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信息技术课程中的“软技术”—小学信息技术学科小课题研究初探

2011-02-20何岳冰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1年6期
关键词:课题学习者作业

何岳冰

江苏省南京市建康路小学 江苏南京 210001

在信息技术课程中的“软技术”—小学信息技术学科小课题研究初探

何岳冰

江苏省南京市建康路小学 江苏南京 210001

长久以来,在人们认为搞课题是非常正式和严肃的事情,只适合有专业素养的成人去做,学生的学习似乎与探究无关,更不要说是课题了。因此,一直以来我们的学生极少进行探究性学习活动,他们也因此普遍缺乏独立性和创造性。

当前,进行“小课题”探究已经成为国内外教学中布置作业的一个重要趋势。在美国,小课题称为Project,在教学材料中,有很多Project。学生会非常有兴趣地完成这些小课题。在完成小课题时,学生往往通过合作交流能够取得课堂教学达不到的学习效果。目前,我国学生小课题的探究,也受到极大的重视,正逐渐成为改善学生学习方式的一个重要方法。小课题可以在课堂中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完成,也可以通过作业形式布置下去,时间可以延续几周或几个月,这就是“长作业”,长作业是课题学习在课外的延续。小课题长作业的形式是综合实践活动理念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一种新尝试。

一、在信息技术课中进行小课题研究的必要性

1.从信息技术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关系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它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等领域,并渗透信息技术教育。作为一种独立形态的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尤其注重学生多样化的实践性学习方式,转变学生那种单一的以知识授受为基本方式、以知识结果的获得为直接目的的学习活动,强调多样化的实践性学习,如探究、调查、访问、考察、操作、服务、劳动实践和技术实践等。作为一种独立的课程形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超越教材、课堂和学校的局限,在活动时空上向自然环境、学生的生活领域延伸,密切学生与自然、与社会、与生活的联系。综上所述,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向学生生活领域延伸的综合性课程,因此采用小课题研究的形式就是水到渠成的途径。作为综合实践活动密不可分的组成部分,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适当采用小课题研究的形式亦可突出信息学科的实践价值。

2.从全面发展学生素质的需要看

学生素质发展过程一方面体现为体魄的强健和运动技能的提高,另一方面体现为心智的发展,而心智的发展是以学力的发展为基础的。基础性学力要实现3个目标:价值或信念、态度和方法、知识与技能。而小学生的表现欲都比较强,有自己的不同想法和看法,需要有一定的场所、通过一定的途径方法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与感受,来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作为教学工作者更需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理念和团结合作精神。所以小课题长作业形式特别符合学生心理的年龄特征。

3.从转变学习方式的角度看

学习可分为两种,即接受性学习和感受性学习。

接受性学习学习的是表达性知识的学习,这种学习必须通过语言、文字或符号系统来实现;学习的是前人对自然与社会的描述解释和经验,是人类经验科学的成果,所以不需要学习者事事亲身经历。

感受性学习,可分为体验性学习和发现性学习。体验性学习是学习者在社会、生活实践活动或具体案例的分析中通过学习者亲身参与和互动,对情感、行为、事物和策略的内省体察,掌握某些技能、策略,形成能力和某些行为习惯,建立某些情感、态度、观念的过程;而发现性学习是一种研究性学习,它是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通过事实或材料的收集、整理以及科学实验等科学研究的手段,获得问题的解决,并且进行交流、检验和评价的过程。

虽然当前教学中“接受性学习”还不可能完全否定,但是学生只通过“接受性学习”是远远不能发展个性的,因此更需要学生自主学习—“感受性学习”,两种学习的更替更适合当今教学。

鉴于此把“小课题研究”形式应用于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以补充信息技术教学形式,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

二、在信息技术课程中进行小课题的设计方法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对学生发展具有价值的课程,本身就是不断生成的,是教师和学生一道创生的课程。在信息技术课程中进行小课题的设计的过程也应该是动态生成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性决定了其主题、活动方式、活动过程,都应该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他们的现实生活情景中发现问题,提出活动的主题,从而自主确定或选择的。在活动的展开过程中,学生又从他所能接触的情境和资源中收集解决问题的资料,并且自主地制订活动方案或活动计划。然而课题从何处来?如何有针对性地设计出有意义的课题呢?

1.结合学科教材内容的小课题研究

首先,当然是从信息技术教材内容中选题。信息技术课的随堂练习一般是让学生模仿练习,缺乏独立性和创造性,这样训练出来的学生面对新问题时显得手足无措,知识和技能的综合应用能力差。而“长作业”可以提高学生学科整合和综合应用的能力,在一定的赏识激励机制下实现教学成果的最优化。“长作业”可以在课堂中通过合作学习方式完成,也可以通过作业形式布置,要求学生经过一段实践的工作完成,这段时间可以延续几周或者几个月。可以说“长作业”是课堂学习的延伸。

如在学生掌握“文字处理”单元可用“我与网络世界”“我的老师”为题目完成习作,输入文字,编辑排版,排印文稿或上交电子文稿。“画图”单元可以学生喜闻乐见的“迪士尼明星大聚会”“喜羊羊与灰太狼”等为主题创作作品。教学用PowerPoint制作演示文稿,可布置学生用两周时间完独立或合作完成一以“迎接青奥会”为大主题的电子演示文稿,学生为了完成这一课题,查阅资料,确立小主题,编写小文章,绘画小插图、小动画,设计排版,制作幻灯片,在完成过程中,他们或同学间相互讨论学习,或请教不同学科教师,或到图书馆,或上互联网……对于这样的课题研究和作业,学生在参与积极性、知识掌握程度、技能整合应用、能力锻炼发展等方面,都不是课本上任何的上机练习题所能比拟的。最后评析作品时,学生那掩饰不住的成就感和喜悦往往尽现在脸上。

其次,结合其他学科任务选题,学生不仅兴趣十足更可以减少课业负担。如教学“遨游因特网”单元时,教师启发同学回忆,上语文课《海底世界》时,教师让学生搜集海底世界的资料,同学们用了好多方法,如看杂志、买书、请教父母等,但搜集到信息并不多。教师接着介绍因特网包罗万象,具有海量的信息。引导学生在网络上查找,将会有哪些收获?学生们顿时跃跃欲试,运用关键词搜索,下载图片和文字,保存网页等多种操作都学得兴趣盎然。

2.在学生家庭或社会生活中选题

在经历了与教材内容项联系小课题研究后,学生已经熟悉这种活动的情况下,可由教师根据对学生课外生活的了解提出研究的课题,这需要教师与学生进行交流讨论,通过互相切商,指导学生修改,以达到做一个有意义的小课题。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课外研究前,应该对学生所要探究的问题进行筛选,从中选出比较贴近生活并且通过调查询问、查找资料等办法容易完成并确有价值的课题进行研究。如“南京古地名研究”“十里秦淮”“跟近视说‘不’”“南京云锦”等。孩子们看到这样与他们生活联系紧密的课题,都非常有兴趣,完成起来自然事半功倍。

3.学生自主选择的小课题

这是小课题研究活动的高级阶段。让学生把生活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写出来,并加以研究,这样能保证研究的内容符合他们的兴趣。但是这个阶段更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在保持有一定意义的前提下提供一定的科学研究的手段等帮助。学生开展活动时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研究中遇到比较复杂的统计方法等。教师在学生的研究过程中要做好必要的技能指导是非常重要的。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提高小课题研究的成效。

4.结合各种活动与竞赛选题

在学生的生活中,不时会出现一些精彩的活动,有些特别有意义。结合这样的活动布置给学生一些长作业对学生各方面的成长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如,开学时笔者向大队辅导员了解本学期大队活动,发现有一个“爱心跳蚤市场”很有意思。是让孩子们捐出不用的玩具、文具,以班级为单位在校园里出售,所得善款捐助给灾区小朋友。于是笔者给3~6年级布置出海报的任务。要求他们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商店海报的样式,结合本班实际情况出一期关于“爱心跳蚤市场”的海报,最好的作品可以在活动期间张贴。

活动结束后,我们还进行成果展示与交流,为学生提供相互学习和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学会别人的长处,在交流中进行思维的碰撞,并展示自己的各种能力。

另外,结合一年一度的全国电脑制作比赛和南京市网络文明夏令营活动,我们也可以半功利性的带领孩子们制定主题,完成作品制作。这样既让孩子得到了大赛的锻炼,又不额外加重孩子的负担岂不是一举两得的事情?

总之只要注意观察生活,适合做长作业的小课题我们可以信手拈来。当然,从不习惯到熟练掌握出题技巧我们需要一个过程。但只要有心为孩子的发展去努力,笔者相信坚持下来我们一定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惊喜。

三、对课题作业的评价

美国教育评价专家斯克里文(Scriwn)提出评价的定义是:“决定事物、产品或过程的优点和价值的过程。”教学评价是指收集教学系统各方面的信息并依据一定的客观标准对教学过程及其效果做出客观的衡量和科学的判定的过程。长作业当然也需要评价,以调节和改进课题设计,使得教学过程朝着预定的教学目标前行。

评价时借助的方法有很多,常用的有测验调查、观察等几种。而对长作业的评价笔者更倾向于面向学习过程的评价。

面向学习过程的形成性评价是在学习过程中进行的,当学生利用一切学习资源进行学习时,教师时刻关注学生目的是让学生进行必要的改进和强化;面向学习过程的总结性评价是在教学完成以后进行的,评价要给出成绩、评定能力。无论是形成性评价还是总结性评价我们都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1.利用作业分析的方法进行面向学习过程的评价

作业分析这种评价方法由来已久。教师在用这种方法时不仅能评价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及过程,甚至可以评价学生在创造性思维等方面的能力,并借此改进教学。在信息技术长作业的完成过程中,学生个人或小组针对某一主题独立完成任务,并以成果(如电子作品、研究报告)的方式提交作业。在这种学习模式中,作业(成果)分析这种评价方式显得尤为重要。而这种方法的使用是否得当,并不只是作业提交上来才开始判别的,其实它贯穿于整个作业完成的过程之中,体现在布置作业、引导学生完成作业和分析作业的各个环节里。

2.利用学习契约进行面向学习过程的评价

学习契约就是一份由学习者拟定的书面资料,清楚载明学习的内容,学习的程序和方法,学习的时间以及评估的方式等,以详细规范教、学者的职责。简单地说就是:学习者与帮促者(专家,教师或学友)之间的书面协议或者保证书。

“契约学习”的主体包括学生、家长和教师,突出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享有充分的学习自主权。契约学习可以说是学习者与教学者双方持续不断,一再商讨的协议过程,特别强调教学双方在做出决策中的相互关系及学习者对学习结果的自我评定。制订学习契约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培养学习者规划学习的能力和加强学习者自我学习的责任心。

学习契约作为一种评价方法与信息技术相结合,能有效提高教学评价的效度。信息技术作为信息化学习评价的有效工具,通常比较关注对学习者学习过程和学习产品的评价。在信息技术小课题长作业的学习中,将学习契约运用于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将有益于提高评价的效度。如在基于Blog技术的电子学档中引入学习契约,与教师/专家评价、作品提交、自评信息、互评信息、反思信息、网络学习记录等组合成一个完整的电子档案。在完成整个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学习者依据学习契约中所确定的目标、依据及标准,结合电子学档的各种学习过程记录,评价反思自己正在进行或已经完成的任务,将获得更高的评价效度。

3.在评价中的注意点

(1)在教学进行前提出预期

在实施过程性评价的信息科技课堂教学中,学习的任务往往是真实的,而学生又具有较大的自主权和控制权。为避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迷途,在教学进行前,预先通过提供范例、制定评价量规、签订学习契约等方式使学生对自己要达到的结果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将是非常有效的。这样一来,学生们就会主动地使自己的工作与任务的预期要求看齐。

(2)评价要基于学生在实际任务中的表现

在实施过程性评价的信息科技课堂教学中,教学的组织者要尽可能地从“真实的世界”中选择挑战和问题,并在评价时关注学生在实际任务中所表现出来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展示表达的能力、自主探究的能力、学习态度和习惯、学习热情和纪律、信息规范和准则、诚信意识和行为以及评价的能力。评价的重点要放在如何使学生的这些能力得到发展和提高上,而不仅仅是判断学生的能力如何上,真正体现“在学习过程中评价”和“评价学习过程”的原则。

(3)评价是随时并频繁进行的

既然过程性评价是一个进行中的、嵌入的过程,那么它也应该是随时并频繁进行的,目的是衡量学生的表现与教学目标之间的差距,进而及时改变教学策略,或者要求学生改变他们的学习方法及努力方向。事实上,评价是促进整个学习发展的主要手段或工具。

(4)学生对评价进程和质量承担责任

要发展自我评价能力,学生需要有机会制定和使用评价的标准,使他们在思考和反思中发展自身的技能。学生应该知道如何回答和解决诸如“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我们怎样才能知道自己已经取得了进步?”“我们如何才能得到提高?”“我们怎样才能达到优秀?”之类的问题。因此,只要有可能,就要尽量鼓励学生进行自评或互评,并使他们对评价的进程和质量承担责任,从而实现评价方法的多元化。

(5)尽量减少评价者的评价压力

面向过程的评价更关注学习的过程而非结果,自评如此,互评也是如此。因此,不要试图以自评或互评的结果决定学生的学业成绩,因为这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会增加评价者的压力,从而降低了评价的客观性,也就使评价使去了意义。

以综合实践活动理念为指导设计的信息技术小课题研究不再让学生仅仅获得信息技术单一的学科知识,有效防止了陷入纯粹技能训练的误区,既整合了知识,又融合了社会实践的能力,既没有脱离教材的内容,又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做到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服务社会实践的统一。在信息技术中引入小课题研究是一个新的尝试,目的是引导学生从生活中主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感悟信息技术对生活的作用,最终提升学生适应信息时代的素养。

[1] 郭元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 闫寒冰,李志颖,张屹.网上课程中的学生自评与互评方法[EB/OL].http://www.etc.edu.cn/articledigest15/wangshang.htm

[3] 钟启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4] 余文森.简论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J].课程·教材·教法,2002,1

[5] 让儿童的信息技术学习更有价值[EB/OL].http://www.scjks.net/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308

何岳冰,本科,小教高级。

猜你喜欢

课题学习者作业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青年干部要当好新思想的学习者、宣讲者、践行者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作业
高校学习者对慕课认知情况的实证研究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我想要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