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年级古诗教学策略例谈

2011-02-21刘玉群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1年7期
关键词:古诗情景想象

刘玉群

低年级古诗教学策略例谈

刘玉群

在小学低年级的教材中,选编了一些精美的古诗。这些古诗描绘的内容大多形象生动,情景交融,“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欧阳修,《六一诗话》),是对学生进行情感陶冶和审美教育的重要载体。

低年级古诗怎么教?应当采用什么样的教学策略?本文拟以《回乡偶书》一诗为例,采用“质疑漫谈生像法”,引导学生质疑,想象,补白再生情境,体验表达情感;抓住本诗情节曲折的特点,采用让学生编一编、演一演的方法,深化对古诗的理解和感悟。

1 创设情景,剖题入诗

诗是形象思维的产物,读诗悟意也需用形象的思维方式,还原本象,再现情景,才能把握诗人情感的真谛。《回乡偶书》是一篇精读课文。这是一首唐诗,描绘了诗人告老返乡不被认识的情景,表达了诗人无限的感慨。诗中描述的情景与学生的认知实际有一定的距离,给学生的理解造成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学时应当通过情景的创设,激发学生的兴趣,拉近古诗与学生情感的距离,进入到诗歌特有的情景中。

这种情景的营造,可以通过3个环节进行。

1)谈话创景。教师以富有感染力的充满激情的导语,带领学生走进古诗的情境中:“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历来被称为‘诗词国度’。从我们学过的许多诗词中,我们领略了大自然的神奇秀丽,感知了大千世界的千姿百态,感受到人物的志趣情操。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诗词的神圣殿堂,去感受唐朝著名诗人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吧!”

2)剖题入景。从题目入手,通过设问引入,激活思维,培养良好的阅读心境:“同学们,刚才读了题目,你看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产生了什么问题?”然后,引导学生从题眼“回乡”入手,由题目想开去:“主人公是谁?他去了哪里?什么时候回乡?有哪些特别值得一书的?”

3)交代释景。从诗人的生平情况和写作的时代背景入手,是准确理解诗意的必由途径。因此,教师要对有关资料作简要的交代,有条件的还可以让学生交流自己搜集的信息,为更准确地阅读理解作铺垫,以利于深入探究古诗内涵。

2 理解字词,感知诗意

诗以形象说话,只可意会,难以作准确的言传;只能感悟,无须作多余的讲释。因此,古诗教学,要力避繁琐的讲解,也无须旁征博引,更不必探幽发微,否则就会破坏其形象的完整性,损害诗的艺术感染力。教师应着力于引导学生读悟欣赏诗文,在学生提出疑义的地方,酌情点拨,指点迷津,以此引发学生对诗文的情感体验,感知美的情愫,产生心灵的共鸣。

因此,在初读古诗,并划出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重点学会“鬓”和“衰”,注意分析读音和字形,并相机理解“乡音”这个词后,着重引导学生感知全诗大意。1)自读自悟,合作交流。组织小组自读交流,相互说一说,这首诗讲了一件什么事,并提出不理解的问题。2)适当点拨,妙趣横生。教师设疑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一边说一边在头脑中再现画面,弄清楚两个问题:①诗中有哪些人物?诗人此时的外表怎么样?②诗中出现哪一个情节?有哪些细节省略了?

古诗的教学,应重在感知感悟,切忌逐词逐句地释词解意,那样会破坏诗的意境。这部分教学旨在引导学生通过诵读、默想、释疑、合作学习、自主感悟,从而从整体上把握古诗大意。

3 想象感悟,品味诗情

学习古诗,可以启人心智,可以陶冶情操,可以净化心灵。而诗的这种功能主要通过形象复原、潜心体味而获得。在学生整体感受了诗的意境后,通过以下几个环节,引导学生深入体悟情感。

3.1 深情诵读,想象画面

朗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方式,朗读不仅有助于理解思想内容,而且能够增强语感,体会到语言的韵味。古诗中的节奏美、音韵美、意境美,要在反复的咏诵过程中自行感受。让学生深情朗读,想象诗中出现哪几个动人的画面?

3.2 重点体味,深化情感

1)“少小”指什么时候?“老大”有多大?你从哪里可以看出?和“乡音无改”有什么联系?2)从“少小”与“老大”这对反义词,你感受到什么?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吧。(离家时何等意气风发,志向远大,回乡时又是多么的落魄失意。)3)儿童与诗人在什么地方“相见”,试想象描述一下。4)从“笑问客从何处来”来看,诗人又是怎样的心情?在儿童看来,诗人已成了“客”,诗人此时会是怎样的百感交集,万分感慨?

引导学生根据以上问题,边朗读,边想象,边讨论,感知诗意诗情,揣摩诗人的情感和顿生感慨的缘由。

这个部分的教学,旨在让学生抒发独特的感受,走进诗中与诗人同遭遇,同叹息,进行情感交流,深化内心体验,读诗与悟诗交互进行。

4 创编故事,升华情感

古诗的语言凝练,构思精巧,跳跃性大,多处留有空白,言虽尽而意无穷。根据这首诗情节性强的特点,还可以通过编演故事,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通过体验,感同身受,拉近学生与诗人、与时代的距离,更深刻、更真切地体验诗中情景,感悟人生,升华情感。

1)引导学生编拟:人物——一个两鬓斑白的老人,几个顽皮活泼的孩子;地点——村东头的一棵百年老槐树下;时间——一天晌午。事件——几个天真稚童在树下嬉戏,一位老人牵着毛驴,从乡村小道慢慢走来,儿童向诗人发问,诗人背着手陷入沉思。

引导学生注意场景变化,由乡村小道到村头老槐树下;人物出场,老人走来,小孩嬉戏。诗人内心独白:“想起‘少小’离家时,跟他们一样大,而今两鬓斑白了。时间飞逝,在儿童眼里,我这个主人也成了‘客’。离家几十年了,有谁还认得儿时的我?而我又有什么成就,能对乡亲们说些什么呢?”

2)在小组里试着编一编、说一说,相互补充得具体些、完整些。

3)推荐一两个小组上台表演故事,相机给予点评。

4)引导体验,说出感受。①假如你是儿童,见到这位老人,你会怎么想、怎么说呢?②假如你是诗人,你有何感慨?你想对儿童说些什么?对家乡父老说些什么?

此外,课本中每首诗都有插图,诗句描写的情景,借助图画再现出来,使内容变得具体生动,形象可感。在教学中要充分运用各种教学媒体,充分利用文中插图,帮助学生读悟诗意。

5 吟诵积累,拓展延伸

引导学生由这首诗想开去,搜集有关思乡的诗文,诵读之,吟咏之。这样既激发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又把视野由课内转向课外,体现了大语文观的教学理念。

最后由教师进行课堂小结。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小学生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60篇,并列出70首古诗词背诵推荐篇目,可见古诗在语文教学中所处的重要位置。因此,除了课堂教学,还可以在学校里、在班级里开展诸如“每周一诗”的诵读活动,组织“诗歌朗诵会”,举行“诗歌朗诵比赛”等,激发学生诵读古诗的热情和兴趣,使诵读古诗蔚然成风。

(作者单位:河北省威县方营学区张官寨小学)

猜你喜欢

古诗情景想象
情景交际
快乐的想象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拟古诗”之我见
石化企业情景构建的应用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