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定襄县整县制推进玉米高产创建活动的调查与启示

2011-02-20杨完仙

中国农业信息 2011年7期
关键词:示范片全县高产

杨完仙

(山西省忻州市农业委员会,忻州 034000)

定襄县位于山西省北中部忻定盆地东侧,年平均降水量400mm,年平均气温 8.7℃,年≥10℃的活动积温3197.1℃,无霜期158天左右。境内土地平整,土壤肥沃,种植玉米有着较大的增产潜力。全县有耕地2.6万hm2,其中水浇地2.04万 hm2,常年玉米种植面积 2万hm2以上,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85%左右。2009年玉米总产15.4万t,单产512kg/667m2。2010年,定襄县依托农业部粮棉油高产创建项目,充分发挥本县自然资源条件优越的优势,开展了整县制玉米高产创建活动,通过精心组织,集成、展示、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对带动全县玉米均衡增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 实施成效

1.1 部级示范片建设创高产纪录

在杨芳乡智村建立了一个部级玉米 “万亩示范片”,总面积693hm2,涉及1645户。种植主导品种为先玉335、大丰26,经省市县专家共同测产,示范片平均单产884.2kg/667m2,比同类型对照田增产146.2kg/667m2,增产率19.8%,创全省玉米 “万亩集中连片”高产纪录。

1.2 省级示范片建设增产显著

在季庄乡横山村建立了一个省级玉米 “万亩示范片”,总面积766.7hm2,涉及1206户。种植主导品种为大丰26、先玉335,经测产,示范片平均单产863.7kg/667m2,比同类型对照田增产 98.6kg/667m2,增产率12.9%。

1.3 整县制建设均衡增产

全县共建设玉米高产 “万亩片”15个,“千亩方”86个,“百亩田”312个,总面积1.9万hm2,占到玉米总播种面积的94.2%,种植主导品种为大丰26、先玉335、大丰30、金玉6号等,涉及5.9万农户。经测产,示范片平均单产570.3kg/667m2,比同类型对照田增产37.9kg/667m2,增产率7.1%。通过整县制高产方片建设,带动全县 2.02万 hm2玉米平均单产 550.3kg/667m2,比2009年512.5kg/667m2增产37.8kg/667m2,增产率7.3%。

2 主要做法

2.1 加强领导,上下联动

成立了以分管农业的副县长任组长的县玉米高产创建领导组,设立了领导组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农委主任担任,各乡镇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明确了县长责任田、主任样板田、乡长示范田、部级示范片由分管副县长负责,省级示范片由农委主任负责,9个乡镇长、分管副乡镇长分别在各乡镇建立了两个333hm2示范片,132个示范村村长分别负责本村的1个 “千亩片”或1个“500亩片”。年终领导组根据各乡镇村的工作表现和实施效果进行综合评比,采取以奖代补、项目倾斜、末位淘汰等办法予以奖惩,有力地促进了方片落实和各项技术措施的实施。

2.2 注重培训,强化指导

在项目实施中,他们把提高实施主体的科技素质作为集成技术落实应用的关键措施来抓。一是开展了县乡村三级技术培训。春节过后,全县上下利用农闲季节分片、分村组织了规模宏大的农民技术培训,共举办各类培训班356期次,培训农民3.2万人次;2010年5月28日,针对春季培训遇到的技术难题,聘请省农科院专家举办了全县百名技术指导员技术培训答疑会。二是入户进田开展技术指导。全县聘用了100名技术指导员,县农业委员会下发文件分村包点,责任到人。在玉米生长期间,技术指导员深入田间地头对农户开展手把手、面对面、心贴心的技术指导和信息交流,随时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问题。三是印发了针对性强、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的技术明白纸3万余份,技术内容有 “玉米高产技术六要点”、 “先玉335高产栽培种植5点注意事项”、 “玉米新品种大丰26号高产栽培技术”、 “智村、横山万亩示范片玉米栽培技术规程”。四是组织田间观摩。通过现场观摩让农民接受现场培训,亲眼见、亲耳听、亲身经历,达到一学就会、会了就用、用就见效的目的。7月28日全县组织100名技术人员就两个 “万亩示范片”、卫村与原种场两个玉米新品种展示田进行了观摩,9月15日至20日,分片开展了全县种植大户、科技示范户流动观摩,人数达到1万余人次,每乡镇1000余人次。

2.3 示范新品种,扩大辐射面

一是安排落实玉米新品种展示田3.3hm2,展示新品种40个,分别设在神山乡卫村和县原种场,面积均为1.3hm2,品种数量分别为22个和18个。通过集中展示,筛选和示范适宜本县种植的高产抗病主推品种,二是针对近年来全县种植的主导品种先玉335出现的 “感丝黑穗病、感大斑病、感红蜘蛛、早衰等现象而导致部分地块减产的问题,为加快示范推广高产、抗病的替代品种步伐,在2010年小面积布点示范的基础上进行了较大面积示范推广,主推品种为 “大丰26号”,共建立示范片3个,分别是智村、横山两个 “千亩片”,“500亩方”6个,分别是赵家营、于家庄、南王、蒋村、南作、北社西,分布在全县9个乡镇,总面积417hm2。示范片统一由村委会划定区域,集中连片种植,全面展现了该品种的增产增收效果。示范片种子由县农委统一购买,免费发放给农户,共投入物化补贴资金31.33万元。

2.4 整合项目,增强效果

2010年,县政府成立了 “定襄县农业项目资金整合领导组”,力求通过整合全县项目资金,集约资源、集中资金、集成技术、夯实农业基础,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增强农田综合生产能力。抓住这一机遇,在玉米高产创建项目实施中,将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玉米丰产方建设资金进行累加,将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成果、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技术力量加以集成,使全县两个省、部级“万亩示范片”农田水利设施得到了配套完善,15个 “万亩片”实行了秸轩还田与机深耕,132个示范村配备了技术指导员,5万余户项目户发放了配方施肥卡。

2.5 统一服务,落实技术

高产创建方片集中连片建设,为统一服务奠定了基础、智村、横山两个部、省级示范片由村委会牵头全部实行了 “五统一管理”,即 “统一整地播种、统一肥水管理、统一技术培训、统一病虫防治、统一机械收获”,全县所有方片都实行了 “统一品种、统一技术规程、统一指导、统一播种、统一浇水”的 “五统一” 服务,同时县委、县政府积极鼓励和支持良种供应商、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社会化服务组织因地制宜,发挥自身优势开展了“保姆式”全程一体化服务。如山西卓越种苗有限公司开展了 “良种销售供应—机械化作业服务—产后玉米收购”一条龙服务,民升种业合作社联合村委会实行 “统一供种、统一机收”的 “包两头”服务,春雨农作物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实行 “包产托管”式全程服务等。全县实行 “统一供种、统一田间管理、统一机收、统一产品收购”的玉米种植面积达到2201hm2,占到整县制创建项目田1.9万hm2的11.5%,创新了全县玉米生产专业化、机械化、规模化服务模式。

2.6 强化宣传,扩大影响

一是在田间地头设立大型标志物,向农民宣传高产创建方片的建设内容和高产技术措施,分别在智村、横山、卫村设立3个标牌和一个照壁标志;二是在网络上发表报道,向社会宣传玉米高产创建的主要做法、进展情况和实施效果。先后在山西新闻网发表 “定襄县开展玉米高产创建百名技术指导员培训会”、 “及早行动、抗旱保浇——定襄县玉米高产创建示范田长势喜人”、 “立足资源优势,力抓措施到位——定襄县全面推进玉米高产创建整县制试点工作”、 “定襄县 ‘保姆式’服务助推玉米高产创建”等4篇,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2.7 健全档案,积累经验

为总结玉米创高产成效和积累项目实施经验,特别是技术推广应用效果,并发现和研究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每个示范片都派技术人员进行了详细的从种到收田间记录,在两个部、省级 “万亩示范片”专门印制了“技术档案”,派专人进行记载,记载内容涉及品种特征特性、生长发育时期、抗病性表现、产量结构、自然灾害等,项目年终完成后,存入档案,专人保管,健全资料。

3 关键技术

3.1 选用良种

示范片选用 “先玉335”、大丰26、大丰30等叶片上冲、适宜密植,雄穗小、消耗养分少,茎轩坚韧、抗倒伏能力强,灌浆速度快,高抗丝黑穗病,果穗出籽率高、产量高、商品性好,具有较大的增产潜力和气候适应性的玉米优良品种。

3.2 精量播种

采用农哈哈气式点播机和海伦王2BJG-2型玉米穴播机进行单粒点播,避免幼苗之间互相争水、争肥、争光的矛盾,省去间苗工序,减少伤苗现象,达到壮苗的目的。每667m2播量1.1kg,4400粒,保苗4000株以上。

3.3 配方施肥

头年秋季进行秸秆粉碎还田,翌年春季根据土壤养分测定值实行测土配方施肥,每13hm2一个测定值,开一个配方单。项目田推荐施肥量为底施硝酸磷肥40~50kg/667m2,过磷酸钙 20~25kg/667m2,硫酸钾 5~10kg/667m2,硫酸锌1.5kg/667m2;拔节期 (展开叶7片,可见叶11片)追施尿素10~15kg/667m2,采用中耕施肥机进行机械中耕与施肥、追施深度10cm。

3.4 病害草害防治

播前结合整地,每667m2施地虫克900g,防治小地老虎等地下害虫;玉米2~4叶期,每667m2用50%乙草胺乳油75~100ml、38%锈去津悬浮剂75~100ml对水40kg喷雾防除杂草、病虫草害。

3.5 科学浇水

3月中旬每667m2浇底墒水100m3,保证一播全苗,抽雄期 (7月10~20日)每667m2浇水100m3,防止卡脖旱;灌浆期视天气浇1次灌浆水,每667m2浇水80m3。

3.6 机械收获

玉米籽粒达到乳线完全消失,籽粒下端出现黑色离层的成熟标准时,采用自走式或背负式玉米联合收割机收获。

4 经验与启示

4.1 领导重视,为项目实施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县、乡、村各级领导从宣传、组织、发动到参与管理、服务,给农民传递了极为有效的信息,让农民感受到了国家扶持重点、投资趋向,农业发展方向和目标;农业部门干部大力宣传培训让农民了解到技术的应用前景,上下齐动,从而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4.2 优质服务,为项目实施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支撑

县乡村农业技术人员为农民开展及时的技术培训和田间指导服务,种子供应商为农民提供优良品种和配套技术服务,合作社为农民开展耕种、喷施除草剂、收获、产品收购等服务,村委会为农民开展 “统一品种、统一技术、统一指导、统一播种、统一浇水”的 “五统一服务”等等,使农民组织生产减少了诸多困难,解除了后顾之忧,使他们按照规范,环环紧扣,不违农时完成技术操作,实现标准化生产。

4.3 项目整合,为项目实施提供了有效的资金保障

所有涉农项目资金进行整合,夯实了农田基础,增加了物化投入和技术投入,形成了良好的累加效应。

4.4 农民参与,为项目实施奠定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良好的社会氛围,优质的全程服务,极大地调动了农民依托项目,增加劳动投入,精心管理,提高产量,增加收入的积极性,形成了 “种最新品种、增最大投入、用最新技术、创最高产量、实现最大收入”的比、学、赶、超的浓厚气氛。

猜你喜欢

示范片全县高产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记不住的乡愁,更与何人说
秋茬蔬菜高产有妙招
四十年巨变数字看发展
湖南今年推广再生稻26.6万公顷
●山西将创建有机旱作农业封闭示范片
“丹霞彩虹”成为新农村名片
宁陵县举行中小学跳绳比赛
金沙县召开2014年全县关工委工作推进会
超级杂交稻广两优1128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