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生批注式阅读指导策略初探

2011-02-19徐舍洲浙江省常山县三衢中学樊彩丽浙江省常山县常山一中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1年2期
关键词:文本探究语文

■徐舍洲(浙江省常山县三衢中学) 樊彩丽(浙江省常山县常山一中)

中学生批注式阅读指导策略初探

■徐舍洲(浙江省常山县三衢中学) 樊彩丽(浙江省常山县常山一中)

阅读其实是自我学习。一个人如果从小养成了阅读的习惯,他就可能是一个终身都喜欢读书的人。审视我们的阅读教学,学生读书好像只是为了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没有多少感悟。学生不会提出问题,即便是在新课程的指导下,教师注重了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但也指导乏术。孩子根本不会阅读,阅读教学依旧没有走出高耗低效的怪圈。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以为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引进批注式阅读能把这种精神落到实处。课前要求学生对文本评点批注,让学生既有明确的可操作的学习目标,又有相对自主的选择权,更提供了共同合作探究的空间,使他们对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具有自觉的意识和反映。课堂师生共同交流讨论,既是检验学习效果、分享收获的过程,也是思维碰撞、产生新见的过程。批注式阅读不仅是学生在自主状态下合作探究的过程,也是用精当文字进行创造性对话的过程。下面,我从三方面谈谈中学生批注式阅读的指导策略。

一、营造畅所欲言的学习氛围

20世纪 30年代,诗人卞之琳与读者李健吾就《断章》一诗的解读发生争议:诗人说评论者的解读不对。李健吾反驳说:“诗人的解释可以撵掉我的或者任何其他的解释吗?不,一千个不!……诗人挡不住读者。”然而,我们多年来的阅读教学却是在权威(作者、编者、教师等)的话语霸权中进行的。尤其是升入初中以后,大部分学生开始三缄其口,小学时那种竞相发言、乃至争执得面红耳赤的情形与日俱减,课堂上呈现出难得的“异口同声”。面对这样的情形,我们与其认为师生一起找到了文章的精髓,不如认为言语霸权导致了学生的“集体失声”。要真正落实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真正实现批注式阅读,我们必须营造畅所欲言的学习氛围。

首先,坚决捍卫学生的说话权利。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应该也必须拥有说话的权利,教育的本质不是“制约”而是“解放”。教师应努力“唤醒”学生、激活学生。通过不断的唤醒,使学生永远处于一个耗散的开放状态——“教育之为教育,正在于它是一个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语文教学尤其如此。阅读教学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尊重学生的独特见解。“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文本具有多义性,也具有发展性,我们不应该把某个文本的意义当成永恒的真理奉送给学生。大胆开展平等开放的对话交流,在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形成“对话场”,是实现批注式阅读的前提。

其次,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勇气和习惯。某著名特级教师曾要求学生“三不迷信”:一不迷信书本,二不迷信专家,三不迷信老师。敢于提出不同见解,是让学生从各种束缚、禁锢、定势和依附中解脱出来的必要条件,也是开展批注式阅读的必要条件。我们可以这样理解:生成源于质疑,深加工的疑问永远是学生生发语言、陶冶情趣的焦点,教学设计时应该将“疑”贯穿教学的始终。“读前设疑,读中释疑,读后思疑”,是我的基本原则。在怀疑——生成的过程中,使学生逐渐养成以怀疑和批判的眼光审视问题的习惯。

二、逐步推介阅读批注法

批注是我国文学鉴赏和批评的重要形式和传统的读书方法,它直入文本、少有迂回,多是些切中肯綮的短词断句,是阅读者自身感受的笔录,体现着阅读者别样的眼光和情怀。“批注式阅读”,就是指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随时在书页上用特定的符号或文字写下自己读书的所疑、所感、所想的一种阅读方法。

1.教一套“批注工具”

批注的方式大致可以分为符号批注和文字批注两类。先把批注符号传授给学生。同时,也让学生初步了解文字批注的基本特点:文字批注比较自由,可长可短,力求简洁明了,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就行。文字批注可以写在文章的天头、地脚、行间、旁空等处。根据批注所处位置的不同,可以简单地分为眉批、旁批、夹批、脚批等。眉批为疑难问题的提出与理解,旁批主要批内容概括和写作特点,夹批为重点字词的理解与语境含义等,脚批为对思想内容的评价和想象拓展等。

2.养一种“批注习惯”

(1)关注文本内容进行批注

首先,要关注文本的人物与事件的“空白点”,这是接受美学的重要概念:文本中充满了未定点和空白图式结构,其中未定点需要读者去确定,空白图式需要读者去填补,所有这些正是召唤读者阅读的结构机制。易中天《品三国》基本上品评的是《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和事件。历史小说与史书记载之间的差距,构成了小说中的“空白”和“不确定”。易中天就抓住了其中的“不确定性”,将《三国演义》中的人物与事件同《三国志》加以对照,并引用其他典籍、史书来一一佐证,深入浅出地将历史解读与人物轶事完美结合起来。

那么,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带动、指导、帮助学生开放阅读视野,将“未定点”确定化、“空白点”具体化,是实现批注式阅读的重要途径。

其次,要关注文本中情感与学生现实的交接点。接受美学理论中有一个重要的概念:阅读期待。它主张要充分关注读者广阔的生活经验——读者对历史或现实社会人生的生活经验。教学时,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李白“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豪放,杜甫“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忧郁……都是我们唤起学生情感体验,引发情感共鸣,获得审美愉悦的载体。《背影》为什么能唤起一代又一代人的情感体验?这是因为朱自清在文学创作中彰显了我们最熟悉不过的生活细节——背影。他所表达的对父亲的爱与愧疚,也是无数儿子的心声。

(2)关注语言特色进行批注

我们要改变应试教育重条条框框、轻文本内部的现状,必须鼓励学生直面文本,敢于感悟,敢于提问,敢于深入敲打文章的语言。著名特级教师韩军认为:语文教育应该着意精神,着力语言,得益能力。语文课就要确立语言的中心地位。我们在指导学生揣摩文本语言的时候,适时引进批注式阅读,就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

首先,在字词教学时使用批注法。汉字是学生学习语文的窗子,凭借它可以勾连出相关的词语、成语、诗词,拓宽学生的视野。例如,教学《桃花源记》中“黄发垂髫”的 “黄”字,不是只讲它的颜色,而是引导学生探究它在中原黄河文化中的底蕴,探究封建皇帝视“黄”为国色,以黄袍加身显示唯我独尊的现象,引导学生联系“黄道吉日”“黄钟大吕”“黄粱一梦”等,探究中西文化的碰撞——蓝与黄的交响等等。又如讲到《〈论语〉十则》中“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的“信 ”字,引导学生去探究古人的造字意图,探究孔子“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的做人准则,联系商鞅立木取信、曾子杀猪守信等等,形成对“信”的深入理解,并以文字的形式进行批注,一如说文解字。

其次,在探讨表达特点时使用批注法。学习《敬畏自然》时,有两个同学针对课文第一段作了这样的批注:“用比喻的手法形象说明自然是无可替代的,与自然作对,就是在磨造灭杀人类之剑。”“运用比喻、对比手法,形象而生动地写出了人类对于大自然来说,是微不足道的,只是大自然的一份子罢了。”有同学对第二段作了这样的批注:“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了自然的伟大创造力、人类的渺小浅薄。”有同学对第八段作了这样的批注:“连续运用六个反问句,语气强烈,突出宇宙的生命无处不在。它的生命在天地间飘荡,在人世间逗留。世上的一草一木,一生一息,都是宇宙生命的体现。”当抄录下学生批注的时候,我心底里暗暗高兴,因为发现了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更因为发现了一种既轻松又有效的阅读教学方式。其实,可以进行批注的不仅只有修辞手法,还有说明方法、描写手法、抒情方式以及句式变换等。以句式变换为例,由于艺术表现的需要,作者会将作品的叙述语句进行变异,即作者在叙述中“创造出一种虚构的结构”,从而对自己的创造意图进行剖白,如鲁迅先生在《祝福》中就写道:“她(祥林嫂)手里拿着一个破碗,空的。”这里将定语“空的”置后,起到很好的强调作用。诸如此类的句式变换就可以引导学生去批注。

再次,引导学生对文本的标点使用进行批注。众所周知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作者将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描写得栩栩如生,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标点的巧妙运用。例如:“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有念‘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有念‘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的,有念‘上九潜龙勿用'的,有念‘厥土下上错厥贡苞茅橘柚'的……”。鲁迅没有将学生所读的内容(即引用的部分)用逗号隔开。而先生读的“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 ~~;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荷 ~~……”不仅正确使用逗号断句,而且加上了“呢”“噫”“嗬”等衬字,甚至还加上了拖音符号“~~”。这一类标点的使用也是作者的匠心所在,引导学生深入批注,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进行深度阅读。

(3)关注写作手法进行批注

如果说上述批注是为了引导学生理解课文,那么从写法角度批注则是为了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在鲁迅的小说里,《社戏》是很特别的一篇。鲁迅小说的笔调是严峻冷静而低沉压抑的,几乎使读者喘不过气来,而《社戏》的抒情笔调与其他小说有很大的区别,很接近《朝花夕拾》中的篇章。教学后,我们给学生布置了这样的课后研讨题,要求充分利用图书资源(或网络资源),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式研究,通过比较阅读,深入地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挖掘一点人性中共同的、美好的东西。第一步:查阅资料,找到《社戏》原文的前半部分和鲁迅的《故乡》,以及其他作家写故乡或写童年的文章 1-2篇(篇幅不要太长)。第二步:对比阅读,以小组为单位,围绕以下问题阅读:①京城看戏与小时候在故乡看戏有什么不同?②找出社戏和故乡中的故事背景、人物、自然景物的异同。③其他作家是如何写故乡的童年的?第三步:交流整合,要求学生写一篇阅读随笔。随后我发现学生对文章有着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并由作品生发开去,引发对历史、社会、现实及鲁迅文章的评议,如《社戏中的母爱》《社戏中的人际关系 》《回归大自然》《鲁迅笔下的故乡与现实故乡的异同》等等。

此外,还可利用批注法将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贯穿起来,使之具有整体性和序列性。例如引导学生比较同一时代同一主题的文章,比较同是女作家的作品,比较都是帝王将相题材的文章等。我们用一种主题板块的形式引导学生阅读,让学生深入理解书中的精神理念,形成自己的见解(用文字形式表达出来),达到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三、评价跟进巩固阅读批注

在批注阅读的引领过程中,强化有效评价的跟进策略。根据语文学科特点,结合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关注学生阅读的兴奋点和提高点,引进赏识教育和激励性评价,使学生保持阅读兴趣,进而将批注内化为自觉的阅读行为。

1.构建各级评价体系

对学生的批注质量构建多级的评价体系,由教研组牵头,形成最高一级,主要开展批注文章的评比活动;以语文教师为主导,课堂激励为主,每周开展批注之星评比为辅;各班语文课代表引领三级评比,主要选出每天课堂之星和优秀批注作业,并将优秀的推荐给其他同学学习、借鉴。

2.提供多种展示平台

珍惜学生个性化的感悟,除了适时表扬鼓励以外,还通过板报、校刊、小集子、经验漫谈会等多种形式,使学生的作品有多条展示的渠道,让他们感受成功的快乐。

当然,在探讨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时时牵动着我们的思考,如:学生课时任务、课业负担普遍较重,很难保证阅读时间,更难实现有效批注;批注阅读评价方案、评价细则很难制订,奖评措施尚不能起到全面的导向作用,难以促使批注活动顺利开展等。

而方法的掌握、技能的形成、习惯的养成,需要教师长期的引导鼓励;需要学生运用所学方法,不断地实践;更需要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和各科教师大力支持。但我相信,只要教师坚持不懈地努力,用真诚唤醒学生阅读的真心,一定能开创学生阅读乃至整个语文教学的新局面。

参考资料: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语文教学与研究》(初中版)

3.《课程与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

4.《初中语文教学案例与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

猜你喜欢

文本探究语文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