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智力因素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2011-02-21冯秀凤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1年7期
关键词:遗忘曲线教学活动效应

冯秀凤

非智力因素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冯秀凤

心理学研究指出:心理因素中的智力因素在人才的成长中只是一个基本因素,非智力因素在人才成长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教育的意图,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只有恰到好处地、时时处处将心理学中的心理效应与教育教学有机融合,才能事半功倍,使师生间的情感、教学效果更上一个境界,从而收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1 用注意规律组织教学,构建良好的学习氛围

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相互转化规律,对于教学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果只利用无意注意,教学活动很可能会偏离预定的方向,学生学不到系统的科学知识,与困难作斗争的意志力也得不到锻炼;如果只利用有意注意,教学活动就会失去本应具有的吸引力,长时间的意志努力,容易使学生产生疲劳,最终不可逆转地造成注意分散。而且从客观上说,长时间地保持有意注意也是不可能的。研究表明,5~7岁的儿童能聚精会神地注意某一事物的时间平均为15分钟,7~10岁是20分钟左右,10~12岁是25分钟左右,12岁以上是30分钟。因此,帮助在教育教学的活动中,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教学活动的机会。让无意注意贯穿于系统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轻松愉快地进行学习。

例如,帮助经常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研究的欲望。笔者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经常用一个教具、一个故事、一段录像、一首歌曲、一幅图画、一次游戏等多种方法充分调动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从内心产生“我要学”的冲动,缓解学生注意的疲劳,使他们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另外,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笔者还尽量让学生动起来,让他们自己动手操作、动手实践,探求、发现答案,实现耳、眼、口、手、脑的“全频道”接受,“多功能”协调,“立体式”渗透。

2 让平等互尊架起师生情感之桥

在教学中教师一般对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比较偏爱,对成绩差的学生感到厌烦或置之不理。这种现象类似于《马太福音》中所读到的让富有的人更富有,让贫穷的人更贫穷,故称为“马太效应”。

在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过多地强调马太效应不利于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教师要努力调整这种偏爱心理,努力做到客观、公正、公平,不偏袒任何一个学生,也不歧视任何一个学生,力争把“爱”的阳光洒在每个学生的心田。

例如,每次回答问题后,学生会本能地看一下教师,希望得到评价,教师及时回报给学生一声“好的”“非常棒”或一个微笑、一下点头,都会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对于胆怯,没有勇气,不敢尝试的学生,教师可以采用针对性的鼓励,用激励的语言在学生的情感和气氛上给予强有力的精神支持;对于暂时回答错的学生,教师更应为他们的勇气可嘉表示赞赏,使暂时失败者找回面子,使这些学生消除自卑心理和抵触情绪,从而使他们站起来,成为未来的成功者。

3 让大家的期望成为学困生飞翔的翅膀

期望效应是指教师对于学生寄予一定的期望,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发展的潜力,当这种期望激励学生不断努力时,就有可能在学生身上实现教师的期望。但期望目标和学生实现间的转化,需要一系列长期不懈、耐心细致的工作。

有一位患有脑积水的学生,做过脑部手术,智力受到影响,非常自卑。每天傍晚,笔者都指导他事先学习第二天要学的内容,告诉他:“只要你勇敢,肯用功,你就会成功。”过了一个学期,他已渐渐脱离笔者的帮助,能够和别的学生同步学习,而且自信了许多,学习主动了许多。

他喜欢画画,在一次理想教育主题班会课上,笔者将他画的许多画展示给全班学生看,并鼓励他:“现在你是我们班的小画家,10年以后说不定会成为全国有名的画家,20年后说不定会成为世界级的画家。”从他的脸上笔者看到幸福的光芒。这句半鼓励半玩笑的话还真管用,同学从此给他起了个外号叫“画家”,他也把自己当成一个画家,一有空就画画,班级里的手抄报、黑板报上面的插图他全包。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绘画作品《村居》获得区特等奖、市一等奖。

由此笔者深深地感到:自信心对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教师要精心创设育人环境,充分利用心理效应的有利方面,慷慨地把重新跃起的机遇献给学生,在心中视他们为“即将绽开的花朵”。一旦学生对教师的期望作出反应,把教师的期望内化为自己的期望,那么他们就会“绽放”。

4 借助“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交给学生记忆的钥匙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以无意义音节为材料,用重学时所节省的时间或次数为指标,测量遗忘的进程,并绘制出一条遗忘曲线。从这条遗忘曲线中,不难看出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先快后慢,越到最后就越趋于平衡状态。

因此,笔者在教学中十分注意“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遗忘规律,及时帮助学生对已有的知识进行复习。在每节课结束之际,笔者都要问一个问题:“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学到了哪些知识?”帮助学生对这一节课内容作一个梳理、回忆,加深对新知识的记忆。作业也尽量安排在课内,课后再适当布置一些作业,加深记忆的巩固,每隔一段时间对前面的知识进行一个回顾。另外,笔者要求每位学生在睡觉之前,将白天所学的知识在脑海中回忆一遍,如果回忆不出来,第二天早上及时补救,加强记忆。长时期地坚持下来,学生对知识掌握很牢固,从而做到事半功倍。

5 利用“高峰效应”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让学生得到最高层次需要的满足就会使学生产生一种高峰体验,这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有益的。这种由于高峰体验而产生的反应效果,被称为高峰效应。在教学中创设种种情景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是增强自信心、进取心的有效途径之一,这种对成功的体验是学生最直接、最有力的学习动机。让学生更多地体验成功而不是接受失败的惩罚是实现成功教育、愉快教育的关键,也是高峰效应在教学中的反映。

新课程改革给教育教学带来新的生机,对学生的个性化教育要求更高。教师必须考虑学生的心理因素,适时恰当运用心理效应,做到事半功倍。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杨寿学校)

猜你喜欢

遗忘曲线教学活动效应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铀对大型溞的急性毒性效应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懒马效应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英语词汇学习浅析
应变效应及其应用
中学课堂启发式教学之思考
艾宾浩斯记忆模型在电力运维自学习系统中的应用与研究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