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语文课中的妙用
2011-02-20杨秋枫
杨秋枫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三牌楼小学 江苏南京 210003
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语文课中的妙用
杨秋枫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三牌楼小学 江苏南京 210003
现代化的教育手段把多媒体引入了课堂,它像一个百变的精灵,融图片、动画、计算机、音响、录像、实物投影为一体,灵活、便捷、形象、直观的优势特别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在语文教学中尝试着把“听说读写”的教学巧妙地和多媒体结合在一起,可使学生印象中枯燥、乏味的语文学习变得生动、鲜活起来。笔者将针对“听说读写”的相关教学实践,探究多媒体运用和语文教学结合的相关途径。
一、让我们的听觉、视觉多元化—培养听的能力
现代社会信息丰富了学生的感官,极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对需要关注事物的敏感度,对自己觉得无趣的电视节目,遥控器在手便可随心所欲。相对于色彩鲜艳、生动新颖的动画片,课堂的教学便显得逊色不少。难怪有些家长说自己的孩子一看动画片便专心致志,一上课便容易分神。
而在低年级教学中,如何有效控制学生的注意力是教师在课堂上非常重视的问题。如何去与动画片一拼高低,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也能听得入迷呢?把握学生的心理状态,学习视听媒体的长处,利用课堂上人与人之间交流的优势,让学生专心地听讲吧!
例如:我校开展“每日成语”的活动,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但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学习拗口难读的成语并非轻松自然,了解其中深奥的意思也是困难重重。
为了让学生爱读成语,爱听成语,爱用成语,笔者购买了相关的成语故事动画片。学生果然爱看,每次看到可爱、有趣的卡通人物,他们的小手就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常常提醒教师让他们观看。
学习有了一定的效果后,笔者便利用学生爱模仿的天性,让学生学着成语动画片中的卡通人物边表演边说故事,屏幕上的卡通人物成了背景,学生们为了能活灵活现地展示动画片中的人物,就更加注意听讲了。表演时,虽不尽善尽美,但看到故事中的人物变成了身边的小朋友,很多学生都提高了学习成语的兴趣,不少成语故事说起来如数家珍,津津乐道。
于是,笔者又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用上这些成语,并把如何用的过程说给大家听。虽然有不少成语用得啼笑皆非,但同学们专注的倾听成为下一位同学说的动力,使得成语的学习呈现了良性的循环。
笔者从完全依赖多媒体入手,让学生先从心理上接受、认可后,再逐渐从多媒体中剥离出来,让它只作为一种语文教学的辅助手段。最后,让学生真正脱离这根拐杖,尽情投入到有效、主动的学习当中去。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培养了学生听的能力,也培养了相关的说的能力,效果较好。
二、活用多媒体,创设口语情境,激发表达欲望—培养说的能力
21世纪是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学生吸收的信息虽多,但若不会正确、完整、艺术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无疑是“茶壶里煮饺子—有口倒不出”。能言善辩的课堂辩论,各抒胸臆的情感交流不约而同地成为一节语文课的亮点。抓住口语交际的基本特点,利用多媒体创设口语交际的情境,有效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可提高口语交际的教学效果。
例如:2006年的初冬,时逢2006年多哈亚运会的召开,电视媒体大肆宣扬,电视转播更是从开幕式起便贯穿始终。笔者灵机一动,何不确立这一内涵极其丰富、学生又感兴趣的主题,利用各家的电视机作为媒体工具,为学生的口语交际准备下大量的素材呢?于是,孩子们便十分乐意地接受了“看电视”这一作业。
广州亚运会结束之后,笔者专门上了一堂“亚运面面观”的口语交际课,要求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评述自己眼中的亚运会。笔者又特意剪辑几段亚运冠军的精彩片段,如刘翔跨栏冲过终点线,身披国旗向观众致意的场景;运动员在领奖台上高唱国歌、流下热泪的画面,在课堂上播放后,让学生可选择其中一个画面作一段口头的场面描述。重温那激动人心的一幕幕,学生们马上受到强烈的感染,表达的欲望萌发了。这一次教学活动不仅提供了一次口语训练的机会,也再一次拨动了他们的爱国心弦。从我国的选手到国外选手,从成功到失利,荣与辱,泪水、汗水、微笑、鲜花,他们口若悬河、妙语连珠,孩子们眼中的亚运会是多么精彩,多么令人回味呀!
巧妙利用课外和课内的多媒体组合,激发了学生口语表达的兴趣和欲望,不仅有话要说,还滔滔不绝,讨论热烈,获得了不错的训练效果。
三、让我们的朗读情感化——培养读的能力
语文姓“语”,从语言文字入手,细心揣摩,领悟字里行间中作者表达的细腻情感,并通过朗读表达出来,是朗读训练的基本过程。可是,单纯的粉笔、黑板、教师的引导是一方面,很多课文景色、场面的描写是很难让学生在想象中领悟深刻的,没有视觉、听觉的经验,有些学生在朗读中显得苍白无力,达不到预想的效果。
例如:在教学《夕阳真美》一课时,虽然不少学生听说过夕阳,但真正静心凝望它美丽面庞的却寥寥无几。在第一课时教学后,笔者发现学生虽然不能用自己的语言去描绘夕阳,以往的生活经验也未能帮助他们对课文的理解,但是,他们却迫切地想看看课文中描述的夕阳是否真是那么迷人。笔者便搜集了有关于夕阳的一些精美图片,制作成幻灯片,有长河日落、大漠斜阳、海面余晖,先激发起学生对夕阳之美的同感,让学生走入语言文字,自己揣摩。第一遍朗读训练后,笔者又播放了夕阳渐渐落下的壮丽景色,学生的朗读热情更高了,竞相朗读。最后一次朗读,笔者给学生配上舒缓、轻柔的音乐,在动听的曲调中,一位学生的缓缓朗读,立刻把大家带进了夕阳的余晖中,好像所有的人都披上了金色的霞衣。学生和教师均陶醉其中,有的学生甚至陶醉得轻轻闭上眼睛,久久不愿睁开。
笔者利用了PowerPoint制作的幻灯图片、录像以及录音的播放,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深入了,激发了他们表达的情感,自然而流畅,还有不少学生在课后专门和家长去看真正的夕阳,写出一篇篇佳作。
四、巧妙组合媒体,拓宽写作内容,促进写作交流——培养写的能力
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是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但不少学生对写作却有点“谈虎色变”。如何拓宽学生写作的内容,让学生乐写,并且言之有物,言之有理呢?这确实是摆在每个教师面前的难题。
例如:在进行一次拓展的作文训练《我是一颗种子》时,作文要求是让学生学会细微观察,了解种子生长的过程,并用流畅的语言表达出来,文体不限。以前也曾经进行过这样的作文训练,让孩子们养上一颗种子,浇浇水,但是,开始的兴趣慢慢就消退了,孩子们的观察也时断时续,写作时依然没有素材。
这次,笔者利用多媒体快速展示了种子生长的过程,全面、直观,不仅有发芽、长叶的过程,还有根系发展的进程,孩子们立刻被这奇妙、真实的自然现象所吸引,七嘴八舌地就讨论开了,针对种子如何生长的过程还提出了许多问题。于是,笔者鼓励他们利用网络去查询,网络这一强大的媒体立刻成为学生们的信息源泉,写好后,不少学生的作文内容丰富,描写生动,饶有趣味。为了帮助他们更好地交流作文,笔者又把一些好的作文和一些需要修改的作文放在网络平台上,让他们学习别人的优点,并结合自身的优势,修改他人的作文,再进行交流。
笔者利用多媒体启发学生写作,又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进行写作,最后还是利用网络帮助他们交流作文,完善作文,巧妙地进行了媒体的有效组合,拓宽了写作的路径,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切实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可运用多媒体的地方比比皆是,但最简单、最经济、最有效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不能为了用而用。
语文的空间广阔,“听说读写”的内涵也极其丰富,相信我们利用好多媒体,会在多个不同的层面帮助学生更乐意学习语文,接受我国悠久传统文化的熏陶,切实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
[1] 于漪.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小学语文卷[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2] 郑晓舜.教师实用语言艺术[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8
杨秋枫,本科,小教高级,教科室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