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大省建设语境中的表演艺术人才培养发展战略思考*

2011-02-20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11年2期
关键词:大省表演艺术人才

王 涛

建设文化大省是浙江面向新世纪、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项宏大系统工程,是代表先进文化发展方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大战略举措。作为文化内涵建设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艺术教育领域的建设与发展态势必然对文化大省建设产生双向性影响。在建设文化大省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思考艺术类人才培养的发展战略,对于促进浙江省艺术事业的发展进而推动文化大省建设的总体步伐有积极的建设意义。

一、浙江省表演艺术教育的基本概况

与全国各省份类似,浙江省的艺术教育呈现出一种表面的繁荣与兴盛,艺术教育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的浮躁与无序。当前浙江省的中专、高职、本科,甚至研究型大学几乎都在培养表演人才。一方面是各学校纷纷开设专业,设立专业院系,呈现出浙江艺术教育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繁荣;另一方面是总体艺术教育水平不高,艺术教育存在着结构性的不足与缺失,主要表现为未能区分各层次、各年龄段教育的不同任务和特征。其原因是不同层面的人才培养定位缺乏足够的论证和长远的规划,宏观布局还不够科学合理,造成各层面学校的资源优势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浙江艺术教育服务的主要对象是本省的表演艺术团体,部分毕业生可满足长三角及全国艺术团体的人才需求。目前浙江省的表演艺术团体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以国有事业单位为基础的专业院团,包括各地市群众文化机构;另一类是民营职业剧团,遍布浙江全省各地,计有489家。①据浙江省戏剧家协会统计,2008年为453家,2010年为489家,在农村演出市场占有率达到90%。从相关统计情况来看,无论是专业院团还是民营职业剧团,其用人需求的满足与学校教育可资提供的生源储备存在矛盾,主要表现为团体急需人,而毕业生却很难进团工作。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1.用人机制的限制。

以国有专业院团企业化改制为标志的文化体制改革没有完成之前,专业院团受制于事业单位用人机制所限,虽急于用人却难以解决编制问题致使人员流动不畅,普通毕业生很难进入。

2.用人单位的工作环境及发展空间的限制。

相对其他行业,目前表演团体的薪资水平相对较低。专业院团由于规则的问题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论资排辈的非理性现象,毕业生进去之后发展空间受到一定限制,而民营职业剧团虽然有较高的薪酬,但综合职业环境十分艰苦。上述原因致使毕业生不愿去表演团体工作。

3.表演艺术教育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的差距。

学校教育与表演艺术团体之间的需求之间不对等,没有实现零距离对接的目标,致使用人单位不愿接受本地学校毕业生,选择接收北京、上海等院校的学生。

基于以上情况,学校应在办学的定位及特色等方面积极寻求对策,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缩小办学与市场预期之间的差距;政府主管部门则要立足宏观调控、总体协调,力求解决布局与结构上的适应性问题。随着文化大省建设的不断深入,文化体制改革的推进必将打破表演团体用人机制上的束缚,艺术教育的主要矛盾仍然是学校教育本身的问题。

文化大省建设需要人才的支撑,这是一个基本常识。面对蓬勃发展的浙江文化建设,浙江本土的艺术教育理应成为担当人才培养的主要力量。无论从何种角度分析,艺术教育的发展既是满足文化大省建设的基本需求,也是文化大省建设的题中之意。

二、表演艺术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就问题而言,表演艺术教育在不同维度上都有与文化大省建设需求之间存在着适应性不足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专业结构、学历层次及区域均衡发展等几个方面。

(一)专业结构

1.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

据2006年统计,浙江省有15所高校开设音乐表演类的器乐、声乐专业,有4所高校开设舞蹈专业。而对浙江省各歌舞团及演出团体引进演员人数统计显示,从招收演员的专业来看,舞蹈专业毕业生需求量最大,三年共招收128人;其次为器乐类专业毕业生,三年共招收24人;声乐类招收毕业生人数最少,三年为14人。除舞蹈专业在2008年较2006年招收人数有所增加外,器乐和声乐类专业毕业生需求呈逐年下降趋势。社会需求大的专业开设的学校较少,社会需求较小的专业开设的学校反而多,这一现象反映出学校专业结构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差距。

各校近年新专业拓展的步伐也显迟缓,尤其是面对蓬勃发展的文化产业,表演艺术专业领域的拓展十分缓慢。学校习惯性地在固有的专业领域办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新兴领域表演艺术人才的培养都难以适应市场的需求。

2.专业同质化现象较为普遍。

浙江省的高等教育中“影响教学的结构性问题比较严重。优秀专业、特色教学太少,学科、专业雷同的问题越来越突出”①引自浙江省教育厅厅长刘希平在全省本科高校书记校长读书会上的讲话。。加强内涵建设、提升办学质量是现阶段浙江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解决专业同质化问题是其中十分重要的内容;对文化大省建设而言,解决专业同质化问题是凸显地域文化特色的基本要求。

专业设置及专业办学的同质化现象在表演艺术领域尤为突出。据统计,浙江省高校招生的61个表演专业 (方向)中有50个是演奏、演唱和舞蹈等表演专业,各学校专业教学计划也存在十分明显的课程结构体系上的相似性。众多专业都在培养同一种类型的表演艺术人才,失去了各学校本应有的特色和优势,存在着较大的盲目性。有的学校甚至为了提高收费,将原有的群众文化专业也改为表演专业。

(二)学历层次

1.高层次人才缺乏。

高层次紧缺专业没有学校培养。浙江省编剧、戏剧影视导演、舞蹈编导、表演艺术教师、艺术评论、表演艺术设计和研究等高层次的人才严重缺乏,却基本没有学校培养。浙江省艺术教育培养的研究型人才队伍极少,在全国的评论界没有影响力。从金华市的调研情况来看,中小学艺术教师存在着“全面素质缺乏、高素质教师缺乏”的问题,如舞蹈老师只会练功但却不会创作。

2.专业学历设置与专业特点及社会需求不符合。

从绝对数量来看,社会艺术团体对大专学历层次的表演艺术人才需求最多。以越剧表演和舞蹈表演为例,近三年省内主要越剧团引进演员数据显示,招收大专学历演员总数最多,为13人;其次为中专学历演员,为6人;招收本科学历演员总数最少,为5人。近三年省内主要舞蹈演出团体引进演员人数统计显示,招收大专学历演员总数与本科学历演员总数都为60人,中专学历演员为46人。

据此而论,表演艺术专业内部,不同专业的学历层次应该体现出差异,具体学历层次的设定要与市场需求之间保持协调一致,不能一味地追求高学历,造成事实上的学历浪费。目前专业学历层次举办主要是依据学校母体的层次,一方面导致部分专业的层次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另一方面,各校由于事实上的办学层次与办学能力差异出现了专业办学上的不合理竞争。

(三)区域发展

1.区域分布不合理。

杭州地区艺术类高校及专业比较集中,专业设置基本涵盖艺术领域的主要内容,学科门类相对齐全,学历结构相对完善,形成了较为明显的集中优势。

杭州以外其他地区举办艺术教育的高校及专业相对松散。专业设置基本以音乐类为主,而音乐表演也多以声乐为主;基本没有独立设置的舞蹈表演专业,部分高校在音乐表演专业下设舞蹈表演方向;除了绍兴文理学院以外,其他高校均未设置戏曲表演。

这种分布格局与地方文化艺术传统及新兴文化产业发展不相适应,难以满足文化建设对艺术人才的需求。

2.发展水平不均衡。

杭州地区高校艺术教育水平相对优势明显。在杭高校的艺术教育基础及教育水平较省内其他城市有明显的优势,优质教育资源比较集中,历年来在艺术创作及艺术实践等方面,在杭高校艺术教育成果比较突出,有良好的发展基础。

杭州以外其他地区的艺术教育资源及艺术教育水平则相对薄弱。除了学科专业结构上的问题,在艺术教育团队建设上的不足尤为明显,部分院校专业师资不足的矛盾十分突出,严重影响了艺术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

三、表演艺术教育改革的主要思路

(一)优化结构,突出高校优势专业

1.将浙江传媒学院与浙江艺术职业学院这两所院校作为重点,凸显学校特色,强化分类指导。

《文化大省建设纲要》提出,要重点加强浙江传媒学院与浙江艺术职业学院的建设。反映在具体办学中,需要教育部门与文化部门、广电部门联手,加大扶持力度,强化分类指导,突出两个学校的特色和优势。

浙江传媒学院具有较强的语言艺术专业教师、新媒体技术优秀教师;具有电视等媒体较先进的教学和实践设施设备,与广电行业紧密联系,应重点发展广播电视编导、制作、播音与主持艺术、新媒体编导、文化创意与传播等专业。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表演专业具备深厚的办学传统和经验,有较强的教师力量、有附中生源基地、全面的实践教学条件、与行业联系紧密等鲜明的优势。要强化戏曲表演专业、音乐表演专业、影视表演专业、舞蹈表演专业,发挥专业特色,同时立足文化产业发展,以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加大新专业拓展的力度,在牢固确立表演艺术优势地位的同时,着力培育适应浙江文化繁荣需求的新的专业增长点。

2.举办创作类专业,加快培养编导创作人才。

创作专业与表演专业的关系十分紧密,表演艺术人才是一个系统,它有着自身的结构需求。就表演艺术团体的岗位要求而言,本身存在着许多层次,例如编剧、编导、主要演员、群众演员等。创作人才是引领表演专业的核心人才,优秀创作人才是代表行业水平的重要标志。

《文化大省建设纲要》提出,戏剧美术等艺术门类要保持国内领先水平,音乐、舞蹈等门类要进入先进行列,必须培养自己的编导队伍。目前编导专业的学校只有两所,一是浙江传媒学院开设的影视编导专业,二是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开设的舞蹈编导专业 (方向)。现存的另一类是在表演专业中设立的所谓“表导合一”的培养方向,事实上这类培养目标含糊,本质上仍是表演专业,其修业时间也不可能将“表”与“导”都掌握。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今天,“纲要”指定的目标,无论当前和后续人才都还存在很大的空间。社会文化愈发展,文艺活动愈丰富,人才需求也愈大。况且编导人才的成长相对表演人才要缓慢,因此,编导等创作人才的培养显得更为急迫。

(1)将编导专业作为省内重点专业建设。以应用性编导技能培养为目标,在现有基础上办好高职专科舞蹈编导、戏曲导演专业。

(2)创作类的人才需掌握更多的知识,具备更宽的视野和艺术转换能力。同时他们必须要有较深的本专业基础和背景及实践的经历。创作人才的培养还应有良好的艺术创作实践环境,不能脱离表演实践的熏染。要达到这样的要求,靠较短学制是难以培养的,为此必须突破现有的教育体制和格局,从实际出发,以创业、创新的两创精神指导实际行动,创造条件尽早开设高职本科专业。

3.发挥综合类本科院校资源优势,加快艺术批评、艺术理论类专业建设。

艺术批评在艺术发展中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要强化艺术理论类专业在专业布局中的关注度,以其专业建设的高度引领艺术专业的发展,提升艺术人才培养的品质与水平。浙江大学艺术学院、浙江师范大学艺术学院等本科学院具备文科教育的系统性和强有力的师资,学校传统积淀深厚,信息和研究成果基础良好。这些学校要发挥资源优势,加强以上专业的建设。同时,要加强与舞台表演类学校及专业的联系和合作,以发挥资源共享的优势。

4.调整表演类专业结构,统筹表演艺术专业格局。

专业表演艺术人才市场需求是有限的。普通艺术教育与专业艺术教育是不同的两个概念,群众文化活动与专业表演团体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表演艺术、群众文化工作和学校艺术教育是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紧密联系、互相依存,又合理分工、各司其职。社会艺术活动水平越高、参与度越大,对表演艺术的欣赏要求也越高。犹如水涨船高的关系,相对学校艺术教育,群众文化工作是船;相对群众文化工作,表演艺术又是船。三者就岗位要求的角度并无高低之分,但工作内容和对象却有明显区别。表演艺术教育要根据这三者的人才分工关系,区别专业,合理分工,完善布局,协调发展。

从全省的角度看,应当有一部分有条件的院校从事群众文化艺术人才的培养,例如东部的宁波、南部的温州和西部的金华等。调查证明,杭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将重心定位在学校艺术教育师资的培养、浙江传媒学院紧扣学院特色拓展专业是令人信服的实例。

(二)科学设置学历层次、学制年限

在学制问题上要按照个体的成长规律和艺术岗位的实际情况灵活处理。表演艺术要根据不同的专业特性和就业岗位对人才的最佳选择来确定不同的学历层次及修业年限。

第一,舞蹈表演、器乐演奏以及杂技表演多数要坚持从小学后开始培养,个别优秀小学在校生可以通过补习跳级培养。这些本是常理,而且已被历史验证的规律,却时常被政府管理部门所忽视,或者因狭隘的短期利益所疑惑。

第二,表演艺术中的一部分专业适合以初中为起点的三年中专两年高职衔接的学制来培养,例如声乐、器乐、影视表演专业等,初中后开始更利于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和艺术修养的形成。

第三,表演艺术创作、表演艺术教育、艺术评论以及研究类的专业必须在四年以上的本科及研究生的年限来培养。这部分专业还应鼓励招收在职或计划离开舞台表演岗位的专业人员就读。可以借鉴国内外经验创新学籍管理模式,这类专业实行弹性学制,允许延长一定的修业年限,并可以尝试学年中多学期办学。

(三)强化基础,重视中职艺术教育

1.将高等专业艺术教育和中等专业艺术教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

强调从小培养是艺术教育一个鲜明的特征,中等艺术学校应根据社会发展,将为高校输送后备人才作为主要目标,同时兼顾直接就业。

2.加强对现有学校的扶植,强化学校特色的培育。

各学校都应发挥优势特色办学,尤其是政府和学校都要承担起培育地方剧种的职责。总结各学校发展的不同经验,有针对地给予扶植和指导。如绍兴艺术学校,地处绍剧发源地、越剧发源地,在民族器乐的教学方面有较好的基础,可以发展的特色专业有绍剧表演、越剧表演、民族音乐、戏曲音乐伴奏等。金华艺术学校处于婺剧发源地和浙西地区广阔的文化市场,有着良好的婺剧师资资源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良好基础,可以在婺剧表演、戏曲伴奏、非物质遗产保护类新专业上发挥特色。

3.亟待解决的突出共性问题:加强文化基础教学。

教育行政领导部门要关心这一问题,加强指导,必须实事求是地根据社会发展,适时调整培养目标。学校应根据社会发展调整教学方案,可采取多种方式推进实验,互相交流,逐步提高文化教学成效,达到升学和全面提高素质的要求。

4.加强中高等艺术专业教育的联系,积极推进中高职教育衔接。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于2006年牵头建立浙江省艺术职业教育学会,这一组织对于加强校际交流沟通和协同合作十分重要,应当引起教育和文化部门的关注,扎实发挥学会的作用。

(四)改革招生,逐步实现艺术教育各层次互通立交

表演艺术是一个特殊的专业类,近年来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越来越重视其特殊性,不断强调“分类指导”的理念。基于艺术教育对于生源条件的特殊要求,大力推进招生制度改革,积极探索艺术职业教育中高职衔接的立交桥建设势在必行。

1.推进招生制度改革。

(1)适度放权,拓展自主招生考试专业范围及招生计划,尊重专业院校自我发展的现实需要。

(2)优秀学生进入高校的特殊政策,为艺术天赋出色、基础条件优秀的学生铺设通往高等学校的绿色通道。

(3)通过学分互认、课程贯通等渠道,在中职、高职、本科三个层次的艺术教育之间搭建立交桥,构筑纵向贯通、横向衔接的有效路径。

2.拓展表演艺术专业在职人员的再教育。

针对在职表演专业人员继续教育的现实需要,区别于传统的业务培训和继续教育,制定相应的招考政策招收,拓宽普通高等教育领域内的生源范围。

(1)贴近表演岗位人才学历提升需求实际,制定相应的考核内容及遴选办法。

(2)改革学制和学籍管理办法,延长修业年限,制定相应的学分认定办法。

(3)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为在职人员的再教育制定个性化培养办法。

艺术人才培养既是文化大省建设的有效支撑,更是文化大省建设“八项工程”的重要内容。以科学发展的眼光审视当下的表演艺术教育,从学校布局、层次结构等方面入手加强研究,进而整合优势资源,合理规划布局,分层次、分门类地培养社会所需的表演艺术人才,对全面推进文化大省建设,奏响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强音,有着积极的意义。本文所述,挂一漏万,各个学校需进一步分析论证自身的优势与特长,以优势特色专业为抓手,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相关管理部门则需要综合全省的情况综合考虑,结合市场需求及各个学校的特色与专长加强分类指导。

[1]李人麟.文化大省建设中表演艺术教育结构性改革的思考[J].艺术教育,2008(9).

[2]张小敏,高铮.浙江省高等艺术教育专业设置可持续发展研究[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9(3).

[3]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文化科技司.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艺术职业教育蓝皮书[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大省表演艺术人才
大省担当与大国蓄力
人才云
杨丽萍表演艺术中心
肯尼迪表演艺术中心The REACH加建项目
加快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 争当农业现代化建设排头兵
传统农业大省如何走现代化道路
区域文化产业发展视角下黑龙江边疆文化大省建设研究
1949年以来汉剧表演艺术资料述论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