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了奢不得
2011-02-19朱国良
文/朱国良
富了奢不得
文/朱国良
减米散同舟,路难思共济。人们更想看到平民一样的富豪,更想看到与平民一起和谐相处的富豪,而不是成为和谐社会的“另类”
在欧美奢华品牌需求普遍萎缩之时,中国的奢华品市场却依然向好。如今,从德国威茨曼贵族跑车——120万美元一辆的Saleen跑车,到被誉为银行家金表的瑞金达手表、1200万元的整套红木家具等豪华奢侈品,纷纷被一些超级富豪快速选购。今年以来,全国的奢侈品消费继续保持全球第一的增长势头。
富豪们的购物热情和出手阔气,让人想到中国目前尚有几千万贫困人口没有解决温饱,农村有许多贫困儿童辍学或面临辍学之险。“未富先奢”,很显然与国情大相径庭。
论富有,比尔·盖茨是公认的世界“老大”,但从没听说人家曾坐着上千万的豪华顶级车去兜风炫耀自己的身家财富。香港金利来老板曾宪梓也是每餐10港币标准成为不曾改变的规矩,但在慈善方面却十分大方。而我们有些企业家在摆阔挥霍方面无比大气,但在慈善方面却十分小气。
这种小气,让比尔·盖茨哭过:“非典”期间,中华慈善总会总共才收到了770万元捐款,其中只有一个富人以个人名义捐了200万元人民币。一个13亿人口的泱泱大国,百万美元以上的富人超过了23万,当国家面临那么严峻的灾难时,收到的捐款只不过700多万元人民币。美国钢铁大亨卡耐基说:“富人在道义上有义务把他们的一部分财产分给穷人。如果一个人守着财富死去,是最可耻的。”比尔·盖茨可谓是卡耐基这句话的忠诚实践者。
靠拼搏为社会创造财富,而自己也拥有财富的人,是令人羡慕和让人尊敬的。在拥有财富之后,不忘社会责任,不忘回报社会,更令人尊敬。当企业家拥有比别人更多财富的同时,其实也肩负着比别人更多的责任。如果他们能将财富提升到事业的高度,达者兼济天下则会化为自己的责任。
李嘉诚先生曾说:“富贵两个字,不是连在一起的。因为有不少人富而不贵。”衡量财富的准则,正在于心灵的富贵和爱心的慈爱,那就是要懂得用自己得来的金钱,对社会尽义务和责任。富了多慈善,这是人对社会的爱心,是人精神上的良知,既是一种快乐,也是一种荣耀。慈善未必是普遍的义务,但一定是人人的权利。慈善事业是促进社会公平的事业,富人阶层对贫困阶层的帮助,可以促进阶层之间的良性互动,能够负起对整个社会的责任。
不论富豪们对财富如何认知,也不论其来源手段是否正当,就其财富的运用而言,开豪华跑车、驾私人飞机去吃饭,给人们的感觉是,他们当中的一些人已经开始不屑于与普通大众为伍,而是在寻找一种逍遥自在的极端奢华生活。而在普通大众心里,由于对富豪的财富寄予了太多的泽惠社会的厚望,总是希望他们以某种形式回馈社会、救济别人。显然,人们更想看到平民一样的富豪,更想看到与平民一起和谐相处的富豪,而不是成为和谐社会的“另类”。
减米散同舟,路难思共济。社会发展一再证明:当“使富者足以显贵而不娇,使贫者足以养生而不忧”时,这个国家的发展也必将步入更为良性循环的轨道。末了,善意地提醒一句:我们的富豪们千万别做财富的巨人、公德的侏儒。
(作者为《浙江日报》高级记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