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趣:让语文教学插上飞翔的翅膀
2011-02-19江苏省宜兴外国语学校
■ 徐 霞 (江苏省宜兴外国语学校)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同时也是各科教学要解决的最为关键的问题之一。这个问题解决好了,教学工作和上课效率就会事半功倍,反之则事倍功半。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学生有了兴趣,就肯用全副精力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好的引路人。如果学生能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那么他们就会愉快自觉地学习,并调动内在的潜能,主动克服学习上的困难,从而获得成功。因此,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如何才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我在教学中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并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一、以“情”激趣
古人说:“感人心者,莫先于情。”只有寓情感于语文教学之中,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对学生要有真挚的爱心,要让学生感受到师爱的温暖,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目的。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饱含激情的讲述、声情并茂的朗读、生动传神的动作,也可以使学生感情涌动,激起浓厚的学习兴趣。所以,老师上课时一定要做到感情充沛,全身心地投入。例如,我在讲授《最后一课》的结尾时,先放录音带并同时让学生看课本上的插图,低沉悲愤的朗读加上栩栩如生的画像,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感情也随之进入了高潮,教室内鸦雀无声。这时,我又用低沉的声音分析:韩麦尔先生在与学生分手时有千言万语要讲,但他既激动又悲愤,他无法控制自己对祖国的挚爱之情,无法表达对侵略者的切齿之痛,于是尽全身之力写出“法兰西万岁”几个大字,这几个大字有什么深刻的含义呢?学生响亮地回答:“体现了韩麦尔先生的爱国精神!”实践证明,只要教师在教学中投入全部感情,就能在情绪上感染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一种“乐听”的局面。
二、以“新”激趣
对事物的新奇感是学生兴趣形成的前提。好奇是初中生的特点之一。因此,初中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往往来自于新。在课堂上,教师一次不落俗套的引入、一句不同凡响的话语、一回出人意料的设计、一件精巧制作的道具,都会成为学生注意的焦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使其对所学的内容产生极大的兴趣。例如,我在教授《与朱元思书》一文时,摒弃了传统的古文串讲,采用层层提出问题的方法,如:这篇优美的小品文写了哪个地方的景色?作者是如何描述山之“奇”与水之“异”的?学生为了找全问题的答案,就会兴致勃勃、积极主动地研读课文。学生把握了这些问题以后,教师再对作者情况和个别字词稍加点拨解释,就能使学生在短暂的时间里将这篇文言文译成生动的白话文。因此,在教学中应不断地改变授课方法,并在变更中求新,以新的设计、新的讲授方式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以“境”激趣
在情境中教学,在情境中体验和感悟,这一点在教学中非常重要。创设情境的方式也很多,如扮演角色、播放音乐、语言描绘、图画再现、实物展现、联系生活等。例如,我在教学《春》一文时,先播放《春天在哪里》及其他有关春天的乐曲,再让学生讨论听音乐之后的感受,让学生口述自己眼里的春天。然后我再小结:每个人眼里的春天都是美丽动人的。那么春天究竟是由一些什么样的画面组成的呢?我们一起去看一看著名的作家朱自清是怎么写的。又如在教授《送孟浩然之广陵》时,我根据这首七绝的内容,利用多媒体制作了4张幻灯片。上课时,将幻灯片放给学生看,同时播放录音,面对屏幕上的黄鹤楼、蓝天、碧水、孤帆等景物,耳听优美的诗歌朗诵,学生仿佛置身这优美的意境中,学习兴趣陡增。另外,一些课文提到有关天文、地理等方面的知识,如《卧看牵牛织女星》《向沙漠进军》等,学生很难理解,这时教师若能充分利用相关资料、图片等创设情境,教学效果就会截然不同。
四、以“动”激趣
初中学生生性活泼好动,参与意识强烈。教师应把握这一特点,让大家亲自参与,动口、动眼、动手、动脑,并在活动中充分展现聪明才智,激发创新火花,增添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天净沙·秋思》时,我让学生先借助注释读懂这首小令的大意,然后根据文意画成一幅画。学生们十分认真地描画:枯藤、乌鸦、瘦马、游子……兴趣盎然地欣赏其意境和艺术特色。所以,恰当、巧妙的绘画,有利于学生认识课文的“庐山真面目”,学会形象思维。又譬如,我在教《变色龙》一文时,首先让学生把它改编成课本剧,搬上教室的舞台。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表演不同的角色,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展示了个性特长。特别是奥楚蔑洛夫的扮演者,把一个见风使舵、媚上欺下、反复无常的沙皇忠实走狗表演得淋漓尽致。实践证明,“演”课比抽象说教更为具体形象,变被动听讲为主动参与,让学生深入文本、了解文本、体会文本,在活动中受到思想启迪,升华相关认识,很好地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五、以“疑”激趣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问是思维的火种。好奇和疑问是产生兴趣的前提,是学习的内在动机。学生带着疑问学习,心中渴望解决面临的疑团,注意力就会集中,思维才会活跃,学习效率才会提高。例如,在教《生命的意义》一文时,我提出一个问题:如何看待这篇小说的结尾?请同学们往后续写一下。然后让他们读书,自由发言。学生在讨论中不仅解决了问题,也提高了思维能力,生发了学习兴趣。同时,教师也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出新的见解,即使意见不合老师的“胃口”也应给予鼓励。例如,教《愚公移山》一文时,对于“愚公愚乎?”这一问题就不一定要设置固定答案。可以让学生去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变浓了,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也高了。
兴趣是求知的基础,兴趣是求知的动力,兴趣是求知的先导。如果教师能讲究教学艺术,通过多种有效途径,因人而异、因文而异地调动学生潜在的学习兴趣,学生势必会达到乐学、会学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