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肝同治”在心律失常辨治中的体会
2011-02-21赵刘乐
赵刘乐
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长沙 410007
心律失常属中医“心悸”范畴,是以自觉心中激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病情较轻者为惊悸,病情较重者为怔忡。近年来,很多医家都致力于对其辨治的探究,“心肝同病”理论则拓展了临床辨治本病的思路,为心律失常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了更为丰富的理论依据,有利于临床诊疗水平的提高。
1 “心肝同病”之理论来源及含义
1.1 从五行论述心肝之母子关系
肝为心之母,肝属木,心属火。《素问·阴阳应象大论》[1]言“肝生筋,筋生心”,“筋生心”,乃“木生火也”,即肝生心也。又曰:“其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在藏为肝……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在体为脉,在藏为心”,肝生心,而心生血、主血脉,故可知肝木能通过生心火而生血脉,其间还有相互资生、相互协同的含义。倘若这种关系失去制约,则会出现“母病及子”、“子病犯母”的病理反应。
1.2 从经络论述心肝之精气相通
根据《灵枢·经脉》中有关心经与肝经循行部位的论述,可见足厥阴肝经与手少阴心经及其络脉、经别、经筋在“膻中”、“肺”、“心中”、“心系”、“乳”、“腋”、“胁”、“目系”、“舌本”等诸多部位有交互贯通。又《灵枢·经别》云:“足少阳之正,合于厥阴,别者入季胁之间、循胸里属胆,散之肝,上贯心。”《医贯》[2]云:“凡脾、肾、肝、胆……各有一系,系于心包络之旁,以通于心”,《医宗必读》云:“肝者,将军之官,位居膈下,其系上络心肺。”可知足厥阴经还可通过奇经八脉(督脉和冲脉)之气通于心。因此,肝与心精气相通,生理上通过经络而相互联系,病理上通过经络相互传变。
1.3 从生理功能论述心肝之相互济生
1.3.1 肝的疏泄、藏血功能相互协调是心主血脉的根本保证
《血证论·脏腑病机论》[3]中所言的:“木之性主乎疏泄”,“肝属木,木气冲和调达,不致遏郁,则血脉通畅”。可见肝疏泄功能正常,则气机调畅,血脉通利,血液顺脉道流动而不外溢,所有脏腑器官得以滋养而活动正常协调;若肝失疏泄,气机不调,血脉不畅,则诸脏腑濡养乏源。又《薛氏医案》言:“肝气通则心气和,肝气滞则心气乏”。因此肝为气血调节之枢,肝气条达,疏泄有度可保持心脉通畅,气血和调。《素问·五脏生成篇》曰“肝藏血”,王冰注:“肝藏血,心行之,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脏。何者?肝主血海故也。”由此可见,肝具有藏血功能,以供机体各部分活动之需,此其一;其二,肝藏之血非仅藏在肝本脏,而是具有贮血功能的器官及其所藏之血由肝木调控。心之行血功能正常,则血运正常,肝有所藏;若肝不藏血,则心无所主,血液的运行必致失常。
1.3.2 心藏神和肝藏魂息息相通 《素问·宣明五气篇》说:“心藏神、肝藏魂”,《类经》说“心为脏腑之主,而总统魂魄,并赅意志。故忧动心则肺应……怒动于心则肝应……此所以五志唯心使也”。由此可见,五脏在神志上是息息相关的。而《灵枢·本神》中云:“肝藏血,血舍魂……心藏脉,脉舍神。”《类经》中云“神藏于心,故心静则神清;魂随呼神,故神昏则魂荡。”因此“神”和“魂”之间相互依存,均赖血养,共同行主宰“七情”,以行“神”志。
2 “心肝同病”在心律失常辨治中的应用
2.1 辨证中的体会
心律失常病位在心,但与肝有密切关系,肝气郁结是根本原因。“气者,人之根本也。”所谓“阴阳之所以升降者,血脉之所以流行者,营卫之所以运转者,五脏六腑之所以相参相成者,皆气也。”气顺方能百脉畅通,脏腑运化正常。正如《杂病广要·惊悸》[4]云:“有因怒气伤肝,有因惊气入胆,母能令子虚,因而心血不足,又或嗜欲繁见,思想无穷,则心神耗散而心君不宁,此其所以又从肝胆出治也。”若情志不宁、七情内伤、郁怒伤肝、肝气郁结、郁而化火,或肝阴亏虚、肝火旺盛、炼液成痰、痰浊阻滞气机、气血运行受阻,久可致瘀,痰瘀互结而发心悸;肝气不疏,脏腑功能失调,气血生成不足,心失所养,加重心悸。
心悸不外乎虚实两类:虚则气血阴阳亏虚,实则气滞、血瘀、痰浊、水饮。从表面看,七证各有侧重,病机也各不相同,然究其根本,均可与肝病密切相关。肝郁则疏泄失常,气机不利,最常出现的即为气滞,气机郁滞、血脉不畅而成瘀,故临床最常见气滞血瘀证;气郁日久化火,炼液成痰,痰蒙心窍,而发为痰浊湿阻证;气不行津,津液内停,饮邪上逆,而发为水饮凌心证;肝为气血调节之枢,肝失疏泄,气机不调,血脉不畅,则诸脏腑濡养乏源,导致脾失健运,气血生化乏源,在心,心气不足,则发为心胆气虚证;气不生血,心血不足,则发为心血亏虚证;气郁化火,耗伤津液,心阴不足,而发为阴虚火旺证;久病气血亏虚,心失温阳,则发为心阳不振证。由此可见,心悸虽有以上七型,然各型间相互联系,在七型中均与肝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肝脏功能正常与否,直接影响着心系疾患的变化,因此,要注重“心肝同治”之理论的运用。
2.2 治疗中的体会
《石室秘录》[5]偏治法云:“然则宜治心包络,何以责之肝也。肝属木,心包络属火,肝木生心火,治肝木之寒,则心火有养而心包络之寒邪自散。况肝木之气既温,生心火之余必能来生包络,故不必救包络而必先救肝。肝木得寒则涩而不舒,散肝中之邪即所以散包络之邪也”。《明医杂著·医论》[6]所载:“凡心脏得病,必先调其肝、肾二脏,肾者心之鬼,肝气通则心气和,肝气滞则心气乏,此心病先求于肝,清其源也”之说。朱丹溪曾云:“为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气顺则一身之津液,亦随气而顺矣。”正如越鞠丸所示方中没有一味治痰之药,因为气郁则升降不行,运化失常,可导致血、痰、火、湿、食诸郁。行气解郁,使气机通畅,则诸郁自解。气郁则湿聚痰生,若气机流畅,五郁得除,痰郁随之而解,故方中不另加药。由此可见,心病应从肝而治,肝之疏泄功能正常,气行则血脉通畅,痰瘀自消,心悸得解。在用药中,善用入肝经的药物,如柴胡、香附、川芎、丹参等,王武军[7]以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室性期前收缩65例,与稳心颗粒治疗的对照组比较,总有效率分别为89.23%、71.43%。孙庆财等[8]用柴胡陷胸汤加减治疗快速性室上性心律失常60例,总有效率96.7%。戴晓明等[9]研究证实柴胡有降脂和减慢心率等作用。由此可见,治疗心悸应从肝论治,心肝同治,治宜疏肝理气,调和气血,以达宁心定悸之功效。
3 结语
心律失常病位虽在心,但与肝密切相关。心肝关系从五行、从经络、从气血神志方面均关系密切,心与肝位置毗邻,经络相连,五行相关,生理病理相关,在神志方面也密不可分。若喜怒不节,怒则伤肝,则引发气机阻滞,五脏之道不畅,致五脏失和,气化功能不全,气血循环不利,津液循行受阻,气不行血则成瘀,气不布津则成痰,生瘀生痰,痰瘀互阻,结于心脉,此即“心肝同治”理论。因此,治疗上“从肝治心”、“心肝双治”,充分发挥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理论优势,不拘泥于单一疾病,而是综合考虑,实现“异病同治,同病异治”,以收到满意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本病开创了新的思路。
[1](上古)阙名著.黄帝内经[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6:156-163.
[2](明)赵献可.医贯[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6:1-17.
[3]唐容川.血证论[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124-125.
[4](日)丹波元坚.杂病广要[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5:433-447.
[5]王树芬.石室秘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1-40.
[6](明)王纶(撰),(明)薛己(注).明医杂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35-37.
[7]王武军.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室性期前收缩65 例疗效观察[J].新中医,2008,40(3):49-50.
[8]孙庆财,李印珊.柴胡陷胸汤加减治疗快速性室上性心律失常60例[J].中国社区医师,2007,9(16):91.
[9]戴晓明,武晓群.参附柴胡注射液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J].江苏中医,1998,19(2):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