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世博会与奥运会合作的历史演进及现实思考

2011-02-18潘树金彭国强

浙江体育科学 2011年2期
关键词:盛会世博会体育

潘树金,彭国强

(1.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体育发展中心,浙江温州325000;2.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部,江苏常州 213164)

世博会与奥运会合作的历史演进及现实思考

潘树金1,彭国强2

(1.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体育发展中心,浙江温州325000;2.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部,江苏常州 213164)

文章在总结奥运会与世博会合作的基础上,重点梳理了两大盛会合作的历史背景与功效,指出两大盛会的三次合作对于现代奥运会和世博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提出了现代奥运会的意义已远远超越了体育本身,世博会的价值也不再只局限于对经济和科技的推动,两大盛会在精神和文化层面存在着相互带动和促进,在精神和文化价值方面有着认同;最后从两大盛会举办权的争夺、参与国家和人数以及赛事盈亏能力等方面进行了对比与分析。

体育社会学;奥运会;世博会

Abstract: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Olympic Games and World Expo on the basis of cooperation,focusing on two major event organized by combing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and the effect that the three co-organized two major event for the modern Olympic Games and World Expo will have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proposed the modern Olympic Games Far beyond the significance of sport itself,the value of the Expo is no longer confined to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the two major event in the spiritual and cultural aspects of the existence of mutually stimulate and promote the spiritual and cultural value with identity;Finally,the right to host the competition from the two major event,and the number of participating countries and the ability of competition in areas such as profit and loss compared with the analysis.

Key words:Sociology of Sport;Olympic Games;Expo

0 前 言

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对于我国国际地位的提升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北京奥运会成就了我国金牌榜世界第一的梦想,证实了我国强大的竞技体育实力,后奥运会时代,我国体育事业正从一个体育大国向世界一流的体育强国不断迈进。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展示了我国近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人文、城市风貌,让全世界认识到了一个全新的中国,对于未来我国经济的增长意义重大。两大盛会在我们的国土成功举办后,人们热衷于将两大盛会放在一起比较讨论。但是,对于现代奥运会与世博会的历史“亲缘关系”却少有人知。历史上共有三届奥运会与世博会非常“巧合”地在同一地点、同一时间举办,它们分别是:1900年巴黎世博会和巴黎第二届奥运会,1904年美国圣路易斯世博会和圣路易斯第三届奥运会,1908年伦敦世博会和伦敦第四届奥运会。通过合作,现代奥运会借助世博会而得以发展,世博会也进一步被人们所认识与了解,这三次合作对于两大盛会的发展意义重大。

1 世博会与奥运会合作的历史演进

2.1 世博会与奥运会的第一次合作——1900年巴黎世博会与第2届奥运会

1900年,第2届奥运会在巴黎和世博会同时举办。由于当时法国政府把主要精力放在筹办世博会上,承办两会的组委会负责人阿弗里德·皮克对体育了解甚少,奥运会的筹备方案并未得到举办方的足够重视。因此,对于奥运会的比赛项目、日程、场地等均无周密安排,更谈不上花费巨款去兴建体育设施,人们也多数不知道世界博览会举办期间还有体育比赛。并且,各项体育比赛的场地和设施也是无处着落,甚至当时的获胜者还要自己支付所获奖牌的费用。这届奥运会是以“国际体育锻炼和运动竞赛”的名义进行的,甚至没有人正式宣布开幕。由于比赛没有集中的场地。组织者不得不根据世博会的工业类别,将奥运会的比赛项目分门别类,为方便参观世博会,主办方竟然把奥运项目按世博会不同的工业类别分到不同的展览区中进行,以至于赛艇被安排在救生装备展览区,击剑被安排在金属刀具制造区。事实上,本届奥运会作为世博会的附属品,是以“国际体育锻炼和运动竞赛”名义进行的,主要以娱乐为目的,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体育竞赛,观众也是持着世博会的门票来欣赏奥运会比赛的。整个赛事很少出现“奥林匹克”这个词,媒体报道使用的名称更是五花八门,如“国际锦标赛”、“巴黎锦标赛”,甚至有的还称之为“巴黎世博会大奖赛”等等,运动会成了博览会的一部分,成了世博会招揽观众的体育表演。这次运动会被视为一次失败的奥运会,仅仅称得上是巴黎万国博览会上的一个小节目罢了。

尽管奥运会希望借助世博会扩大自身影响的目的没有完全达到,但和世博会的首次合作还是使奥运会受益匪浅,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和关注现代奥林匹克运动。通过这次合作,奥运会的名称、宗旨、内容和形式快速被主要西方国家接受。1900年的巴黎奥运会没有主场馆、没有开幕式,甚至没有人正式宣布开幕,用顾拜旦的话说就是“没有人能说这是奥运会的赛场”,但奥运会的内容和形式已受到世博会参观者的热情欢迎,把足球作为集体项目列入奥运会。这是对古代奥运会的一个重大突破,对后来国际足联的成立和世界足球运动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虽然观众还不清楚奥运会的宗旨和规则,甚至个别选手领奖时还不知道领的是奥运会奖牌,但奥运会的内容和形式已开始被英、法等国民众了解。并且,大众体育进入了奥运会。如网球、高尔夫球等项目的比赛,但不具有实用性,只是社会精英娱乐、消遣的对象。此外,通过这次合作奥运会从名称、宗旨到内容、形式已快速为主要西方国家所接受。

1.2 世博会与奥运会的第2次合作——1904年圣路易斯世博会与第3届奥运会

1904年第3届奥运会在美国圣路易斯世博会期间举行。受经费困扰,1904年第三届奥运会继续沿用世博会期间举办奥运会这一形式,沦为世博会助兴项目,继续向世博借“人气”,与世博“结伴而行”,这届奥运会从于1904年7月开始,一直延续到11月,断断续续进行了约5个月,是奥运会史上又一次旷日持久的“马拉松运动会”。并且,由于当时法国在内的一些欧洲国家并未参加本届比赛,使本届奥运会参赛人数锐减,参与这届奥运会的参赛国家仅有12个,是迄今为止奥运参赛国家最少的一次。由于当时美国民众对体育运动的热情空前高涨,且时任美国总统的罗斯福也担任着美国奥委会主席一职,在他的影响下,本届奥运会得到了举办方的精心组织和广泛宣传,并最终取得了成功。大会期间,世博会举办方安排的文艺表演丰富多彩,吸引了大量观众驻足观看,相比之下观看奥运会比赛的观众很少,即使最精彩的奥运比赛,场上观众也从未超过2 000人。由于参赛选手多数都是清一色的美国人,在大多数项目中,美国选手不仅将金、银、铜牌全数夺走,而且还包括了前六名,这届奥运会俨然成了美国人的“独角戏”。奥运会开展过程中,主办方也总是突出世博会,把奥运会当成世博会的娱乐项目来吸引观众,圣路易斯市民的兴趣主要投入在了世界博览会上,奥运会受到世博会的冲击,再次沦为世博会的附属品,被世博会所吞没。

经过这次合办,在世博会的影响下,奥运会的比赛项目、规则、设施建筑快速确立和规制化。并出现了一些新的突破:女子参与了射箭项目的比赛,并且首次举行了篮球表演赛;开辟了专门的比赛场地,并配以相对良好的体育设施;比赛项目也略有变化。在上届运动项目的基础上,新增加了拳击、曲棍球等,并恢复了第一届奥运会列入的摔跤、举重项目;奥运会的精神、理念以及文化快速得到西方主流文化认同并融合,共同的价值取向开始产生。此外,奥运会的规模迅速扩大,1904年圣路易斯世博会的参观者,更热衷观看奥运会体育比赛,奥运会的观赏性、游戏性和娱乐性快速受到西方民众欣赏。

1.3 世博会与奥运会的第3次合作——1908年伦敦世博会与第4届奥运会

1908年伦敦世博会的会场选在伦敦西部,建筑以白色为主,称为“白城”。参观者大为减少,约840万人。第4届奥运会原定在罗马举办,但罗马政府因财政困难而临时放弃,奥委会不得不求助伦敦世博会并得到强烈支持。本届奥运会第1次举行了开幕式,为了体现对奥运会的重视和对各国运动员的尊重,英国国王和王后双双出席了开幕式,为本届奥运会添光不少。竞赛项目被安排在专门为奥运会建造的能容纳6万多人堪称当时世界一流的体育场中进行。伦敦奥运会可算是首届严格意义上的现代奥运会,在英国政府强大财力和组织力支持下,伦敦以当年最快速度建造了一流水平的比赛场馆,尤其是拥有6万座位的主赛场“白城体育场”。并且,本届奥运会对竞赛制度进行了规范,重新制定和修改了参赛条款、竞赛规则,为后来奥运会竞赛制度的正规化作出了重要贡献。这次合作,第一次实现了欧洲、美洲、亚洲、非洲和大洋洲五大洲国家聚首,大会不仅正式向获得冠军的选手颁发金质奖牌,开辟了历届奥运会设立各国“奖牌榜”的先河,而且大会还正式向获得冠军的选手颁发金质奖牌,并且各国代表团在各自国旗引导下列队入场,为以后各界奥运会开创了先例。奥运会第1次出现了国家代表团入场的开幕式,22国旗手就在游泳池边齐刷刷地排成一行,蓝天、旗帜在水中相映成趣,这一情景在奥运史上既是空前,也是绝后。展现“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会比世博会更能震撼和深入欧美民众的心,欧美民众逐渐成为认同和支持奥运会的中坚力量,为奥运会各项比赛制度的正规化作出了重要贡献。尽管仓促举办,但奥运会仍给世博会主办方带来超过10万英镑的收入。这届参赛运动员2 000余名,比前3届的总和还要多;并且第1次有来自5大洲的国家相聚,实现了奥林匹克旗帜上的五环相连,奥运会的比赛项目、规则、设施建筑快速确立并规制化。本届奥运会可以说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奥林匹克盛会,甚至出现了赶超世博会的势头,为今后奥运会的独立举办奠定了基础。

2 世博会与奥运会合作的若干思考

2.1 奥运会与世博会的文化认同与促进

通过分析奥运会与世博会的文化特性可以得出,两大盛会都以普通人为基本观众,以教育启蒙为主要目的,作为世界顶级的体育盛会,奥运会以运动竞技为本,其实质是广泛参与基础上的选拔、竞争和向人类极限挑战,肯定竞争是体育的本性和人类发展的阶梯,追求“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并促进人的全面进步与发展。参与奥运就是参与进步,就是以“以人为本”的态度,追求人的和谐与发展。世博会同样被称为经济和科技领域的奥运会,它以观赏和比较为前提,突出展示人类社会在经济、科技、文化和教育领域取得的文明成就,加强世界各国经济、文化、科技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人类社会全面进步与发展。此外,科技创新一直是世博会亘古不变的灵魂,奥运会也是科技创新、技术进步的重要载体,将历届奥运会串接起来就是一部体育科技发展史。发展到今天,可以说奥运会的意义已经远远超越了体育本身,世博会的价值也不仅仅局限于对经济和科技的推动,更在于两大盛会对精神和文化层面的带动和促进,在精神和文化价值方面的认同。

2.2 世博会与奥运会的人文价值与意义

奥运会与世博会是显示中国综合国力的重要平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是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更快、更高、更强”是奥运会的重要理念。两大盛会的举办可以加强与世界交流,实现世界多元文化的近距离对话,是世界多种族间相互学习的重要契机,更是实现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机遇。世博会与奥运会是全球性的盛会,无论是从空间、还是从内容等角度来讲,涉及的范围都非常广泛。由于不受国体限制,更不受地域影响,也没有民族、宗教、文化经济水平等因素的限制,参展国家来自世界各地,这就给主办国创造了足不出户便可宣传自己、广交朋友的机会,同时,参展国送展的内容包罗万象,丰富多彩,并且都是本国最具特色、最新、最先进的成果。举办城市将以此为契机,在第三产业、市政建设方面再上一个新台阶。届时,五洲朋友,六方宾客云集,其中蕴藏了大小商机无数。多年来,举办两大盛会日益成为举办国宣传自己、推销自己、显示综合国力的重要平台。世界博览会不仅仅是为了商业性的目的,更为世界各国展示社会、经济、文化、科技各方面的成就以及发展的前景,提供了绝佳的机遇。两大盛会的举办将对举办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也将对世界各国交流与合作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2.3 新世纪奥运会与世博会的相互对比与启示

世博会与奥运会都是世界文化传播最重要的平台和载体,通过这个平台,全世界不同种族、不同肤色、不同文化的国家和人民聚集在一起进行相互合作与交流。通过合作与交流、借鉴和比较、沟通和学习,共同尊重文化差异,共同引领人类生存的文化理念和生存方式,共同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探讨现代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一方面凸显了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主旋律,一方面针对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强调尊重自然、和谐共存,注重生态与环保、可持续发展等几大主题。奥运会与世博会作为全球范围内的两大盛会,其发展历程已旷日持久,通过回顾两者的演变历史,比较20世纪初开始的早期三届、21世纪初开始的近期三届和期间的100年历程,我们不难得出,奥运会正日益强盛而世博会却相对转弱的结论,其依据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的比较得出:

首先,早期世博会的承办主要是凭借国家的强权和实力进行争夺,举办地也都是一些世界闻名的大都市或首都,如英国伦敦、法国巴黎等,而早期的奥运会根本谈不上举办权的争夺,只能附庸于世博会,但经历了一个世纪之后,我们发现,奥运会在举办城市上:2000年在悉尼、2004年在希腊雅典、2008年在北京,而世博会的举办城市分别是:2000年在德国汉若威、2005年在日本爱知县、2010年在中国上海,从举办地的综合实力和影响力而言,奥运会要胜过世博会。再如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城市主要有“巴黎、北京、开罗、里斯本、布伊若斯艾利斯、多伦多等,前5个城市都是首都,而2010年世博会申办城市除了上海外,只有韩国的丽水、波兰的扶弱兹瓦夫、墨西哥克雷塔罗和莫斯科,申办城市综合知名度亦远不如奥运会。

其次,我们知道世博会的主题主要是展示人类的文明科技成果,其对参观者的数量最为重视,如巴黎1900年世博会的参观者超过4千万,1904年约为2千万,1908年减少至840万。总体上,新世纪近三届世博会的参观者也都在1千万左右;而奥运会却以体育竞技为主题,其对参与运动员人数和参赛国家数量最为重视,如巴黎1900年奥运会参赛国家共24个,运动员有1 255人,1908年巴黎奥运会参赛国有22个,运动员超过2 000人,但近期三届奥运会的参赛国家都超过了200个,运动员数量也都在1万名之上,而我国2008年北京奥运会除了文莱外世界国家全部参加,运动员数量也创了16 000余名的历史记录,可见,从总体参与国家数量和赛事影响力上奥运会都强于世博会。

再次,众所周知,1984年以前,每次奥运会的举办都是亏钱的,但通过奥运管理体系不断改革和奥运影响力的日益增强,再加上广告、传媒的倾力加入,现代奥运会已无亏钱之说,已成为各国竞相举办的强大“赚钱机器”;相反,20世纪初开始的早期世博会是盈利的,如1900年巴黎世博会盈利多达186 437英镑的巨款,但从1926年费城世博会开始,世博会变为本体亏损,借助多项体育比赛的举办票房收入才没有亏钱,之后除了日本大阪的一届外,世博会都一直延续着亏钱的历史,所以说在组织盈亏能力上世博会也不及奥运会。

2.4 新时期世博会与奥运会再度同行的理论审视

世博会作为国际大型综合性的博览会,要展示各国在各个领域的建设成果,持续时间一般在半年左右,而奥运会的持续时间一般在半月左右,相对于奥运而言世博会可谓旷日持久,世博期间虽然人类在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等领域取得成就得到了最大展现,但由于持续时间太长,人们往往会产生腻烦心理,特别是众多的国外参观游客的比重往往因旅宿、时间,资金等因素随世博会的开展而不断下降。在此情形下,如果能和奥运同行,利用世博展览的广阔场所(世博场所筹建时就要考虑场地设施的一专多用及后续利用),把为期半月左右的奥运作为世博文化的一个插曲,将奥运动态文化展示与社会经济、现代科技展示有机结合,形成展演互动、动静一体、精彩纷呈、多视角的全球聚焦的奥运世界博览会,特别是在世博接近尾声之时,开展诸如田径、排球、篮球、游泳、体操等一系列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奥运赛事,鼓舞人民热情,激发兴趣,通过各种奥运活动增加各国人民的沟通与交流,体育健儿的奋勇拼搏,奥运五环旗的频频升起,定会吸引众多国内外目光的关注,从而增强了举办城市的活力,提高了世博盛会的吸引力,并能提高市民的健康意识和健康素质,激发市民的城市自豪感,激发其投身城市建设的热情,这样定会把世博的尾声推至高潮。

[1]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官方网站[EB/OL].http://www.expo2010.cn.

[2] 北京奥运城市发展促进会官方网站[EB/OL].http://www.beijing2008.cn.

[3] 陆小聪,等.北京奥运会与上海[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5(5):26-28.

[4] 樊渝杰.夏季奥运史话[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25-52.

[5] 赵建兴.瞩目奥运会和世博会[J].新财富,2008(2):21-22.

[6] 马秀梅.第2-4届奥运会与世博会合办的原因和得益[J],体育学刊.2010,17(1):19-23.

[7] 世博会与早期奥运会[N].上海侨报,2009-11-04.

[8] 焦敬伟,郑丹蘅.奥运会与世博会相关特征比较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0(11):107-110.

Practical Consideration and Evolution for the co-operation of Expo and Olympic G ames

PAN Shu-jin1,PEN G Guo-qiang2

(1.Zhejiang Vocational College of Industry and TradeSports Development Centre,Wenzhou,325000,China;2.Dept.of Physical Education,Changzhou Colleg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Changzhou 213164,China)

G80-05

A

1004-3624(2011)02-0050-03

2010-11-05

潘树金(1975-),男,浙江瑞安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网球教学与体育心理学.

猜你喜欢

盛会世博会体育
念奴娇·脱贫振兴庆盛会
为申办2030世博会,釜山将全力以赴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美好的盛会韦小洁词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晚清世博会参展棉纺织品的分析
喜游世博会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
世博会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