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949-1966:我国职教课程的本土化发展

2011-02-19唐芬芬

职教通讯 2011年13期
关键词:职教课程体系教材

唐芬芬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教育学院,广东广州510665)

1949-1966:我国职教课程的本土化发展

唐芬芬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教育学院,广东广州510665)

从1949年到1966年的17年间,我国职教课程遵循立足本土、学习苏联的战略方针迅速发展,经历了体系构建、课程发展“大跃进”以及整顿发展三个阶段,呈现出满足政治需要的课程功能,文化普及和技术提升并重的课程内容,立足本土、批判借鉴的课程发展等特点。

职业教育;课程;本土化

新中国成立后,在1949-1966年的17年间,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历史变革,教育领域也不例外。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承载着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影响着教育理念的最终实施。伴随着新中国各级各类职教体系的调整、变革与发展,职教课程也随之进行着立足本土、批判借鉴的深刻变革。

新中国成立后,百业待兴,有临时宪法之称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制定出了新中国文教政策,指明了教育建设方向。为落实《共同纲领》,教育部于1949年12月召开全国第一次教育工作会议,明确了教育工作总方针,提出“建设新教育要以老解放区新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某些有用的经验,特别要借助苏联教育建设的先进经验”[1],要立足本土,学习苏联,建设符合国情的、面向大众的、先进科学的新教育体系。在这种战略方针指导下的新中国职教课程的发展,既是对老解放区以及国民党统治区等“旧式”职教课程的继承和改造过程,又是以“引进模仿、批判借鉴”的方式将苏联职教课程“本土化”的过程。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职教课程的体系构建(1949-1956)

新中国成立到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新中国职教体系包括职教课程的体系构建阶段。

(一)初等技术教育课程体系

1951年,政务院颁布《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规定初等教育包括工农速成初等学校、业余初等学校和识字学校(冬学、识字班)、以及小学附设的各种补习班和专业训练班,主要招收工农干部和其他失学劳动者,施以相当于小学程度的教育,旨在提高工农群众的政治觉悟和文化水平,学习一些专门技能和实施技术训练,常设的主要课程有识字课、政治课、技能课、算术课等,实施识字教育、政治教育、生产技术教育、卫生等教育。

(二)中等技术教育课程体系

《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中规定中等教育包括工农速成中学、业余中学和中等专业学校,以及附设的各种短期技术训练班或技术补习班,主要招收工农干部和产业工人。

工农速成中学和业余中学主要施以全面的普通文化知识教育,课程相当于普通中学的基本课程。工农速成中学创办之初,教学计划与普通中学不同,但各科教材和普通中学相同,主要有国文、数学、自然、化学、物理、地理、历史、政治、制图、体育、音乐等。只是内容上有精简,加强了某些重要内容,减少某些无用的或用处很少的内容,以文化补习为主,侧重普通教育,技术教育内容较少。

中等专业学校主要包括技术学校(相当于高级中学程度)和初级技术学校(相当于初级中学程度),培养初级和中级技术人才。建国初各技术学校“从科目设立到教材内容,从教学要求到教学方法,一般多是大学的一套。以技术课程而论,这些教本内容不是陈旧空泛,不适合实际需要,就是偏重高深理论,不切合学生当前程度。”[2]1952年《关于整顿和发展中等技术教育的指示》中明确“中等技术学校的课程应包括普通课、技术课及实验实习”[3]。1954年9月《关于改进中等专业教育的决定》要求教学计划的内容必须完全与专业的业务范围相适应,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应包括完整的教学过程,要十分重视生产教学,教学实习和生产实习的时间应占理论教学时间的25%~35%。在教材使用上,1953年至1956年,中等专业学校普遍使用苏联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使用翻译的苏联中等专业学校的教材,或在苏联教材的基础上,适当增添我国生产方面的例示。

此外,各地还举办了各种类型的训练班和大批技工学校。1954年4月,劳动部制定《技工学校暂行办法(草案)》,提出技工学校按产业部门分别设置,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由中央各主管部门制定。在课程设置上,以技术实习为重点,技术理论课程约占10%~20%;技术实习约占60%;普通课约占20%~25%。1955年第一次全国技工学校校长会议明确了技工学校的教学工作以生产实习教学为主的方针,规定生产实习与理论教学的课时比例一般为6:4,即生产实习占60%,政治、文化和技术理论课占40%。

(三)高等技术教育课程体系

发展高等技术教育主要是参照苏联的专业和课程设置。1952年教育部要求先翻译苏联高等学校一、二年级基础课的教材及某些专业课教材,而后再逐步翻译其他各种课的教材。因此,这一时期的高等技术教育所用教材基本上是搬用苏联教材。1954年后套用苏联做法,基本否定了专修科和训练班在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中的地位,逐年减少专修科招生任务。1957年,专修科全部停办。

这一时期的职教课程表现出两个特点:(1)普通教育与技术教育并重。解放初期,为了稳定政权,需要文化普及教育、技术教育并举,文化普及的课程内容侧重识字扫盲等普通教育和政治教育内容,技术教育主要以工农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主,侧重发展初级和中级技术教育;(2)“以俄”为师的模仿借鉴对于快速建立职教课程体系起着一定促进作用。其一,用“教学”取代“课程”相关概念,使用“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和“教学法”等概念及理论;其二,套用苏联课程结构和科目设置,形成“苏联”式教学计划;其三,移植苏联式中央集权的课程管理制度,建立起苏联式高度集权而统一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以及“固定课程表”;其四,引进编译的苏联教材及管理制度;其五,教师教育强调对苏联教育理论的学习。因此,苏联的课程和教学的理念深刻地影响着具体的课程实施。

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职教课程发展的“大跃进”(1957-1961)

随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我国开始全面探索自己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提出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观点,勤工俭学、半工半读的教育形式迅速发展,积极发动全民办学,形成了全日制、半工半读、业余学校等三类学校,课程体系也发生了重大改变。

(一)“劳动课”列入各级各类学校课程

1957年《关于增设农业基础知识课的通知》要求各地初三可增设农业基础课,并编写相应的教科书;1958年《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提出“在一切学校中,必须把生产劳动列为正式课程。每个学生必须依照规定参加一定时间的劳动”,[4]随后各级学校普遍把劳动列入课程计划,增加工农业生产基础知识的课程(小学增设手工劳动),增设工农业生产实习和生产参观。在1958年“大跃进”的推动下,各地学校的劳动越搞越多,出现了片面强调参加劳动的情况,如“生产到哪里,学习到哪里”,“工地是学校,炉旁是课堂”等口号,严重冲击了正常的教育秩序。

(二)课程管理权利下放

1958年《关于教育事业管理权下放问题的规定》推动了教育活动“大跃进”,课程管理也出现了中央集权向地方分权的重大变革,各地纷纷进行各项课程改革。(1)改革课程设置,精简内容。大砍大并基础课,大破专业课的理论体系,少讲、略讲一些内容,以缩短学制;(2)纷纷自编教材。《关于教育事业管理权下放问题的规定》中提出“各地方根据因地制宜、因校制宜的原则,可以对教育部和教育主管部门颁发的各级各类学校指导性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通用的教材、教科书,领导学校进行修订补充,也可以自编教材和教科书。”[5]因此,不再用国家统一的课程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出现了“校校编教材、人人编教材”,包括一些乡土教材;(3)课程实施上,开展群众性教学改革运动,普遍推广“实验教学”、“现场教学”,请有一些工人、老农任教,取代了传统的强调知识体系的教学。“大跃进”时期,由于下乡下厂,劳动时间多,教学时间少,课程设置混乱、教材编写无序,教育质量大幅度下降。

这一时期的职教课程特点主要也有两点:(1)职教课程与普教课程紧密结合。“劳动教育”的理念渗透于各级各类课程体系,形成了“劳动化”课程特点;(2)课程管理从高度的中央集权向地方分权,转为地方自主管理。这虽然极大地激发了地方参与课程改革的积极性,但由于缺乏统一有序的管理,在课程设置、教材编选及课程实施上随意性大,严重违背课程发展规律,导致教育质量的下降。

三、调整巩固时期,职教课程的整顿发展(1961-1966年)

由于大跃进时期的教育缺乏宏观指导,统筹规划,盲目发展的混乱状况导致了教育质量的下降。1961开始,我国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整个职教体系包括课程体系也进行了全面整顿。

(一)调整职教课程的设置

不同类型学校的政治教育、文化教育和技术教育课程的开设有所区别。在业余初等教育阶段,开设语文、算术等文化基础课,同时,安排一些技术课程。中等业余学校,除开设必需的文化课外,多开设了一些生产技术课或业务课。在一些技术学校循序渐进安排课程,如先学文化课,再学技术基础课,最后学专业课。

(二)调整技术类课程和劳动课程的开设

这一时期,半工(农)半读学校大量开展起来,1965年半工半读学校课程设置中政治课占10%,文化课占30%,技术理论课占60%。另有相关规定要求中等技术学校每日劳动时间不超过8小时,初中每日以6至7小时为宜。这些规定保证了教学时间,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三)整顿教材编订

实行国定制与审定制相结合的教科书制度。技术学校某些通用专业课教材和基础技术课教材,以及数学、物理等普通文化课教材由劳动部统一组织编写和审定。重视地方教材、乡土教材的编写,教材编订逐步走上正轨。

(四)建立稳定的教学秩序

强调学校必须以教学为主,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教师。并且规定,要稳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不得随意变动。在各项调整政策的实施过程中,我国职业教育又开始了蓬勃发展。

这一时期职教课程特点表现为国家重新加强了课程的集中统一管理;针对职教课程的特点,加强了技术类课程的开设;农业技术知识被列为普通高中的选修课;教材编订实行国定制和审定制相结合,课程实施遵循一定的教育规律,职教课程发展开始规范有序。

四、17年我国职教课程本土化发展的启示

(一)政治干预与职教课程的发展

职教课程发展的驱动因素主要有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新中国成立后17年,由于缺乏必要的社会、文化和经济基础,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国家规划、制度强制等政治手段成了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动力,政治主导着课程政策的制定和实施。1958年国家提出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政策导向教育发展大跃进,鼓励发展地方办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实行课程管理权力的下放,各地纷纷缩短学制,精简课程,自编教材,自定内容,政治课程和劳动课程的无序开设冲击了正规的课程秩序,课程发展一度陷入混乱。1961国家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对课程体系进行一定的恢复、调整和改进,职业教育又得以迅速发展。因此,新中国成立后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虽然要服务于经济建设,但突出地表现为满足政治的需要,无论是建国初的体系建立、大跃进时期的无序发展以及随后的恢复、调整和改进主要是政治因素左右着职教课程体系的发展。可以说,政治主导职教体系包括课程的发展是当时的必然抉择,新中国成立后,“一穷二白”的经济和文化教育状况对职教发展从规模到层次的驱动力量有限,只能更多地依靠制度政策等强有力的政治手段进行调节,为经济发展超前培养人才。在当前,我国工农业有了极大地发展,对于技术人员从数量到质量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但因为长期以来重普教轻职教,人才培养滞后于经济发展,因此,国家出台了相关政策措施大力扶持,才有了职业教育尤其是中职教育的大发展。因此,在职业教育的发展上,无论是技术人才的“超前”培养或“追赶式”培养,都需要国家运用一定的政治手段适当适时地干预。

(二)立足本土、批判借鉴与职教课程的革新

新中国成立后17年,整个教育体系包括职教体系是立足本土,以“俄”为师的继承改造、批判借鉴的发展过程。这里首先是本土课程经验的继承与改造:(1)继承了老解放区针对工农速成的课程实施方式,保留并发展了有关的文化课程、政治课程和劳动课程;(2)取消或改造了旧学校中政治类课程,改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理论课程,讲授时事政策、中国革命常识、社会科学基本知识等内容;(3)改造公立私立技术学校,明确课程管理部门。1951年规定一切公立私立中等技术学校的课程原则、教学计划等由中央教育部统一领导。

1949-1966年,尽管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跌宕起伏,但总的来说是蓬勃发展的一个时期,尤其以“俄”为师无疑对于我国职教课程体系的迅速建立和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全盘学习苏联的过程中,我们的本土经验没有很好地整理并继承发扬,在盲目崇拜的热潮中,也削弱了我们对苏联课程理念的鉴别吸收,本土意识薄弱导致生搬硬套外来经验的水土不服。课程革新应该是立足于本国的政治、经济、教育制度,对外来课程理论取舍扬弃的选择过程,选择结果最终会受到教育实践的本土检验。在日渐全球化的背景下,职教课程的发展自然不能固步自封,只有立足本土,理性地批判借鉴外来经验,才是我国职教课程本土化发展的长效机制。

[1]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大事记(1949-1982)[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8.

[2]李曙森.对整顿、调整中等技术学校的意见[J].人民教育,1952(3):21-23.

[3]政务院.关于整顿和发展中等技术教育的指示[J].人民教育,1952(7):95-96.

[4]顾明远.《中国教育大系》第3卷[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2210.

[5]刘英杰.中国教育大事典(1949-1990上)[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374.

1949-1966:The Localization Development of Chinese Vocational Education Courses

Tang Fen-fen
(College of Education,Guangdong Polytechnic Normal University,Guangzhou 510665,China)

In 17 years from 1949 to 1966,the Chinese vocational education courses did a rapid development by learning from Soviet Union based on native education,which experienced three periods----the courses system establishment,great leap forward,and consolidation and adjustment.The courses presented the three characteristics,such as the political objectives,emphasizing general education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he developing by criticizing and learning others experience based on native education.

vocational education;courses;localization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中国职业教育本土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GJA104014)

唐芬芬,女,教育学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教师教育。

G719

A 文献标识码:1674-7747(2011)13-0031-04

[责任编辑 金莲顺]

猜你喜欢

职教课程体系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关于构建铁路职教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
教材精读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中英越洋握手 职教领跑未来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镇职教城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