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教学设计 激活一池春水
2011-02-19黄秀妮江苏省常州市第四中学
■ 黄秀妮 (江苏省常州市第四中学)
前苏联教育家斯卡特金认为:“教育效果的 好坏取决于学生的兴趣。”面对当今语文课堂学生学得痛苦,老师教得疲惫的高耗低效现象。我们语文教师应该好好思考:如何让语文的自身魅力去吸引学生,以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就教师而言,语文应“教”得快乐,要营造轻松的教学氛围、寻求有效的教学策略。就学生而言,语文要“学”得快乐,方能感受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接受人类文化精华的熏陶滋养,形成真善美的理想人格。所以教师必须精心准备每堂课,优化教学设计,让学生在课堂中闪现智慧,挥洒激情,发展思维,积淀经验,丰富情感,让语文课堂真正成为文化传递的桥梁,快乐和谐的所在。
优化教学,需要教师细心咀嚼文本,精心设计教学环节。问题设计,作为教学设计的重要元素,它是学生阅读文章、理解文本的助推器,是学生智力发展的重要载体。问题的预设,关键是找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切入点。找准全课的主问题,并由此构建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问题链,不但能删繁就简,突显焦点,还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笔者在进行《美丽的西双版纳》的教学设计时,注意到理解小标题的作用是本文教学难点。教师通常会先引导学生明确小标题的特点,在让学生改换标题,在优劣的比较辨析中,了解小标题在文中的作用。但是教学实践显示:这样的教法会耗去大量课堂时间,整个课堂会节奏缓慢,学生学得无趣而低效。在多方面考虑与取舍之后,笔者决定就抓住小标题建构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问题链。
上课后,教师先要求学生迅速浏览课文,用简洁的语言说说文章描写了西双版纳的哪些美丽风光。再抛出问题:大家随口说出了西双版纳的许多风光,说明预习很充分。如果作者写作时,也这样随意写来,会怎样?学生回答:文章会显得思路不清、条理混乱、重点不明。教师再问:所以他用了一个好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什么办法?学生会很自然地回答是小标题。再引学生考虑除此以外小标题还有什么作用。思考后学生答出,这五个小标题还从五个不同角度突出了课题中的“美丽”这个中心。教师继续追问:那么介绍版纳的风光,只能按现在的顺序吗?能否将小标题的顺序调整一下?一段时间的思索后,学生纷纷回答:有的认为不可调整,因为作者先是看到了西双版纳的自然风光之美,然后接触到了当地的人,了解到傣家人的民风民情,有一种逐步了解的过程。还有人认为不可调换,因为这样的顺序,清楚地展示了作者对版纳认识了解的过程。作者先是关注自然风光之美,再逐渐认识到版纳民风民情、人文景观之美,最后还了解到他们的民族信仰,笑对生与死。体现出一种认知上的渐进的规律……见水到渠成,教师总结道:回答得很深入,看来这五个小标题确实调换不得,它体现的是作者写作本文的思路。接着再次发问:让我们再来读读五个小标题,注意修饰语的运用。你是否发现,这些词语中蕴含着浓浓的情感,请举一例说说。学生再次品读之后,作出精彩的回答:有的认为发现“妩媚傣寨水”这个小标题中的“妩媚”二字不仅“我”让感受到傣家姑娘在水中沐浴嬉戏时的风情,更让“我”体味出傣寨人对水的崇敬与爱护的人情之美。有的认为在“笑对生与死”中,“笑”字让“我”了解到傣家人的乐观豁达,对生命的热爱,正因为知道有死亡的存在,所以更加珍惜生命,更好地享受生活……教师见机抛出又一问:连小标题都如此富有情感,那么在课文的字里行间,你有没有也感受到这种充沛的情感呢?从文中找出同样富有情感的描写,好好读一读。注意在朗读时处理好重音、节奏、语速、语气。学生自然地进入对文章语言的品味、研读。
实践证明,这堂课抓住小标题而构建的一串问题链,显现了问题的梯度与层次,避免了提问的繁琐细碎。不但自然地引导学生理解了作者处理素材时的裁剪之妙,同时还不着痕迹地体味了行文思路之妙,并且进一步地将学生引入到品味文中蕴含的情感上。环环相扣的问题,引发了他们探究的欲望,在课堂上,学生时而思索,时而讨论,时而朗读,时而倾听。课堂,犹如一池活水,充溢着思维的碰撞,流淌着灵性的对话与交流。也满足了不同层次的学生思维水平需求和自我发展的需求。
语文学科是具有人文性的学科,语文教学应该紧密结合文章的词语、文体、写作特征进行教学,否则就很可能出现“空、偏、远、杂”的现象。在教学中注重品词、品句、品读,讲究阅读教学的感悟、积累、运用,是让语文课堂教学实现优化的重要手段。
还是这堂课。除小标题外,体味景物描写中蕴含的情感与版纳人独特的民俗风情之美是又一教学重点。如果仍然采用旧有的方式,让学生选取最喜爱的语段批注、赏析、交流,学生会因为缺乏新意而兴趣平平,无法获得预期的实效。考虑到之前的教学围绕小标题展开,学生已然体会到在文章中使用小标题的妙处。笔者决定继续由小标题入手,由其中蕴含的情感引导学生重新关注文本,自然地引导学生再读课文,努力读出字里行间蕴含着的情。学生果然兴味大增,先是朗读了“笑对生与死”这段最后几句。接着分析,这段文字充满了作者对傣家人的赞美。面对死亡,他们选择更加珍惜生命、享受生活,这份达观令人油然产生敬意。这里的“尽情”“全然”就是这种生死观的最佳体现。又有学生朗读了“悠悠野象谷”的第二段,她认为其中的“贿赂”“得意洋洋”需要重读,表现了作者当时被大象追赶的狼狈,大象吃到菠萝时的得意狡黠。作者的心中欢喜之情可见一斑。教师适时作出评价引导:作者的情感就蕴藏在这些关键处,请看“点头一叫”、这大象不仅贪嘴,还颇通人性,知道表示感谢。再仔细读读那个“踱”字,品出点什么了吗?学生抢着回答,有的说:这里的“踱”字写出了大象的得意的样子,像小孩一样,很贪吃,还知道用钱买东西吃。有的说:我觉得大象很可爱,很聪明。有的说得更细致:“踱”还说明大象走得慢,是因为它身躯庞大笨重,走不快。教师继续问:大象的可爱、聪明真是讨人喜欢。还有类似描写吗?学生马上再读课文,做出回答:这部分的第三段,那个“牵”和“那么大”“那么乖”写出了大象的憨厚可爱,很逗人。教师顺势要求:讲得真好,我们来好好地读一读。一番语言品析后,学生的朗读显然进入了情境。教师抓住时机再次引导:入情入境的朗读,又一次让我们感受到版纳独特的魅力。如果说版纳的美是大自然的恩赐,那么富有特色的傣族文化则体现了这个民族独特的魅力。傣族人质朴意深的民风民情在文章中有多处展现,请再读课文,寻找相关信息,向大家做一个介绍。请以这样的形式来介绍。教师出示示例:我读内容,发现 (或了解到)傣家人。学生又一次阅读文本进行思考,之后的回答非常到位,在此基础上,教师追问:浏览了美丽的风光,领略了质朴的民情,你对版纳的“美丽”产生新的认识了吗?学生纷纷做出回答:美在神奇秀丽的自然风光,美在质朴淳厚的民俗风情,美在乐观善良的傣族人民。这就是版纳美的实质。这堂课学生始终都在阅读中品味、在朗读中品情,在交流中品美。在教师巧妙自然的引导中,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了情境,感受到了美好的情愫,挖掘出了版纳美的实质。它是自然的生成,真实的体验,而非生硬的附加,肤浅的解读。
“文字是一道桥堍,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这道桥梁探求文字深层内涵,学生就会在内心需求的推动下,不断去阅读品析,获得愉悦的体验。真正的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要让学生在轻松愉悦中,自觉地走进文本,与其碰撞和交流。教学中每个问题都要敲在学生的心坎上,激发他们的兴趣,引导他们逐步深入文本,品味作品的丰富意蕴。
生动的教学犹如作文,好的作文讲究立意的高低深浅,布局的层进迂回,首尾的呼应提升,语言的妥帖生动,情感的丰富自然。而一堂优秀的课,必然立意深远,结构精巧,自然流畅。它承载着教者的智慧,散发着心灵的馨香。它会让学生产生豁然开朗的顿悟,会让学生在浑然天成的阅读中获得语文的滋养和生命的律动。而这样的课堂,真正做到了文化的传递,精神的开拓。润物细无声,在这样的课堂中,在这样的熏陶浸润中,我们的学生必然会逐步形成参与、对话、交流的合作意识,与教师一起携手构建出快乐、和谐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