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鸥 中国第一表

2011-02-18胡静天津海鸥手表集团销售有限公司提供

中国新时代 2011年11期
关键词:机芯海鸥手表

| 文 · 本刊记者 胡静 | 图·天津海鸥手表集团销售有限公司提供

如今,“SEA-GULL海鸥表” 实际已占到全球机械表机芯产量的1/4产能,在某种意义上已成为真正走出国门的中国品牌,同时也在世界表业发展历史中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在2 0 1 1年瑞士巴塞尔国际钟表珠宝展(BASELWORLD)上,随处可见各国著名的钟表品牌,其中有很多使用的都是天津海鸥手表集团制造的“中国芯”。可以这样说,世界上每4支手表中就有一支使用的是海鸥制造的机芯零部件。

七十年代表套生产设备

七十年代装配生产线

然而,正是在此次展会期间,天津海鸥手表集团公司生产的一款不锈钢袖扣展品被控“侵权”。海鸥集团据实力争、并予以反诉。经调查、取证,瑞士巴塞尔国际钟表珠宝展知识产权委员会于当地时间3月31日宣布,天津海鸥手表集团公司对一家瑞士企业的所谓侵权投诉提出反诉并胜诉。

回顾2008年巴塞尔国际钟表珠宝展上,就曾有瑞士企业向知识产权委员会对海鸥双陀飞轮手表提出“侵权”投诉,认为其关键部件“差动结构”抄袭该公司专利设计。知识产权委员会对比双方产品后,决定对瑞士企业的投诉不予支持。

此次,海鸥集团较之2008年被年巴塞尔国际钟表珠宝展上的被诉获胜则增加了“反诉”并获胜,这是中国企业首次在世界规模最大国际钟表珠宝展上成功反诉维权,同时也是对海鸥表在自主知识产权及其保护体系方面建设的一次严峻考验。

中国第一只手表

四五十年代的中国,只有修表店而没有制表企业,外国客人在对中国修表师傅的修表技术赞叹不已的同时也由衷地叹息,“可惜你们中国不会做手表。”这狠狠地刺痛着这些能工巧匠的心。于是,做表、做中国人自己的手表成为当时众多手表技师们最大的心愿。

y=-143 575.138-227.053x1+1 389.963x2-238.091x3+1 123.636x4+893.114x5-1 047.609x6+1 730.197x7+567.478x8

1953年,面对历史硝烟过后的千疮百孔,周恩来提出了“填补工业空白”的战略规划,为了恢复发展生产,党中央号召私营商业将多余资金投向工业、支持工业生产。在此背景下,天津市各私营钟表商店职工在工会领导、推动下,与私方经理进行协商投资方向事宜。

中国第一只手表-五星表

中国第一只自行设计的手表-东风表

中国第一只航空表-计时码表

中国第一只产品化手表-五一表

中国第一只出口手表-海鸥表

天津怡威钟表店经理吴汉臣、吴宗绪与工会负责人张书文协商一致,由该店出资与公私合营的华威钟厂共同研制手表。1954年底,在华威钟厂的二楼成立了以公方厂长杨可能、张吉升为组长的手表试制小组,由王慈民(华威钟厂工人)、张书文(怡威表店职工)、江正银(亨得利表店职工)、孙文俊(育华五金工具厂工人)四位师傅进行手表的研制。

就是这四名工人,为了一个共同愿望——打破“中国只能修表,不能造表”的历史, 聚在了一起。然而,他们面临的试制条件却是简陋得不能再简陋:一间小屋,设在华威钟厂的二楼上;四台陈旧的皮带式机床;没有图纸资料,更谈不上任何可供参考借鉴的工艺数据。

试制开始后,更大的问题又来了。没有专用材料,手表的零件很小,一个轮片、一个轴承都要用普通的铜板、铜棒来加工。这就需要先把毛坯磨细、磨薄才能加工成型,他们风趣地说,“我们就是那个把铁杵磨成绣花针的‘老太婆’……”

第一只国产手表的试制实际就是仿制,但不可否认,仿制正是先进技术和发明创新的开始。“中国第一只手表”试制组仿制的是瑞士“SINDACO”十五钻三针粗马手表,一个件一个件的仿制,简陋的机床只能加工出毛坯,大部分是靠手工抠制。手表的140多个零件中最薄的比纸还薄,最细的像针尖,最小的比米粒还小,而孔径、轴距的误差比头发丝小几倍,齿轮的啮合要靠眼力和手工的精细。

1955年3月24日,经过两个多月的紧张试制,除去游丝、发条、钻石等几种原材料当时国内没有而必须到表店去配以外,其余的零件已全部仿制成功。

玫瑰金陀飞轮

陀飞轮机芯

国际金奖表

新品

虽然这只“中国第一表”在检验时面上平放24小时跑慢90秒、面下平放24小时跑慢60秒,但是,随着这第一只手表的诞生,结束了我国只能修表不能造表的历史,开创了我国手表制造的先河。新研制成功的这只表被命名为“五星”牌,表盘上有“中国制”三个金字,还有五颗红星,红星下面标有“十五钻”的字样。这只表经各部委及有关专家考核鉴定,手表走时基本正常。

样表试制出来后,由张吉升组织逐级上报局、市、中央国务院,“这是我国工人阶级试制出的第一只国产手表,填补了新中国工业建设的又一场空白”。毛泽东主席接获“中国第一只手表试制成功”的报告,欣喜万分。

而后,毛主席对其作出“手表要多生产一些,价格再降低一些”的重要指示。终于,在1956年底国家批准投资900万元,建立年产24万只手表的“天津手表厂”,新中国由国家投资建设的第一家手表厂由此诞生。

“海鸥”伴着“东风”翱翔

成功研制出“五星表”以后,为尽快满足国人的消费需求,“天津手表厂”在“五星表”核心技术的基础上,短时间内就生产出闻名全国的“五一表”。之所以用“五一”牌命名,是为纪念“中国第一只手表”研制小组的四位工人师傅,同时也是为全国工人阶级献礼。在当时短缺经济的背景下,“五一”表可以说是一种“时令”商品。到1958年10月,它已形成批量生产规模。

1961年4月,接到上级单位任务,天津手表厂进行立项试制专供中国空军使用的航空表(计时码表),1965年10月,经过三批试制,“中国第一只航空表”的测试意见出台,顺利通过走时精度、测时、高低温、震动、防磁、防潮、快慢针拨校、上条拨针启动质量、冲击等重要指标检测。1966年5月,天津手表厂确定投产方案,同年10月底,正式组装成品1400只,发往中国空军一线。

1966年9月,由手表厂工程技术人员自行设计制造的新型机械手表终于研制成功,这就是我国第一只ST5型“东风”牌手表!从此结束了我国只能仿造,不能独立设计制造的历史。1971年9月,在ST5基础机芯上又增加了其他装置,设计制造出ST5B型日历手表和ST5D型自动手表,当年生产了 1773只,使“东风”牌手表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系列。其走时质量也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水平,享有“东风万里”之美誉。

曾有这样一段插曲:由于当时设备简陋,没有更加精密的质量检测仪器,如何证实“东风”表的质量可靠呢?一天,一位技术人员偶然从杂志上看到一篇介绍牛顿由苹果坠地进而发现万有引力的故事。那枚苹果虽然是砸在牛顿的头上,却使这位技术人员颇受启发:何不采取“自由落体运动”的方法来测试手表的质量呢?于是,几位技术人员一起来到生产主楼,将一只成品表从四层楼上扔下去,四层楼的高度自由落地后,手表依然正常运行。

参加第一只手表制作的老技师王慈民使用过的制表工具

1973年,经当时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批准,“东风”牌手表可以用“海鸥”牌商标进入国际市场。于是ST5型男表便冠以“海鸥”牌商标成为我国第一只出口手表。从此中国手表打入了国际市场,行销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其后“海鸥”表被誉为“中国第一名表”、“中国计时之宝”。此时,全厂职工已发展到2008人,手表产量为68.02万只。

1975年“三八”节前夕,我国第一只符合国际标准的女式手表ST6型“海鸥”女表又在天津手表厂试制成功。它以精巧的造型、精确的走时一统国内市场。并继瑞士和日本之后,跻身国际先进产品行列,即使在我国钟表业跌入低谷之际,它在国内市场的领先地位也从未动摇。

到1977年,天津手表厂年产手表100多万只,职工人数3238人,已成为以ST5型男表系列、ST6型女表系列为主要产品的综合性手表生产厂家,质量和产量均居国内领先水平。

从1978年至1990年,手表厂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进行技术改造,并引进国外先进的专业设备,使产品的加工水平达到当时世界同类产品水平。“海鸥”表、“东风”表分别荣获轻工业部和天津市优秀产品的称号;1985年“海鸥”系列女表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986年“海鸥”牌女表荣获了全国制表业中的最高荣誉—国家质量“银牌”奖;1988年晋升为国家二级企业,1990年晋升为国家一级企业,在当时这是国有企业的最高级别。1990年“海鸥”牌ST11型指针式石英电子表在62届波兹南国际钟表博览会上技压群芳荣获金奖,这也是我国手表产品在国际博览会上获得的第一个金奖。

另外,海鸥集团还积极支持中国的体育事业。2001年,“海鸥”为中国申奥大使张健横渡英吉利海峡赠送金表;2002年海鸥表成为世界杯足球赛中国足协指定专用表;2005年《城市快报》·华夏杯亚洲室内田径公开赛上,海鸥表将50只“海鸥陀飞轮玫瑰金表”编号第一的金表赠予参赛的奥运冠军刘翔。

扛起民族制造业的大旗

1993年,以天津手表厂为主体的天津海鸥手表集团公司宣告成立,其下属企业共23家。随着国有企业改制的不断深入,2002年3月天津中鸥表业集团有限公司应运而生,它是海鸥手表集团通过资产重组、体制改革、多元化投资组建的专门从事自动机械手表和精密机械制造和加工的有限责任公司。2006年,海鸥手表集团被评为中华老字号企业。

与国内一些品牌表不同,海鸥表不是用日本或瑞士机芯进行组装,而是注重自主创新,以自主核心技术支撑机芯制造,以自主机芯支撑品牌发展。创新给海鸥表带来了活力,2005年推出具有动力储存和日历显示的陀飞轮手表,2007年4月,三问表、双陀飞轮表亮相巴塞尔钟表展,震惊国际表坛。这一年底,ST2590万年历机械表也成功问世,至此,海鸥同时掌握了世界三大经典手表制造技术。

目前海鸥集团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达到85%以上,公司生产的机械自动手表机芯为10大系列、80余个品种、近400个花色,其中自动多功能机械手表成为国内机械手表的主流产品,机械自动势能手表和具有跑表功能的自动手表均为国内领先产品,国际手表市场发展前端的薄型自动机械手表和陀飞轮机械自动手表再次开创了国内机械手表历史的新领域。尤其是陀飞轮表更是当今世界手表三大经典产品之一,目前公司生产的共12个品种、近5000只陀飞轮手表机芯价格不断攀升。品牌产品的实物质量已达到了日本同类名牌水平,其前端产品技术也接近瑞士手表产业的核心技术。

天津作为中国北方最大的沿海开放城市,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之一,引领中国工业发展数十年,曾经创造过许多“中国第一”:第一辆无轨电车、第一台电视机、第一部电话、第一架照相机、第一台缝纫机等。但是,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海鸥手表与其他一些品牌一样,也曾在辉煌中跌落,有过彷徨与沉沦。 痛定思痛,海鸥手表集团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造就国际品牌作为发展的战略基点,2002年至今,海鸥集团累计投入1亿多元,先后引进了瑞士加工中心、日本数控自动车和投影仪等世界先进设备,组建了新品柔性生产线,并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使企业研发能力和关键技术始终保持世界先进和国内领先水平,缩短了与世界同行的差距。 目前,海鸥集团机械手表机芯年生产能力达到600万只,成品表年生产能力达到20万只。机械手表机芯年产量已占全国总产量的50%。

资深钟表鉴赏收藏家、有着“东南亚玩儿表第一人”美誉的钟咏麟先生,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包括瑞士BaselWorld期间接受媒体访谈时,不止一次提到要是有一天,这是我们盼望的一天,中国的手表能够在国际上占有重要地位的话,相信“海鸥”会是第一个。

如今的海鸥有职工约3000人,海鸥工业园占地158亩,去年年产值约6个亿,近几年一直保持着30%增长率的良好势头。但对于海鸥来说,前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对此,天津海鸥手表集团销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赢表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海鸥一直在扛着中国制表业的大旗。这近60年来,海鸥一直比较低调,没有铺天盖地的广告,不玩时髦花哨的概念,靠的只是口口相传的品质,我们一直坚信好酒不怕巷子深。但现在看来,这样肯定是不行了,我们需要做更多。就当前的市场现状来说,我们应该做些改变,我们应该在这方面好好做做功课,要像小学生一样从头学习。我们的宣传计划将一点点从基础做起,如品牌建设、企业文化建设、企业形象的宣传推广等各个方面。”

据悉,海鸥集团计划在三年内上市,销售规模达到10个亿,争取十年内达到瑞士中等品牌的规模及品牌价格。“瑞士毕竟有100多年的手表生产历史,事实求是的说,我们还需要脚踏实地地去追赶瑞士和日本。就目前来看,我觉得作为中国人,至少应该有一块海鸥表,在国内可以不戴,但出国时应该戴着。至少在瑞士,如果你戴着一块陀飞轮的海鸥表,他们会非常尊重你的。我觉得,海鸥表迟早是一个国际化的品牌,我们不可能将自己的发展只局限在中国本土,事实上我们也一直在走出去,现在我们的机芯已经占据了全球四分之一的产能,将来还会做得更好。”李赢说,海鸥计划下一步将涉足精密机械加工与制造,“精密机械的加工与制造能力代表一个国家的实力,海鸥作为国有企业,必定要承担起国企的社会责任。这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过程,也是一个很艰巨的任务,比如合格的零件不一定能组装成一个合格的手表,它还需要很多软性的技能在里面,其中包括很多严谨与精细的工作作风。”

2011年 9月 20日上午10点,海鸥集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揭牌仪式在天津空港海鸥工业园举行,标志着“海鸥博士后工作站”工作正式启动。博士后工作站的项目实施,将提升海鸥的综合实力、推进海鸥高端机械手表的发展,逐步实现海鸥集团“与世界知名品牌同台竞技”的愿望。“我希望通过我们海鸥不断的努力,让海鸥能够代表国有企业扛着中国制造业这面大旗帜走向世界。”

猜你喜欢

机芯海鸥手表
霸道海鸥谁能治
膜式燃气表机芯密封性检测装置及方法
是谁拿了手表
“海鸥”展翅 “美好”起飞
谁偷走了手表?
在家办公很自在
石英表机芯支架注射模设计与制造
手表
亨利慕时 万年历经典HERITAGE限量版腕表
海鸥为什么追着轮船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