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共党史论文论点摘编

2011-02-19

中共党史研究 2011年6期
关键词:江泽民党团青年团

谈毛泽东赶超美国的强国之梦

胡鞍钢

赶超美国是毛泽东的强国之梦。早在1955年,毛泽东就首次提出中国赶超美国的战略性国家目标。1956年毛泽东提出在钢产量方面用50年到60年时间赶上并超过美国,这个预言现在已经得到实现。毛泽东把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作为中国超越美国的主要手段和重要标志,赶超美国是经济和政治目标,既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的爱国主义,也体现了中华民族对人类贡献的全球主义。但是毛泽东的赶超美国战略缺乏科学分析和论证,所以易于受到外部环境左右。1957年他出访苏联,受到赫鲁晓夫赶超美国的刺激和影响,毛泽东就改变时间表,提出用15年时间赶上并超过英国的目标;毛泽东又反潮流大批反冒进,正式发动大跃进。这些说明毛泽东从理性走向非理性,从实事求是走向主观主义,从正确走向错误。后又受到一些错误建议的影响,他又提出用7年的时间赶上并超过英国、用15年时间赶上并超过美国,还不断缩短超英赶美时间表,最终使“大跃进”走向“顶峰”,随之演变为巨大的经济灾难。我们要充分肯定毛泽东1955年至1957年访问苏联前提出的赶超美国的战略设想和时间表。尽管毛泽东生前没有成功实现这一梦想,但是却为中国而后实现这一设想奠定了现代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基础和工业化基础。(刘学礼摘自《学术界》2011年第4期,全文约22000字)

江泽民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袁恩桢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目标的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过程中,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核心江泽民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中国市场导向改革发展之路的奠基者是邓小平,而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实践的则是江泽民。确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念,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江泽民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的最大贡献。江泽民认为,我们搞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不是一般市场经济或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社会主义”这几个字并非多余,并非画蛇添足,而是画龙点睛。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与我国的国情相结合。在社会主义市场体制中,江泽民除了对市场体系与宏观调控有大量的论述以外,对市场主体地位,特别是对国有企业改革问题,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他认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要政企分开,积极发展股份制,提倡中国企业“走出去”。江泽民特别提请大家注意从源头上防止拜金主义的影响,坚持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强调充分看到市场的优点,并不是说市场是全面的万能的,市场也有其明显的弱点和局限性。(刘学礼摘自《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1年第3期,全文约13000字)

当代意识形态的发展与“文化化”

林 滨

意识形态“文化化”是全球化时代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发展的诉求选择,也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展的重要路径。意识形态“文化化”的特点是意识形态这一特定的价值观的表达与诉求,植根于文化的母体中,从狭隘的政治宣传变成文化熏陶,从强制灌输到润物无声,从硬性说教到软性感化,最后达成民众对其所倡导的价值观的接受、认同与信仰,以维护国家主流意识的安全。全球化时代文化和意识形态,恰恰因其认同、意义与价值呈现出紧密的联接,表现为国家意识形态因文化碰撞而面临挑战,也因文化融合而得以不断扩张。意识形态“文化化”的核心与目标是达成对其所倡导的价值观认同,这是由意识形态的本性所决定,出于意识形态的功能使然,也是意识形态实现合法性的诉求。意识形态事关民族国家认同,关乎文化安全和软实力,加强意识形态的建设成为现实与理性的双重选择。意识形态“文化化”在当代的发展理路是要契合文化的特质加以传播,要通过制度文化的构建加以强化,通过文化环境的营建加以熏陶,要通过文化产品的消费加以影响。(刘学礼摘自《教学与研究》2011年第4期,全文约10000字)

东北解放战争研究中的三个重要问题

刘信君

史学界对东北战局有些重大问题认识和看法不一,需要深入研究。一是关于“独占东北”问题。为实现“独占东北”中共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并得到苏军帮助。随着国民党军占领山海关、锦州后,苏联在美国和国民政府重压下,不再支持中共军队。加上,中共军队因为战线太长,兵力不足,群众没发动,而国民党军装备精良,战术正确,顺利攻取大城市,导致中共独占东北计划失败。二是关于“和平民主新阶段”及对东北政局影响。“和平民主新阶段”思想是中共中央提出来的,是对国内形势的估计和与国民党斗争的武器。这一思想对东北和其他解放区备战产生消极影响。由于国共重开谈判,中共认为和平民主阶段到来,在东北停止分兵建立根据地的战略方针,转为打击国民党军队的进攻,促成东北停战谈判。三是关于四平保卫战该不该打的问题。中央则对此做了充分肯定,笔者认为利大于弊。利表现在歼灭了敌人有生力量,打击了国民党军猖狂进攻,打乱国民党作战计划。有力配合东北停战谈判,迫使国民党承认中共及其军队在东北的一定地位。四平保卫战使中共对于“和”与“战”问题,有了清醒认识,为重新确立建立巩固东北根据地的战略方针奠定思想基础;锻炼了东北中共军队,取得阵地防御战的宝贵经验。当然,也存在被动防御、与本溪保卫战配合不够,撤退时机不当,消耗过大等不足。(刘学礼摘自《历史研究》2011年第2期,全文约18000多字)

从“第二党”到后备军:共产党与青年团早期关系的演变

黄金凤

建党初期,中共仿照苏俄体制,建立青年团以作为助手和后备军。早期党团配合促进了党团组织的迅速发展,也取得了多次罢工和政治运动的胜利。但党团关系的确立颇费周折,党团双轨并行,中共早期规定的青年团政策上服从共产党,组织上保持独立的党团关系,这是一个两难。早期青年团在组织、人才和工作上强于党,在五卅运动前,青年团影响超过党的影响,甚至出现“第二党”倾向。为了防止青年团“第二党”化,党中央调整党团关系,作出了青年团组织与工作青年化、超龄团员输送入党的决定;党对团的职权与活动范围也做了限制。但党团并立存在,党团竞争与矛盾仍然存在,并且在党团都加快组织发展下,愈发激烈;工作中也因重叠发生矛盾和纠纷。在青年团的性质定位上也发生争执,直到中共六大才定性。随后召开的青年团五大将党团关系写入团章,党对团的政治领导关系才得到制度上保证,但是直到1935年青年团取消,党团矛盾都或多或少存在。1949年,中共在青年团重建时,接受了早期党团纠纷的教训,放弃了青年团保持组织独立性这一传统,使团在政治与组织上完全从属于共产党。(刘学礼摘自《近代史研究》2011年第3期,全文约26000字)

猜你喜欢

江泽民党团青年团
江泽民同志追悼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毛泽东为青年团命名
“青年团早期组织创建与‘团一大’ ”主题研讨会成功举办
新形势下党团与班级建设创新研究
党团带队办好红领巾学校
欧洲议会左翼党团发展现状的SWOT分析
高校学生骨干如何在党团班协同育人机制中发挥“排头兵”的作用
江泽民论“世界是丰富多彩的”
江泽民关于军队后勤改革的重要论述与实践
江泽民关于军队吃“皇粮”思想的理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