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的探索
2011-02-19王晨容江苏省金湖县实验初中
王晨容 (江苏省金湖县实验初中)
中小学语文教学在教材内容和教学要求上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教学方法也各不一样。刚进入初中的小学生面对如此大的变化,一时难以适应,学习起来感到很吃力,随着教学内容的不断增加,学习难度的渐次加大,遭受失败、挫折的次数增多,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便逐渐消退了,有些甚至产生厌学和抵触情绪,从而使不少学生的语文成绩一落千丈。中小学语文教师应针对这种语文教学状况,积极探索适合小学高年级和初中一年级的语文教学新路子,让学生能够从小学的学习顺利地过渡到中学的学习,使中小学语文教学有机地衔接起来,从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我在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中,从学生的认知能力出发,在教学方法上做了如下一些尝试。
一、从语文基础知识入手,在阅读中指导学法,培养能力
语文知识面广量大、内容丰富,单靠中小学九年教学是无法学尽的。这就需要我们通过九年的语文教学,使学生掌握语言这个工具,以便将来更好地进行深入学习。因而,夯实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指导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基于这一认识,我从如下两方面作了努力。
1.以字词教学为突破口,夯实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
(1)重视写字教学。写好字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小学阶段,大部分学生已能写好字,但也还有一部分学生字写得潦草,态度不端正;即使能写好字的学生,也存在着不规范的现象。因而,中学阶段必须加大写字教学力度。每天中午安排一刻钟的写字课,让学生临摹、仿写;老师给予指导,严格要求学生一笔一画地认真写字。字写好了,作业也就清爽了,学习的注意力也练得集中了,识字量也增加了。
(2)督促学生积累词语。在学生拿到语文课本时,就要求学生通读全册课文,划出各课中优美的词语、句子,然后把它们摘抄到读书笔记手册中去。闲暇时,茶余饭后,临睡前拿出来诵读、记忆。随后,再让学生加以归类整理:如写人物的词语,写景色的词语;再细分为写人物动作的词语,外貌的词语,心理的词语等。最后让学生把这一工作扩展到阅读课外书籍。学生心里词语丰富了,语言也就生动了;也锻炼了分类、辨析的能力。
(3)将词语的认读、理解、应用有机地结合起来。①借助书中注释,查字典认读生僻词语,掌握字音、字形,同时结合形声字的结构特点,认识汉字音、形的一些规律。②借助书中注释,查字典弄清词语的意思,结合具体句子或段落理解词语的含义,通过换词、比较等方式领会词语的准确性和生动性,培养语感。③模仿书中的语句造句,或在理解其意义的基础上造句。
字词是语言的基本单位。能正确运用词语,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词语。抓住了字词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丰富的词汇并且自由地驾驭它们,学生的语文基本功才能扎实。因此,教师要努力教会学生学习词语的方法。
2.以阅读教学为切入点,指导学法,提高能力。
古语说得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就要求我们指导学生把课文读好了,读正确了,读流利了;再讲一讲读不懂的词语和句子。课文读懂了,还不够,还要读出感情,真正读得流利、有感情了,才能算是真正理解、真正读懂了课文。在这个基础上,再要求背诵。能够背诵了,再适时安排一些迁移运用练习,如复述、造句、片断仿写等。这样也就能掌握所学知识了。通过这样反复练习、指导,使学生明白学习语文就是“朗读——理解——再朗读——迁移”的过程。借助于朗读,可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借助于朗读,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把学生从枯燥、烦琐的文字内容的分析中解脱出来,在轻轻松松的阅读欣赏中学到知识,提高能力,积淀语感。
二、加强学习习惯的培养,提高自学能力
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而且关系到学生的终身学习。因此,教师要致力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课堂教学及课外辅导中,培养学生形成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要通过各种渠道让学生养成运用工具书 (字典、词典等)的习惯;养成书写规范、工整,作业清爽、格式正确的习惯;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养成读书做笔记,随时积累有用知识的习惯;养成独立完成作业和思考的习惯;养成写日记的习惯;养成课外读书看报的习惯;养成订正错误、修改文章的习惯等。由于小学生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意志薄弱,自觉学习的习惯还没有养成。进入中学后,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分项、分阶段地逐步向学生提出要求,并且加以指导、督促、检查。在某项习惯形成后,再提出新的要求,最终使学生形成自觉学习的好习惯。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这些学习语文良好习惯的养成,有助于学生尽快地适应任务繁重而节奏快速的初中语文学习。
中学语文教材的内容增加了,难度也加深了,知识点增多了,课堂教学无法做到精雕细刻,更多的是需要学生自学。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为学生的独立思考与自学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有意识、有步骤地教给学生一些行之有效的语文学习方法,如怎样进行文段阅读与分析、怎样做好知识整理与归纳等,使学生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技巧。然后让学生运用学到的方法进行自学,独立思考、分析,质疑问难。在这一过程中,使学生消除依赖心理,培养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重视初步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思维能力在语文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学生能否准确地分段,概括段意,归纳中心思想,将语言文字组织成文,跟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强弱有很大关系。
小学生的思维有着明显的具体形象性,他们往往难以从整篇课文中概括出文章的精髓或者剖析出各段落间的有机联系。因此,进入中学阶段,就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让学生掌握有根有据、有条有理、前后一致地思考问题的方法,发展他们综合、归纳、类比的思维能力,以适应学习的需要。
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教学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我们应坚持以素质教育观点指导课堂教学改革,紧紧围绕如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来确定自己的语文教学思路,为奠定基础学科的基础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