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德育浅谈
2011-02-21王志双
■王志双
中职德育浅谈
■王志双
1 前言
中职教育不仅要加强学生的专业技能教育,更重要的是要把德育融入专业教育之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志趣爱好,起到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为国家培养高质量的适用人才。
2 中职学校德育现状
2.1 我国技工人才的特点
1)数量庞大;2)流动性大;3)高级技工匮乏;4)敬业精神缺失。
2.2 中职教育存在的问题
1)数量多,素质低;2)复合型人才缺乏;3)创新能力不足;4)职业规划缺失;5)职业操守不好,职业道德不高。笔者认为,职业学校要想解决上述问题,必须先从德育抓起。
2.3 德育现状
1)照搬或过多借鉴普高课程和经验。中职学校忽视中职生与普高生心理上的差异,德育没能因人而施教。2)无特色。德育局限于课堂上的说教,没能采用多种手段使学生与教师双向互动,提高学生的兴趣。3)没破旧立新。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德育的内容和方式如果不能及时更新就只能是一潭死水,不可能有生命力。4)没能与市场需求、学生的实际需求密切结合,只是泛泛的纸上谈兵,没能及时引入一些新的理念来迎合企业需求的变化。
3 中职德育的破解途径
3.1 德育融入专业教育之中
现代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提出“敬业、精业、净业、经业”的崭新理念,企业所需的人才不仅要有精湛的技能,更要有过硬的职业道德、奉献精神和强劲事业心。我国的中职学校不能仅仅局限在实用型人才的培养上,更应该加强适用型人才的打造。因此,中职德育应该以企业需求为核心,德育内容紧紧围绕企业的用人标准进行组织,积极引进一些先进的企业文化来不断充实其内容,要让学生尽可能多地了解企业。可以邀请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给学生讲解他们单位的招聘流程、用人标准和对员工的职业规划等问题;邀请一些大型企业的书记给学生做一些职业操守、职业道德、思想道德建设方面的报告;多邀请那些本学校毕业的成功人士来校座谈,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为他们答疑解惑,消除学生的自卑感、恐惧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们树立自己的奋斗目标,主动地严格要求自己,规范自己的行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参加一些集体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吃苦耐劳、自立自强等多种良好品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中职德育教师也应多参加不同企业、不同职业的调研,多与各企业人力资源、党委机关、工会组织等部门进行沟通,尽可能多地了解不同职业员工发展的状况、困惑和可能会出现的一些职业通病,从而及早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和心理辅导。学校还应该积极创造条件与不同企业举办联谊会,组织学生与工人联谊,为他们提供充分交流的平台。这样,学生不但能学到一些专业知识,还能得到一些忠告和启发,为他们以后步入工作岗位做好知识上和心理上的准备。
3.2 感恩教育
现在的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从小索取多、给予少,对感恩的概念比较模糊,感恩的范围也比较狭窄,因此,需要有意识地去做感恩教育。一个不懂得感恩的人为社会作出多大贡献是不可思议的。感恩,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只有懂得感恩,才会真正体会到世界是这样的美好。
3.3 打造多层次的沟通交流机制
中职学生大部分处在青春期,容易冲动,遇事容易走极端。所以,中职学校有必要打造多层次沟通交流机制,包括面对面谈心、电话、短信、网络等各种方式,范围也不应只局限于师生之间,还应该包括学生之间、学生与家长之间、教师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学校与企业之间、学生与企业之间等,这样学生的思想动向教师和家长才能清楚掌握,对学生的德育才会有的放矢,学生的职业规划才会更切合实际。
3.4 职业规划
职业规划的缺失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通病,许多学生进入学校后整日浑浑噩噩,按照学校安排的课程被动地学习,甚至自己的专业也是家长或教师给挑选的,更不用说职业规划了。所以,笔者认为,职业教育学校给学生上的第一节课应该就是职业规划课,明确告诉学生将来的发展方向以及为自己职业目标的实现每个阶段所应做的准备,让学生明白自己的目标,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实现双向互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校要通过职业规划课程的设计让学生真正看到希望,让每个学生彻底走出自卑的阴影,通过科学的职业指导,让每个学生一步步走向成功的彼岸。■
[1]叶高炎.职业生涯设计与求职指导[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7
[2]彭志斌.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
[3]范德华.中职生思想教育读本[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
(作者单位:河北省冀州市职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