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精神提升途径

2011-02-19贺善侃

治理研究 2011年3期
关键词:德性大众化内化

□ 贺善侃

许多学者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途径和方法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有人提出了“大众化对象群体的细分”问题,认为,从对象群体看,可对“大众”进行群体层次划分,以区分不同对象,提供适合不同对象群体的、多种类的普及化、大众化内容。①张博颖:《关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若干思考》,《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如果说,从大众化途径的形式考察,这一观点确实值得重视,但从大众化途径的实质性内容看,值得关注的更应该是大众化对象群体的共性。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目的是用先进的思想和理论武装大众,提升大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强化大众的自主意识和主体精神,塑造理想人格,提升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一、塑造理想人格: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目标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包括两个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方面:一是用马克思主义来“化”大众,也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大众的实践;二是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即用大众的实践经验以及被升华的新理论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此,马克思主义“化”大众是大众“化”马克思主义的前提,也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键。

所谓用马克思主义“化”大众,即通过具体化、通俗化、隐性化等环节,将一种理论与大众的实践活动相联系,为大众所理解、认同和吸纳,并转化为其行动的指南。马克思主义“化”大众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主体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逐渐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过程。按人的认识规律,主体接受理论的过程,是一个由心理体验、情感熏陶到理解观点、接受原理的过程。个体接受某种理论即外来思想的内化。这种内化是双重的,既有理性的,也有情感的。理性的内化即高层次原理的接受;情感的内化即对个别、零碎观念的感应,或者说情感上的吻合。这种低层次的内化不需要主体的自觉,也无须专门的背景知识,因而具有相当的普及性。一种理论的内化,既需要理性的内化;也需要情感的内化。理性的内化用理论征服人心,用逻辑赢得追随者;情感的内化则以信念、情感激励人心,以非理性的观念冲动唤起追随者。在这两个层面中,心理层面的观念感应是基础。人们接受一种理论,往往需经历一个由心理层面向理性层面上升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化”大众的过程也不例外。

由此可推知,“通俗化”是马克思主义“化”大众的首要环节。这里所谓“通俗化”,有两个重要方面:一是把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可感化(即把理论化为可为人们感知的一系列命题和话语),即实现理论由抽象到具体、由深奥到通俗的转变,其宗旨在于使一种理论变由少数人理解的状态为被广大群众所理解、所掌握的状态。二是外来理论的民族化,即赋予一种外来理论以民族特色,与本民族的文化传统融为一体,成为本民族喜闻乐见的东西。

自从马克思主义随着十月革命的隆隆炮响传入中国以来,中国共产党人一直致力于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正是以这两个方面的进程为起点的。以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艾思奇、李达等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们,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大地上掀起的马克思主义通俗化、大众化的热潮,为推动中国革命事业做出了卓越的历史贡献。

但是,从人类的认识规律分析,“通俗化”仅仅是浅层次上的理论内化,仅仅是马克思主义“化”大众的起点。理论内化的根本目标在于实现高层次的理性内化。因此,就马克思主义“化”大众而言,根本目的是以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大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提升大众的思想境界,并把马克思主义变成大众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的物质力量。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理论体系,既是一种世界观,也是一种科学的方法论。它在推进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在积极改造着人们的主观世界,包括指导人们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认识世界;用正确且科学的理论指导主观世界的完善和人的全面发展等。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归根结底是要推进广大人民群众思想道德水平、科学文化水平和实践能力的提升,进而为提升中华民族整体素质奠定基础。

依据这种视界可以说,推进理想人格的塑造,体现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目标。所谓理想人格,是人生理想即人们追求的崇高精神境界、完美人格。人生活在世界上,总有自己的追求、自己的理想。人的理想源于现实世界,又基于头脑中所接受的理论。任何理论都是由一系列基本概念所构成的一个概念体系。而作为人类认识成果的概念,无不具有理想形态。这是因为,任何概念都凝聚着人的理性力量,都寄托着人的意愿和情感,正是人的意愿、情感、理性力量构成了概念的理想形态。所谓理想,是客观现实发展的可能趋势的反映和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具体地说,任何理想都包含了三个要素:其一,反映了现实发展规律所提供的可能性;其二,体现了人的要求、意愿和目的;其三,贯注了人的感情在不同程度上形象化。一个概念(或概念体系)只要包含了人的认识目的,渗透了人的意愿和情感,也就是体现了人的本质力量,便取得了理想形态。

据此,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概念的理想形态集中表现为人类对理想社会的设想和对道德理想的追求。马克思主义理论所包含的理想是人格的集中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化”大众的过程中,必然内含着马克思主义所确立的社会理想、道德理想化为现实的过程;而在此过程中,人格也将得到培养。人格既是理想的承担者,也是理想实现的产物;人不仅按理想来改变现实,而且也按理想来塑造自己。理想人格的确立实现于理论内化的理性高层次,无疑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化”大众阶段的根本目标。

二、确立科学信仰:实现理想人格的重要前提

要把理想体现为人格,必须把理想转化为信念,就是使理想转化为一种稳固的、持久的意识,成为一种坚定的确信、一种念念不忘的追求,即一种信仰。信仰是精神领域的最高主宰,是人们关于生命和宇宙最高价值的信念,是主体对于某种思想的真诚信服。它是一种附着于一定对象的相信心态。任何人生活在世界上,其思想和行为无时不受一定信仰的支配。

从理想到信念(信仰),是实现理想的首要前提。从认识论上理解,人的理想得以实现,体现为人获得了自由。这也就是从自在达到自为。“自在而自为的过程,就是主体从现实取得理想、把理想化为现实的过程。”①冯契:《人的自由和真善美》,华东师大出版社1996年版,第9页。而要把理想化为现实,至少需要具备如下条件:其一,主体(包括个体或群体)确立的理想必须体现该个体或群体的本质力量,这种本质力量是内在于主体之中的,是自觉的,而不是外在的、强制的;因而是主体终身愿意为之奋斗的,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或挫折,都不会放弃的。其二,这种体现了主体本质力量的理想是一贯的,具有始终如一的坚定性。这种在实践中经锻炼而形成的坚定性并非顽固不化,而是体现主体对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人生理想的执着追求。其三,这种体现了主体本质力量的理想需成为主体的“自得之感”即一种乐趣。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②《论语·雍也》。“知之”主体是对事物客观规律的认识;“好之”是主体的志向所在;“乐之”则是主体乐于实现这种志向,以实现理想为最高的人生乐趣。只有达到这一境界,才能说理想人格成了自由人格。

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马克思主义“化”大众的一个重要前提。马克思主义首先是一种理论,一种科学的理论,同时又是一种信仰,一种科学的信仰。它不但赋予无产阶级和先进人类以伟大的认识工具,而且赋予他们以伟大的历史使命,成为他们的精神支柱和奋斗旗帜。科学性和现实性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两个最基本特征。

首先,马克思主义信仰是科学信仰的代表,是科学理论信仰的典型形式。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来自对其科学理论的心悦诚服。马克思主义理论吸取了前人创造的人类一切文明成果,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立足当时的历史现状,根植于人类发展与进步的实践,并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和发展,不断为进步人类的革命和建设实践所证实。当人们将得到科学证明的真理性认识转化为实践活动的指南,坚定相信已被证实的科学真理,并用以指导自己的行动时,科学真理就内化为一种信仰。无疑,这种信仰不是盲目的,而是自觉的,是建立在对真理的自觉服从基础之上的。

其次,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一种现实的信仰。是与共产主义运动紧密相联系的实践信仰的典型形式。马克思主义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转化,用经济学证实了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的必然趋势,并找到了实现共产主义的阶级力量和现实途径。马克思主义不是以超自然、超人类的超验价值为目的,而是从人们的世俗生活和现实社会中揭示进步人类的现实价值目标;不是像宗教那样,用神圣的光环掩盖世俗的生活,并将之变成超验的宿命;而是寄希望于全世界无产者和劳动者的现实斗争,致力于揭示进步人类的现实利益。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在近一个多世纪的历史实践中不断付诸实践,日益成为人们行动的一面旗帜。它是实实在在的,而不是虚幻的、不可企及的。

可见,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一种科学的、自觉的信仰。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就是坚持科学真理,坚持正确的人生目标和政治方向。马克思和恩格斯历来重视对工人政党和群众进行科学信仰的教育。列宁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是一种庄严的信念”的重要论断。列宁认为,对工人群众进行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的教育,是无产阶级政党的重要任务。他指出:“它的任务是赋予自发的工人运动以明确的社会主义理想,把这个运动同合乎现代科学水平的社会主义信念结合起来……。”③《列宁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第二版,第167页。毛泽东、邓小平更是明确地指出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重要性。毛泽东说过:“我一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是对历史的正确解释以后,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没有动摇过。”④转引自斯诺:《西行漫记》,三联书店1979年版,第131页。邓小平则提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⑤《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63页。

马克思主义信仰不仅在革命年代里成为无产阶级斗争的精神动力和革命旗帜,而且在当代同样具有重要价值。其一,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科学性,对于全面、正确地理解整个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自觉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进一步坚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其二,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正确价值导向,对于确立崇高的精神支柱,为人生价值目标作正确取舍,把人的活动从现实引向未来,从一个目标引向更高的目标追求,为个人行为和活动指明正确的方向;促进个人形成高尚的思想品德具有重要意义。它鼓舞人们为实现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而奋斗。其三,马克思主义信仰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根本意义。科学信仰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灵魂,通过共同信仰所产生的凝聚力去维系社会心理、社会意识和社会精神,是提高人们的思想素质,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

马克思主义信仰是科学理论的真理性与共产主义信念的价值性的有机统一。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有三个必备条件:一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坚信;二是对共产主义社会制度的向往和追求;三是对共产主义实践的坚定执著。这三个条件体现了对真理的坚信、对价值的认同和崇高感情的融入。其中,以第一条最为根本。只有对真理的自觉把握,才能产生价值的认同和感情的融入。因而,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根本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把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根本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为此,必须正确认识两种关系:

一是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坚持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生命力所在。一代一代的马克思主义者在实现和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进程中,既继承前人又突破前人,既坚持普遍真理又创建新理论,只有这样,才有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前进。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过程中的信仰,是信仰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而决不意味着固守马克思主义的个别观点,思维僵化本身就是违背马克思主义的。但是,任何作为一种在历史上有过重大影响的理论,总有一些超越时代的、值得后人继承的东西,马克思主义理论当然不例外。因此,创新必须以继承为前提,我们不应该因强调创新而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则,诸如:实事求是原则、矛盾分析原则、群众史观原则等。随着时代的发展,个别观点的修正是正常的,决不能因此而动摇对整个理论体系的坚信。

二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西方理论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并未封闭真理发展的道路,也不可能把真理包容无遗。马克思主义在发展自身理论的过程中必然以开阔的胸怀广泛吸纳世界文明成果,其中当然包括西方理论中的精华。实际上,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就是广泛吸纳世界文明成果包括西方理论成果的结果。今天,马克思主义理论要发展,当然也不例外。问题在于,我们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对待西方理论,既不能一味排斥,也不能盲目崇拜,照单全收,甚至人为地把它与马克思主义对立起来,或不加分析地以此取代马克思主义,言必称“西方”,把追随西方理论视为“与国际接轨”,把坚持马克思主义视为“落伍”,从而贬抑马克思主义。我们要坚持的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以面向世界文明的开阔胸怀为前提的信仰,而决不是一概排斥西方理论的“封闭式”的信仰,当然,也不能对西方理论“囫囵吞枣”而否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三、化理论为德性:提升全民素质的有效途径

由上所述,塑造理想人格,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这一个过程,也就是化正确反映了客观规律的真理性认识为人们的信仰,再通过人们的身体力行,具体化为具体的人格,而这就是“化理论为德性”,即依据自己笃信的理论“修身养性”,塑造理想人格。

“化理论为德性”,与“化理论为方法”一起,是我国著名哲学家冯契于上世纪50年代提出的哲学命题。提出“两化”的初衷在于强调理论研究与实际行为的统一。如冯契在其晚年的《智慧说三篇·导论》中所说:“我在50年代提出了‘化理论为方法,化理论为德性’这两句话,用以勉励自己,也勉励同学,用意就在于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就是说理论联系实际可以从运用理论作方法和运用理论来提高思想觉悟这两方面入手。”①冯契:《认识世界和认识自己》,华东师大出版社1996年版,第20页。以后,“两化”的内涵逐渐丰富,逐渐拓展,成为冯契智慧学说的核心内容,成为建构其哲学体系的基本原则。可以说,冯契正是按“两化”的原则为学、为人的。他本人就是践履“两化”的典范(不仅是为学的典范,也是为人的典范)。

“化理论为德性”中的“德性”,主要指人生观、道德观;指人们据以指导道德活动的、体现人的内在本质的品格、品性。而理想、信念(信仰),则是“德性”的两个重要环节。由此可知,上述塑造理想人格和确立科学信仰的过程,正是“化理论为德性”的过程。“化理论为德性”,实现完整的理想人格,必须处理好德性与德行的关系。德性与德行的关系即理论与实际、言与行的关系。完善的人格必须是言与行的高度统一。

德性是内蕴于人的行为和活动之中的一种体现人的道德的特质、品质、品性。德性一旦在人的行为和活动中表现出来,就是德行。所谓德行,也就是人的道德行为,指符合一定时期的社会道德规范要求的行为。从德性到德行的过程可视作“德性的自证”。“所谓自证是我体认自己的德性”①冯契:《人的自由和真善美》,华东师大出版社1996年版,第447页。。德性的自证不只是主观的活动,而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因为德性在实践活动中对象化、形象化了,有其客观表现,已是客观的“德行”了。“我”在德性的自证过程中,把内在的德性与客观的德行相联系,才有可能检验德性与德行,即言与行是否一致。“心口是否一致、言行是否一致”是自证德性的惟一标准。

德性的自证,首要前提是主体的真诚。早在中国的古代,儒家和道家就提出真诚的问题。孟子说过:“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老庄崇尚自然,提出以真人为理想,要求返朴归真。他们都把真诚作为贯穿德性锻炼、培养过程中贯穿始终的原则。德性自证的真诚原则要求为学与为人的统一。如冯契指出:“真诚地、锲而不舍地在言论、行为、社会交往中贯彻理论,以至习以成性,理论化为自己内在的德性,就成了自己的人格。当达到这样一种境界的时候,反映在言论、著作中的理论,就文如其人,成了德性的表现,哲学也就是哲学家的人格。”②冯契:《认识世界和认识自己》,华东师大出版社1996年版,第22页。为学与为人的统一,一指做学问目的与做人目的,即学术理想与人生理想的一致;二指自己研究的理论应渗透于自己的日常言行之中,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③彭漪涟:《化理论为方法 化理论为德性——对冯契一个哲学命题的思考与探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18页。即,做学问和做人的态度、立场要一致,“哲学家不能嘴上是墨家的、至少是儒家的、道家的,行为却是杨朱一家派的。”④冯契:《智慧的探索·补编》,华东师大出版社1998年版,第567页。为学与为人的统一,是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研究者的最高境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确立崇高理想信念和社会责任;学会独立思考,不唯书、不唯上;明确生活目的,努力做诚实的人。这就是“真诚”。

为保持德性自证的真诚,必须杜绝“欺骗、虚伪”的不真诚。诸如,在权力、金钱面前,不惜丧失人的尊严,丧失人格,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尔虞我诈,两面三刀,不择手段地进行学术造假。这些“腐败学者”表里不一,言行相悖,以道貌岸然掩盖其丑恶的内心世界,这是一种严重的不诚信表现,与商家不讲诚信出售伪劣商品本质上并无区别。如果说商家不诚信只是影响到接受其服务的一小部分人,其危害性也仅限于造成消费者的不便甚至人身伤害;腐败学者因其作品的“光环”,其迷惑性更强,其危害性也就越大。

德性自证的真诚,并非轻而易举,需要经过刻苦的锻炼和培养。这是因为,其一,自证是主体的自觉活动,虽说人人都有主体自觉性,但真正要认识自我,却并不容易。人常常认不清自己的真面貌,或过高估计自己;或过于自卑,准确地作自我评判是极其不易的。需要经历一个锻炼、修养的过程,经历一个反复比较的过程。故曰人贵在有“自知之明”。其二,德性自证的真诚,需要破除来自外界的种种蒙蔽。如荀子所说:“万物异则莫不相为弊,此心术之公患也。”为此,要真诚,必须养成坚定的操守,达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境界,而不能看风使舵,做墙头草。当今,尤其不能盲目地追随世俗。世俗,即时尚,当今社会风俗习惯之称谓,可引伸为当今流行观念、时兴做法、思想潮流等。当今世俗熙熙攘攘,五花八门。其中,反映时代趋向、体现社会进步和高尚道德风貌者有之;背离社会主义方向和党性原则,反映封建观念和资产阶级腐朽思想者也有之。保持坚定的操守,就必须在纷杂的世俗包围中管住自己、把握自己,保持敏锐的政治嗅觉,善于区分本质与现象、主流与支流、正确与错误、先进与落后,善于辨别风向,顶住逆风。同时,还要有超乎世俗的眼光,能站在崇高理想和信念的高度,把握社会、人生的大目标,以至在世俗中不失去主心骨,不被世俗的东西搅得心神不宁;并善于驾驭和改造世俗,努力塑造体现社会进步、符合进步人类利益的时尚。有了这种德性自证的真诚,才能坚持正确的方向,顺境时不骄不躁;逆境时不消沉不动摇,经受住各种风浪的考验。显然,当我们达到了德性与德行相统一的境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水平也就达到了最高水平。可见,“化理论为德性”,是提升全民思想素质的一个有效途径。

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重要途径之一的“化理论为德性”,应是面向“大众”即最大多数人民群众的。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的群众性这一本质特征所决定的。马克思主义立足于社会实践,而社会实践的真正主体是人民群众,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这就意味着,从本质上说,马克思主义就是面向大众的;也就是说,有生命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学说,必然具有向人民群众,向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敞开的趋势,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大众化趋势。因而,“化理论为德性”,理想人格的塑造,人人有责。从量上来说,应是大多数;从分布面来说,应是超越政治、经济、宗教、教育等因素造成的障碍,跨越年龄、性别、职业、阶层、地域等界限。就当代中国来说,只要是拥护、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都应属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范围之内。要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成为为一般平民所共有的、而非为少数人所拥有的思想和理论。只要这样,“化理论为德性”,才能成为提升全民思想素质的一个有效途径。

诚然,大众是分层次的,理想人格也是分层次的。要想达到整齐划一的理想境界很难。以马克思主义“化”大众,对于不同的群体的“德性”,应有不同层次的目标和要求。对于中共党员和先进群众,应把确立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作为“德性”的根本要求;而对于一般群众,则应以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和信念作为“德性”的根本要求。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武装大众,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任务。

就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而言,有一个从高层次向低层次辐射,低层次促进高层次的过程。由干部带动群众,由党内带动党外;同时,群众促干部,党外促党内,这是马克思主义“化”大众的具体途径。首先要提高干部队伍的思想素质,提升广大干部尤其是党的领导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思想觉悟;其次是建设好学习型政党,提升中国共产党员的思想觉悟水平。党的领导干部和中共党员应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应在确立共产主义的理想人格方面成为全国人民的表率。而广大群众的觉悟水平则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德性大众化内化
苏格拉底论德性的双重本性
从德性内在到审慎行动:一种立法者的方法论
陆地冰壶运动大众化推广的研究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思辨:儿童哲学促学生道德内化的教学实践
德鲁大叔内化营销胜过广告
《朗读者》: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的大众化探索
托马斯·阿奎那的德性论
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