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使用数字地理教室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
2011-02-20彭中华
彭中华
江苏省南京市华电中学 江苏 南京 210028
充分使用数字地理教室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
彭中华
江苏省南京市华电中学 江苏 南京 210028
在新课程模式背景下,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已成为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有效合理地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以图像、文本、声音、动画等多种媒体手段为知识载体,在多彩的知识传授途径中充分协调学生的感官,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现代教育技术带来的愉悦和便捷,极大地培养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这对构建高效课堂,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实质性的作用。对于地理学科来说,数字地理教室集现代教育技术装备之大成,俨然成为地理有效教学的新阵地。
笔者任教中学地理十几年,多年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地理教学。作为数字地理教室(南京目前称为地理实验室)的市中心组成员,笔者多次参与南京市该教室使用的专题研讨,深深感受到数字地理教室已成为地理学科有效教学的新阵地。下面仅以笔者在本校地理教室上的一节公开课《大洲和大洋》为例,谈谈使用数字地理教室教学前后的变化及一些体会。
一、教室基本配置的变化:变“多用”为“专用”,为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提供了硬件基础
同普通教室相比,数字地理教室多了以下基本设施:
1.数字星球教学系统
数字星球教学系统是当前地理教室建设的核心设备。它能从平面到立体、一球变多球、静止到动态、展示过去、现在、将来地理变化信息,为学生提供身临其境的教学情境,营造浓郁的学科氛围、育人环境。
2.多媒体教学系统
多媒体教学系统整合现阶段各类电教设备。包括多媒体中控台、计算机、交互电子白板、实物投影机,视频展示台、音响系统等设备。特别是交互电子白板在日常教学中作用巨大,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3.常规模型
三球仪、地球仪、地形地貌、地图、岩石标本、矿物标本、动植物标本、土壤样本、简易演示教具等。普通教室不可能在室内摆满各种地理模型,直观的模型能迅速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
4.木器类
学生桌椅、仪器模型柜、展示柜、展板、灯箱等。各校自行设计的特色桌椅为小班化教学提供了很多便捷,非常有利于小组活动探究与合作学习。
5.教学软件资料
地理及相关学科的杂志、报纸、书籍、地图窗帘、画报、课件、投影片、光盘等,我校地理组教师共同精心挑选的世界政区图、亚洲政区图、江苏地形图、南京市区图等地图窗帘在课堂中使用非常频繁。
实例1:《大洲和大洋》一课课前环境准备有:①数字星球上展示地球被抽干海水后的图像;②每两张等腰梯形的课桌拼成正六边形(五人一桌),每桌摆放一个方形塑料筐,筐内装2个已卸掉支架的小地球仪;③电子白板上显示地图“东半球和西半球”;④教室左侧的窗子自后向前依次挂着世界政区图、亚洲政区图、中国政区图、江苏省地图、南京市区图;⑤地理教室的环绕音响播放着轻音乐。
体会1:数字地理教室布置温馨,硬件和软件环境都比较好,学习氛围浓郁,能使学生轻松进入学习状态。
二、教学理念的变化:变“重师”为“重生”的教学理念是有效教学的前提
改变教学观念是充分运用现代化电教手段的前提。传统教学一直存在着以结果为中心的教学观,即只注重学生是否掌握了知识的外部行为,因而形成了以教师为主体,以课程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如果在这样的观念指导下,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优化地理教学无异于用新瓶装旧酒,最终将导致“人灌”变“机灌”更沉重的注入式教学。数字地理教室的设计和建设均贯彻着“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这一理念,许多独具匠心的设计和布置可谓为学生的有效学习而“诞生”。
实例2:数字星球的位置,高度(可调节),任意角度的旋转设计,是为了不同位置、不同高度的学生方便、全面的观察学习;可多种组合的课桌,有利于不同规模的学生小组活动;可“乱写乱画乱改”的电子白板,有利于学生的手、眼、脑的“三动合一”;教师随身携带的无线话筒解决了教师无法“深入群众”的后顾之忧;设置在学生中间的扩音设备,有利于学生的自由发言;桌上已卸下支架的小地球仪为节约学生的时间,提高45分钟课堂效益。
体会2:数字地理教室的设施和布置从设计到使用只有一个中心目的,都是从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出发,为了有利于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非常符合“课堂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育理念。
三、教学手段的变化:数字星球系统成为提高地理课教学有效性的新武器
数字星球等多媒体可以提供生动和丰富的音像,直观、动态、三维,使得课堂教学变得丰富多彩,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可以解决许多地理重点与难点的讲解,大大提高课堂有效性。
1.直观演示的改变,数字星球的亮点之一
数字星球的直观演示使得新课导入更加丰富多变。
实例3:本节课学生一进课堂,就看到了数字星球上显示地球被抽干海水后的图像。一般情况下,他们没见过这个球体。许多学生已经在猜测这是什么物体。所以,教师上课一开始,就可以顺势而下直奔主题,让学生们猜一猜这是太阳系九大行星中的哪一个。学生有猜土星的,有猜木星的,还有好几位猜火星的。这时教师笑而不答,把遥控器的播放键一按,数字星球上就慢慢出现了海水,逐渐变成了我们熟悉的星球。“地球!”许多学生不由自主的叫了出来。“对,这是我们的家园—地球,地球是由海洋和陆地共同组成的,缺少其中一样就不是我们熟悉的地球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地球的海陆组成,了解大洲和大洋”教师自然接过话题,导入新课课题。
体会3:新颖多变的新课导入是一堂好课的开始。
2.动态模拟的改变,数字星球的亮点之二
有些概念的引入,可以通过数字星球动态模拟演示来进行观察。
实例4:讲授海洋是相通的,或者证明地球的形状是球体这一概念时,用一个Flash“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图”来动态模拟,学生特别能接受。当然,若同时在白板上打出PPT“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图”更利于学生理解。这一张立体而动感的图取代教材中的好几张地图和几百字的文字说明,无需旁白,无需对比,可谓高效。
体会4:能在球形幕布上使用Flash等动画效果,这是数字星球的独创。独有的球形屏幕设计使得数字星球成为一个多功能地球仪,说它以一顶十也不为过,是其区别于其他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的主要特点之一。
3.地图使用的改变,真正三维地图的出现,数字地理教室亮点之三
互联网的发展,为教学中实时查询、立体呈现提供了方便。数字地理教室以数字星球为核心的多媒体设施和各种地图及模型,为多层次多角度展示地理事物创造了条件。数字地理教室能顺利实现课堂实时查询、立体呈现、多层次多角度展示等功能,将知识与生活紧密相连,突出地理课的独有“时空”特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实例5:在学习七大洲时,可以在数字星球上球形展示,可以在电子白板上动态展示,可以在墙上的世界立体地形图上立体展示,可以在世界行政图窗帘上静态展示。每个大洲可平视,也可俯视、仰视。每个大洲可展示全貌,也可针对一个分区,甚至突出一座山脉。在普通教室上课做到以上一两点都很难,而在地理教室上课却能轻松做到多层次多角度展示。打开Google Earth,地球上所有地理要素都以立体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眼前,使学生如身临其境,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提升。在讲授大洲分界线,如亚欧分界线,教师打开Google Earth,现场就能清晰展示出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高加索山及其周围的地理事物。这时,数字星球同步立体展示相关地形图,根据需要操纵数字星球横向或纵向旋转将地球相应画面正面对准学生,然后再从第一组转到第六组,也可以停止在某一组位置详细讲解。师生如身临其境,感觉很好。通过实时查询,使学生体会到所学知识来源于实践、应用于实践,同时也使学生了解到互联网具有巨大的信息资源。Web Map的使用确保了地图信息的实时更新。数字星球解决了学生视线受限的问题。这些优点都是传统地图无法比拟的。
体会5:数字星球等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的运用,解决了有限的教学时间与不断加大的教学信息之间的主要矛盾。数字星球等多媒体组合能集影像、图形、文字、动画、声效于一体,图文并茂,引人入胜,给学生营造一种主体的、全面的、动态的学习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能较长时间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对教学内容吸收得快,理解得深。数字地理教室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挥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四、教学模式的改变:数字地理教室成为提高地理课教学有效性的新阵地
数字地理教室教学改变了传统黑板讲授或吊装多媒体上课的单一模式,成为新课程改革的试验地,也使地理教学由理论化、复杂化向形象化、简明化方向改进,同时又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提升了教学质量。
1.利用数字地理教室实施“小班化分组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这几年,南京市在全市试点小班化教学,并尝试推广。许多学校“小班化教学”进展不大。原因之一就是教师想要在普通教室中组织开展分组教学或合作学习时,有很多不便。数字地理教室为“小班化分组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场所,课堂效益大大提高。具体表现在以下变化:
(1)学生坐法的变化
传统整班授课时整班学生同向面对教师而坐,不利于讨论,即使4人一组但始终有人侧着身子、扭着脖子而坐,直接影响活动效果;而在地理教室开展教学,因为课桌是特制,形状和组合多变,分组活动教学可按需而分,常见有:扇形、矩形、圆形、正方形还有六边形。其特点是根据活动内容而设,大家或圈或聚相对而坐,非常有利于活动和交流。
(2)学生活动的范围和感觉有变化
传统整班授课只能在原位置活动,最多移动一下椅子,一副临时参与,讲几句就撤退的模样,移过去的学生就感觉是“流动摊贩”;在地理教室开展教学以小组为界,整个小组均是活动的范围。以正六边形(我校上课常用形式)为例,分组活动教学等于在开圆桌会议,每人均有发言机会,每人都是“主席”,地位平等,人人感觉都是当家做主的主人翁。
(3)学生活动的方式和效果明显变化
前者主要是以讨论为主,靠近一些讲几句以语言交流为主,后者则说拉谈唱均可以,不受形式的制约。前者的学习主要是被动式接受的形式,这种形式带来的结果就是对教师讲的和课本写的照搬照套,缺乏创新性,而新课程形式下分组活动教学是积极主动探索式的,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对学生的终生发展起着良好作用。
实例6:在讲解“地球的表面三分陆地七分海洋”知识点时,我们采取的是分组活动。每组1号位和3号位同学抛接地球仪10次,接住后观察右手大拇指所在位置是海洋还是陆地,2和4号位同学分别为1号和3号位同学计数(落在海洋数),5号位同学计算总有效数占总数的比例后向教师汇报。比赛取前四名(有效成绩)的数据计算海陆比例,结果几个班的最后答案与实际结果都非常接近。受此探究性小组活动的鼓励,学生的学习兴趣迅速提高,小组学生间的凝聚力大为增强,课堂氛围非常好。
体会6:人的认识活动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完成,学习者通过小组合作可以使理解更加丰富和全面,并在这一过程中学会相互合作和分享。当然,在各组活动时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成果展示和见解交流是很有必要的。
2.在数字地理教室尝试实施多种学习模式,提高课堂效率
合作探究式学习是目前较为流行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有助于激发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和被动接受学习相比,探究学习具有更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经历探究过程以获得理智能力发展和深层次的情感体验、建构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探究学习要达到的3个目标。要培养学生的探究式学习习惯,着眼点就在“过程”上,只有突出过程、优化过程,探究才有空间和用武之地。合作探究学习过程,一般分为以下4个过程:①创设问题情境;②合作探究解决问题;③组织学生交流;④师生共同完善。在以上4个过程中,第②和第③两个过程中都需要学生参与活动。此时合理、科学、独到的分组活动进行教学就显得极为重要。而数字地理教室为分组教学和学生合作探究学习提供了上佳场所。
实例7:本节课中讲授“四大洋”时,为了帮助学生理清四大洋的相对位置,课堂设置了“在图上找出四大洋周围的大洲,各大洲周围的海洋”这一环节。这个课题不难,但涉及的面广,若以常规授课教学,一个洋一个洲找,特费时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效率低下。但在数字地理教室,采取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学生表现就很主动积极,效果就明显好得多。具体做法如下:全班6个组,每组随机抽中一个大洲或大洋(PPT上一个字母代表一个大洲或大洋),2分钟时间准备。时间一到,由各组安排代表抽问(定人定题)。比如,第一组代表要提问太平洋的周围大洲,指明要抽到太平洋的小组中4号位同学回答。那位同学就必须到数字星球上边指地名边回答,难度大为增加。由于是随机抽问,每位同学都有可能被问到,一旦回答不好,直接影响小组得分。所以,在有限的准备时间内,组内同学在组长指挥下积极分工,主动合作,相互交流探究。同时,教师在各组间略作指导。结果比赛开始后,效果比想象中还要好。
另外,在数字地理教室,尝试实施“活动性学习”模式,效果也相当不错。新教材与以往教材重大区别之一,是正文大量减幅而阅读材料及活动内容明显增加,这就需要学生学会在材料中汲取有用信息,从活动中掌握地理技能,培养自己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有的活动需要小组合作或两两配合,可以开展小组竞赛或小组探究;有的活动涉及的人物角色不一,出发点也不尽相同,而且还常常有相对立的观点出现,可以开展小组辩论。
只有在数字地理教室这样广阔的空间里,多种教学模式才能纵情实施。我们这些拥有数字地理教室这得天独厚条件的学校的地理教师应该把握机遇,加大课堂改革步伐,为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而奋力工作。
3.在数字地理教室开展第二课堂,为提高课堂效率做有利补充
数字地理教室硬件软件条件一流,为开展第二课堂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好条件。我们完全可以在各年级开展第二课堂,为提高地理课堂效率做有利补充。
当然,万物有其利必有其弊。数字地理教室的高造价、不可移动性、配套图文资料的短缺,使用者的要求高等因素也影响和限制着它的进一步发展。我们期待有一天,数字地理教室能成为地理学科有效教学的主阵地。
[1] 祝智庭.现代教育技术:走向信息化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2] 孙宏根.基于数字星球系统的中学地理教室建设实践[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9
彭中华,中教一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