和群众的关系,在讲到党的组织特别是支部的特点时,尤其如此。支部是党团结群众的核心,党就是依靠支部去吸收新的党员、扩大党的力量。没有支部的存在,党员的吸收、党的扩大,都无从谈起。同时,党的支部还要在革命斗争中领导和教育党员,培养党的干部。所以,支部“是党的力量增长的主要源泉”。

有了党员和党的组织,必然就有党的领导干部。陈云理解和赞同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故有“干部决定一切”的说法。因为党的一切决议和政策,都要通过干部去实现。没有坚强的干部队伍,党的事业就不能发展,就不能取得革命胜利。因此,干部对党的事业负有重大责任,应该成为党员和群众的模范。[2](P211)关于党的干部政策,陈云用十二个字、分成四个问题来解释,第一,了解人;第二,气量大;第三,用得好;第四,爱护人。[2](P109)在这简洁明了的概括里,包括着十分丰富的内容,包含着陈云对党的干部的人品、胸怀、气质、内心世界的期待和要求。

无论是党员还是党的干部,既然进入了党的组织系统,就必须按照一定的要求开展活动,严格执行党的纪律。抗战初期,曾有一名叫刘力功的党员,因为坚持不到基层工作,经过党组织反复做工作,先后谈了7次话,他仍不服从党的决定,最后被开除出党,一时影响很大。陈云解释,党已尽了最大的努力,对刘力功进行说服教育工作。“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是党的纪律,党的纪律不容任何人破坏。刘力功违犯了党的纪律,又不接受党的教育,改正自己的错误,因此,党组织决定开除其党籍,并公布于全党。[2](P124)

2.在思考党的建设这一重大问题的同时,陈云的思想具有开放性

陈云十分注意观察和学习国外其他政党建设的经验。因为中国革命受十月革命的影响,中国共产党在建立和发展中也受俄国党的影响甚深。因此,陈云十分重视列宁领导党的建设和联共(布)建设中的经验。虽然他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结合的问题非常重视,强调过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但对他认为正确的科学的理论,他是自觉学习和运用的。如在论述到中国共产党的建设问题时,陈云多次引用列宁或《联共(布)简明历史教程》中的论述。例如他就引用了列宁在1902年对工厂作坊支部在革命中重大作用的论述:“每个工厂都应当成为我们的堡垒”,在此基础上提出:“我们党是无产阶级先锋队,它首先应该注意在自己的阶级队伍中建立支部,建立工厂中的党的堡垒。”[2](P146)以后为人们所熟悉的支部是党的战斗堡垒的说法,不难在这里找到源头。

3.在思考党的建设这一重大问题时,陈云的思想表现出明显的预见性

陈云重视党的巩固问题,从不懈怠。党的组织是建立起来了,但建立后,还必须要不断地加以巩固,否则,党就会涣散,甚至灭亡。陈云赞成这样的分析:“如果党在自己的党的狭隘圈子里闭关自守,如果它脱离群众,如果它蒙上了官僚主义的灰尘,那它就会遭到灭亡。”[2](P156-157)看到问题的严重性,这也是未雨绸缪,有预见性的忧患。怎么才能使党巩固起来,避免灭亡的命运呢?陈云的看法是,以支部为基础,内、外两个方面同时努力。巩固党,必须要巩固支部。而支部的巩固,又分为内部、外部两个方面。在支部的内部,要进行整理整顿,在支部的外部,则要着眼于在群众中的工作。他精辟地指出:“群众工作的好坏,是测量党组织的巩固程度的标准之一。”[2](P156)往往是群众工作做得好的,支部等党组织也是最健全的。而一些不巩固的支部,大半也是那些脱离群众、不进行群众工作的支部。

4.在思考党的建设这一重大问题时,陈云的思想表现出力透纸背的深刻性

作为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深入地思考和领导党的建设,是陈云的本职工作、应尽职责。陈云在这方面表现出深刻的理论修养。他把学习作为共产党员的责任,从不同角度论述学习对共产党员和党的干部的重要性,对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性,这些理论思想在今天看来仍然闪烁着真理的光茫。他列出的党员标准,就把学习作为其中一个条件。其理由是,作为共产党员,必须学习理论、学习各方面的知识,这是对党应该尽到的责任。毛泽东曾表扬陈云的学习精神,夸奖他在学习中发扬的是“钉子”精神。

1938年中共六届六中全会发出开展学习竞赛的号召后,陈云在中组部组织了一个领导干部学习小组,他和李富春分别担任正副组长,先后参加的有十余人,还有旁听的干部30余人。每天上午九点以前为自学时间,每周集体讨论一次。先后学习的内容有《共产党宣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联共(布)简明历史教程》、《政治经济学》、《哲学概论》等。而陈云提出的学习内容则至少包括科学理论、中国的历史和时事政治、军事知识、文化知识等方面。因为学习小组一直坚持到1942年,曾被评为中央机关的模范学习小组。与此同时,陈云还担任中共中央组织的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会的副组长,毛泽东任组长,学习中国古代哲学,每两周开一次会,一次半天,先听邀请的哲学家作中心发言,然后大家讨论,学习内容主要是孔子、庄子、荀子、墨子等人的哲学思想等。[3](P233-234)

5.在思考党的建设这一重大问题时,陈云的思想表现出重要的指导性

陈云在考虑党的建设问题时,决不泛泛而论,而是尽量从不同地区不同情况的实际出发,提出工作意见和对策。抗战时期,因为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相当一部分地区被日军占领,成为通常所说的沦陷区或敌占区;未沦陷的国民党统治地区通常称为大后方或国民党统治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收复了部分沦陷区,成为敌后抗日根据地或称为解放区。中国共产党在这些不同地区的任务是什么?党的建设如何进行?陈云对其共性和个性作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从而提出指导意见,对不同地区党的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如对大后方和敌占区的党组织,主要的任务便是按照党中央的要求,隐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为此,在一个阶段内党的最重要的工作便是肃清内奸和防止内奸,保证领导机关的安全、保证党的质量要重于数量、把严密党的内部与开展党外群众工作联系起来。[2](P203-210)而在敌后根据地和解放区,党的建设中面临的问题显然不一样。仅从陈云在抗战期间所写的若干文章和起草的文件,就可见其关注点有:开展群众工作,加强党员和党的各级干部教育,增强党性,加强党的纪律性,学会领导方法,积极参加经济和技术工作,尊重和团结非党干部,等等。

6.在思考党的建设这一重大问题时,陈云的思想表现出强烈的针对性

陈云对党的建设,既肯定成绩,同时也不回避党内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党员、党的干部在不同的情况下存在的问题,常常是一针见血地进行批评和教育,表现出高度的党性原则。在抗战时期,几十万党员分散在各个根据地内,面临着各种困难和复杂情况,党内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是很正常的。问题是作为党的建设的主管部门,陈云作为中央组织部的部长,如何对待和处理?从陈云文稿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他对党内不良倾向、不正之风的批评,有时可以说是很不客气的,甚至是尖锐的、让人警醒的。批评和自我批评,始终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作风之一。从陈云对党内各种不正之风的抨击,不仅可以看出他对党性原则的坚持,他对党的优良作风的实践,而且可以看出明显的针对性。这对克服党内的不良倾向、不正之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显然是有积极意义的。

1945年5月9日,陈云在延安召开的中共七大上发言,其中一部分内容的中心思想就是“要讲真理,不要讲面子”。他指出:党内一部分干部中间,有一股骄气即骄傲之气。许多人喜欢别人说他好,不喜欢人家说他坏。有的人只能升官,不能降级,有功必居,有过必避。[2](P291)他认为,党内有些问题即使是整风以后来看,也是一部分干部改正到位了,有一部分还没改正到位。总之,还要丢掉包袱,才能把自己的力量加强,把党的力量加强。[2](P298)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体会到陈云在抗战时期对党的建设的重要贡献。同时,陈云对党的建设的思考,也给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的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帮助。

[1]陈云论党的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

[2]陈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3]陈云年谱:上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

[责任编辑 刘 滢]

Several Features of Chen Yun’s Reflections of Party Building during the Anti-Japanese War Period

LI Rong
(Party History Research Office of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CPC,Haidian,Beijing 100080)

Chen Yun made distinguished contributions to the party building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especially when he was the minister of the Organization Department of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during the Anti-Japanese War period.On the issue of party building,Chen Yun had comprehensive and penetrating theoretical reflections whose major features embody in the integrity,openness,foresightedness,profundity,instructiveness,and pertinence in his thinking of party building.These features still have great inspirations for strengthening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s vanguard nature and governance capability.

Chen Yun;Anti-Japanese War period;party building

D261

A

1674—0351(2011)01—0117—03

2010-11-25

李蓉(1954— ),女,四川成都人,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副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猜你喜欢

陈云支部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支部联建润“甘泉”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中共长沙特别支部的统战策反工作
支部+支部,党建破“地界”——汉阴县基层党组织“三联”机制之“支部联建”
My plan for new term
向陈云学习锤炼“笔力”
陈云贵:你是泥土你是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