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教育发展的新思考
2011-02-19胡凤英
胡凤英
(江苏省成人教育协会,江苏南京210000)
社区教育发展的新思考
胡凤英
(江苏省成人教育协会,江苏南京210000)
当前,我国改革发展处于关键阶段,建设学习型社会步入提速阶段,社区教育走向全面提升阶段,在新的形势下,社区教育在地位提升、功能发挥、运行机制、制度建设、学习方式、内涵发展等各方面都必将出现新的趋势,需要在管理体制、民主推进、教育服务对象、教育培训活动形式、资源活化等方面实施新的策略。
社区教育;新形势;新走向;新策略
自1999年“开展社区教育实验工作”的提出,十余年弹指一挥间,全国的社区教育以实验区为标志,取得了显著发展。历史化作积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又向我们发出了新的号令:“广泛开展城乡社区教育,加快各类学习型组织建设。倡导全民阅读,推动全民学习。到2020年,努力形成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学习型社会。”立足新起点,如何推动社区教育迈上新台阶,值得认真思考和实践。
一、社区教育面临的新形势
(一)我国改革发展处于关键阶段
《纲要》明确指出:“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人口、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大,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都凸现了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这里所说的国民素质,应理解为全民素质,而非单纯学校学生的素质。改革发展必须依靠人民,也就是说全体人民是改革发展的主力、动力,深入发展需要决策科学性,也要全国人民的充分理解,团结一心,共同努力。改革发展在推动社会进程中,势必会产生诸多矛盾,这些矛盾形成的社会问题必然会反映在社区建设和社区居民的生活中。面临这个形势,社区教育应该思考如何发挥教育的教化功能,关注民生、了解民意,沟通民情、凝聚民心,关怀弱势群体,体现教育温暖,彰显教育的人民性,促进社区和谐。
(二)学习型社会建设步入提速阶段
党的十六大、十七大都将“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作为我国社会发展目标。《纲要》要求2020年“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从时间判断上,如果把前十年界定为奠定基础,逐步推进阶段,那末,将要开启的又一个十年则应为提速阶段。学习型社区是学习型社会的重要基石,没有社区的学习型就难有社会的学习型;而社区教育是否充分发展,其成熟度直接关系到学习型社会建设的进程,时间紧迫,任务艰巨,社区教育必须加快步伐,加速前进,以“十二五”规划制定为契机,加强目标引领,将社区教育迅速拓展到“全民阅读、全民学习”。
(三)社区教育发展走向全面提升新阶段
历经十年,社区教育通过实验,渐进发展,成绩喜人。但与社区教育应有的价值、应发挥的功能,与社区建设、社会发展进程,与教育现代化要求相比,都存在明显差距。所谓进入全面提升新阶段,就是继往开来,创造新的飞跃。一是要从《纲要》的战略目标和战略主题来明确社区教育的工作方针,即坚持以民为本、促进均衡、创新创特、提升品质、服务社区。二是要在影响带有根本性、基础性、全局性的问题上有新的、实质性突破,例如,体制、机制,政策、队伍、经费等保障体系建设,公共教育服务平台建立,丰富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内涵深化,品牌打造,文化引领与文化建构,人们的参与度、满意率等,使社区教育全面发展、科学发展、品质发展,从而推动教育民主在社区的区域实践。
二、社区教育的新走向
(一)社区教育地位将随着现代教育多元价值观的确立得到明显提升
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相比,重要区别之一就是它的包容性,全民终身教育性。在传统教育看来,教育即等于学校,教育价值即等于学校教育价值,是单一教育样式形成的单一教育价值观。终身教育、特别是学习型社会概念的提出打破了这种观念。《学会生存》告诉我们:社会不能通过一个单独的机构对它的所有一切组成部分(无论在任何领域内发挥其广泛而有效的作用,不管这个机构多么广大。如果我们承认,教育现在是,而且将来也越来越是每个人的需要,那么不仅必须发展、丰富、增加中小学和大学,而且还必须超越学校教育的范围,把教育的功能扩充到整个社会的各个方面。我们越来越不能说,社会的教育功能乃是学校的特权。所有部门——政府机关、工业交通、运输——都必须参与教育工作。”[1]学习型社会是现代教育集中体现于现代社会形态的一种概括,现代教育的多元性决定了建设学习型社会必须依靠多元教育,既要有完善、优质的学校教育体系,也要有广泛、厚实的社会教育体系。因为学校教育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基础、前提,如果学校教育体系不完善,应有的基础教育薄弱,或者不丰富;如果人的一生没有充分受到学校教育,那又何谈终身教育!但是,在完善学校教育体系的同时不可忽视社会教育,需要牢固建立社会教育价值观。没有面向居民的社区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不是现代教育;没有面向弱势群体的教育,也是不公平的教育。在现代教育思想的关照下,社区教育的价值一定会得到提升。
(二)社区教育功能将超越传统教育范畴,成为推进社区建设的重要载体
功能取决于特性。社区教育基本特性主要表现为全民性,即社区居民的全纳教育;终身性,即贯穿社区居民人生全过程;乡土性,即反映带有本社区浓郁特色的教育文化;生活性,即与社区居民生活密切相关;非功利性,即基本属于满足社区居民自我发展的公益性教育。社区教育是教育,必然具有教育原有概念所蕴含的功能,即知识教育、技能培训,但社区教育更赋有社会教育功能。因此,社区教育既注重发挥教育本体作用,体现教育属性,又必须着眼发挥教育的社会作用,体现社会属性,相比学校教育显示出明显的超越。其主要功能有:(1)服务学习型社区建设。这是社区教育的直接功能,亦可称为显性功能。构成学习型社会的要素大体有:以终身教育体系为基石,以全社会的学习共识为思想基础,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追求目标,以丰富的公共学习资源和健全的支持服务体系为支撑,以全民终身学习为表征。衡量学习型社会的基本标准应为:终身教育体系极为完善,超越时空,学有所教;公共学习资源极大丰富,开放便捷,学随心愿;学习制度极端灵活、完善,法规健全,学有保证;全民终身学习积极性极其高涨,自觉主动,人人皆学;学习与劳动、生活、休闲极度融合,学无止境,学无极限;学习成为组织、个人发展、国家、城市竞争力提升的重要途径,自我超越,共享学习。学习型社会是社会发展目标,更是各类教育的发展过程,是各类教育作用合力的结果。社区是社会的基础,学习型社会必然依赖于学习型社区,所以,建设学习型社区是社区教育的目标、内容、功能的重要体现。(2)服务“社会生活共同体”构建。这是社区教育的核心功能,也是社区教育的显著功能。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完善城市居民自治,建设管理有序、文明祥和新型社区。”十七大报告又提出“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社会生活共同体”的提出既是对新型社区的一个注释,更注重凸显了社区本义,是人们集体居住、共同生活的地方。什么叫“社会生活共同体”?可简单理解为在共同条件下结成的共同生活的集体。其特点:一是公民身份的共同性,不分级别,人人平等;二是居住区域的共同性,生活在同一个地理方位,具有该区域生活必备的条件,适合人居;三是目标、心愿的共同性,对生活的外环境(社区)期冀:“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四是生活权益的共享性,包括政治生活的参与权、管理决策的知情权、建言权、教育文化活动的享有权、弱势群体的关怀权、个人生活的自由权;五是建设责任的共负性,人人都是责任者、建设者,自觉承担共同义务。(3)服务新时代社区文化建构。这是社区教育的渗透功能,也是社区教育的隐性功能。文化越来越成为城市的竞争力、名片,是更内在更深沉、起着重要影响的力量。这种力量的集聚需要人们通过各种活动、人际交往,以及日常行为长期积累,相互影响,潜移默化。社区教育能够也应该赋有建构新时代社区文化服务功能,这是因为:首先,社区教育可以弘扬传统文化,挖掘、传承地方人物、历史,陶冶、净化人的心灵;其次,推进民主文化,通过社区教育民间团体的各种活动,结合社区建设与人们的生活实际组织议事园、民主评议会、民意听证会、民情恳谈会等,沟通民情,培养公民意识,调动参与社区决策、社区管理的积极性,增强社区人民民主;第三,促成学习文化,宣传终身教育、终身学习,营造学习氛围,焕发学习积极性,快乐学习,愉悦身心,提高市民素质;第四,形成和谐文化,实施教育关怀、教育帮扶,化解社区矛盾,开展邻里活动,改善人际关系,打造社区精神,展现社区新风貌。(4)服务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社区教育的终极功能,也是社区教育的本质功能。一是人的发展要靠教育、学习,应用、实践;二是人的发展是社会的需要,由自然人走向社会人,承担社会责任,必须接受教育,随着社会进步对人的要求越来越高,人的教育由一次性走向终身性;三是人的发展是人的本性要求,人的生命历程各个阶段需要生存、提高,个性爱好的满足,与此相随相伴的便是教育学习过程。社区教育贯穿全程,力行学有所教、学有所成、学有所用的宗旨,因此,能帮助人们实现理想、梦想,弥补人生缺憾。
(三)社区教育运行机制将在政府引导下,形成多方民主推进的格局
多方民主推进是指依靠社区内各种民间社团、居民自助自主组织、社区教育志愿者团队等的集聚耦合力量开展社区教育。目前,我国社区教育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主要依靠政府,这是由我国社区教育尚处于初级阶段的特点所决定的。然而随着我国社会全面转型和社区教育的深入发展,社区教育的运作将要有一个新的变化,这就是在政府的引导下出现多方民主管理、民主推进的格局。首先,这是政府转变职能的必然趋势。社会全面转型下,政府管理观念势必整体转变,由权力型转为服务型,由统包统揽转为提供丰富、优质教育资源、政策支持、法规、经费保障,引导社区教育有序发展,而不再充当具体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再者,是建设公民社会的必然要求。公民社会需要公民的民主意识、参与意识、社会公德意识、社区发展责任意识,这些都应该也可以通过民间社团开展的社区教育活动来培育。第三,是社区教育自身规律的客观需要。社区教育属于社区居民自己的教育,社区居民是社区教育的主人,只有社区居民自觉自愿,来自内生力焕发出极大积极性,社区教育才会充满草根活力,持续发展。
(四)社区教育制度建设将由浅入深,由一般行政管理、粗放管理走向学习管理、精细管理
自开展社区教育实验以来,实验区都加强了制度建设,基本保证了社区教育的有效进行,但这些制度多集中于行政管理,而且比较一般、粗放。《纲要》明确提出: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纵向衔接、横向沟通,提供多次选择机会,满足个人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要。这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制度的重大突破,是教育观念的重大转变,是对非学历继续教育的认可与激励,也是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有力举措。这对于社区教育而言,无疑是发展机遇,同样也是挑战。面对的课题是社区居民的学习制度建设,要建立社区居民的学分银行,实施学分积累,与有条件下的学历教育相沟通,与鼓励全民终身学习的政策相衔接。这种学习制度的建设需要集约、精细化的管理,实现管理的信息化。即使行政管理,如教育部提出了制定社区全民学习中心规程、社区教育工作者岗位规范、各类学习型组织的基本要求、数字化学习评估标准等,更是标志着管理制度建设的深入和要求更高。
(五)社区教育学习方式将伴随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更为便捷、开放、多样
信息技术革命“改变我们的学习方式、工作方式、娱乐方式——一句话,我们的生活方式。”[2]实际上,在信息化背景下,数字化生存与学习化生存犹如一对孪生姐妹,相继问世,因为数字化生存直接导致“随选信息”,于是,学习化生存“既是一种人的存在方式的体现,又是一种社会发展的必须。”[3]当今,教育信息化不仅是教育手段的更新,更是教育观念、教育发展方式的变革,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社区教育也必须顺应这一趋势,为社区居民数字化学习服务,以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促进学习型社区建设。
为使社区教育资源更丰富,市民学习选择空间更大,各地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都有这方面的内容,如上海提出,“构建21世纪城市泛在学习环境”,建设“上海学习网”,为市民提供在线学习。江苏省也提出了建设数字化终身教育资源,完善省、市、县综合性学习网站,建好终身教育资源网上超市,开发网络学习课件和终身教育课程,建成覆盖城乡的数字化终身学习网络。社区教育只有勇做信息化、数字化生存、学习的“弄潮儿”,并积极实践,方能发挥更大作为。
(六)社区教育内涵建设将以项目群为载体,更为丰富、更具品质
以项目推进已成为管理工作的一种有效方法。面对社区教育实验什么、示范什么,三年前不少实验区都感觉朦胧、困惑不清,有的实验区在实践中产生了项目意识,把工作中的重点、难点、想要打造的特设亮点化成项目,取得了明显成效,创新了社区教育工作。实践证明,实行项目推进,进行项目化管理,有利于找到社区教育的突破口,引导发展,规范管理,提升品质;有利于形成项目级别划分、分类管理,使社区教育工作显现层次感、梯度性。例如,苏州市木渎镇开展的“万人读书节”就是把终身学习理念、活动的目的、推进的策略等以项目方式进行,被苏州市评为精品项目。近年来全国社区教育专业委员会组织了示范街道(乡镇)、示范项目、特色课程、实验项目、数字化学习社区现行区的评审,其目的就在于以项目推进法引导社区教育的深入发展、品质发展。
三、深入推进社区教育的新策略
(一)在社区教育管理体制渐进完善中注意处理好教育部门与其他部门的关系,实体运作,形成合力
社区教育属社会教育范畴,社区教育理应强调所有部门的参与组成责任共同体、管理共同体、资源共同体、实施共同体。如何形成这样的“共同体”?关键在于充分理解社区教育管理体制的特点、管理规律,最大限度发挥社区教育委员会(领导小组)的统筹管理作用;充分利用规划的制定、年度计划的制定与执行,明确各部门在社区教育中应尽的职责和义务,既合作又分工;建立切实可行的联系纽带,形成社区教育联盟,包括联系会议制度、共同督导检查制度、尤其以共同开展的社区教育活动为载体,并肩同行。如举办读书节、终身学习周活动、节庆教育文化活动等,在社区教育委员会统一领导下,共同策划,分工负责,共享为民服务成果,每个部门不再是客人而是主人,不再是被动参加而是有了一份责任;4.强化社区教育办公室协调职能作用。社区教育办公室是隶属于社区教育委员会领导下的组织、协调机构,应更多地与横向部门联系,包括决策调研、策划多部门联合活动等,切忌限于教育部门。
(二)在社区教育民主化进程中注意处理好政府引导与发挥社会组织作用的关系,加大民众推动力度
民众的组织作用、参与作用是社区居民的基本权,是社区教育进步与公民意识的体现,是社区教育发展的长效机制。社区教育不仅表现为教育平等,而且还应体现在实现教育公平过程中尊重民意,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因为“民主有力量改进教育的机构、范围和实践”[1]。我们必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扩大数量,增强活力;倡导居民创新、开拓,突出教育元素的民间组织;健全机制,政策扶持,科学管理,从而焕发民众的参与意识,唤醒民众的教育自觉。
(三)在教育服务对象上注意处理好老面孔、新面孔关系,以多样化满足各类人群的需要
居民参与度既是衡量社区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参数,也是衡量社区教育民主程度的重要标志。笔者有一次参加江苏省社区教育视导,有心花了一个小时,在街上、广场、公园,分不同对象,有选择地询问了20多人,结果无一人知晓社区教育,不知道有这么一类为社区居民服务的教育的存在。事实上不少实验区存在的“老面孔”现象正是目前我国社区教育的真实写照,明示着我国社区教育从整体而言尚处于萌动期。社区教育在我国现代教育体系中尚属新生事物,需要有个成长、成熟过程。所以,社区教育的广覆盖,是今后发展必须突破的首要重点和难点。首先要充分利用各种形式,广泛宣传,扩大知名度和居民的知晓度,努力做到家喻户晓;二是丰富社区教育内容和形式,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根据不同对象、不同人群,设计各异的项目、课程,喜闻乐见、生动活泼,以适应多重需要;三是提高社区教育培训活动的品质,使居民愿学、乐学,学有所获;四是制定鼓励政策,调动居民参与的积极性,尤其是精神方面的激励。
(四)在教育培训活动内容上注意处理好知识、技能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着力提高市民综合素质
自古以来,教育的任务就是传道、授业、解惑,但由于教育前行过程中逐渐参杂的功利性愈演愈烈,把传道授业解惑局限于知识传授、技能培训范围,少有了成人之道理。脱离了自立于社会人的品德,也就是有知识而无素质,文化人却无文化。正像有人所说,我国铁路交通已处于高铁时代,却没有建立起相适应的高铁文化,科学技术具有较高水平,但社会成员的文化或使用这种技术的人员的文化却处于低级阶段,结果技术与文化分割和烈解,优质高效的技术无法很好地服务社会。一个现代化的社会需要全体民众的现代文明意识作为支撑。社区教育为民服务,最根本的是着力提高市民的综合素质,使他们需要学习、学会学习、享受学习,通过各种有意义的教育活动,改变落后的文化意识,增强公民意识,塑造现代文明。
(五)在教育培训活动形式上注意处理好授课与教育活动的关系,增强社区教育吸引力、凝聚力
社区教育的生命力、活力在于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用群众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教育形式、让老百姓乐于参与,获得高尚的精神生活,社区教育决不能搞课堂化、课程化,一定要灵活多样,重视居民的交流、互动。国家《纲要》提出“倡导全民阅读”,社区教育如何引导社区市民读书,这就需要开展各种与阅读有关的读书活动。全国民进副主席、中国教育协会副会长朱永新认为一个城市的美丽,不是仅看有多少高楼大厦,不仅要看它有多大的GDP,而是看它能有什么样的气质和追求,看它有没有善于阅读的市民。而阅读尤其是共同阅读的生活,对于形成共同的核心价值与共同的思想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社区阅读是“全民阅读、全民学习”要求使然,我们必须针对社区阅读的薄弱环节通过多形式、多样化活动促使学习、阅读不仅成为社区教育的重要内容,而且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六)在资源配置上注意处理好固化与活化的关系,使区域教育资源真正活起来
社区内教育资源的确颇为丰富,有显性、隐性,物化、非物化,组织系统、非组织系统,教育系统、非教育系统等。有,并非能用;用,未必用足、用好。资源“活化”即是通过有效运作使资源由“死”变活,由静到动,达到配置最优化,效益最大化。攻克“活化”难点的关键,一是更新观念,树立各部门的社区教育责任感,共为民谋利、谋益;二是建立长效机制,以制度建设保障资源突破部门所有,尽其所能;三是扎实破解管理中的现实问题,杜绝开而又关的现象,促进资源“活化”步入良性循环。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201,99.
[2]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M].胡泳,范海燕译.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
[3]赵幼华,杨之藩.学习化生存——你别无选择[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
A Fresh Reflection on the Development of Community Education
Hu Feng-ying
(Jiangsu Adult Education Association,Nanjing 210000,China)
Abstract:China’s reform and development are currently in full swing. The construction of learning- type societyis at a high- speed stage, and community education at an all- round elevating phase. Under such new circumstances,the status, functions, operational mechanism, system construction, learning style, and development ofcommunity education are sure to be a new trend. And such news trategies as management system, democratic advancement,service targets of education, education and training, resources activation need to be adopted
community education;new trend;new development;news trategy
胡凤英,女,江苏省成人教育协会副会长,主要研究方向为成人教育、社区教育。
G720
A 文献标识码:1674-7747(2011)13-0051-05
[责任编辑 金莲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