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写实素描绘画中的体面关系
2011-02-20梁佳卿
梁佳卿
(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河北张家口 075051)
素描是艺术类的必学科目,而且必须是写实的素描。实践证明写实素描更能考查学生的专业素质,包括学生的认识与理解能力以及对素描表现方法的掌握程度。素描写生是训练和培养学生基本造型能力的基础手段,其目的是训练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方式及作画方法。
体积是写实绘画中的重要表现内容之一,也是开设美术专业各大院校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内容。大多数学生对二维物体即面都有很好的理解,但对三维物体就有些吃力了。既然掌握好体积是写实绘画中的重点和难点,那么在教学中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本人从事素描教学多年,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见解。
一、素描中的形体与体面关系
所谓素描绘画中的体面关系就是研究物体在光源的照射下,面与面如何转折构成体的问题。我们知道一切立体的物象,其真实的形状是它所占有的三维空间,即它的体积空间。而一切物体的体积,都是由它的体面限定的,或者说是由其体面构成的。
在素描造型中,我们将依附于形体外表的面称为“体面”,上下、左右、前后等不同方向面的衔接与组合关系,称为“体面关系”。体面的转折处,体面与体面的连接处所呈现的“线”被称为“轮廓线”或“结构线”。三个以上的体面汇聚交接而构成形体的尖角,即称为“点”。凸起的尖角称为“高点”或“骨点”,凹下去的夹角称为“低点”或“伏点”。形体结构的比例关系是形体上各主要点的高低长短、远近等的上下左右距离的比例关系。它是形体结构的存在形式或点、线、面关系的基本法则。
二、认识体面关系的有效方法
体面包括正面、侧面、水平面、垂直面、倾斜面等。在素描造型中,物体可视面的三维空间方向性,是表现物体的立体性和体积感的最基本的因素,也就是说,凡是能显示物体可视的三维空间的方向面,其造型就具有立体感;反之,立体感就减弱乃至成为仅具有二维空间的平面形。
体积感,也就是常说的立体感。体就是体积,是有水平、垂直、纵深的三维物体,面则只有水平、垂直两条线围成。在描绘物象的时候,是用立体的眼光思维、观察与理解“形体”的,那么所记录下的物体的高度、宽度和深度都应该是一种理性认识的反映。在结构素描中,是依据物体的轮廓线和结构线来形成体积感的,在明暗素描中,则主要是依据物体受光块面和明暗调子的强调对比来表现,明暗交界线要有交代,但也不能太硬。 一般来说,受光面的边缘线比较清晰肯定,背光面比较虚而模糊。通常我们解决体面关系靠的是素描当中的三大面(平面、立面、侧面)和五大调子(亮色、灰色、明暗交界线、反光、阴影)。
一种新的认识体面关系的有效解决方法就是让学生认识到光线的来源与体积的关系。我们在绘画时主光源只有一个,要么是天光(太阳光),要么是灯光(素描灯)。
分析如下:
1.对不同方向体面的判断,依赖于体面与视点、光源及相邻体面所构成的角度。首先我们要判断出光源的方向和高低位置,下面以最难表现的斜顶光光源为例来进行分析,假设光源在物体的左上方。
2.把在物体左上方的斜顶光光源看成是上方的顶光和左方的侧光合并而成。
3.抛开顶光只分析侧光,那么左方的侧光在物体上的暗面为物体右面的部分区域。
4.抛开侧光再分析顶光,其在物体上的暗面为物体下面的部分区域。
5.将侧光、顶光重叠起来就可以得到斜顶光光源照射的效果,也就是斜顶光的最终照射效果。因此我们在上色调时不仅要靠眼睛看物体的明暗,还要靠科学分析。只有从科学、理论、理解的高度去绘画,才能事半功倍。而且还会觉得世间万物无论是简单还是复杂,处理起来都是那样的容易。
结束语
总之,在素描造型中要将“平面”认识为“立体”认识,把“平面”表现为“立体”表现,充分地认识和理解好光线的来源与体积的关系是十分重要的。就光线的来源与体积的关系而言,对形体及其主要体面关系的认识把握愈准确、愈具体,对形体的立体性即体积感的表现就愈严谨、愈充分。
在素描造型中,要准确理解形体及其点、线、面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内在联系,从而把握体面的大小、形状、比例和透视关系。要从对形体体面的认识出发,去寻求形体各体面的衔接转折关系,表达出形体主要的不同方向面的有机联系。在素描写生训练中,我们只要紧紧抓住形体与结构这个最本质的、固定不变的因素,充分认识体面关系的重要性,就抓住了本质,就能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在基础素描训练中就能处于主动地位。在理解了上述问题的情况下,再融合上其他的美术知识板块,既主观,又写实的美术作品就完成了。
参考文献:
[1]刘振武,郭欣.素描基础教程(第二版)[M].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
[2]周若兰,王克良.素描(第二版)[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