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创新和谐社区警务区建设的实践和思考

2011-02-19彭俊平

政法学刊 2011年6期
关键词:警民治安警务

金 卫,彭俊平

(广州市公安局天河分局,广东 广州 510640)

社区警务区是指社区民警开展社区警务工作的基本单元,原则上对应政府行政社区设置,因而亦简称社区。社区警务是指警察与社区居民结为伙伴,全面动员并有效组织社区内各种社会力量,依托并改造社区的自然、人文环境,共同寻求解决治安及其他安全隐患问题的办法,维护社区的公共安全,提高社区生活质量的社会管理活动。社区警务实质上就是倡导一种以社区为导向、以服务为导向、以治本为导向的警务态势。

公安机关深入推进社区警务战略,是新时期贯彻落实打防结合、专群结合的重大举措,是实现社会治安良性循环的必由之路。我们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高度和服务经济建设大局出发,积极探索群防群治综合治理的新路子,以“建设平安社区为突破口”,按照“着眼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不断创新社区警务工作机制,使社区警务工作更具生命力,确保社区警务成为居民群众满意的基础工程、民心工程,深入推进和谐社区警务区建设。

一、创新社区警务机制,积极构建和谐社区警务区的实践探索

创建和谐社区警务区,社区平安是基础,社区服务是关键。结合社区警务战略的推进,我们与时俱进,乘势而上,围绕社区的治安实际和群众需求,不断强化社区警务建设,健全五大机制,推进社区警务工作“五化”,将社区警务区打造成零距离服务联系群众,近距离防范打击犯罪的平台,实现警察形象柔性化、警民关系伙伴化、警务活动社会化的新型警务模式,全力推进和谐社区警务区建设。社区警务新机制在我区茶山、华海、金帝等一批社区警务区的实施,有效提升了社区居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努力实现“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的目标。

社区警务区实施警情主导警务制度,打破机关化的工作模式,真正实行“弹性工作制”、“错时工作制”,落实可防性案件警情的责任制。社区民警将辖区细分为物业小区、出租屋流动人口密集小区等,做到精耕细作,机动布警,把有限的警力和治安辅助力量用在社区易发案的时段和地段,并通过健全落实三个防范机制,组建三支队伍,抓好二个载体,积极动员社区居民群众自防联防,全面织牢社区防范打击犯罪的全时空网络,实现治安防范社会化。

1.落实三个防范机制。一是建立社区自防机制。如广州天河公安局五山派出所茶山社区民警积极指导辖区各单位和居民建立人防、技防、物防相结合的自防机制,通过加强对治安辅助力量的培训,不断提升社区的整体防范力。二是建立社区联防机制。如猎德派出所华海社区创新联动联防机制,构建立体化视频监控系统,建立统一指挥的人防系统,各物业公司的保安将防控范围延伸到街面,密织一张坚实的社区联防网络。三是建立社区协防机制。茶山社区民警紧紧抓住转账诈骗犯罪行为中最重要的转账环节,积极与社区内银行负责人沟通协调,建立协作防范机制,及时阻止客户的资金被提走,从而构筑一道坚强的治安防火墙。

2.组建三支队伍。一是信息员队伍。在社区居委干部、商业网点业主、保洁工、工作对象中建立公秘结合、覆盖社区的信息员队伍,及时掌握社情民意。二是物管联防队。通过多形式、多层面的组建社区物管联防队,对社区划片进行轮流巡逻。三是专职巡逻队。对社区的治安辅助力量进行统一编组,在社区重点时段、地段开展巡逻守望。

3.抓好二个载体。如广州天河公安局茶山、华海社区以“警民携手筑平安”为主题,根据社区警情发案特点,有重点、有规模地开展系列防范活动,着力营造多层次、多形式的居民联防氛围。一是开展“邻里结对守望”活动,二是开展“我为社区巡一天”活动,充分调动居民群众参与社区治安工作的积极性。

(二)健全管理机制,实施人口管理信息化

落实信息主导警务制度,要求各社区警务区将治安管理信息进行收集、录入、比对、处置。社区民警对辖区的实有人口、出租屋等开展动态管理,对工作对象的相关信息及时录入警务信息平台,完善各项监督管理措施,构建动静结合的多元化实有人口管理模式,实施信息化管理。

1.量化考核,专项行动,全面提升实有人口的管理水平。局专门制定实有人口信息采集量化考核指标和科学的考核方法,运用现有信息系统网上巡查与日常实地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实有人口信息采集进行量化考核,确保实有人口信息准确、鲜活,实有人口信息采集率明显提升,高效服务社区的打防管控工作。

注:文献作者小于3个,全部著录;大于3个,著录时保留前3个,其余用“等”(外文用 "et al")代替。外国作者采用姓在前、名取首字母置后的方式著录。

为切实提高我区实有人口和出租屋的治安管理水平,我局精心组织开展为期一年的实有人口和出租屋信息采集专项工作。以流动人口和出租屋动态信息采集为抓手,紧紧依靠基层组织和社区,落实“以屋管人、以业管人”,切实提高信息采集准确率、系统登记率。通过对实有人口特别是流动人员和出租屋信息的全面采集,及时发现存在治安隐患的重点出租屋和流动高危人员,有效加强出租屋分级管理和流动高危人员的管控,全面提升社区基础工作水平和防控能力。同时为侦查单位精确打击提供指引,形成“打防结合、以打促防”的格局,实现夯实基础工作、压减社区警情发案的终极目标,为建设平安和谐天河营造良好的社区治安环境。

2.积极探索新方法,实现人口管理信息化。在强化出租屋和实有人口管理的实际工作中,社区民警总结探索出实有人口信息采集三种方法、流动人员管理三项程序、流动高危人员三项管控措施,真正做到信息采集为实战服务,提高社区警务信息化水平,社区警务基础工作得到进一步夯实。首先是实有人口信息采集三种方法。一是绘图法,以小区为单位、以栋为单元,绘制区域概况图,注明每户户主信息,做到一目了然;二是分色法,对出租房屋,用黑、蓝、红“三色标识法”进行分层次管理;三是联络法,工作中注重收集户主租客的联系方式,以便随时获取最新信息。

其次是流动人口管理三项程序及流动高危人员管控三项措施。一是时比对,即将登记信息与全国在逃人员信息库、违法犯罪系统进行即时比对,从中发现违法犯罪嫌疑人员。二是日查询,定期对打防控等系统进行查询,从中发现前科劣迹人员,落实列管措施。三是周分析。每周对警情发案、人员处理情况,以及流动高危人员进行分析,从而有效促进社区防控工作的开展。同时,落实对流动高危人员的信息管控、公开管控、专业管控等三项措施,确保不漏管、不失控。

(三)健全警务服务机制,深入服务群众。警民关系伙伴化,这种密切关系的形成和巩固,依靠的是社区民警与社区群众加强联系与交流,依靠的是社区民警主动为社区群众提供更好的专业服务来实现。社区民警不应以“我是管理者”自居,而应以服务为导向,健全落实社区警务区服务工作机制,以服务赢信任,用服务换参与,提高居民群众参与社区治安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一步密切警民伙伴关系。

社区民警“泡”在辖区,放下架子,扑下身子,以实实在在的举措,主动开展便民利民服务,将服务群众推向深入化。一是办公前移,便民求助。在社区警务室设立服务指南、意见箱等便民设施,为群众提供法规政策咨询、预约上门服务。二是调处纠纷,帮民排忧。对群众反映的矛盾纠纷,及时查清原因,做好当事人的疏导教育,防止矛盾激化。三是开通热线,利民咨询。开通服务热线电话,及时解答群众的各种咨询,帮助解决有关事宜。四是创新宣传,网络沟通。运用“网上警务室”等平台,为社区居民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

茶山社区民警创新社区警务服务机制,一是增强社区宣传的吸引力,推出以真实案例为导向的宣传手法,及时向社区居民通报新型犯罪的作案手段,在场所和小区的各楼道安装动漫宣传视频,有效防止居民群众被诈骗;二是建立网络沟通机制,建立社区民警QQ号,主动加入社区的QQ群,回答居民的咨询,将社区治安防范一些手法及时通过QQ向社区居民派发,架起新型的警民连心桥。

(四)健全走访工作机制,使联系群众常态化

社区警务区建立健全走访工作机制,通过落实两个制度,社区各界代表联系制度和社区主动走访制度;开好四个会,即有针对性地开好社区各界代表会、治安积极分子会、楼组长会和警风警纪监督员会;建立三个联系居民群众的渠道,一张警民联系卡、《致居民群众一封信》、一块公示牌,积极开展开门评警走访活动,及时了解社区社情民意,听取居民群众对社区治安问题的反映。同时通过开展经常性的“上门走访、网上约访、开门接访”活动,主动联系居民群众,建立警民良性互动平台,推动社区民警联系群众常态化,进一步融洽警民关系。首先是上门走访,问需于民。茶山社区民警针对社区的特点,主动落实三走访:走访企业,为困难企业提供帮助和服务;走访小区,完善小区内的安防网络;走访家庭,为民排忧解难,使社区居民更为积极参与邻里守望工作。

其次是网上约访,问计于民。社区民警通过网络平台,加强与居民群众沟通,倾听网民意见,畅通警民网上走访互动渠道。天河南派出所广和社区民警开展多方位“大走访”,主动增加短信、微博等与居民沟通的方式,居民群众就如何搞好社区治安防范工作主动建言献策。

再次是开门接访,问策于民。为更好地征询居民群众对社区治安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华海社区民警召开社区各界代表座谈会、“相约警务室”等一系列开门评警活动,与群众面对面互动交流,听取居民群众的心声。

(五)健全管理考核机制,规范社区警务

1.创新社区管理机制,实施社区警务分类指导。根据社区的实有人口、社区功能和治安复杂程度等因素,分局将社区警务区划分为高校型、出租屋和流动人员密集型、居住小区型、混合型等四种类型,各有侧重地开展社区警务工作。全区各派出所按照分局制定不同类型社区警务区的工作目标和实施意见,全力推进,社区警务分类指导工作已初显成效,推树了一批先进典型,供同类型的社区观摩、仿效,形成“见贤思齐”的示范效应。开展社区警务分类指导,不仅建立起学习交流平台,利于加强派出所、社区警务区之间的学习借鉴,而且对全力压减社区警情发案,提升社区警务整体水平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为构建和谐社区警务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严格社区民警的管理考核,促进社区警务规范化。围绕社区民警的职责和社区警务区的总体目标,进一步明确强化社区治安防范、压减三类可防性案件警情和加强重点人口、流动高危人员管理作为社区民警“工作执法一网考”的主要考核指标,建立相应的绩效考评机制,推进社区警务规范化。要求社区民警主要做到“六个必”:一是“必看”,即每天必须对相关系统进行查看,查看前一天的社区警情,通过视频研判发现社区治安防范的漏洞;对传递的信息进行查收,根据信息提示明确当天的工作重点。二是“必查”,即每天对出租屋流动人口进行抽查并做好信息采集,对重点对象进行核查及开展入户调查。三是“必访”,即每天对社区警情进行回访,对信息员进行联系走访。四是“必记”,即每天下班前做好工作笔记、台帐登记。五是“必会”,即适时召开警情通报会、警民恳谈会、治安辅助力量培训会。六是“必清”,即每月对相关数据、台帐进行一次清理,同时做好当月的社区警情研判、工作小结。

在落实绩效考核机制、推进社区警务规范化的同时,完善社区警务经费保障机制和立功、评先倾斜社区民警等激励制度,进一步激发社区民警的积极性、主动性,真正使社区民警沉得下干得好,与社区居民群众建立起深厚、融洽的感情,一起加强治安防控、守护平安,一道构建和谐社区警务区。

二、推进和谐社区警务区建设的措施

推进和谐社区警务区建设,需要健全完善防控工作机制和基础管理机制,在社区内形成齐抓共管综合治理、治安防范社会化的格局;需要健全落实服务机制和走访机制,实现警民之间的良性互动,以警民联系协作为手段,社区群众以多种形式积极参与治安防范,营造平安和谐的社区治安环境。

在创新社区警务机制、构建和谐社区警务区的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制约社区警务发展的瓶颈性问题,主要是部分社区民警的警务理念陈旧,缺乏创新;服务意识淡薄,不善于做新时期的社区群众工作。“惟有先进的理念,才能引导正确的创新方向”。因而,要推进和谐社区警务区建设,首先要在理念上创新。而作为和谐社区警务区建设组织者和推动者的社区民警,在建设和谐社区警务区的进程中,必须坚定不移地牢固树立“六个正确的理念”。

(一)服务至上理念。社区民警的服务理念应贯穿于整个社区警务工作的始终,服务能使社区民警立足、扎根于社区警务区,服务能赢得民心、调动民众。因而,作为社区民警,要坚持服务至上、服务第一的理念,在服务内容上,要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做到从小事情、小案件入手,积小为大,一点一滴地积累群众的信任与支持;在服务方式上,做到有求必应、有难必帮,不推诿、不积压,使群众的小事、难事得到了有效解决。同时,要不断探索创新服务型、人性化的管理方式,采用居民群众更易于接受的管理方式,在服务中完成管理,努力实现管理与服务的有机统一。

(二)以民为本理念。社区民警的各项工作,要始终以“民本”为最高指导思想,坚持群众路线,要最大限度地挖掘人力资源作为社区警务区治安工作的轴心,构织社区防控网络,减少犯罪主体对社区生活环境构成的危险和破坏力。所有社区警务工作都要以民为本,以群众满意为目的。只有这样,社区警务工作才能实现真正的目的和意义。

作为几乎天天都要和居民群众打交道的社区民警,必须掌握群众工作的方法和本领,坚持诚心、热心、细心、耐心、恒心、爱心“六心”并用,扎扎实实做好社区群众工作。要深入挖掘新的治安辅助力量,充分发挥居民群众在社区治安管理中的积极作用,引导他们积极参与社区治安工作,为社区治安管理提供支持和动力。

(三)勇于创新理念。“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实践证明,要做好社区警务工作,不但要在实践中敢于探索开拓,而且要在理论上勇于创新。知实情,出实招,求实效,把现代警务方式与传统警务方法有机结合起来,把握住现代社区警务发展的方向,紧紧围绕社区警务区中的人、事、物开展社区警务工作。社区民警要在坚持“因地制宜、讲究实效”和“警力有限、民力无穷”的要求下,创造性地开展社区警务工作。

(四)信息优先理念。要提高社区治安防控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社区民警必须牢固树立信息优先、信息主导警务的理念,将信息的收集与上报作为社区警务工作的重中之重,积极构建广泛、顺畅、快速的信息收集网络,全面掌握社区内涉及社会政治稳定和治安稳定的各类信息、社情民意。在此基础上,科学研判情报信息,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为实战和社区治安防范服务。

(五)齐抓共管理念。社区警务工作不是一个孤立的系统,它需要社区各个部门、层次共同协作才能完成。只有在社区内实行多层面的交流和协作,才能促进各方受益。社区民警要在争取社区居委干部、居民群众和辖区单位 (行业)的支持下,充分挖掘社区现有的人力、财力、物力、智力、信息资源,积极整合社区内各种可以利用的资源,提高社区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将公众力量汇集整合到社区治安防范工作上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参与的治安防范协同态势。只有这样,才能发挥最佳的合力作用,真正实现社区治安防控社会化。

(六)稳定和谐理念。和谐是社会发展的主旋律,是公安机关维护社会稳定,化解社会矛盾的奋斗目标。在具体的社区警务工作中,社区民警要注重管理与疏导相结合,抓住影响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不放松,站在促进社会和谐的角度处理问题,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抗因素,最大限度地化解不满情绪和影响稳定的因素,促进社区警务区的和谐发展。

[1]严伟中,张满生.和谐社会理论视野下的社区警务[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警民治安警务
博物馆
Me & Miss Bee
我国警民关系研究的发展演进、研究热点与前沿分析
——基于CNKI数据库的Citespace 分析
优化警民关系视角:提升社区民警沟通能力研究
治安文化与治安秩序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研究*
做好企业治安保卫工作的认识与实践
环球警务专访
让百姓看得见、找得着、叫得应——武夷山市全国首创“警民和谐服务联系点”纪实
浅谈港航公安网上警务公开的现状和问题
警务训练中腹痛的成因及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