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疫病防治工作
2011-02-19陈松友
陈松友 杜 君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疫病防治工作
陈松友 杜 君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疫病流行,造成边区军民的大量人员伤亡。中国共产党和边区政府把疫病预防与控制当做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采取成立防疫领导机构、开展卫生宣传、加强医疗机构建设、建立防疫机制、增强人民群众体质等一系列科学疫病防治举措,一定程度上控制了疫病的流行和蔓延,并积累了丰富的防疫经验。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陕甘宁边区;疫病防治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是党中央所在地,是全国革命的指导中心和总后方,是革命根据地建设的模范。长期以来学术界对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教育等领域展开了深入的研究,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对陕甘宁边区的医疗卫生工作尤其是疫病防治工作研究尚不多见,虽然有个别的成果有所涉及①涉及到的研究成果有王元周:《抗战时期根据地的疫病流行与群众医疗卫生工作的展开》,《抗日战争研究》2009年第1期;温金童:《试析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中西医合作》,《抗日战争研究》2010年04期;张启安:《陕甘宁边区的医疗卫生工作和医德建设》,《中国医学伦理学》2001年第3期;梁严冰岳珑:《论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政府的赈灾救灾》,《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但研究的针对性以及研究深度和广度都明显不够,缺少对陕甘宁边区疫病防治工作的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鉴于此,本文拟根据相关史料,对陕甘宁边区疫情、发病原因、防治措施及成效等问题作一全面的分析与评述。
一、陕甘宁边区疫病流行现状及成因
疫病流行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大社会现象。抗战时期在陕甘宁边区,伤寒、天花、猩红热、赤痢、流行性感冒、疟疾、柳拐子病、花柳病、吐黄水、大脖子病等传染病和常见病十分流行,边区许多军民受到感染,甚至死亡。据统计,边区总人口约150万人,每年死亡成人与婴儿达八九万人,占总人口的60‰……以当时的延安市为例,因传染病致死的平均每年有500多人,占当地年死亡人数的47%,平均死亡年龄仅10岁。②武衡:《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区科学技术发展史资料》第5辑,中国学术出版社,1986年,第340页。1941年1月至3、4月,边区发生传染病,以甘泉、富县、志丹三县最为严重。甘泉一、二、三区即染病876名,死亡186名。①《边区卫生处防疫队返延安总结工作》,《解放日报》1941年8月17日。在甘泉一区有一个小学,死了十多名学生,以致学校都无法上课。②《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3辑,档案出版社,1987年,第112页。又据中央军委后方勤务部卫生部部长饶正锡1941年3月18日写给林伯渠、高自立两位边区政府正副主席报告中称:“延安北区之红庄发生猩红热,该村十岁以下之小孩子因患此病而死者已有十数名,该村现有小孩发生此种传染病占50%,发病后而死亡者占20%。”③陕西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陕西省志·卫生志》第72卷,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114—115页。1942年定边县政府也报告“各乡区,自5月至8月,发生各种传染病,重要是(出斑出水病,即伤寒或斑疹伤寒之类的病),共计死亡377名,缺医少药,疫情尤为严重。”④刘景范:《陕甘宁防区防疫委员会五个月来的工作报告》,《解放日报》1942年10月29日。1944年1月至5月,延安县因传染病而死亡2016人,占全县人口的3.2%。⑤张潮:《结束愚昧迷信的生活》,《解放日报》1944年8月11日。因传染病以及接生、育儿知识的缺乏等原因,某些地区婴孩的死亡率达60%。⑥李鼎铭:《关于文教的工作方向》,《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8辑,档案出版社,1988年,第458页。各类传染病不仅给边区人民带来大量伤亡,边区群众饲养的猪、牛、羊、驴等牲畜也受瘟疫传染而大量死亡,据1943年统计,全边区22万多头牛中,一年内死亡7800多头。16万多头驴中,一年内死亡2200多头。203万只羊,死亡21万多只。⑦武衡:《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区科学技术发展史资料》第5辑,第163页。边区疫情之重,触目惊心。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疫病之所以在流行和蔓延,其主要原因有:
(一)封建迷信盛行
陕甘宁边区以前由于长期封建统治的影响,人民生活艰苦,文化落后,群众缺乏基本的科学卫生知识,一遇疾病,不少人不是请医诊治,而是相信神和巫术的力量,把它当做可以治病的权威,尤其 “在缺乏卫生设备的乡村,几乎包办了民间的 ‘医药’”⑧赵超构:《延安一月》,上海书店,1992年,第181页。,“生病请巫神,不许说小孩子胖,有老毛病医治不好,或女人不生孩子,就要忌口或背上挂上一块布符。吃饭先敬神”⑨杨英:《边区乡村工作通讯——延川县禹居区三乡的阶级关系及个人生活》,《共产党人》第3期,第74页。。封建迷信左右着人们的思想,巫婆神汉成为人们倚赖的对象。正如毛泽东同志指出的:“在一百五十万人口的陕甘宁边区,还有一百多万文盲,两千个巫神,迷信思想还影响着广大群众。”⑩《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011页。迷信盛行不仅使病人延误治疗,造成了不应发生的人间悲剧,更为严重的是使疫病得不到有效控制,许多人因此被交叉感染。所以,党和边区政府的疫病防治工作必须与边区群众的封建迷信思想作坚决斗争。
(二)没有良好的卫生习惯
陕甘宁边区疫病滋生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边区环境卫生不好,群众卫生常识及卫生习惯不足造成的。边区防疫委员会于1942年6月调查延安胃肠道病一年四季都在发生的原因,调查结果认为:一是厨房、厕所不卫生,二是饮水不洁净。防疫委员会随后又对水源和周围环境卫生进行了调查,发现很多地方水源污染严重,一些地方有畜粪、生活污水直接流入饮用水井中。许多地方的农民居住环境肮脏,人畜同室。边区的妇幼卫生意识更为落后。产妇生产时,很少有妇产科医生,多由农村接生婆接生,割脐带不用消毒的剪刀,而是用碎瓦片割断。产后用黄土或草木灰进行消毒,产妇三天三夜不能睡觉,只坐在灰袋子上,喝些稀米粥。⑪白茜:《陕甘宁边区的妇女运动》,《陕甘宁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回忆录》,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0年,第462页。这种愚昧落后的习俗,导致新生儿感染破伤风而大量死亡,也是孕妇营养不良、感染产后风的重要原因。不良生活习惯以及脏乱差的环境导致苍蝇、虱子、跳蚤等病原生物的繁衍孳生,使“几乎一切可能有的传染病在边区都发生了”①李庸:《目前防治传染病在边区流行问题》,《解放日报》1941年4月27日。。
(三)医疗设施缺乏
在陕甘宁边区医疗设施极其紧缺,抗日战争爆发前,在陕甘宁边区几乎没有一所医院。延安城里只有六七家诊所,少数坐堂中医②欧阳竟:《回忆陕甘宁边区的卫生工作》(上),《医院管理》1984年第1期。。在农村,方圆几百里路找不到一个郎中,医院和医生更是匮乏,药店、药铺也只有在一些较大市镇偶尔才能发现,而且大多都是中药铺。比如盐池县,县城里只有两三家小中药铺,乡村只有少许江湖郎中、花儿匠 (种牛痘)、“卖药先生”等民间医生。③陕西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陕西省志·卫生志》第72卷,第77页。没有医生和药铺,医疗机构缺乏,药价昂贵,使得一些疾病得不到及时治疗和控制而蔓延。
(四)水旱灾害的影响
陕甘宁边区地处黄土高原,气候干燥,雨水稀少,旱灾频发。根据统计,仅在1940年至1943年间,边区发生旱灾16次,边区23个县中有14个县受灾④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编写组:《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料摘编》第9编,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264页。。干旱直接影响到河道,使河道水量减少甚至干涸,这样削弱了河流的净化能力,使得河流污染状况加剧,极易造成水质恶化,甚至造成群众水源污染。此外,因干旱使得气温较高,这也为各种病原菌易滋繁殖、生长创造了条件,很容易发生疫病,而且一旦疫病发生也极易造成快速传播。
除旱灾外,陕甘宁边区在20世纪40年代也遭受了严重的水灾的侵袭。据统计,仅1940年至1943年,边区遭受水灾31次,有23县受灾。⑤《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料摘编》第9编,第264页。根据1942年边区民政厅给边区政府呈送的 《灾情报告》记叙: “八月廿四夜,延安市骤然大雨倾覆,山洪爆发,河水陡涨,平川水高二、三丈,受灾最重者为南关七里铺一带,居民房屋、牲畜冲走甚多,河流改道,良田变沙砾,沿川禾苗所存无几。据已有之统计,水灾区域约占全边区的百分之三十六。”⑥《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料摘编》第9编,第267页。1942年8月10日的 《解放日报》也对边区一些地方发生的水灾进行了报道:“该县 (安塞)洪水为灾,所有川地禾苗尽被淹没,山下所有平房亦均水深二尺有余,冲毁房舍亦甚不少。……延安县的川口、姚店、青化三区的大半川地都被淹没了,最低的地方,平常距水面也有三丈余,青化砭的镇子上水头竟卷到街心了。”⑦《延安县各区长分区视察灾情 延川人民向政府报灾》,《解放日报》1942年8月10日。水灾降低了民众的生活水平和身体素质,同时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容易引起细菌等致病微生物的大量繁殖,受灾群众感染疫病的可能性大为提高,从而在边区一些地方引起疫情。
二、陕甘宁边区疫病防治举措
严重的疫情,威胁着边区军民的生命安全和抗日斗争及各项建设工作的进一步开展。能否有效地预防、控制疫病,关系到陕甘宁边区的坚持、巩固与发展。为此,党和陕甘宁边区政府采取了许多措施同各种传染病作斗争。
(一)建立防疫领导机构
为加强对疫病防治的组织领导,1940年3月,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了防疫工作会议,5月26日成立了延安防疫委员会,由中央组织部、边区政府、延安市府、留守兵团、后方勤务部、青救、妇联、抗大、卫校等党政军及群众团体代表33人组成,李富春同志任主任,刘斗争为副主任,蒋仁山为秘书。该会为延安防疫之最高领导机关,负责延安市、县境内的防疫卫生。同时在大的机关单位及区乡级设立了防疫分会,以领导所属各单位之卫生防疫事宜。1941年4月,在边区卫生厅的组织下成立了家畜防疫委员会,推动了家畜防疫工作的开展。为进一步领导管理全边区的防疫工作,1942年4月29日,陕甘宁边区正式成立防疫总委员会,李志中为秘书,民政厅长刘景范为主任。该会“对于边区个机关、各级卫生机关执行防疫事务有指导辅助之责”,该会 “在执行防疫事务之时,得统一支配各级卫生机关之人力物力 (包括人员器械等)于工作完毕之时复员”。①《陕甘宁边区政府颁发边区防疫委员会组织条例的命令》,《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6辑,档案出版社,1988年,第180页。陕甘宁边区防疫总委员会还在区、乡、村设立卫生防疫小组,以领导基层的防疫工作。对于延安市20公里以内党政军民防疫卫生事项之进行,共设四个防疫分区委员会,每分区按3至5个乡的范围为界,各分区委员会负责进行该区域之党、政、军、民防疫工作。各分区委员会又在各机关及乡政府中人口集中之乡设立支会。这样的组织架构,保障了延安的防疫工作。
防疫委员会的成立使边区的疫病防治有充分的组织保障,对控制疫病的流行和蔓延,开展预防工作,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二)开展广泛的卫生防疫宣传
面对边区群众对疫病防控知识的缺乏,以及边区严重的封建迷信思想和不良卫生的习惯,党和边区政府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把防病治病知识教给群众,动员群众自己起来和疫病作斗争。边区政府除利用小学校、干训班、读报识字组、黑板报、歌谣、书画、标语等形式进行对人民的卫生教育外,还通过展览会的形式进行宣传。边区的展览会每年都举行,其中以1944年7月举行的卫生展览会规模最大、影响最为广泛,展览会历时8天,参观人数达10970人,其中老百姓4303人,几占一半。②《卫生展览会结束 参观者达万余人》,《解放日报》1944年8月11日。这个卫生展览在延安展出后又巡回各地展出,对提高群众的卫生常识,预防疾病也起到了良好的作用。考虑到边区文化落后、文盲较多的现实,边区政府还利用当地农村庙会之机,组织秧歌、戏剧等文艺活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向群众宣传卫生常识。如延安清凉山4月8日庙会,子长县3月18日娘娘庙会,分别以秧歌形式演出 “卫生歌”、“治糠采 (麻疹)”、“勤婆姨”、 “怎样养娃娃”等卫生宣传节目,收到良好效果。庆阳桃花山三月初一庙会,既有陇东中学、庆阳完小联合组成的秧歌队,又有庆阳八一剧团分别演出的秧歌和戏剧,教育群众讲卫生③李天民:《庆阳桃花山庙会上宣传植棉卫生》,《解放日报》1945年5月5日。。
边区的报刊也积极配合宣传工作。《新中华报》和 《解放日报》多次发表社论和时评及其他预防疾病知识的科普文章。1941年11月24日 《解放日报》第四版还开辟了 “卫生专栏”,先后刊出医药卫生方面的文章217篇,重点介绍了传染病的预防和一些卫生保健知识。陕甘宁边区卫生署还组织编写了 《妇婴卫生》 《农村卫生》《传染病的防治和护理》《军民手册》《传染病防疫问题》《防疫须知》等多种通俗易懂的卫生知识小册子。
这一切不仅教育和鼓舞边区广大群众同疾病、巫神迷信以及不良的卫生习惯作斗争的积极性,而且使他们掌握了一些疾病的防控知识,提高了全体军民的健康防病意识,为抑控一些疫病的蔓延和流行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建立多系统的医疗机构
为防治疫病,陕甘宁边区建立了三大系统的医疗机构:一是中央系统的中央医院、附属门诊部和学生疗养院。其中中央医院是边区的三大医疗中心之一。该医院创办于1939年11月。初创时期,医院设妇产科、内科和外科,划分若干病室。妇产科有5个病室,内科有5个病室,外科有7个病室,另外还有4个隔离病室。全院最多可容纳100位病人。到1942年,医院已经有20多位医生,100多名护士,170个病床,设置了内、外、妇、小儿、结核和传染病等科,医疗设施也增设了X光室和化验室,医疗设备和技术都是比较好的。二是军队系统的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野战医院、二兵站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其中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是当时边区最大的医院。医院建立初期,共有床位100个,工作人员112名,医生9名,护士45名。1941年春,床位增加到200张,工作人员260名。三是边区政府系统的边区医院、边区医专、干部修养所、保健药社、卫生合作社,以及在保健合作社基础上建立的国医研究会。其中保健药社、卫生合作社分别在延安设总社,在各县乡设有分社,使卫生工作深入到农村,初步满足了农村群众的基本就医需求。
据统计,到1944年10月,全区有医院11所、卫生所75个、保健所7个、西医270人;群众中有中医1074人、西医6人、兽医54人;药铺930家,保健药社26个,有医药合作社51个,接生员61人①雷云峰:《陕甘宁边区史》(抗日战争时期中下篇),西安地图出版社,1993年,第320页。。这些医疗机构从上到下,从部队到地方,从城市到农村形成一个医疗网,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边区缺医少药的状况,较好地承担起了为边区百姓治病的任务。
(四)建立现代性的疫病防控机制
为做好防疫工作,边区在实践中初步建立起一套现代性的防控疫病机制。首先,是实施接种预防。加强预防接种和预防注射,提高免疫力,是防控疫病的有效方法。因此,边区政府三令五申要加强预防接种和预防注射工作。为实施接种预防,边区卫生处于1941年组织初注射伤寒、霍乱疫苗200瓶、牛痘苗30打,注射3300余人。1941年5月间又派11人的防疫队下乡,在两个多月里为群众种防疫痘苗325人,打针431人。②《边区半年来卫生工作展开 防疫队深入农村工作》,《解放日报》1941年10月4日。根据统计,从1941年7月到到1944年7月,边区卫生处三年来“共种痘5.2万人,预防注射7723人,替群众种痘11万人”③武衡:《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区科学技术发展史资料》第3辑,中国学术出版社,1984年,第110页。。为作好鼠疫的预防,1942年边区卫生处还发动党政军民捕鼠灭鼠,并购置鼠疫血清及疫苗,以备不时之需。
其次,是实行疫情报告制度。限制疫病扩大蔓延的先决条件就是要早发现早报告,以达到就地消灭的目的。因此,边区建立了疫情报告制度。1942年5月13日,陕甘宁边区防疫委员会通过的 《预防管理传染病条例》规定:鼠疫、霍乱、天花是第一类传染病。此类传染病诊断后,于24小时内要用电报电话报告该会;伤寒及副伤寒、赤痢、斑疹伤寒、回归热、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白喉、猩红热是第二类传染病,这类传染病应按周报告。④《边区防委会讨论工作计划》,《解放日报》1942年5月15日。疫情报告制度不仅能使防疫委员会全面、快速了解疫情,而且该制度对疫区人民群众的自觉性和责任心的提高,也是一个很好的促动。
最后,是隔离制度。快速有效的疫区处理是防止疫病扩散和蔓延的关键。因此,边区建立了隔离制度。1941年3月28日,陕甘宁边区民政厅发布的 《陕甘宁民政厅布告》对传染病的隔离制度作了初步的规定:“七、发现瘟疫时须将病人安置另窑居住,严格与好人隔离,禁止与好人公用饮食器具,病人用后的器具,须消毒后方可使用 (开水煮或石灰泡)。九、病人一切排泄物,须深坑掩埋,不得随意乱倒;十、发生瘟疫的村庄区域,须立刻通知邻村及附近机关预防,停止与他村来往,至传疫病消灭三星期后,恢复原状。十一、发现传染病时,须立刻报告当地政府,转报上级并速送医院检查治疗,切实遵照本厅布告防疫办法执行。十二、各级政府接到发生传染病的报告,须立刻进行一切紧张预防布置,必要时可严令断绝交通,封锁病区。”⑤陕西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陕西省志·卫生志》第72卷,第116页。疫区的封锁与隔离切断了传染病的进一步传播途径。与此同时,边区卫生防疫主管部门组织医疗队前去病区救治患者。
这样,边区就建立了一套有效的三步联动防控疫病机制,初步实现了事前有预防、事发有报告、事中隔离处理,在阻控疫病的迅速蔓延、传播以及及时救助病患人员的过程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五)注重增强人民群众体质
过去陕甘宁边区经济发展落后,人民营养状况不良,身体素质普遍较差,免疫力较低,这也是各类疾病多发的原因之一。在边区通过减租减息、精兵简政、开展大生产运动以后,边区克服了财政经济上的困难,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和改善,粮食、肉类、瓜果、蔬菜等都能自给,人们逐渐走向丰衣足食。边区的卫生部门还专门成立营养委员会,负责改善人民群众的营养。营养委员会不但对于吃饭时间也作了科学合理的规定,而且抽调各机关、部队、学校、团体食堂厨师集训,提高烹饪技能及卫生知识,以加强伙食的改善,补充人们的营养,增进人民群众体质。边区民政厅长刘景范还多次号召人民尽可能多食蔬菜,多食豆制品。①卢希谦、李忠全:《陕甘宁边区医药卫生史稿》,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39页。边区民政厅还倡导粗粮要细做。《解放日报》在1944年2月16日专门刊登了《小米怎样吃才好》一文,对小米的18种做法作了详细的介绍。精工细作后的小米不但易于消化,而且营养价值较高。此外,边区还向群众提供体育设施、体育场所及运动器具,号召群众参加体育锻炼,以增强免疫能力,并倡导定期举行运动会。1942年9月l日至6日在延安举行的陕甘宁边区第一届运动会,也称为延安 “九一”扩大运动会,是抗日战争时期我国抗日民主根据地举办最大的一次运动会,参加运动会的有延安市各机关、学校、工厂、部队的代表队,还有边区各分区、县、市的代表队,男女运动员共1388人,比赛项目有田径、篮球、排球、游泳及武装爬山、障碍、射击、投弹等军事项目。还有网球、足球、棒球、马术、赛马、跳水、举重、双杠、单杠、木马、团体操、舞蹈、武术等表演项目。②乔克勤: 《西北体育文化史》,甘肃民族出版社,1993年,第206—207页。加强营养和开展体育运动对增强人民群众身体素质、抗御疫病侵袭起了一定的作用。
三、陕甘宁边区防治疫病的成就与不足
在党和边区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努力,边区的疫病防控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突出表现在:
一方面降低了发病率、减低了死亡率。据统计:1941年至1942年初,仅在府谷县麻池沟、刘家坪两村发生10多例鼠疫者。天花、霍乱虽在个别地区偶尔发生,但未见大规模流行,说明这三种烈性传染病在边区基本上得到遏制。其他常见传染病的发病率也相对降低。以伤寒病为例,根据中央医院传染科1941年至1943年的病例变化统计结果,1941年传染科共收治传染病例126人,其中伤寒病例107人,比例占82%;1942年传染科共收治传染病例256人,其中伤寒病56人,比例占22%;1943年前半年共收治传染病101人,其中伤寒病22人,占21.7%。③梁烈庭:《陕甘宁边区卫生防疫及卫生运动》,《陕西卫生志》1985年第2期。这表明伤寒这种可怕的传染病已基本得到遏制。边区防疫总委员会主任刘景范在 《陕甘宁边区防疫委员会五个月来的工作报告》 (1942年6月至10月)中也指出:1942年“全延安病人数目较去年仅中央医院收治的少一半还多。”④刘景范:《陕甘宁边区防疫委员会五个月来的工作报告》(1942年6月至10月),《解放日报》1942年10月29日。边区不但降低了发病率,而且死亡率也减低了。以中央医院妇产科为例,1940年至1941年间,中央医院妇产科接收产妇565人,仅死亡2例,产妇的死亡率为0.36%,而在1942年及1943年,接收893名产妇,无1例死亡。⑤武衡:《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区科学技术发展史资料》第5辑,第347页。而当时全国的一般产妇死亡率每年可高达15‰。在中央医院的伤寒病死率,1943年仅有3.9%,此前的1941年和1942年则分别为7%和10.7%。1943年边区卫生处所属院所门诊和住院的病人为35370名,当年只死亡12名。⑥《边区所属医院去年病员减少万名》, 《解放日报》1944年2月1日。根据统计,至抗日战争胜利时,边区人口的平均死亡率从60‰以上降到30‰。⑦武衡:《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区科学技术发展史资料》第5辑,第160页。
另一方面,群众的卫生观念不断增强,边区文化卫生面貌得到了一定改善。边区多数群众逐渐改变了不常洗澡、不常洗手、不常洗衣的落后习俗,知晓了灭蝇、灭蚊、灭蛆、灭臭虫、灭鼠以及修厕所、开窗通风、通烟囱、修好井水窑以及晒被的重要,很多群众渐渐养成了不吃生食冷饭、不喝生水以及不洁食物的好习惯,树立了灭菌、消毒的卫生意识与卫生观念。生病烧香磕头拜佛求神,祈求棚神、圈神保佑、驱邪的少了,主动求医治疗的多了。一些群众也知道家畜饲养也应该要讲究卫生,圈棚经常打扫,牲畜染病也要注意及时隔离以防传染。对于病死的牲畜都加以掩埋,不再出售和食用,以防止感染人群。在注意卫生的情况下,群众中还涌现出了一些先进集体、个人、模范卫生村,模范卫生家庭也出现不少。据统计,仅延安市1944年上半年就出现了杨家湾、严家湾、南窑子、黑龙沟、高家园子5个卫生模范村;刘成义、高文亮、宋志忠等17个卫生模范家庭;李志中、刘好成等5个模范工作者。①马豫章:《延安市半年来的群众卫生工作》,《解放日报》1944年8月13日。
抗战时期中共在陕甘宁边区的疫病防治虽取得很大成绩,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疫病防治是在革命斗争形势下开展和进行的,受当时特定的革命环境的限制和制约,当时的疫病防治工作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当时的医药物资的供给、供应缺乏,致使一些疫病防治工作因缺乏必要的物质支撑,只能停留在宣传阶段,而在实践上实施不够,一些发展计划也很难完全落实。面对医药设施缺失的困难,只能因陋就简地研发一些简单的医疗器械和常用药品。二是当时的医疗设备简陋,医疗条件比较差,从事医药卫生工作的人员比较少,医学水平也相对较低,远不能满足边区军民的需要。三是由于中国受2000多年封建思想的束缚,封建迷信思想根深蒂固,边区封建迷信思想也不是短时期就能完全消除的,边区良好的卫生习惯的养成也需要与边区经济的发展、文化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活水平的进步相适应。此外,边区的疫病防治工作没有基础和经验,而且防疫委员会及分区委员的工作人员大多数是兼任的,工作的深入性和经常性需要加强。但作为历史研究,我们不能苛求于前人。因此,尽管抗战时期中共在陕甘宁边区的疫病防治工作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们依然认为,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时期,中共和陕甘宁边区政府能够克服种种不利条件,取得那样大的成就实属不易。
四、陕甘宁边区疫病防治取得成效的原因和经验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疫病防治工作取很大成效,与以下几个因素密不可分:
首先,中国共产党和陕甘宁边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有效领导。边区疫病流行,党和边区政府给予了高度重视。早在1939年1月边区第一届参议会通过的 《陕甘宁边区第一届参议会对陕甘宁边区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就号召:“发展卫生保健事业,以增进人民的健康。”②《陕甘宁边区参议会文献汇辑》,科学出版社,1958年,第38页。1939年11月,陕甘宁边区第二次党代会通过了《关于开展卫生保健工作的决议》,强调:“应在边区人民中进行卫生清洁教育,提高人民讲究卫生的知识。”③陈明光:《中国卫生法规史料选编(1912—1949. 9)》,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146页。1941年5月,中共边区中央局提出的 《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进一步强调:“推广卫生行政,增进医疗设备,欢迎医务人才,以达减轻人民疾苦之目的。”④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室:《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史料选辑》第1辑,甘肃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87页。中央领导人对边区卫生防疫工作也极为关注。1944年毛泽东在延安大学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近来延安疫病流行,我们共产党在这里管事,就应当看得见,想办法加以解决”⑤《毛泽东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154页。1944年朱德在延安各界卫生动员大会上说:我们要开展全边区的医药卫生运动,同病疫流行的现象做斗争,做到 “人与财旺”⑥《开展全边区卫生运动的三个基本问题》, 《解放日报》1944年7月10日。。1945年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的报告中进一步号召:“应积极地预防和医治人民的疾病,推广人民的医药卫生事业”。⑦《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1083页。中央领导人不仅做指示,还率先垂范发挥带头作用,毛泽东粗衣素食,周恩来在重庆为边区购置医疗器械和医药书籍,朱德带头拾粪、扫地锄草、植树调节气候,李鼎铭等边区政府领导人还亲自为群众看病。这些决议、指示和行动对推动边区疫病防治工作起了重要的作用。
其次,边区群众的充分动员与广泛参与。防疫工作是群众工作,必须发动群众、动员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相信群众。边区的疫病防治工作始终坚持正确的群众路线,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念,一切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得到了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促发广大群众积极参加了疫病防治工作,才获得了防疫成绩。如边区卫生运动中群众不分男女老幼几乎全部出动,而且还出现了单位与单位、乡与乡、村与村以及个人之间互相观摩、参观、学习、评比竞赛的可喜局面。侯家村的群众还定了一个卫生公约:每年拆洗被子两次,常洗衬衣,勤扫地,每两家挖一个厕所,捕鼠灭蝇,提倡养猫,不喝凉水,成立识字组,宣传卫生。在老人和儿童倡议下,这个村开展了灭蝇竞赛,结果在10天之内打了2145只苍蝇。① 谭克绳:《中国革命根据地》 (下),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636页。
最后,边区基层政府对疫病防治措施的认真贯彻和执行。边区疫病防治工作的积极开展和顺利进行,边区直接领导的基层政府——区、乡政府功不可没。它们对于号召群众,说服教育,以及各项疫病防控的具体措施,都予以认真执行。如为督促开展卫生运动,乡政府组织卫生检查督导组,对各乡、村的卫生工作进行监督检查。许多乡干部不但经常挨户巡视,发现患者,报告疫情,而且还以身作则,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如北郊乡乡长高文亮在政府提出卫生运动的号召以后,他不仅给各村开了会,而且把自己家里打扫干净。北关乡杨庄坷干部高吉祥、刘全福、张慕成在卫生运动中不仅自己带头,而且还和区上派来的干部王存礼、李心云等一起为该村二流子马金祥和史留锁清理室内卫生,安门窗,修厕所,泥窑洞,影响了全村3家二流子自动打扫卫生。②马豫章:《延安市半年来群众卫生工作》,《解放日报》1944年8月13日。
总之,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陕甘宁边区积极开展疫病防治工作,大力宣传疫病防控知识,不断增强边区人民群众的卫生观念,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疫病的流行和蔓延,改变了边区城乡卫生面貌,提高了人民的健康水平,促进了边区的社会进步,为巩固陕甘宁边区、保障抗日战争的胜利起到了重要作用。
(本文作者 陈松友,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杜君,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导 长春 130012)
(责任编辑 占善钦)
Epidemic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n the Shaanxi-Gansu-Ningxia Border Region during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ese Aggression
Chen Songyou&Du Jun
Epidemic disease spread around in the Shaanxi-Gansu-Ningxia Border Region during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ese Aggression,resulting in a large number ofmilitary and civilian deaths.The Party and government in the border region treated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as an important political task and took a series of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measures,including setting up a leading body for epidemic disease prevention,spreading hygienic knowledge,strengthening themedical institutions,establishing epidemic disease preventionmechanisms and building up the health of people.These efforts succeeded in controlling the spread of the epidemic disease and accumulated rich experience in disease prevention,which laid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cause of epidemic disease prevention and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he people’s health.
D267.7;K269.5
A
1003-3815(2011)-06-008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