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治理“两极分化”加剧的理性思考与政策建议
2011-02-19李炳炎
李炳炎
(中共江苏省委党校,江苏 南京 210004)
有效治理“两极分化”加剧的理性思考与政策建议
李炳炎
(中共江苏省委党校,江苏 南京 210004)
我国现阶段出现两极分化现象有多种原因,治理两极分化势在必行。第一,趁目前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有利时机,确立具有约束力的基本预期目标:“十二五”期间基尼系数降到0.45以下,2020年降到0.4以下。第二,恢复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第三,将国民经济中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关系恢复到25%:75%,从财力上保证扩大内需,使群众生活消费水平有大幅度提高。第四,改变政府支出结构,大力提高居民消费率。第五,彻底改革初次分配机制,大幅度增加劳动报酬的比重,推行企业净收入分成制,切好国家、企业、个人三部分“蛋糕”。
两极分化;有效制止;理性思考
一、邓小平同志关于两极分化的预言
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目标。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2]邓小平同志退休之后,仍然关注党和国家的前途,思考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其中,分配问题是他晚年思考与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从1990年4月到1993年9月,在不同场合发表的谈话中,他谈及和着重谈及分配问题就达六次之多。邓小平在晚年关于分配问题的六次谈话中,都尖锐地提出了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出现的贫富悬殊、两极分化问题。特别是1993年9月他在关于分配问题见于记载的最后一次谈话中,非常坦诚而语重心长地指出:“十二亿人口怎样实现富裕,富裕起来以后财富怎样分配,这都是大问题。题目已经出来了,解决这个问题比解决发展起来的问题还困难。分配的问题大得很。我们讲要防止两极分化,实际上两极分化自然出现。”他还说:“少部分人获得那么多财富,大多数人没有,这样发展下去总有一天会出问题。分配不公,会导致两极分化,到一定时候问题就会出来。这个问题要解决。过去我们讲先发展起来。现在看,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
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中始终要求坚持社会主义的两个根本原则,这就是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共同富裕。他曾设想到了20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就应该把共同富裕的问题提上日程。但后来的发展并非像原来设想的那样。1990年12月24日,邓小平在同几位中央负责同志谈话时说:“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他还说:“中国搞资本主义行不通,只有搞社会主义,实现共同富裕,社会才能稳定,才能发展。社会主义的一个含义就是共同富裕。”
1992年12月,他在上海休息期间,专门和身边工作人员谈到:“中国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后,一定要考虑分配问题。也就是说,要考虑落后地区和发达地区的差距问题。不同地区总会有一定的差距。这种差距太小不行,太大也不行。如果仅仅是少数人富有,那就会落到资本主义去了。要研究提出分配这个问题和它的意义。到本世纪末就应该考虑这个问题了。我们的政策应该是既不能鼓励懒汉,又不能造成打‘内仗’。”他特意要求工作人员把这段话记录下来,并送给中央领导同志参阅,由此可见他对分配问题是何等重视。
邓小平在指出两极分化这一现象出现的同时,就明确指出如果不加以有效制止将会导致的严重后果。他在1990年7月视察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场馆时曾尖锐地指出:“我们实行改革开放,这是怎样搞社会主义的问题。作为制度来说,没有社会主义这个前提,改革开放就会走向资本主义,比如说两极分化。中国有十一亿人口,如果十分之一富裕,就是一亿多人富裕,相应地有九亿多人摆脱不了贫困,就不能不革命啊!九亿多人就要革命。所以,中国只能搞社会主义,不能搞两极分化。”这是他从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角度指明了两极分化的严重后果,警示是十分深刻而有现实意义的。[3]
二、关于两极分化的理论分析
两极分化概念最早是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积累的绝对的、一般的规律及其之后的原始积累时提出的。马克思分析的两极分化,是指“在一极是财富的积累,同时在另一极,即把自己的产品作为资本来生产的阶级方面,是贫困、劳动折磨、受奴役、无知、粗野和道德堕落的积累”,[4]而“这种两极分化,造成资本主义生产的基本条件”。
1.从质的方面看
两极分化表现了富有者对贫穷者劳动的无偿占有,体现了富有者和贫穷者之间在分配关系上的对立和根本利益上的矛盾。两极分化作为一种经济和社会现象的存在,从根本上讲是劳动依附于资本权力的结果,以及基于资本权力之上的政治或经济权力对剩余劳动无偿占有的结果。在资本雇佣劳动制度下,市场的自发性调节和收入分配机制的不健全,会导致收入分配规则和收入分配形式的扭曲,富者会越来越富,贫者会越来越贫,两极分化也就是一个自然的现象。
2.从量的方面看
两极分化反映了贫富之间的巨大差距。衡量收入差距比较具有参考性的指标是基尼系数和五等分判断法。基尼系数可以反映收入差距的程度,其中0.5~0.55为低度两极分化,0.55~0.6为中度两极分化,0.6以上为高度两极分化。五等分比差法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高低收入层分别占有收入的比重和富有者与贫穷者在社会中的比例及构成,其中20%最高收入户的相对份额为50%~ 55%,40%最低收入户的相对份额为10%~13%,则为低度两极分化;20%最高收入户的相对份额为55%~60%,40%最低收入户的相对份额为7%~ 10%,则为中度两极分化;20%最高收入户的相对份额为60%以上,40%最低收入户的相对份额为7%以下,则出现了高度两极分化。[5]并不是所有的贫富差距都是两极分化,如果贫富差距较小或分化程度较轻,或者贫者和富者没有在数量上达到一定的比重,即使是收入分配不公平,也不能说已经出现了两极分化。
3.从发展趋向来看
收入差距扩大不仅表现为收入差距的现状,而且更重要的表现为收入差距发展趋势,是一个动态概念,它反映的是一个过程;而两极分化主要反映收入差距扩大的一种严重状态。由于收入差距在某个范围内扩大时并不引起两极分化,而只有达到极端严重程度时才发生两极分化。通过对我国转型期城乡之间、城乡内部、地区之间、行业之间、不同所有制之间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实证分析可以看出,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居民的收入分配已经出现了较大的贫富差距,并且还可能进一步恶化,这些都意味着我国的收入分配不公已经达到了比较严重的程度,且这一发展趋势至今并没有得到遏制。据国家统计局调查,2010年一季度,国内高低收入组的收入差距有所扩大。最高10%收入组人均月可支配收入为8880元,同比增长15.7%;最低10%收入组人均月可支配收入为755元,同比增长7.6%;高低收入组之比为11.8:1,比2009年同季度的10.9:1有所扩大。
三、我国两极分化业已出现的实证分析
温家宝总理2010年2月4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讲话时指出:“当前,收入分配问题已经到了必须下大力气解决的时候。如果收入差距继续扩大,必将成为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隐患”。[6]因此,客观而深入地研究当前我国出现的收入分配领域两极分化的严重性、产生原因以及治理对策,是无法回避的战略性问题。马克思所分析的两极分化,是资本主义两极分化,他深刻揭示了依靠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制对收入进行两极化分配,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正是资本主义两极分化的产生和发展,塑造出了两个对立的阶级。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与两极分化无缘,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下根本不应出现两极分化。但事实却无情地打破了人们既有的观念,原因何在?
国内有学者将两极分化区分为静态意义上的两极分化(即在社会发展的某个时点或某个历史时期人们对社会财富的占有已经形成了两个极端,富的人非常富,穷的人则非常穷)和动态意义上的两极分化(它是一个贫富分化的过程,即通常所说的“穷者越穷,富者越富”),指出“两极分化在本质上代表一种收入或财富差别程度极大的分配状况”,并提出两极分化评判的标准。静态的两极分化可以通过基尼系数来评判,不过,使用基尼系数时要特别注意考虑本国的国情:我国中间收入阶层的人口比重较小,而中低收入阶层的人口比重较大,中间阶层内部与中低收入阶层内部的收入差距较小;人口与就业的压力大,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低收入阶层的绝对收入过低,国民对收入差距过大状况的心理承受能力以及公有制占主导地位的经济体制等因素,因而不能完全接受西方的标准,……如果西方将基尼系数等于0.5作为两极分化界限的话,那我国的评判标准至少应当低于0.5。动态的两极分化可以用“社会上已经产生了两个具有相当规模的‘极端’阶层,而且富裕的那个阶层所占社会总财富(收入)的比重在扩大,而贫穷的那个阶层所占社会总财富(收入)的比重在减少”作为标准,这实际上等于说富裕阶层的财富(收入)增长速度要比贫穷阶层更快,……从我国目前贫富阶层占总人口的比例来看,选择十分法与二十分法都是可以接受的。若采用这个判断标准,也可以得出中国目前出现两极分化的结论。
1.基尼系数持续攀高,居民收入集中化程度急剧增大
(1)基尼系数持续上升,已连续10年超过了国际警戒线。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尼系数变化巨大,1978年为0.18,1981年为0.29(此前被国际上认为是全球分配最公平的国家),[7]2000年达到0.417,[8]超出国际公认的0.4的警戒线,此后一直居高不下,2005年为0.458,[9]2008年为0.469,[10]近两年持续攀升,实际已超过了0.5,[11]超过世界所有发达国家和包括印度在内的所有周边国家。基尼系数的迅速增大,表明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呈现加速扩大趋势。我国学者应用基尼系数对我国的收入不平等程度已进行了大量研究,虽然由于应用数据及计算方法的不同而导致计算有很多不同的结果,但基尼系数在不断上升并且已经进入世界收入差距较高的国家行列已是一个共同的结论。(2)财富集中度急剧上升。20世纪50~60年代,我国最高收入的20%人口在全部收入中的占比约为36%~37%,最低收入的20%人口约占7%~8%。到1995年,最富裕的20%家庭的收入占全部收入的比例达47.5%,而收入最低的20%家庭的收入占全部收入的比例则仅为5.5%,最上层20%家庭收入是最下层20%家庭收入的8.49倍。到1997年,最富裕的20%家庭的收入占全部收入的比例上升到50.4%,而收入最低的20%家庭的收入占全部收入的比例则下降到4.06%,最富裕的20%家庭与收入最低的20%家庭的收入之比达到12.41:1。[12]2005年中国占总人口20%的最贫困人口占总收入或总消费的份额只有4.7%,而占总人口20%的最富裕人口占总收入或总消费的份额高达50%。[13]另外,从1988年至2007年,收入最高10%人群和收入最低10%人群的收入差距,已从7.3倍上升到23倍。[14]最新的世界银行报告指出,美国是5%的人口掌握了60%的财富,而中国则是1%的家庭掌握了全国41.4%的财富。[15]
《2010胡润财富报告》指出,截至2009年底,除港、澳、台外,全国31个省市区中,资产超过千万元的富豪达到87.5万位,相比上年增加6.1%,其中资产超过亿元的富豪为5.5万位,较上年增加7.8%;资产超过10亿元的富豪有1900位,超过百亿元的富豪有140位。而当前我国低收入群体的规模仍然很大。著名经济学家张卓元指出:“按照新的贫困标准,目前我国还有4000多万没有脱贫的人,如果按照世界银行1.25美元一天的贫困标准线计算,还有一亿多人属于贫困人口。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消费水平太低,已经成为共同富裕的主要短板”。[16]我国财富聚集在少数人手中,全社会形成了一个财富分配的金字塔形结构,中国的财富集中度甚至远远超过了美国,成为全球两极分化最严重的国家。[17]
2.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拉大
(1)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不断加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纯收入都呈现出增长的趋势,但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却大致上经历了“缩小—扩大—再扩大”三个阶段。在第一个阶段(1978~1984年),城乡收入水平迅速提高,增幅显著上升,但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相对差距由1978年的2.65:1逐步缩小为1984年的1.83:1,缩小近30%;在第二个阶段(1985~ 1991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水平继续提高,但城乡人均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城乡人均收入比由1985年的1.86倍扩大到1991年的2.4倍,差距拉大了22.5%;第三个阶段(1992~2009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都继续迅速提高,但二者的绝对收入迅速拉开,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绝对差距由1992年的1243元上升到2009年的12022元,同时相对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名义收入)比也由1992年的2.59:1上升到2009年的3.33:1,实际收入(加上社会福利)比则为6:1,[18]农村市场小,农民消费水平低。(2)城乡内部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扩大。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无论城市或农村的基尼系数都增长很快,都呈现出继续上升的趋势,并且农村居民基尼系数都高于同期的城镇居民基尼系数。1986年以后,农村基尼系数迅速上升,城市基尼系数总体上也呈逐期迅速上升的态势,其中在1991~1994年和1997~2000年两个阶段增长最为迅速。这表明,在城乡差距不断扩大的同时,城市居民收入差距和农村居民收入差距也各自呈现加速扩大的趋势。
3.区域收入差距继续扩大
(1)不同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过于悬殊。不同地区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主要表现在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之间差距的扩大上,改革开放和不平衡发展战略的实施,使东部地区凭借区域优势以及相对较好的经济基础取得了经济发展的巨大成就,也由此拉大了东部与中西部之间、沿海省市与内陆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从2000年到2003年,西部与东部地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差距已由7458元扩大到9250元,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的差距也由2.54%扩大到8.39%。尽管实行了西部大开发战略,但东部地区占全国经济总量的比重仍不断提高,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我国中西部与东部沿海地区的收入差距都呈扩大趋势,但中西部之间的相对差距比较稳定。根据统计资料,1978~2008年,东、中、西部地区居民人均收入绝对差距和相对差距都不断扩大。1978年,东、中、西部地区人均收入分别为214.3元、184.6元、165.7元,东、中、西部地区人均收入之比为1.37:1.18:1,标准差仅为23.5,变异系数为0.13。到1990年,东部和中部地区人均收入分别为西部地区的1.63倍和1.13倍,标准差增加到84.33,变异系数也提高到0.174。20世纪90年代后,尽管中西部地区居民人均收入的绝对额也出现较快增长,但与东部地区相比,地区收入的相对差距仍在不断扩大。到2000年,东、中、西部地区人均收入之比为2.42:1.2:1,变异系数由1978年的0.13上升到2001年的0.306。从直接的倍率比较看,东部地区居民人均收入提高最快,1978年是西部的1.37倍、中部的1.16倍,2001年增至为西部的2.57倍、中部的2.15倍。[19]截至目前,从经济总量来看,东部地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西部地区的3.2倍,从人均收入水平来看,东部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都是西部地区的2.33倍。[20]此外,从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看,东西部地区差距也很大。如西部地区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人数不到5%,仅为东部的1/10。(2)省际之间收入两极分化现象明显。在不同省份之间,由于自然条件、资源、交通、历史以及政策等因素差异,导致生产力水平和收益分配存在着很大差距,极化效应比较明显。历年统计资料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省际之间城镇居民收入的绝对差距呈快速上升趋势,相对差距总体上也呈扩大趋势。以上海、山东、江西、甘肃四省为例,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最高的上海与最低的甘肃之间的差距,已从2003年的10倍扩大到2006年的14倍之多,城镇居民年收入人均差额为8000多元。根据统计资料,2005年我国人均收入最高的5个省市是最低的5个省份的2倍以上,而且增长速度还快于收入低的省份。从农村居民纯收入来看,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尽管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最低地区的基数在不断增大,但最高地区与最低地区的比率仍在不断增加,虽然进入20世纪90年代末期后有所下降,但2005年仍达到了4.8。1978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最高省区(上海)和最低省区(甘肃)的收入之比为2.78,到2008年这一比值扩大到了4.2(非常巧合的是,2008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最高和最低的仍然是上海和甘肃)。[21]
4.行业收入差距迅速拉大
(1)不同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特别是垄断行业与低收入行业间的收入差距两极分化现象极为严重。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按细行业分组,2000年工资最高的是交通运输、仓储及航空运输业和邮电通信业,最低的是采掘业当中的木材及竹材采运业,二者相差4.71倍;2004年工资最高的是金融业当中的证券业,最低的是农、林、牧、渔业当中的林业,二者相差7.52倍,在4年中行业收入差距扩大了1.6倍。[22]而目前,中国工资最高的证券业是全国平均水平的5.9倍,最高与最低行业平均工资之比达到11:1;职工年平均工资最高的其他两个行业中,除证券之外的其他金融业人均8.767万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1倍;航空业人均7.58万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6倍;而电力、电信、石油、金融、保险、水电气供应、烟草等行业国企职工不足全国职工总数的8%,职工的平均工资是其他行业职工平均工资的2~3倍,如果再加上工资外收入和职工福利待遇上的差异,实际收入差距可能在5~10倍之间。据估算,这些行业的工资和工资外收入总额相当于全国职工工资总额的55%。按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编写的《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年度报告(2007)》中所列举的18个行政性垄断行业的工资总额推算,以2007年行业平均工资为基数,节省下来的工资基金可以多容纳700万人就业。如果把行业差距缩小到多数市场经济国家合理的差距,达到最低与最高比为1:2左右,节省下来的工资基金可以多容纳900万人就业。[23[24]以少数大型民营企业为例,高层管理人员年薪与普通职工平均工资的差距高达几十倍、上百倍甚至几百倍之巨。2006年平安保险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副总经理税后总收入分别高达1338万元、1115万元、1710万元之多。[25]近年来,由于国有企业普遍推行高额年薪制,其高层管理人员与广大职工之间的收入差距正以合法方式迅速扩大。据《中国企业家价值报告》2007年5月28日公布的数据,2006年在上市公司中,902家国有企业薪酬最高的高管平均年薪34.4887万元,而463家民营企业的这一数字为31.6803万元,超过普通职工平均工资30倍以上。2009年发生职工罢工和流血事件的通化钢铁集团,其高管年薪300万元,而不少工人每月工资仅300元,若考虑灰色收入和特权待遇,二者收入将更为悬殊。目前,我国有央企155家,其管理层年薪动辄数十万元、数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而大多数员工月工资仅一两千元,差距悬殊。如此巨大的收入差距,不仅严重脱离我国国情和违背共同富裕的根本原则,而且有违公平。
四、治理两极分化的可行性对策与措施
我国现阶段出现的两极分化现象,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产生的结果。治理两极分化势在必行,但却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耗费很长时间。笔者在这里只是提出几项关键性的应急处理对策和措施,希望能收到及时而有效地制止两极分化继续深化、扩大的显效。
1.趁目前从中央到地方正在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有利时机,确立具有约束力的基本预期目标
即“十二五”期间基尼系数降到0.45以下,到2020年降到0.4以下。“十二五”期间劳动报酬占初次分配的比重年增长高于5%,2020年达到50%左右。确保财政支出每年用于民生福利的部分高于当年财政收入增长幅度5%左右。将这些目标指标列入“十二五”规划,作为考核各级政府政绩的依据。争取用10年左右实现收入分配合理化。
2.将调整所有制结构的目标任务列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
调整的目标是:将目前私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已占主体地位的格局(据第二次经济普查数据,2008年,二三产业中公有与私有经济的比重为企业资产32.8%:67.2%,企业实收资本 36.4%:63.6%;从业人员12.3%:87.7%),总体上看已达四六开,应调整为六四开;用5年时间对国有企业改革进行清理(“回头看”),力争收回流失国有资产的60%左右,用于壮大发展国有经济;用10年时间恢复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即占60%左右,同时控制非公经济增长的速度与规模,使之从主体地位退居辅体地位(在国民经济总量中低于50%)。
3.调整国民经济中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关系
废除“高速度、高指标”,即废除用国内生产总值增速作为各级政府政绩的考核指标,恢复陈云同志主张的“一要吃饭,二要建设”,量力而行搞基本建设。用10年时间将积累与消费的比例调整恢复到25%:75%,从财力上保证扩大内需,使群众生活消费水平有大幅度提高。
4.改变政府支出结构,大力提高居民消费率
在前一段时间我国实行依靠投资拉动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下,国民收入分配向资本倾斜,劳动者收入被压到尽可能低的水平。低工资下的低廉劳动力成本成为吸引外资和扩大出口贸易的巨大力量,带来了国内生产总值连续30年的高速增长。但我国居民的消费率却从1978年的48.8%下降到2008年的35.3%,下降了13.5%,大大低于美国的70.1%和印度的54.7%。我国居民消费率的持续下降,表明经济快速增长并没有使广大居民的生活改善,即他们没有分享到改革开放的利益。
我国投资与消费的严重失衡,一方面使居民处于低消费状态,另一方面导致严重的产能过剩。据统计,2006年国务院将10个行业列为产能过剩行业,2009年8月达到19个,2009年三季度在国家统计局监测的24个行业中,有21个行业存在不同程度的产能过剩。更为严重的是,产能过剩不仅发生在传统行业,而且如风能、多晶硅等新兴行业也出现了产能过剩。这就要求我国必须通过增加消费实现投资与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协调拉动,增加消费就成为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增加消费,首先取决于经济增长,但在后危机时代,当经济增长难以有大幅提升时,决定居民消费增长的居民收入将主要取决于分配结构的调整,包括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结构和再分配结构的调整,特别是在我国目前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和存在较大差距的情况下,调整收入分配结构对增加消费就具有了更直接的作用。
我国收入分配改革的重点,一是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二是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要提高居民收入的比重,就势必要降低多年来偏高的政府支出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这就必须改变政府支出结构,而这是收入分配改革的关键之一。因为政府的支出结构不合理,政府消费不受约束,会导致浪费和腐败现象产生。政府公务员工资高于科技人员,会助长官僚主义,影响科技创新的积极性。由于政府支出结构不合理,导致减少了公共服务支出,加重了居民在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的负担,人称“新三座大山”。在“十二五”期间,应当加大调整政府支出结构力度,使政府支出向民生倾斜,改变目前公共服务供给严重不足的状况。在公共服务支出方面,该由中央财政出的钱,不应让地方政府出;该由地方政府出的钱,不应让人民群众出。这一原则应作为各级财政预算编制原则。
5.彻底改革初次分配机制
(1)在初次分配中,大幅度增加劳动报酬的比重,相应地削减资本报酬的比重。要对超过行业平均利润率的私营企业课以重税。国企高管的薪酬,一要取消年薪制,改为月工资制,不得超过本企业员工平均工资的10倍,超过部分由审计部门收缴国库;二要由职工代表大会决定。(2)推行企业净收入分成制,切好国家、企业、个人三部分“蛋糕”。国民收入分配的总原则,就是要正确处理好国家、企业、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进行合理分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合理分配具有两层含义:一是收入分配有利于充分调动经济活动参与者的积极性,提高经济效率;二是收入分配相对公平,保证每个社会成员最基本的生活需要,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防止收入差距过大。(3)推行中国特色员工所有制股份公司。员工所有制股份公司是指根据员工的岗位特点,结合员工的工龄、职称等因素将股份分配到每位员工,实行自主联合劳动所有制。一是把整个企业的股权全部出售给员工;二是股份公司实行员工控股。笔者认为,可以把内蒙古黄河铬盐股份有限公司员工全员持股模式与南京动配厂“工人自治,期股买断,建立工人所有制股份公司”改革的实质概括为“实行工者有其股,重建职工股份所有制”。这可以认为是找到了一种新的公有制的实现形式。这项内涵十分深刻的改革,可以代表我国公有制企业改革的方向,形成一种新型的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享经济理论为破解初次分配领域的效率和公平的“两难困境”提供了新思路,并赋予了制度性保障。该理论以利益分享的新经济观为理念,在初次分配领域建立一种新的协调的利益分享机制。具体而言,在公有制企业中,用净收入制来代替现有的工资制;在非公有制企业中,采用利润分享制,进而使经济个体与整体的利益分配与每一单位新增利益之间建立起新的比例变动关系,使个体利益的实现与整体利益的实现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在它们之间建立起一种共同消长而不是此消彼长的新型关系,[26]可以在提高效率的同时,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
[1]、[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3、110~111.
[3]梁柱.邓小平晚年心系分配问题[J].中华魂,2010,70:34.
[4]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708.
[5]张勇格.对两极分化的深层思考[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4(9):8-10.
[6]温家宝.关于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的几个问题[J].求是,2010(7):3-16.
[7]梅宁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这个思想武器不能丢[N].北京日报(理论周刊),2007-09-03(17).
[8]国家统计局.从基尼系数看贫富差距[J].国情国力,2001(1):94.
[9]世行报告:中国基尼系数位列85位[J].数据,2006(9):54-55.
[10]张君施.基尼系数理论在我国的实用性[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124-126.
[11]、[15]、[17]丛亚平,李长久.收入分配四大失衡带来经济社会风险[N].经济参考报,2010-05-02(8).
[12]李中华.透视现阶段贫富差距的扩大[J].求索,2005(3):96-98.
[13]吴忠民.警惕逐渐拉开的贫富差距[J].瞭望,2005(32):56.
[14]中国贫富差距为什么越来越大?[DB/OL].中国经济网,2010-05-26.
[16]、[18]张卓元.未来十年经济走势[J].上海商业,2010(3):14-15.
[19]杨宜勇.着力扭转地区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N].中国经济时报,2007-08-02(5).
[20]李阳春.区域收入分配的异化与社会协调发展[J].特区经济,2010(5):126-128.
[21]祝伟,汪晓文.我国省际间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实证研究[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1):82-86.
[22]沈丽,于华阳.中国自然垄断性行业收入问题现状与合理性分析[J].宏观经济研究,2009(8):69-74.
[23]宋晓梧.中国行业间工资差距三成由垄断因素造成[J].中国建材资讯,2010(1):10.
[24]杨承训.“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经济学解释[J].经济学动态,2008(1):64-69.
[25]林喆.上市公司高管平均年薪16.28万[N].中国证券报,2007-04-27(6).
[26]李炳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享经济理论述要[J].学习与探索,2009(6):117-120.
责任编辑:林英泽
Abstract:At present,the existing of polarization in China is the result of different kinds of causes.Dealing with polarization is imperative now.First,we should take advantage of the opportunity of formulating the Twelfth Five-Year Plan to establish some prospective targets with restraints,such as the target of reducing the Gini Coefficient to be under 0.45 by the end of the Twelfth Five-Year Plan,and 0.4 by the end of 2020.Second,we should rearrange the national economy and make the public-economy as the main player.Third,we should recov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ccumulation and consumption in national economy to be 25%to 75%,guarantee the expansion of domestic demand and improve the standard of living.Fourth, we should restructure government expenditure and improve the consumption rate of the citizens.And fifth,we should reform the primary distribution mechanism,increase the proportion of income individuals receive from the distribution of national income.
Key words:polarization;effective prevention;rational consideration
The Rational Considerations on the Effective Governance on the Worsening“Polarization”and the Policy Suggestions
LIBing-yan
(Jiangsu Provincial Party Committee School of CPC,Nanjing,Jiangsu210004,China)
F124.7
A
1007-8266(2011)02-0045-07
*感谢内蒙古大学沈佳坤对本文参考文献的整理。
李炳炎(1945-),男,江苏省无锡市人,中共江苏省委党校特聘教授,中央财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主义经济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