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努力探索产学研合作模式 提升珠海自主创新能力

2011-02-17

中国科技产业 2011年2期
关键词:孵化器珠海产学研

努力探索产学研合作模式 提升珠海自主创新能力

围绕“省部产学研结合示范市”建设目标,珠海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制定实施以《珠海经济特区科技创新条例》、《珠海市产学研合作发展规划纲要》、《关于全面促进产学研结合工作的若干意见》为核心的政策保障体系,扎实推进产学研合作。走出了一条机制灵活、模式多样,特色鲜明的产学研合作道路,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发展特色

引进国家重点实验室分支机构

坚持“双实”引进的原则,率先全省探索引进国家重点实验室在珠海市设立分支机构,出台管理办法,设立专项资金。先后引进了吉林大学“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电子科技大学“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大连理工大学“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软件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在珠海设立分支机构,已建有固定研发场地14900平方米,购置仪器设备3千多万元,引进1名院士、24名教授和学科带头人、78名博士生和硕士生,承担了一批国家、省、市科研项目。

完善公共技术支撑平台

建立了以“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和“产业化共性技术平台”等为主的公共平台体系,认定建设了14家市级公共实验室。其中以“珠海南方软件测试中心”、“集成电路设计服务中心”等为代表的产业化共性技术服务平台,不仅直接服务全市整个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还辐射到珠三角和香港地区,发挥了平台对产业的直接带动作用。

培育科技服务平台和中介机构

建有各类工程中心38家,其中国家级工程中心4家、省级工程中心20家、市级工程中心14家;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约410家,基本形成了以官办科技服务机构为骨干,以民营科技中介机构为补充的多元化产学研科技服务机构群。

扶持科技企业孵化器

全市拥有国家级孵化器1家、省级孵化器3家、市级孵化器1家,孵化总面积近25万平方米,现有在孵企业200多家,累计毕业企业100多家,有效促进了技术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初创型企业的培育发展。

积极开展珠港澳的产学研合作

充分利用毗邻港澳的地理环境,积极开展与港澳大学的合作。在中药现代化的重点研究领域的合作成果显著。近年先后有多个国际合作项目获广东省和香港政府资助。

二、取得成效

产学研合作成为企业开展创新活动的重要手段

超过300家企业与国内及港澳地区的近100所院校合作开展了产学研合作,参加的科技人员近5000人,其中院士39人。通过产学研合作攻克了一批行业关键技术,催生了一批科技创新成果并且实现了产业化,取得了相当显著的经济效益,2009年产学研合作新增产值达到500亿元,与2005年相比增长了5倍。

产学研合作技术成果成倍增长

五年来,珠海产学研合作产生专利申请数共6267件、已授权4551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数1379件、已授权513件。参与制定各类标准1033项,其中国家标准395项、地方标准342项。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的产学研合作技术成果138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

产学研合作有效促进了“双提升”

珠海通过产学研合作,有效促进了自主创新能力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双提升”。全市高新技术产品年产值从2005年的600亿元,增长到2009年的978.83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39.26%,成为珠海市产业的重要支柱;格力国家节能环保制冷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广东省近8年唯一获国家科技部批准设立在企业的工程中心;珠海连续10年被国家科技部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科技创新综合实力居于全省前列。

猜你喜欢

孵化器珠海产学研
精益求精产学研 继往开来朝阳人
这条鱼今日在珠海掀起热浪!7.7亿诠释珠海水产业发展新态势
“政产学研用”:培养卓越新闻人才的新探索
完善转化机制 推动产学研融合
风口浪尖上的珠海银隆
倾力打造资本市场孵化器
学前音乐教育专业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硅谷孵化器500 Startups听课记
中国首家孵化器如何保鲜
孵化器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