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要提高运用媒体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2011-02-19李倩
李倩
(山西大学,山西太原030006)
领导干部要提高运用媒体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李倩
(山西大学,山西太原030006)
近年来,我国突发事件频发,如何有效地运用媒体使事件的影响降到最低,成为各级领导干部的必修课程。目前,一些领导干部在突发事件发生后运用媒体能力方面还存在着不少欠缺,如应对媒体的能力参差不齐,常态下与事件发生后应对媒体的状态不一致等。因此,各级领导干部要通过加强学习和培训,在媒体的常态采访中积累经验,明确政府和媒体的角色定位,完善政府新闻发布制度等途径,不断提高自身运用媒体的能力,使突发事件得到良好的处置。
领导干部;突发事件;新闻媒体;运用能力
当突发事件发生时,应当保持怎样的姿态积极应对突发状况,如何利用新闻媒体引导群众、化解危机,是各级领导干部提高工作水平、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必修课程。领导干部作为职能部门的负责人,面对突如其来的突发事件,必须尊重新闻基本规律,重视政府同媒体的关系,充分认识媒体报道对于突发事件的宣传引导和舆论监督作用,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在突发事件采访中的纪律和规范,把握好与新闻媒体交往的尺度和分寸,有效地引导舆论,使媒体关于突发事件的报道最大限度地减少或消除负面影响,使突发事件得到良好的处置。
一、面对突发事件领导干部应具备的运用媒体的素养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报告指出,领导干部“要注重增强新形势下依法办事能力和应急管理、舆论引导、新兴媒体运用、做好民族宗教工作等方面能力,切实抓好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履行好维护稳定这个第一责任”。近年来,我国各种突发性自然灾害及因利益诉求渠道不畅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频发,各级领导干部在运用媒体引导舆论方面的表现参差不齐,急需提高运用媒体能力。笔者认为,现阶段各级领导干部要想有效地应对突发事件,必须具备以下三方面素养:
(一)正确认识新闻媒体对于突发事件的影响和作用。不少领导干部只注重媒体的宣传和教育功能,往往忽视其舆论监督的功能。受长期以来我国媒体“稳定压倒一切”、“报喜不报忧”的传统报道模式的影响,一些领导干部过分担心符合实情的“负面报道”会影响政府形象和领导政绩,危及社会稳定,因而“捂着”、“盖着”、“压着”,这不仅不能控制流言的蔓延,更是使自身陷入被动之中,使事态进一步恶化,降低了政府的公信力。在突发事件的发展过程中,媒体的舆论监督功能显得尤为重要,不能只允许新闻媒体说好话,更要允许新闻媒体说实话,只有这样,才能使舆论朝着有利于突发事件解决的方向发展。
(二)高效利用新闻媒体对于突发事件的积极作用,赢得民心,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各级领导干部若想充分利用媒体资源的影响作用有效解决突发事件,必须熟悉掌握新闻价值、媒体兴奋点、传播技巧等专业知识,只有了解了新闻选择标准,才能科学高效地利用传媒把政府所要发布的信息及时地传递给大众。突发事件发生后,领导干部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不仅要注意信息发布的及时、准确、权威,更要注重人情味和安抚性,切忌假、大、空的拔高宣传。在特殊的事件和环境中,大众对于信息的接受心理往往会产生较大的变化,各级领导干部应在发表讲话时注意语气和措辞,使大众情绪得到安抚、民心得以稳定。
(三)积极建立政府同媒体之间专业化、规范化的协作关系,通过紧密的合作和共同的努力促使突发事件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的解决。领导干部既要把政府的决策和意图通过媒体准确无误地传达给大众,又要通过媒体把民众的诉求和舆论的反馈传递回政府部门以期成为下一步决策部署的重要参考。各级领导干部应通过加强理论学习,熟悉党的基本理论、路线、纲领,准确把握事件本身的具体情况,做到统筹全局、掌握实情,对事件的起因、经过、发展、后果都应有全面的认识;应当把握传播技巧,讲究传播艺术,注重分寸尺度,既要全面主动地告知媒体,又要合理进行新闻管制控制负面新闻的影响;应当严格遵守宣传纪律和原则,做到严谨客观,维护好国家的利益和政府的形象。
二、领导干部在运用媒体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
面对突发事件,领导干部作为决策执行主体,担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其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和决策的科学有效性直接决定着突发事件的解决效果。在媒体传播作用日趋增强和手段日趋多样的现阶段,领导干部如果能合理、科学、高效地利用新闻媒体,会对突发事件的最终解决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然而在突发事件应对实践中,有些领导干部在运用媒体能力方面还存在着不少欠缺,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一)领导干部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应对媒体的能力参差不齐,情况不容乐观。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领导干部有义务接受媒体采访,应当准确全面地回答问题,不应该回避媒体,更不应该随意表达。这就要求领导干部在被采访时应以对受众和百姓负责的态度去回应媒体,特别是在公共突发事件发生后,领导干部代表的不是其个人,而是代表政府的形象,其领导素养、政治素养和媒介素养的高低都将对突发事件的解决进程起到关键性作用,更应该持负责、谨慎的态度通过媒体去化解危机。然而有不少地方官员在面对记者采访时,竟然出现“你们管得太宽了”,“你敢曝光,我就敢让你下岗”,“你们活的是不是不耐烦了”等一些令人震惊、出乎意料的言论。这种不配合媒体调查的消极做法和不负责任的狂妄话语,不仅不利于突发事件的解决,而且会对突发事件起到“雪上加霜”的负面影响。这种状况凸显了各级领导干部需要提高应对媒体能力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二)领导干部面对媒体采访时在常态下与突发事件发生后呈现出不同的表现状态,不稳定性较为明显。在常态采访中,领导干部往往事先准备充分,对记者要采访的具体问题有较多的时间进行准备,从而能够较为从容地应对媒体。但在突发事件发生后的采访中,领导干部所表现出的差异性就较为明显。如果领导干部不能对全局形势、舆情动态了如指掌,没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处置经验,不能与媒体有效沟通和从容应对,就会在突发事件发生后的采访中手忙脚乱,难以将代表政府态度策略的言论及时传递给人民群众,从而错失正确引导舆论的良机。可以说,提高各级领导干部运用媒体的能力,是新时期提高执政能力的基本要求和重要措施。
(三)部分领导干部对新闻发布制度和新闻发言人制度不够重视。新闻发布和新闻发言人制度作为政府公关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是政府塑造形象、提升公信力的一种重要形式,其贯彻落实的效果如何,与各级领导干部的认识程度和重视程度是分不开的。但在应对突发事件实践中,并不是所有职能部门和相关单位都能有效地落实这种制度,有为数不少的领导干部对该制度不加以重视,甚至出现消极抵触情绪,对突发事件常常采取“隐瞒不报”或“小事化了”的态度,企图蒙混过关。这不仅不能真正地解决问题,甚至有可能使事态进一步恶化。实践证明,在应对突发事件时,各级领导干部不应躲避媒体、封锁消息,而应该想方设法地有效利用媒体,加强信息的发布管理,通过新闻发布会及时通报事态进程,提供全面的采访服务,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为受众提供权威准确的信息,从而控制小道消息的蔓延,保持社会稳定。
三、提高领导干部运用媒体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的途径
提高领导干部运用媒体的能力,有效地应对突发事件,顺利度过危机时期,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在多方面加以努力。
(一)各级领导干部应加强自身学习,努力提高自身应对媒体的能力。突发事件的特殊性,对各级领导干部的媒体意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其在紧迫的形势下,本着谨慎的态度,不能“说错话、乱说话”,因为任何一个小小的错误都有可能产生严重的后果。这就要求领导干部在平时工作中要加强自身学习,强化媒体意识,规范自己的言行,明确突发事件新闻报道的程序,了解突发事件新闻发布的原则,掌握应对新闻采访的方法和技巧,研究群众的心理特点和接受习惯。只有在平时多学习勤积累,才能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得心应手、从容应对。近年来发生的“2008年年初南方雪灾”、“5.12汶川地震”、“三鹿奶粉事件”、“3.14打砸群体事件”等影响较大、备受关注的事件的有效处置,已成为各级政府学习如何运用媒体化解危机的实战版“教科书”,各级领导干部要努力学习其中高效利用媒体处置突发事件的宝贵经验,不断提高应对能力和水平。
(二)加强领导干部处置突发事件能力的培训,尤其是应对媒体能力的专业培训。相关部门要根据各级领导干部的实际情况,本着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进行因地制宜、切合实际的学习培训,在领导干部中普及媒介理论知识,并通过训练提高他们应对媒体的技巧。可采取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如可以开展有组织、有规模、有计划的短期培训,也可以结合地方实际编写科学、实用的教材,下发到各级领导干部手中使其进行自主学习,还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灵活有效地拓宽培训渠道,如开办专题讲座、模拟记者招待会、聘请资深媒体工作者进行辅导等,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与媒体交往协作的能力。
(三)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媒体活动,在常态采访中积累经验,为突发事件的发生做好应对准备。突发事件通常引发大众的强烈关注,这就需要领导干部在事件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内向大众通报相关情况,以避免不必要的猜测和大范围的恐慌。领导干部应主动与媒体沟通,积极向媒体借力,通过有效的媒体公关妥善处理好突发事件。突发事件的发生通常较为突然,领导干部难以有较多时间进行采访准备,这就需要其在平时的常态采访中积累经验,只有这样才能避免突发事件发生后被采访时的慌乱和无序。同时,各级领导干部应当充分认识媒体作为联系政府和人民群众的桥梁作用,努力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和巧妙运用传播技巧的能力,从而在突发事件发生后从容应对,使事件得到圆满的解决。
(四)领导干部需明确政府和媒体的角色定位。面对突发事件,领导干部应淡化官员意识,贴近实际,贴近群众,以高效务实的态度利用媒体及时向大众传播“第一线”情况。突发事件发生后,媒体对相关领导干部的采访是有效引导大众舆论的重要手段。各级领导干部作为政府的代言人,代表政府向大众公开官方的决策和行动步骤。这就要求领导干部放下架子,抛开官腔,运用简洁、清晰、准确的新闻语言代表政府进行表态,为大众提供全面、客观、真实的事件进展情况,利用媒体消除负面影响,为政府树立良好的形象,解决大众最关心的问题。
(五)完善政府新闻发布制度,建立健全新闻发言人制度。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国务院新闻办、国务院各部门和省级(自治区、直辖市)三个层次的发言人制度,但在地级市、县等层级的落实情况还不尽如人意,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是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积极举措,建立对领导干部来说既是一种机遇,又是一种挑战。新闻发布要求各级政府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这是新形势下应对突发事件的必然要求和积极探索。这就要求各级领导干部不应把新闻发布当作短期的新闻宣传活动,而应作为党和政府民主管理、民主执政的一项长期新闻政策。完善的新闻发布制度和健全的新闻发言人制度,是妥善处理好突发事件的有力保障。
当前,我国已进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突发事件的多发时期,这些事件无不考验着我国政府的执政能力,考验着各级领导干部的处置能力和舆论引导能力。突发事件犹如一块试金石,一方面考验着领导干部的忠诚与责任,另一方面考验着领导干部的能力与水平。科学、有效、合理地运用新闻媒体,使突发事件的影响降到最低,是各级领导干部需要认真思考和实践的重大问题,也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各级领导干部执政水平的重要内容。
〔1〕陈树湘.试析新闻发言人制度在中国升温原因及实践的基本准则〔J〕.理论观察,2004(5).
〔2〕陈晓莉.纵论中国政府发言人制度〔J〕.国际公关,2006(2).
〔3〕李晚莲.公共性突发事件中的媒体角色分析——基于社会学的角度〔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4).
〔4〕刘霞,李国敬.增强地方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J〕.理论观察,2010(2).
〔5〕孙兴玲.关于领导干部应急管理能力的哲学思考〔J〕.理论探索,2009(5).
〔6〕段传亮.论突发事件中的舆论引导〔J〕.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2011(1).
D26
A
1009-1203(2011)04-0049-03
2011-06-15
李倩(1983-),女,山东德州人,山西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 冯耀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