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部崛起视角下江西高职教育发展可借鉴的国际经验及其战略选择

2011-02-21徐晓静

职教论坛 2011年27期
关键词:江西学院职业

□徐晓静 王 赪

中部崛起视角下江西高职教育发展可借鉴的国际经验及其战略选择

□徐晓静 王 赪

国家发改委制定的中部崛起规划为江西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在分析江西高职教育发展的现实需求、梳理部分发达国家高职教育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江西高职教育的发展战略。

中部崛起;江西省;高职教育;国际经验;战略选择

改革开放以来,江西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增长迅猛,仅五年制的高职院校就有54所[1],成为江西省高等教育中的一支重要队伍。但同时,高职教育发展中的问题也随之而来,而这些问题的解决则需要一整套切实可行的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战略,即在一定时期内为实现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而对江西省高职教育的发展制定的具有全局性的根本性决策与谋划,唯有如此,江西高职教育才能办出活力,也才有可能取得应有的成效。

一、江西高职教育发展的现实需求

(一)实现中部崛起的客观动力

2010年8月12日,国家发改委制定并发布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实施意见》,这一举措为未来5到10年中部崛起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意见,对加快中部地区“三个基地、一个枢纽”建设,有效解决制约中部地区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迈出实质性步伐,实现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中部地区的崛起,无疑将较好地衔接东西部经济社会交往,战略价值极为重大。对于江西而言,除了实施中部地区崛起的总体规划还要追求在中部地区崛起的发展目标。江西将以“三个基地一个后花园”的方式,即要努力建成沿海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的承接基地、优质农副产品的供应基地、劳务输出基地和沿海地区群众旅游休闲的后花园,实施“对接长珠闽,融入全球化”的发展战略。可以说,江西正处在面临动力与压力并存的关键时期。

在《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实施意见》中,国家发改委进一步提出,应“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3]江西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应该积极响应,结合实际,放眼世界,制定出适应新形势的发展战略,为江西实现在中部地区的崛起、为中部在中国的崛起、为中国在世界的崛起贡献出自身的一份力量。

(二)江西高职教育的发展诉求

江西省高等职业技术院校近三十年来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为社会各界培养了大批专业技术人才,从而也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值得肯定的贡献。但是,当今科技发展越来越快,诸多行业对技术人员有着更多更严格的要求,然而我们不无遗憾地看到,高职教育体系却没能及时调整内部结构、教育理念和发展方向。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江西高职教育遭遇了发展的瓶颈,出现了办学特色不鲜明、不重视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目标不清晰、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等等亟待解决的难题。这当然有其客观原因,正如有课题组所指出的那样,“政府投入不足,导致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社会对高职教育重视不够;适龄人口逐年下降,对高职教育带来新的挑战”[4]等等,然而,更为深刻而根本的因素当为缺乏明确而全面的科学发展战略的指导,这正是本文所关注的焦点议题。

二、江西高职教育发展可借鉴的国际经验

“近几十年来,国际上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趋势是非大学型的、短期的、应用型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迅速扩大”[5]。江西高职教育欲为中部崛起作出努力,就必须放眼世界,向高职教育办学有特色、有成果的国家学习,吸取各国的先进经验,以便为自身发展赢得更多的机会。

(一)政府部门大力扶持高职发展

政府部门的重视和相关的政策引导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重要保证,各发达国家无不于此做出过切实的努力。例如在美国,政府部门便特别注重凭借其法律、政策以及财政拨款和有关的行政手段,努力扶持和鼓励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因而其历次职业技术教育的重大改革无不是在政府的直接介入和积极推动下完成的[6]。英国政府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组织专职机构对本国高职教育进行了系统的调查,随后颁布了一整套相关的报告、规划以及白皮书达数十种之多,如《青年培训计划》、《新的培训起点》、《为了21世纪的教育与培训》等等,从而为其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方案与对策,以便把工作场所改换成职业培训地[7]。可以说,发达国家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在政府部门的宏观调控的指引下才得以顺利进行的。

政府部门在对高职教育进行宏观调控中为办学提供教育经费是其主要职责之一。澳大利亚政府在这一方面的做法是,不直接划拨资助经费,而是通过购买教育培训的形式来拨款,实践证明效果良好[8]。无论在宏观指导规划上,还是在政策倾斜和资金投入上,新加坡政府都是政府高度重视,其对教育的投入居国家预算的第二位,仅次于对国防的投入。而且,近年来,新加坡政府对高等职业教育及培训的投入还在持续地增加[9]。美国的公立社区学院的经费来源比例稍有不同,学校总经费的60%为州政府拨款,各种赞助、基金等占10%,学费占30%,除此之外,联邦政府每年还会有专项经费支持学院的专项建设[10]。当然,合理的经费投入比例应根据各国、各地区的实际情况作出调整,然而政府的适当投资既是政府支持力度的一种表现,也是一条行之有效的合理路径。

(二)工商企业积极参与高职培训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目标指向是学员将来在企业单位的就业,因而企业的广泛参与对高职教育而言自然有着积极的意义。英国的企业单位的参与形式就非常有代表性,他们不仅对人才的技能和素质等方面提出具体的要求,而且还通过企业协会、行业组织介入等方式参与到高职学员们培训的过程当中,从课程目标到技能体系等等无不关注。在这一过程中,专业机构和行业组织制定相关的职业标准,培训机构则将此融入到培养方案当中,得到有关的机构认可后在培养方案中加以落实[11]。澳大利亚高职教育在行业需求与职业教育的关系上体现在各级政府和高职学院都设有行业咨询机构,这些机构的代表由有着非常丰富的专业技能、实践经验和深厚理论功底的专家组成,负责协调政府与各大企业之间、企业与高职学院之间的关系,从而为各级政府和高职学院收集工商企业的有关需求信息,同时也向工商企业传达政府部门的相关政策、法规,也负责把高职学院的培训项目介绍给企业等等,这样就促使企业更加便利地参与到高职学院的培训项目之中[12]。在美国,企业则通过向职业学院捐赠先进的设备、最新产品、捐款等形式扩大他们在培训机构的影响,一方面帮助学院培养更多优秀的技术人才,另一方面也借以吸引更多高质量的学院进入企业[13]。这的确是一项于人于己都有益的明智之举,值得仿效。

德国的“双轨制”是该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最为引人瞩目的亮点,在三年制的高职教育中,学院花14个月的时间在职业学院里学习理论知识,而剩下的时间则到签约的企业从事实践工作,这样一段时间学习理论,一段时间在企业里面工作,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较好地结合起来。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与美国的做法相类似的是,企业会通过各种方式资助职业学院的办学,学院便非常重视企业对学院教学的意见,企业与学院之间多有互动,自然促进了高职教育的良性发展[14]。不可忽视的是,德国高职教育的“双轨制”也使得接受培训的学生在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上都获得了良好的锻炼,为进入企业从事实际工作做好了准备。这种教育方式为德国培养了大批应用型人才[15]。

(三)教育机构主动适应社会需求

对于高职院校而言,为社会、为企业单位培养合格人才是其最为重要的教学任务,因而满足用人单位对人才的具体要求是其必然的办学原则。加拿大的高职学院的课程中就覆盖了各工商企业所需要的技术领域,所以他们的毕业学员找工作就非常顺利[16]。英国高职教育机构及其多科性技术学院,他们的专业设置和课程安排以市场为导向,是以地区企业的实际需求而确定的。在这一过程当中,多科性技术学院会做认真的调查、论证,并征询各企业的意见,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作出决策,并按实际需求调整招生计划[17]。可以说,英国多科性技术学院与企业之间的密切互动是其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全球高职教育发展的一大趋势。如英国推行的在“理论—实践—理论”的“三明治”教学模式中,企业单位会定期向多科性技术学院发布招聘信息和学生在企业中工作的有关情况,学院也会设立相关部门联系学员的实习、负责学员的推荐等事务[18]。新加坡采取的是“教学工厂”的教学方式,高职学院的学员每个学期去企业实习8周并作出考核评估,而且高职学院里的专业课程是按照国家经济和企业实际需求来设置的,因而更为符合社会和企业的要求[19]。在新加坡,企业与学院之间密切合作,学院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扮演研发机构的角色,而且,学院的教学导向尤为注重市场性和超前性[20]。这些国家的高职院校与企业单位的互动毫无疑问直接增加了培训机构的活力,使得他们的毕业学员具备了更强的竞争实力。

美国的高职教育非常重视通识教育,并认为这方面的知识是职业教育的前提与基础,认为掌握了一些技能其实无法享用一辈子,应该持续学习基础性的理论知识[21]。为了方便在职人员有机会参加高职学院的学习,美国职业教育在周末及晚上开课,以方便他们的学习[22]。

(四)教学环节注重培养实践能力

注重培养高职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是高职发展良好的各国普遍认同的一项重要举措。在英国的多科性技术学院的全日制、夜间制等各种不同的课程设置中,其“三明治”这样一种工读交替的学制则是普遍实行的人才培养方式[23]。这一教学模式通过在多科性技术学院学习理论知识和进入企业从事实践生产相交替的方式达到培养综合型应用人才的教学目标[24]。“三明治”模式可以被认为是英国高职教育成功的诀窍之一。

新加坡的高职教育实行的是“教学工厂”的模式,将最新的科研成果和前沿性的理论知识穿插在课程教学中,在企业的实践中注重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和挖掘[25]。“教学工厂”的教学模式注重将理论和实践相互融通,把学院课堂和企业实践较好地结合在一起,即有效地提升了教学效果,也使得学生能更好地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

美国高职教育中的专业课,其理论和实践的教学都是教师在实验室中完成,教学中理论知识和实践练习融汇交织,使得教学目标的实现更为直接,保证了教学质量,也符合工商企业的客观需求[26]。此外,日本的教育理念是建立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并付诸切实的教育实践之中[27],这无疑是职业教育思想的一大进步,值得我们学习与研究。

(五)社会各方合力提升高职地位

我国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巨大思想障碍之一来自于社会的轻视,人们认为好学生理所当然的应该进普通高校深造,只有差生才会到高职学院求学。事实上,这样一种观念在全球许多国家都存在,包括不少发达国家也是如此,可喜的是,他们于此也有较为成熟的成功经验化解这一困境,提升高职教育的社会地位,使之走向良性发展之路。英国历来重学术、轻技术,职业教育被人们普遍漠视,为了有效地拓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空间,英国政府在广泛宣传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意义的同时,也针对旧有的教育体制进行了全面地改革,例如打通负责高职教育的多科性技术学院和普通大学之间存在的界限,使两者之间可以相互转学等等,使得这两类教育机构的教育地位同等[28]。同时,还在全部的教育体系中的每个学段都渗透进职业技术教育,而且在其义务教育期间将技术课设定为必修课程[29]。总的来看,英国在改变人们对高职教育的刻板印象方面做出了成效,形成了利于高职教育发展的社会氛围。新加坡采取的措施则是通过高职院校与普通院校之间的衔接和证书互认制,建立一个层次由低到高的教育体系,以此才改变了新加坡建国之初技术人员的匮乏[30]。这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即是改变了高职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使之在公众中得到了认可。

三、江西高职教育发展的战略选择

江西省的高职院校近年已取得不少成效,如以江西蓝天学院为例,有调研显示,该学院的多数毕业生都得到了企事业单位的认可,“用人单位普遍认为江西蓝天学院毕业生在就业综合竞争力上与其他公办院校毕业生相比不会处于劣势”[31],但仍有许多方面需要进一步改革完善,如与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相比较,“无论在课程改革理念、总体思路,还是精品课程的质与量方面仍存在很大差距”[32]。这实际上也基本反映了江西高职院校存在的问题,借鉴成熟的国际经验,结合江西本土的实际情况,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一)以市场为导向,发挥地方政府的全面协调的功能

地方教育管理部门掌握大量关系到高职教育发展的相关资源,能够全面把握大局方向,对高职院校的发展走向、科学定位等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江西省欲在中部崛起,应在管理部门的统筹规划下有计划地安排,在有关政策引导、资金投入、整体协调等方面给予高度重视,改善高职教育的办学条件,为江西高职教育的飞跃式发展提供合理平台。只有政府部门大力支持,高职教育才能突破当前困境,也才能更好地为江西地方建设提供更多具备实际动手能力的技术型人才,为江西经济建设服务、出力。

(二)改变传统观念,营造有利于高职教育发展的氛围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样的思想观念在现代社会依然有着巨大的市场,高职教育也因培养的是技术性的人才而被许多有着传统观念的人们而忽视、轻视,甚至鄙视。这样的观念给高职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阻碍,突破人们旧有的观念势在必行,我们既要通过各种途径展开正面宣传,营造有利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社会氛围,改变社会对职业技术教育的种种偏见,也要通过高职教育自身的努力,如扩大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之间的互通渠道,缩小两者之间的客观差别,提高办学质量,使社会对高职教育有更多的认同和支持。

(三)面向社会实践,培养具备实际操作能力的人才

江西的高职教育欲为地方建设出力,就应更多的了解市场,调动企业的积极性,使企业参与高职教育的办学,也要努力提高学生的素质和实际操作能力,培养符合企业实际需求的优秀人才。高职院校应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而所开设的专业和相关的课程设置则应紧密结合市场需要,使其适用性得到提高;高职教育的教学过程应确保实训的时间、场地、指导等条件,提供更多动手实践的机会,同时向学生介绍新理论和新技术,使其实践性得到保证。

(四)创新办学模式,形成具备江西特色的高职教育

江西在中部地区有着独特的地理优势,南连广东、福建,东接浙江,同时,这样一个中部省份又有着不可多得的后发优势,江西高职教育的发展捷径便是吸取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先进经验,结合自身历史文化、地理环境、实践经验、国家政策等方面的有利条件,逐渐摸索出一条适合江西本省发展的、特色鲜明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之路。

四、结语

江西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尽管有不尽人意之处,但在立足本地的发展过程中为社会培养了许多优秀的技术人才。如今,在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和江西省中部崛起的具体行动中,正踌躇满志,稳健前行,必将为社会的经济发展提供优秀的人力资源。

[1]江西省教育厅信息中心江西职业教育信息网.http://59.52.25.236/jxzcj/index.html,2010-11-23.

[2][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实施意见.发改地区[2010]1827号文件,2010年8月12日.

[4]课题组.中部六省高等职业教育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0(28).

[5]崔丽梅.借鉴国外经验大力发展我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J].辽宁经济,2003(28):29.

[6][21]刘智英.现代化进程中的美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J].上海电机学院学报,2005(4).

[7][11][17][23][28]赵文学.英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与发展趋势[J].现代教育科学,2005(5).

[8][12]崔秋灏.澳大利亚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管理及其借鉴[J].教育导刊,2002(1).

[9][20]韦如意.新加坡高等职业教育成功经验浅析[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

[10]傅筠.从美国社区学院看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改革方向[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1).

[13][26]孙长庆.美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快速发展之因[J].中国机电工业,2002(18).

[14]王芳恒,唐建荣.德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对我国的启示与借鉴[J].民族教育研究,2006(5).

[15]曹育南,张洁德.德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及其启示[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2(5).

[16]张世泽.加拿大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论析[J].辽宁高职学报,2005(3).

[18][24][29]陈忠全.英国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启示[J].辽宁高职学报,2008(2).

[19][25][30]马志青,杨晓丽.中国与新加坡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比较[J].民办教育研究,2008(2).

[22]黄伟达.美国社区学院特色及对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启示[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职业教育版),2005(6).

[27]郭静.日本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改革与发展[J].海淀走读大学学报,2004(1).

[31]魏文颖,严秀娟.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以江西蓝天学院为例[J].科技文汇,2011(3).

[32]左振华.高职院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以江西蓝天学院与深职学院教改比较为例[J].高等教育研究,2009(8).

徐晓静(1973-),女,江西景德镇人,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经济应用及高等教育研究。

课题项目:本文系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江西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课题编号:09ZD085)的研究成果。

G712

A

1001-7518(2011)27-0018-04

责任编辑 徐惠军

猜你喜欢

江西学院职业
江西银行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江西完成老旧小区改造367个
我爱江西奶奶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海盗学院(12)
海盗学院(7)
西行学院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