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对初中美术教学谈几点构想

2011-02-21赵晓娟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1年7期
关键词:毕加索形体线条

赵晓娟

针对初中美术教学谈几点构想

赵晓娟

美术课是我国目前普通中学的一门基础文化课,是对中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主要课程,在普通中学的教学中占有一定的地位,承担着不可替代的审美教育功能。美术教学在教学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爱国主义感情,陶冶高尚的情操,逐步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笔者针对初中美术教学谈几点构想。

1 把握学生心智发展规律,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1.1 教学内容、方法、形式要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习惯

学习兴趣是个体力求探究事物并带有强烈情绪色彩的认知倾向,是一个人对事物感觉喜爱的一种情绪。学生对学习内容有无兴趣,直接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书本上的教学内容不一定是学生最感兴趣的,所以教师要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教学需要选择能更好完成教学任务的内容,寻找新授知识在学生头脑中“相合”的结合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的选用方面要灵活多变,遵循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习惯,满足学生好奇、求新的心理,才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学生乐于接受。

1.2 给学生以希望,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信心

初中学生的情感丰富而且易外露,当他们看到自己绘制的作品被老师和同学赞美时,情绪就会振奋,并能带动其他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引发求知、探究、创作的欲望与信心。在教学安排上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使学生觉得只要稍加努力就会获得成功,在不断获得成功的喜悦中变得更加努力。

1.3 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中学美术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对全体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高学生感受美、欣赏美、鉴别美的能力,而不是把所有学生培养成为艺术家。美术教师要承认学生中存在的个体差异,允许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允许学生兴趣的不同发展方向,给学生以足够的空间和时间来消化和掌握知识,营造一个愉快、宽松又充满艺术情趣的学习环境,以培养学生参与美术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 改变教学方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参与意识,笔者改变传统的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多用讨论式和问答式。由于给了学生极大的自由,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很高。例如,在立体派美术作品的欣赏课教学中,笔者把两课时集中为一次上。课前,给学生布置任务,搜集有关资料,包括毕加索的生平、作品介绍,毕加索及立体派的作品等。笔者做了充分的教具准备,包括毕加索的大幅作品,自动幻灯机及立体派作品幻灯片等。上课时,把准备好的作品及学生搜集到的作品都挂出来,并组织学生自由讨论:立体派美术作品有什么特征?是在什么样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虽然这种讨论非常不成熟,但是却开启了学生思维的大门。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适机进行小结:1)产生和主要活动的时间在1906~1920年;2)主要代表人物为毕加索;3)产生地点在法国;4)表现形式和产生的思想来源为把物像分解成几何形体切面再互相重叠。它的产生和后期印象派塞尚热衷于表现客观对象的体面结构的创作思想密切相关。

教师重点介绍立体派的代表人物毕加索的作品:毕加索依靠主观想象力和创造力追求客观对象立体构造所具有的美。《亚威农少女》是立体派的开端,《弹曼陀玲的少女》是典型的立体画。《格尔尼卡》创作的历史背景是:德国侵略者轰炸西班牙小镇格尔尼卡,炸死了许多无辜的居民,毕加索怀着十分愤怒的心情,揉合象征、超现实主义的手法创作了这幅画。整个画面动感极强,具有震撼人心的悲剧色彩,强烈地体现了作者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师经过提问、解答,并结合放幻灯片,把立体派作品和其他流派的作品进行对比讲解,达到使学生感受深刻,能初步阐述立体派作品的特征和内涵,能用正确的观点分析作品的目的。

3 在具体教学中结合课程设置分阶段向学生讲解素描中的一些概念和要求

根据教学经验和其他著名画家的理论,笔者归纳为线条、形体、结构、明暗、空间、质感、效果。

3.1 线条

在线条讲解中理解色交界线、面交界线、外边线、轮廓线等基本概念。让学生理解用线条造型。比如用线条来画物体,首先对物体的结构有一定的了解,从而可以用线条结成网和结成面的方法来表示物体体面结构的转折关系。当一个面转到一定程度,那个面就成为一条线,也就是线条可以表现体面关系。用一根线表示出其面的关系就应该在这根线的头尾用心刻画,同时注意线条的穿插关系和线条的轻重变化。另外,通过指导欣赏一些用线造型的作品和透明物体的写生去感受它。

3.2 形体

形体就是物体的轮廓线。要掌握形与形的比例、体块与转折细节等。掌握形的比例的几种基本校正法:1)垂直线与水平线的校正法;2)斜线校正法;3)点的校正法;4)对比校正法。把各种形体分解归纳成几种比较简单的几何形体。

3.3 结构

结构即物体的骨架,物体的结构也可理解成物体的构造。利用线条的穿插、轻重去表现形体、前后、虚实。用水平线、垂直线、中轴线、斜线、切线以及曲线等分析手段来表现出物体的结构关系。

3.4 明暗

对物体受光以后出现的明暗关系,要掌握明暗的形成、明暗五调子、明暗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技法等。要求学生在作画时,在涂明暗调子的过程中始终树立形体结构的观念。

3.5 空间

静物素描就是要求学生绘画时在一维空间的纸面上表现物体的三维空间。让学生理解实空间和虚空间,注意物体边缘线的处理、物体投影的处理,注意从明到暗或从暗到明的转折处,此处是关键点,起到表现体积和空间的作用。空间的一般表现法:前实后虚、主实次虚、互相衬托。

3.6 质感

即是物体的质感。不同的物体质感不一样,有的光滑,有的粗糙,有的坚硬,有的松软,利用作画不同的表现方法塑造出物体的这些特性。例如:石膏坚硬、光、亮、白,受光面和背光面对比大。又如苹果光滑,高光强,表面细腻等。

4 在学生心中要建立一定的有关美术成绩评定的机制

在注重培养学生美术技能的同时,还要着重于学生行为习惯培养和思想品德的教育,促使素质教育更加全面化。

此外,在初中美术教学中还要做到: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关系,教学力求“教”与“学”的优化,教学过程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以关心、爱心、耐心的心态关注学生的成长;加强与其他学科间的联系,密切结合学校的德育活动、历史故事会等,绘制大量的图表、历史人物肖像,发挥美术学科的教育作用,拓宽审美教育的渠道;注重学生心理、生理发展的特点,教学安排要循序渐进和讲究趣味性;在教学中应多以鼓励和表扬为主,培养学生大胆作画的信心和决心;在教学工作中,真正以素质教育为目的,激发学生美术兴趣,降低教学难点,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主动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想方设法激活学生的原动力,最大限度地把他们的智力潜能发挥出来。

(作者单位: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驻操营中学)

猜你喜欢

毕加索形体线条
《梦》和毕加索
线条之美
《牛》毕加索
看不懂没关系
西夏文形体研究述略
鸡霉形体
大可:把线条玩到极致
早期形体训练对产妇产后形体恢复的积极效果
烧脑的线条
毕加索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