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体育文化分布的地理因素
2011-02-18穆少川
穆少川
(陕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陕西西安710062)
影响体育文化分布的地理因素
穆少川
(陕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陕西西安710062)
文章主要讨论体育文化的分布与地理因素的关系,并重点从客观地理条件对体育文化现象分布的决定作用与地理学知识对体育文化现象的指导作用两个角度来进行讨论,使用理论分析结合例证的方法剖析了地理因素对于体育文化现象分布的影响。
地理因素;体育文化现象分布;地理条件;地理知识
Abstract:It is shown in this articl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istribution of sport culture and the geography.And we focus on the geographical condition and the knowledge of geography both which affect on the distribution of sport culture.Some theory and examples are used in this article.
Key words:geographic causes;distribution of sport culture;geographical condition;knowledge of geography
由于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导致不同的文化在不同的地区都有着特定分布特点,体育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同样形成了独特的分布状况。在体育文化的分布上,地理因素扮演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常理解下的地理因素包含有两个方面,即客观地理条件和地理学知识。其中客观地理条件对体育文化的分布有着直接的决定与推动作用,地理学知识对体育文化的分布有着指导作用。
1 客观地理条件对于体育文化分布的决定作用
1.1 纬度因素
纬度因素是地理分布的基础,纬度直接决定了某一地区的总体气候情况,而气候因素又对体育现象有着最直接的影响。高纬度的地区,气温相对寒冷;而低纬度的地区,则相对温暖甚至炎热。
1.1.1 不同纬度地区拥有符合当地纬度特点体育项目。各地区由纬度因素所影响的冷热环境的不同,直接决定着当地人们所从事的竞技体育项目、体育休闲活动都有着很大的不同。这种不同的最明显地体现便是在冬季项目上。以北欧地区为例,该地区因高纬度而形成的寒冷气候,使得这一地区具备了开展冰雪项目的独特自然条件,高山滑雪、冰球等项目都是很多北欧地区的居民非常喜爱甚至是经常参与的项目。在冬奥会的历史上,地处北欧的挪威已经夺得了超过300枚的冬奥奖牌,位列冬奥奖牌总数的第一名,而在2010温哥华冬奥会上,挪威更是创历史地成为第一个冬奥金牌总数超过100枚的国家。此外,由越野滑雪和跳台滑雪组成的比赛项目,更是具有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名字——北欧两项。从上述实例中我们不难看出,冬季项目在北欧不但是非常强大,而且早就成为了该地区的一种体育文化。反观非洲国家,由于低纬度而形成的炎热天气,导致在这些国家的国内不可能具有从事冰雪项目的机会。
1.1.2 高纬度地区居民从事的体育项目要比低纬度地区居民更加丰富、全面。因为高纬度地区不仅具有很好的冰雪条件,其四季分明的特点使得这些地区在夏天的气候条件与低纬度地区相差不大。北欧国家芬兰的夏季平均气温只有18℃,最高时也可达到30℃左右。因此,高纬度地区仍然能够从事与低纬度地区相同的项目。即便是在常年严寒的极高纬度南北极圈内,人们仍然可以在室内从事夏季项目。而低纬度地区则一年四季不具备从事冬季项目的条件,就算有零星一两个室内冰场也根本起不到开展项目的作用,并且成本很高。以奥运会为例,我们在冬奥会赛场上基本上看不到非洲国家参赛,相反在夏奥会的赛场上,却仍然能看到挪威、丹麦、加拿大等冬季项目强国的身影。
1.1.3 纬度因素使得各地派生出符合其气候特点的衍生型体育项目。以我国为例,纬度较高的东北地区,居民们在冬季进行的雪地足球便是足球项目与当地气候的很好的结合;而低纬度的南方地区,虽然无法进行滑雪等项目,但却衍生出了滑沙、滑草等替代性项目。
1.2 地形因素
地形因素也是极为重要的因素。虽然同一纬度的气候大体类似,但由于地形因素的不同,也会造成地理环境的很大差异,这种差异进而又会影响到体育的分布。
1.2.1 平原、高原、山地的差异。平原地区地形平坦、阳光充足、气候环境稳定使得平原地区非常适宜开展足球、赛马、放风筝等项目的开展;高原地区由于气压、氧气等因素的影响,使得高原居民心肺功能较强,很适宜中长跑项目的开展,如非洲的高原国家肯尼亚与埃塞俄比亚,在中长跑方面一直都处于较高的水平;山地地区的主要特点是地形复杂,多见陡坡、峡谷等地貌,山地的居民在生活中往往要进行攀爬等行为,现代攀岩项目也就由此演变而来,相比之下上面提到的放风筝,在山地地区开展就比较不方便。
1.2.2 内陆和沿海的差异。由于拥有得天独厚的海水资源,海边居民经常进行的帆板、冲浪等活动对于像我国新疆那样的内陆地区的来说,基本上无法开展。世界帆板强国美国、法国、波兰以及克罗地亚都是靠海国家,而像哈斯克斯坦这样的内陆国家则不具备从事海上项目的条件。
1.3 人口分布因素
人口分布是地理学中的重要概念,是指人口在一定时间内的空间存在形式、分布状况,包括人口数量、人口密度、种族、性别等等,都是人口分布所包含的内容。一个地区拥有什么样的人口分布情况,相应的就会有与该人口分布情况相适应的社会现象,体育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同样受到人口分布因素的影响,体现出与该地区人口特点相融合的体育文化分布。在人口分布因素中,影响到体育文化分布的子因素主要有以下两点:
我国已步入老龄社会,据有关资料显示,老年人的人数占比保持稳定的增长趋势[1].如何提高老年人,或行动受限人群的生活质量,是当今多数家庭忧虑的问题.具有一定活动能力的老年人或残疾人,如厕是一件令其烦恼的事,很多人需要家属助力才可以实现如厕.为此,提出一款液压助力装置,解决上述人群如厕问题.
1.3.1 人种。首先,不同的人种擅长不同的项目。黑人运动员在耐力和爆发力上都具有良好的身体条件,因而在田径等运动上能够取得很好的成绩,但由于肌肉和骨骼条件的影响,黑人运动员在游泳项目上面却没有任何竞争力,因此在地理分布上我们可以明显地发现非洲国家几乎没有游泳项目的分布,虽然津巴布韦能够拥有考文垂这样的游泳名将,但她却是白人运动员;地处东亚和东南亚的黄种人运动员身体较为灵巧,在羽毛球、乒乓球等技巧性较强的项目上都很有竞争力,所以在亚洲,尤其是东亚和东南亚,集中分布着诸如中国、韩国、印尼这样的乒乓球和羽毛球的强国。白种人身体条件较好,除了在技巧性项目上逊于亚洲人之外,体能类项目都较为擅长,而在欧洲也表现为体能类运动项目发展均衡的分布态势。
其次,同样的项目,由不同生理条件的人种从事,可以展现出不同的体育文化特征。以排球为例,中国、日本等亚洲球队由于队员身体条件灵活且技巧性强,往往是以快变的打法为主;俄罗斯、意大利等欧洲球队由于身材高大则多进行高举高打;古巴、巴西等拉美球队,因身体条件兼具力量与灵活,他们的打法则是弹跳、力量和变化等兼而有之。
1.3.2 人口密度。人口密度直接反应了一个地区人员的集中程度,但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资源的集中程度。拥有较高人口密度可以拥有高度集中体育资源,包括充足的运动员后备力量、完善的体育场馆设施与体育相关服务,众多的参与体育活动的机会、良好的经济条件支持等等。可以说在同样的外部条件下,人口密度较高的地区体育发展会优于人口密度较低的地区。
1.4 交通因素
如果说前三项客观地理因素对体育文化分布起到了决定的作用的话,那么交通因素对体育文化的分布起到的则是推动作用。
1.4.1 实体交通对体育的影响。随着技术的发展,火车、飞机、航运等现代交通工具也能够越来越便捷地将人、货运输到世界各地。与此同时,交通的发达为运动员外出比赛,到各地训练,体育器材运输,各国各地体育工作者的交流与合作等提供了方便,使本来相隔万里的体育项目和体育文化的交流更深入直接,促进了体育的发展。
1.4.2 虚拟交通对体育的影响。信息技术的发达也使得体育信息的共享与传播变得容易,甚至于有些时候都不需要人们面对面地交流,通过电视网络等就能进行体育信息沟通、体育比赛的欣赏。体育信息和体育赛事只需一两秒的时间就已经通过互联网、或直播节目从发生地遍布到了世界各地。
1.4.3 实体交通与虚拟交通的共同作用。一种体育项目或体育文化的传播有时并不只是单纯地由实体交通或虚拟交通单独作用,而是由两方面综合作用而来。发源于西方的篮球、现代足球等运动现在在世界各地都广泛地开展着;而东方的武术、柔道、跆拳道和瑜伽等,也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变得时尚与流行。这些原本只是生长在本国土地的体育项目之所以能传遍全球,除了通过虚拟的信息交通让大家熟悉和了解之外,更借由实体的交通把专业人士送往世界各地,对项目进行了深入的教学与推广。
以上四项客观地理因素因素对于体育文化分布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是这些影响作用并不是独立发挥作用的,而更多的则是几条因素共同影响着体育文化的分布。在现代交通因素产生之前,体育文化的分布主要决定于前三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如中国的武术,是根植于中国这片土地的地理条件,并结合中国人的人种特点而产生的,这属于中国的原生体育文化。但是随着交通因素的产生与日益发达,在当今社会纯原生的体育文化已经不多见了,它们基本上都通过交流传遍世界各地,有些甚至与当地文化有所结合,更有甚者是发生了体育文化中心的转移。最典型的便是乒乓球项目,源于欧洲的乒乓球项目传播到亚洲之后,立即与亚洲的文化与人种身体条件进行了完美的结合,现代乒乓球文化的中心早已根深蒂固地落户于亚洲,形成了以中国为核心,辐射韩国、日本、新加坡的强大的亚洲乒乓球文化,并开始反哺欧洲。
2 地理学知识对现代体育文化现象分布的指导作用
2.1 地理学知识对赛事申办具有指导作用
首先,应用自然地理知识,有助于正确地选择城市进行赛事申办。比如,我国的厦门市就不太适合承办大型综合赛事,因为厦门为典型的小岛城市,其城市面积小且地形复杂,这样的自然地理环境是难以承担综合体育赛事对大量的比赛场地建设的要求以及极高的交通要求等;相反厦门岛天然的环形以及美丽的风光使得其四周的环岛路为马拉松比赛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一年一度的厦门国际马拉松赛便是厦门为自己量身打造的高水平赛事。类似的,国家选择哈尔滨作为申办冬奥会的城市、青岛举办帆船赛都是我们运用自然地理知识的指导赛事申办与举办的典型例子。
其次,应用人文地理知识,有助于正确地选择城市进行赛事申办。人文地理学指的是地理学中运用政治、经济、社会学等手段对地理分布进行分析的学科。以申办奥运会为例,我国有很多城市在自然条件上都比北京更适合进行体育比赛,但从人文地理的角度来看,奥运会所要求的城市经济实力、文化底蕴和基础建设等并不是每个城市都能够达到的。北京是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城市无论从经济实力和基础建设方面都有实力承担奥运会这样的世界性综合体育运动会,相反很多自然条件很适宜的小城市,在经济、政治与文化方面是难以承担这样大型的赛事的。
2.2 地理学知识对城市体育场馆、体育设施的建设布局具有指导作用
一个新的体育场馆建设在什么地方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如会不会破坏现有的城市地理环境与经济布局,场馆交通是否便利,不同的场馆适合什么样的位置,场馆建成后是否会带动周边地区经济的飞跃、能否带动周边群众从事体育行为等。这些都需要地理学中的人文地理知识予以指导。
2.3 地理学知识指导易地训练
易地训练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源于我们对地理知识的了解与学习。如高原训练法,是我们通过了解高原的地理特点及高原地区人们的生理特点后,用于指导相关的训练的。再如,我国国家中长跑队会在冬天移师东北,在冰天雪地训练,目的是用松软有弹性的雪地减轻对运动员脚踝与膝关节的冲击。还有中国女排在福建漳州进行训练,也是希望能用全年气温较为稳定的南方来代替气候变化明显而又反复的北方,以减轻对运动员身体的影响,提高训练质量。
3 总 结
综上所述,地理因素对体育现象的分布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除了客观存在的地理条件对体育现象的分布有着决定性作用之外,地理学知识也能够对我们正在进行的体育行为的区域性分布有指导作用。地理学与体育的这种有机的联系使我们在体育研究中又可以用地理的角度来解释体育现象,也可以用地理学知识为工具来指导体育的实践活动。
[1] 史兵.体育地理学理论体系构建研究[J].体育科学,2007,27(8).
[2] 周茜,陈琳.论体育运动的发展与地理环境的关系[J].科技咨询导报,2007(15).
[3] 龚健.影响职业体育的地理学因素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06(10).
[4] 饶远.亚洲体育文化的地理分布、特质与价值[J].体育文化导刊,2002(1).
[5] 史兵,沈涛.艺术表现力的文化差异-基于体育地理学的范式[J].体育文化导刊,2005(11).
[6] 李延超,饶远.彝族传统体育活动为何这么“火”?——云南彝族体育的文化地理学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06(2).
Geographic Causes of Distribution of Sport Culture
MU Shao-chuan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Shanxi Normal University,Xi’an 710062,China)
G80-05
A
1004-3624(2011)02-0037-03
2010-10-18
穆少川(1984-),男,辽宁抚顺人,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体育人文社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