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永禁包芦:古人的环境保护

2011-02-20翁礼华

浙江经济 2011年24期
关键词:原产地美洲荷塘

高山种植玉米,易造成森林破坏和水土流失,《永禁苞芦碑》石是清代寿昌人民重视环境保护的重要历史明证

听说建德市寿昌镇绿荷塘林区拥有3万多株上百年树龄的楠木,最大的一株“楠树王”树龄高达300多年时,我兴奋不已,怀着极大的兴趣前去观赏。想不到在行走中,还意外地发现山脚下立有一块清道光年间的石碑,即著名的严州府寿昌县——《永禁苞芦碑记》。

“包芦”即玉米,亦称“玉蜀黍”、“包谷”、“珍珠米”,其原产地是南美洲。7000年前美洲的印第安人就已经开始种植玉米。在西班牙著名航海家哥伦布(145l年—1506年)1492年发现美洲新大陆后,殖民者便大规模侵入美洲并将玉米种子带回欧洲种植。由于玉米不仅适合于旱地种植,而且产量高、易培育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于是在欧洲和亚洲不断推广。大约在16世纪中期,即明朝后期,中国开始引进玉米。差不多在同一时期引进的美洲旱地作物还有蕃薯和马铃薯。蕃薯,在我国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称呼,如山芋、白薯、甘薯、红薯,北方人称地瓜、四川人称红苕等。蕃薯原产地是南美洲安第斯山高原,在高寒少雨的恶劣环境中,依然能够茁壮成长。蕃薯先传入欧洲,然后经非洲再传入东南亚,在明万历年间才引种我国南方,至清康熙乾隆年间逐步推广,遍植全国。马铃薯,又叫做洋芋,原产地秘鲁,传入中国的品种是智利的驯化种。由于玉米不是中国传统的“五谷”,直至今日宁波人仍将其称之为“六谷”,意味着这是连孔子也不认识的粮食新品种。

由于中国传统粮食以种植稻(水稻,俗称大米)、稷(粟,谷子,俗称小米)、黍(亦称黄米,蜀黍为高粱)、麦(大小麦)、菽(豆类总称)五谷为主,不仅对环境气候要求高,而且产量低,制约着人口增长。若遇上天灾、荒年、战争,老百姓因饥饿而无以为生,饿殍遍野的惨象比比皆是。因此,即使在汉唐盛世,中国人口也没有超过6000万。

由于玉米、蕃薯和马铃薯耐瘠、耐旱又高产,既适合山区种植,又能提供大量粮食,因此明末清初在中国受到了普遍欢迎和迅速推广,成为开发山区的重要作物。对“地窄民稠,凡平原沃野,已鲜旷土”的中国东南地区来说,极具推广价值。再加上清政府为了加快推广力度,实行税收优惠政策,规定凡“山头地角,溪畔崖边,间有畸零,不成丘段及从前水冲沙压荒地,人力难施”之地,“永免升科”,即是说永不征税,从而使“七山一水二分田”的浙江省和其它各省一样“兴种包芦、蕃薯……之属,弥山遍谷,到处皆有。”

随着来自美洲的旱地高产作物在中国大地上的广泛种植,粮食不再是制约中国人口发展的瓶颈。康熙年间,中国人口终于跨过了1亿大关。康熙五十一年二月二十九日(1712年4月4日)康熙皇帝进一步宣布,“圣世滋丁,永不加赋”,仅以康熙五十年(1711年)全国的丁银数额为永久的丁银征收定额,以后额外添丁,不再多征的税收政策宣布后,中国彻底取消了人头税。乾隆年间中国人口进一步激增至3亿,道光年间突破了3.6亿。

既然种植“包芦”对解决民生的粮食问题那么有意义,为什么寿昌要立碑永禁包芦呢?这是由于在绿荷塘楠木林区的高山之上,清代大批老百姓上山垦种玉米,不仅造成森林被毁,还破坏了植被,一遇暴雨便山洪暴发,灾及民众。清道光年间,寿昌童家乡上仓村就曾不止一次地发生特大洪水,田地庐舍尽遭淹没。为保护绿荷塘森林的自然环境,政府不得不建亭立碑永禁包芦。其实这一时期,不仅在寿昌由于高山种植玉米,造成森林破坏和水土流失,就是在长江流域的汉水上游山区也由于全垦式的粗放种植玉米引起了严重的环境危机,成为19世纪初期长江水灾频发的一个重要原因。可见,这块《永禁苞芦碑》石是清代寿昌人民重视环境保护的重要历史明证。

猜你喜欢

原产地美洲荷塘
小荷塘
热闹的荷塘
美洲野牛当宠物
荷塘
美洲动物
青海启动牦牛藏羊原产地可追溯工程
美洲大蠊化学成分的研究
荷塘三记
按主要原产地和目的地划分的商品进出口
天津企业享受原产地证书关税减免1.1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