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务指导工作中的点滴经验

2011-02-20杜学斌郭秀蓉

中国地质教育 2011年2期
关键词:工作教师学生

杜学斌,郭秀蓉,谢 娜

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 武汉 430074;

2.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海洋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山东 青岛 266071;

3.江汉大学 文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56

学务指导工作中的点滴经验

杜学斌1,2,郭秀蓉1,谢 娜3

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 武汉 430074;

2.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海洋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山东 青岛 266071;

3.江汉大学 文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56

学务指导制度是高等学校为适应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加强大学生学业指导、思想教育和组织管理而采取的一项新措施,是对原有学生辅导工作的一种改进。本文以笔者的亲身经历为线,从学务指导的目标和任务、学务指导工作模式、学务指导的开展及取得的成效,系统地介绍了参与学务指导的全过程,同时结合实际,指出一些制约学务指导制度发展的问题。

学务指导;学生辅导;教学管理

学务指导始于1884年的耶鲁大学,迄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它是在借鉴英国导师制的基础上,针对美国国情进行创新,进而形成的先进学生管理理念[1]。美国在1977年成立了全国性的学务指导协会,标志着学务指导成为一项公认的专门职业[2]。

我国是最近几年才开始推行学务指导制度的,目前只有2~3所高校全面推行了这种制度,笔者所在的学校就是其中之一。由于目前开展学务指导制度的高校较少,也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因此,在制度建立、导师选择、工作内容、方法手段等很多方面都存在着明显不足。如何吸收和借鉴国外高校的先进经验、结合不同高校自身的特点,有效地开展学务指导工作,是摆在每一位制度制订者和指导教师面前的重要任务。

笔者有幸成为我校第一批学务指导老师中的一员。从2007年9月~2009年9月,与其余两位老师一起,共同担任我校海洋科学专业的学务指导老师。经过两年的努力,圆满地完成了自己的使命,积累了一些相关工作经验。

一、明确学务指导的目标任务是开展好学务指导工作的前提

美国高校学务指导目标任务是:“把高等教育中的教和学两个方面整合起来,通过学务指导,学生学会成为大学的一员、学会批评性的思维、为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做准备”[1]。我校也明确提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认识社会,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注重学生个性健康发展和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培养;帮助学生适应不同阶段、不同目标的大学学习要求”是我校学务指导工作的重点内容[3-4]。因此,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将专业教育与思想教育结合,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明确人生目标等,是学务指导工作的主要目标任务。同时学务指导是对学生有关学习事务的指导,而不能仅仅局限在对学习本身的指导。

二、以教师主导的学务指导工作模式是开展好学务指导工作的基础

美国高校学务指导分为四种模式:教师模式、专职学务指导员模式、咨询员模式、朋辈和准职业模式[5]。选取哪种模式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而定。由于我校此项工作刚刚起步,没有足够的专职人员专门负责学务指导事务,因此采取的是教师模式。由3名老师组成一个小组(1名女老师),组长由本专业经验丰富的教授、副教授担任,共同负责一个教学班的学务指导工作。在指导教师的遴选上,遵循了“具有专业背景,有一定学术造诣;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了解大学生心理;具有良好的责任心,正确的价值观”的标准[6]。

学务指导小组主要负责本科一二年级的学务指导工作,进入三年级后只保留学务指导组组长一名,负责班级事务的全面管理和协调。

指导老师应该尽早与学生见面(开学半个月左右),此后要保持一定频率的接触(至少半个月一次)。接触方式根据老师和学生不同情况决定:可以集体面谈,也可以个别约谈。

老师要为每位学生建立详细的信息档案,包括学生的家庭情况、学习背景、每次交流的情况等,老师要对每位学生心中有数。

三、“一切为了学生”的工作宗旨是学务指导取得实效的保证

要做好学务指导工作,指导教师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怎么样取得学生的信任,让学生从内心愿意和老师交流、愿意找老师倾诉,是每个指导老师必须要思考的问题。笔者经过两年的实践,认为学务指导工作要想取得实效,必须始终坚持一个工作宗旨,即:“一切为了学生。”也就是说,所开展的一切工作必须是以服务于学生的成才成长为目的。教师要时刻告诫自己是为学生服务的,不可有凌驾于学生之上的想法。要诚心诚意的为学生服务,为学生着想,为学生去解决问题,为学生指点方向。要做到这点,首先必须要“与学生为友”,要让学生愿意和老师说话、愿意和老师交底,必须要深入到学生中间去,和学生成为朋友,信任才会产生,工作才能更有实效。

“一切为了学生”还体现在要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提供不同的指导与服务,如根据大学学习、生活的不同,学务指导工作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初步引导阶段、继续强化阶段、职业规划阶段,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工作任务。

1.初步引导阶段

此阶段主要指第一学期,指导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学习生活。这个时期学生刚刚踏入大学校门,身处在一个与以往任何时期都不一样的新环境,既好奇又困惑,急需有人为他们指点迷津。因此,学务指导小组需要在最快的时间内与学生见面。笔者所在小组在军训初(报到后半个月)就与学生见了面,介绍学校、学院的基本情况,初步回答学生们的困惑。在接下来的入学教育中(军训刚结束),从专业知识普及、院系教学、科研情况介绍、快速适应新的生活学习环境、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社团等几方面对学生进行辅导,同时指导学生建立了强有力的班、团组织(班长、团支书分别由党员担任)。要求学生们树立“我以海科为荣,我为海科争光”的荣誉理念。在随后的工作中,学务指导小组为每位学生都建立档案(家庭背景、学习背景、兴趣爱好等)。建立定期交流机制(每周和两个学生谈话、坚持每周周日晚上去学生寝室探访、坚持节假日去学生寝室查访)。建立了多渠道的交谈方式:电话、短信、邮箱、QQ、办公室面谈。经过一学期的努力,大部分学生均已适应了大学生活,并且建立自己的学习方法,初步树立了专业思想,学务指导取得初步成效。

2.继续强化阶段

经过一学期的努力,虽然大部分学生已经适应了大学生活,但是仍有一些进度比较慢,同时有一些新的问题出现:个人生活、学习、社团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有两极分化的苗头。因此,从第二学期开始,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需要发生转变,新的思路为:继续引导,全面推进,重点解决。新的方法为:(1)坚持鼓励学生贯彻“学习第一”思想;(2)及时发现和制止不良习惯,如打游戏、迟到、早退、旷课等;(3)鼓励少数学有余力的学生参加社团,锻炼能力;(4)支持少部分对科研有兴趣的学生参与相关领域的研究;(5)成立帮扶小组,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在工作过程中,指导小组坚持了“将心比心,以诚相待”的原则。

3.职业规划阶段

经过一年的共同协作,所有学生均已适应大学学习,同时一部分优秀的学生开始尝试参加科研,学生们对未来的生活充满憧憬。因此,从第三学期开始,指导小组的主要任务开始转变为指导学生有效的规划职业人生阶段。明确告诉学生,适应新世纪要求的海洋科学复合型人才是本学科的培养目标,因此要求学生向着专业素质强、外语水平高、全面综合发展这个方向努力。在实际工作中,鼓励学生建立科学家梦想,鼓励学生从早开始着手准备考研,鼓励少数学生积极参与导师的相关课题,鼓励学生出国深造。

通过两年的指导及在学生们团结努力下,笔者指导的班级取得了一系列的荣誉和成绩:班级获得“校级优秀班集体”称号,大学英语四级一次性通过率学院第一,正式党员和预备党员四名,16人从党校毕业,多次获得学院文体活动奖励,1人获得“挑战杯”全国创业计划大赛金奖,1人入选学校创新人才和李四光计划,4人转入工科基地班学习,7人申请校、院科研立项,14人参加了导师的科研项目,1人参加全国性专业学术会议,各类奖学金获得者多人。

四、体会与思考

与传统的学生工作专兼职干部制度相比,学务指导的优势是让专业课老师尽早地介入到学生的教育和引导工作中来,提早的让学生接触专业教育,培养专业意识,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尽可能多的跟随教授、副教授等学习机会。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种制度也可以将专职学生干部从传统繁忙的事物中解脱出来,使其有更多的精力从事于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

通过两年多学务指导工作的探索与实践,笔者体会到,要成为一位优秀的学务指导老师,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要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这是做好学务指导工作的前提,每一位指导教师都需要在心里牢记这个宗旨。

(2)要敢于与学生打成一片,和学生成为朋友。只有成为朋友才会说心里话,才能够把握学生的思想状况。

(3)要积极借助多种形式、多种手段与学生交流。不要仅仅局限于面对面的交流,要充分发挥网络、电子媒介的优势。

(4)要对学生以鼓励为主。由于很多学生没有经历过挫折,心理承受能力弱,所以对学生的教育要以鼓励为主,鼓励可使得学生产生更旺盛的前进动力,批评可能会使学生有挫折感。

(5)要针对不同个体采取不同方法。有的学生喜欢和老师面对面地聊天,有的学生更倾向于网络倾诉,老师要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方法。

五、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两年的学务指导工作,虽然积累了以上一些有效经验,但是毕竟此项工作是一个新生事物,仍有许多问题需制度制订者和具体实施者去思考,作为学务指导教师,笔者认为以下4个方面的问题急需进一步思考与探索。

1.如何开展高年级学务指导

目前本科一、二年级由学务指导小组负责,三年级后就由1名老师负责。高年级的学务指导工作与低年级的有很大的不同,学生已经完全转入专业课的学习,很多学生开始参与科研项目,还有一部分开始转向社会实践,学生面临着的问题多元化,老师需要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多。同时教师们教学、学术任务重,学生常常找不到人,不能得到及时的帮助。学校的管理和行政系统越来越复杂,教师常常也对哪些问题由哪些部门负责,不能给予明确的指导。因此,高年级如何有效的开展学务指导工作,尚没有完整的经验,需要来自各方面的经验智慧。

2.指导小组成员如何有效配合

由于学务指导小组是由三位老师组成,每位老师在科研方向、工作时间、教授课程等方面都存着交叉和重叠,因此,如何发挥各自的优势,在学务指导工作中密切配合,确保工作的持续性和有效性,是需要每个小组都需要审视的问题。

3.如何建立完善的学务指导机制

目前的学务指导制度刚刚开始实行,基本雏形已经建立。但是如何才能使之完善,是进一步需要解决的问题。比如建立系统的指导老师培训制度、学校如何在经费、办公场所、人员配置等方面对学务指导工作进行支持、学校层面上建立完善的学务指导工作考核和奖励机制等。

4.如何进一步提高指导教师的业务能力

在学务指导工作中,指导教师的能力和素质是决定指导效果最为重要的一环。因此,对指导老师素质的要求非常重要。通过笔者的亲身感触,结合国外的实例总结,认为指导教师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提高自己。

(1)指导教师应熟悉学校的教学资源、课程安排、各项规定、办事程序、时间安排,同时要及时把这些信息传达给学生,以便学生充分利用各项资源,安排学习和生活,避免错失机会或犯错误。教师应了解每位学生的生活、学习情况,如哪些学生准备报考研究生,哪些学生在外面兼职,哪些学生谈了朋友以及每年本专业的就业的情况等,及时提醒学生、帮助学生。

(2)指导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朋友。对于刚刚进校的学生来说,远离家乡,会觉得寂寞、孤独、困惑,同时学生还会遇到学习、生活、感情等诸方面的挫折,此时他们就像迷航的小舟,迫切需要舵手指点方向。指导教师可以与他们成为朋友,倾听学生的心声,回答学生的问题,给学生以支持,战胜挫折,恢复自信。

(3)指导教师必须贴近学生,做沟通学生和学校之间的桥梁和纽带。要深入到学生中去,及时了解他们的需求。一般来说,学生的需求是多样的,有些需求指导教师能够帮助解决,而有些需求是指导教师能力无法满足的,因此,教师应把学生介绍给能帮学生解决问题的人。对于学生而言,学习成绩的提高与学生个人生活密不可分,与他们接触的老师、同学、家庭、感情、社团,他们的身体、精神、情绪、课外活动、经济状况等都会对学习产生影响。其中的很多问题是指导教师知道但本身没有能力或职责解决这些问题,如学生的心理问题或生活困难,就需要专业人士或相关部门来帮助解决。指导教师发现问题后,应准确及时地把学生介绍给专门部门,由它们给予学生必要的帮助。

(4)指导教师要做学生利益的维护者。当学生与任课教师、管理人员、行政人员发生争议时,指导教师应从中协调,维护学生的利益。对于学生而言,不论自身的要求合理与否,都很期待指导老师能维护自己的利益,期望感受到来自老师的温暖。

总之,学务指导是“学生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学生和学校联系起来的重要机制。”然而由于在我国高校刚刚开始推行,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需要学校、院系、指导教师、学生几方面共同配合,采取有力措施切实解决制约学务指导制度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完善并推行这种有效的学生管理机制,为培养新世纪复合型人才提供制度保障。

[1] Beatty J D.The National Academic Advising Association: A Brief History [J].NACADA Journal, 1991,11(1):15-18.

[2] Gordon.New Horizons: Learning From The Past and Preparing For the Future[J].NACADA Journal, 1998,18(2):10-11.

[3] 张建和.学务指导背景下的大学生辅导员角色的定位[J].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2007,(3):55-57.

[4] 田晶,吴太山.高等师范院校学生学务指导刍议—基于美国“学生发展理论”的视角[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8,27(1):113-115.

[5] 谭智力,朱冬姣.高校本科学务指导制度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09,129(1):13-15.

[6] 傅苑,李晖,姜明敏.大学生学务指导工作模式创新——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为例[J].中国电力教育,2010,172(21):172-173.

Some Experiences in the Academic Advising Background

DU Xue-bin1,2, GUO Xiu-rong1, XIE Na3
1.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Wuhan 430074, China;
2.Institute of Ocean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Qingdao 266071, China;
3.Jianghan University, Wuhan 430056, China

The academic advising is a new management mode adapted to the credit system, employment guidance and ideological education in the university.It is a comprehensive reform of the original student counseling work.The objectives, tasks, modes and achievements of academic advising a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and the author’s experiences of academic advising from 2007 to 2009 also are introduced.Finally, some questions are brought out and expect universities, managers, teachers and students to solve them together.

academic advising; student counselling; teaching management

G640

A

1006-9372 (2011)02-0027-04

2011-02-25;

2011-04-12。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201003654);教育部博士点新青年教师基金项目(200804911520);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09045184);山东省博士后创新项目专项资金(200803108);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优秀青年教师基金(CUGL100252);国土资源部海洋油气资源与环境地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MRE200907);中国科学院海洋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MGE2009KG08)。

杜学斌,男,讲师,主要从事海洋地质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工作教师学生
最美教师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赶不走的学生
不工作,爽飞了?
学生写话
学生写的话
我要出舱工作
再说还有工作忙
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