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金保工程建设的几点思考
2011-02-17武伟东
武伟东
山东省泰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信息中心 271000
关于金保工程建设的几点思考
武伟东
山东省泰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信息中心 271000
金保工程作为国家信息化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近几年的建设,金保工程一期取得显著成效,推动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的科学发展。通过对金保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推动金保工程发展的对策及建议,为金保工程科学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金保工程;信息化;数据;一体化;公共服务;异地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是我国政府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受到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2002年8月,金保工程正式在国家立项,作为国家信息化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金保工程纳入了国家“十二金”电子政务工程,并在《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中被列为信息化发展的战略重点。“十一五”期间,金保工程发展迅速,推动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的科学发展。
1 金保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金保工程建设不仅是信息技术在政务领域的推广和应用,也不只是简单地将现有职能和业务流程电子化或网络化,而是要通过利用信息、网络技术,优化业务流程,提升服务手段,完善管理模式。金保工程在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1.1 数据整合力度亟待加强
“三分技术、七分管理、十二分数据”,实现金保工程所有目标任务都是通过数据系统的处理与传递来展示和实现的,每个数据中心要设三个区:生产区、交换区、决策区。生产区主要是业务经办和公共服务,交换区实现信息共享和信息交换,决策区产生宏观决策数据,三个区是一个逻辑上的划分,物理上仍在一个区域内。数据中心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同人同城同库。但实际情况是,数据还仅限于服务业务流程,数据层与业务层为紧耦合模式,纵向上存在省级、地市级、区县级三种统筹层次;横向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新型农保、基层平台等系统分别建设,数据固化在各业务系统中,没有独立的数据服务,导致信息分割、业务分散,数据没有得到很好的集中和共享。同时,由于业务经办机构的相对独立,使得上下信息不准确、不对称,无论是业务瞄准机制还是工作效率都得不到保证,影响了金保工程的深层推进。数据的整合、筛选、科学利用依然是当前和今后信息化工作的重要内容。
1.2 基础建设有待进一步强化
金保工程既关系国计又关注民生,既涉及业务又关联技术,其基础性建设还存在如下问题:一是一些部门对信息化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现行管理体制还存在不适应不符合信息化工作要求的部分。信息中心目前还仅定位在技术服务层面,作用还限定在系统的日常管理维护中,尚不能参与到政策制定、业务经办和宏观决策的全过程。二是制度建设和规范标准制定工作滞后,信息交换和数据共享困难,存在重复投资、分散管理、各自为政的现象,信息系统安全体系尚不健全,有的还存在安全隐患。三是系统建设和运行经费不足,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着统一规划、统一建设与资金地方自筹,导致系统建设和运维资金严重不足,成为制约金保工程建设的最大障碍。四是信息化专业技术人才匮乏,尤其缺乏既精通计算机信息技术,又熟悉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理论、业务与精算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1.3 结构性矛盾仍然存在
金保工程的实施为体制创新奠定了基础,技术的应用为做好工作创造了条件,但目前还存在一些结构性矛盾制约了金保工程的开展:一是人员流动和数据共享之间存在矛盾。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人力资源的区域性流动和结构性流动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就业人员有了更多选择就业机会的自由,市场经济的内在动力也促使劳动者在不同部门、不同行业和不同区域间自由流动[1]。这就导致以个人为管理对象的信息系统的运行和设计变得更为复杂,也给跨地区信息共享带来更严峻的课题。二是统筹层次和统一性之间存在矛盾。要实现金保工程全国联网,最主要的是要政策统一、流程统一、软件统一,只有制定了大家认可并通用的标准,全国联网才会成为一种可能[2]。由于目前有些县市级统筹的层次还很低,基础数据还不能向上集中,同时信息系统的建设还比较分散、区域性政策突出,系统建设共同遵循的标准规范尚未出台,金保工程统一性的实践仍然任重道远。三是业务和技术之间存在矛盾。金保工程对业务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使业务经办流程更加标准规范,岗位设置更加科学合理;改变了原来的分散粗放的管理方式,使业务管理更加集中精细,全面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但技术不是一切,金保工程帮助解决了工作中的技术难题,而建立完备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体系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技术是基础,业务是关键,提高信息技术的最终目标是要促进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各项业务的科学、健康发展[3]。
2 推动金保工程科学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金保工程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覆盖面广、涵盖内容多、建设周期长,不是一项可抓可不抓的具体业务工作,而是一项事关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基础性、根本性、长远性、突破性的大事。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必须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科学制定规划,合理配置资源,严格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指导,分步实施、分级负担、分级管理,网络互联、信息共享”的原则进行建设,努力实现数据向上集中,服务向下延伸,推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2.1 高度重视并科学利用建设成果
金保工程的建设过程,是依靠信息技术引领支撑,不断优化业务流程,提升服务手段,完善管理模式的过程,要高度重视并科学利用系统建设成果。一要提高认识。建设好金保工程,是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转变职能、提高行政能力的客观需要,是解决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重要保障。要通过信息系统对各类经济、政治、社会信息进行广泛采集、及时传递、综合分析、深度加工,形成对各个不同发展阶段社会运行状态和突出矛盾的准确判断,提高管理措施的针对性和预见性。二要领导重视。领导高度重视是金保工程成功建设的关键。信息化建设是“一把手”工程,是资金投入巨大的工程,是需要多方协调的系统工程,它涉及信息化管理部门、规划财务部门、业务经办部门的协调配合,还涉及观念、制度、管理及工作方式的变革。只有领导高度重视,各部门密切配合,才能保证信息化工作的顺利开展。三要加强研究。要充分利用人力资源数据库、就业服务信息系统、社会保险数据库、社会保险精算模型等资源,发布就业服务信息,引导就业结构调整,开展人力资源、就失业数据动态监测,形成预警分析报告,研究各类因素对社保基金的影响,提供各项社会保险基金精算报告,为宏观决策提供技术支持。
2.2 确保金保工程科学管理规范运行
要加强信息化技术标准和管理规范建设,多渠道筹措项目建设资金,保障金保工程信息集成共享和管理科学高效。一是规范信息指标。系统信息指标的标准化,是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最重要、最基础的工作之一,标准化的信息指标不仅是金保工程建设的基础,对于规范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各项业务工作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4]。二是强化项目管理。要按照工程项目管理的要求,由熟悉信息系统建设、熟悉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业务、熟悉工程管理的人员共同组成项目管理机构,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加强项目进度、质量、资金的管理和控制,确保工程各建设阶段按步骤、有计划、高效率、高质量地进行。三是提高资金利用率。充分利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的规模优势,争取财政、金融等部门的支持,多方筹集资金,科学合理使用,对于中央和地方在金保工程建设上投入的资金,要切实管好用好。整合利用已有的软硬件、网络技术资源,防止重复建设,严格执行政府采购和招投标制度,建立项目管理责任制和投资效益评审考核机制,努力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
2.3 切实做好信息系统一体化工作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要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势必要求信息化系统从以业务为核心向以人为本转变;从以城镇、职工为主,向统筹城乡、全面发展转变;从以支持管理经办为主,向经办、服务、监管、决策支持等全部功能转变。要根据建设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和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要求,搭建统一的技术支撑平台,实现人力资源管理与社会保障两大核心领域信息系统的有机衔接。利用完整统一的数据模型,通过整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新农保等业务数据,完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数据库的整体规划,建立人员基础信息数据库,实现各业务系统的相互关联[5]。要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对数据加工处理,建立各类数据间的相互关联,实现对数据的分析、筛选和再利用,最终实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信息系统一体化。
2.4 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公共服务体系
要着力构建面向全方位多层次的一站式集成服务平台,解决公共服务信息共享、业务协同等问题。一要积极发行社会保障卡。“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社会保障信息网络建设,推进社会保障卡应用,实现精确管理”被写入国家“十二五”规划建议当中,社会保障卡工作已列入国家战略层面,要加快社会保障卡发放进度,部署应用终端,完善用卡环境,在做好城镇参保人员发卡基础上推进农村参保居民发卡工作。二要建设统一的网上服务平台,积极推进基于互联网技术的自助式网上业务办理,逐步扩大应用范围,使网上职介、网上缴费申报、网上审批受理、网上投诉举报成为业务办理的一种重要形式。三要以服务向下延伸为重点加强基层服务平台建设,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规范和优化管理服务流程,在街道社区和农村乡镇普遍建立综合性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信息窗口,将尽可能多的服务功能通过网络延伸到基层,为职工群众提供就近服务。
2.5 形成支持跨地区协作的业务支撑体系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员流动的日益频繁,跨地区业务办理愈发迫切,既需要地区间的密切协作,又需要政策、经办、技术、标准等因素的有效联动。要在继续为既有本地化业务提供信息化支持的前提下,根据今后一个时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部署,更加注重为新开展的跨地区业务工作提供技术保障。要建设统一的跨地区信息交换与结算平台,将社保关系转移、异地居住退休人员管理服务、异地就医联网结算、养老保险参保缴费集中查询服务、异地就业信息服务等跨地区业务纳入统一的支撑平台。全面加强与人口、统计、民政、银行、电信运营商、医疗服务机构等其他政府部门和社会服务机构的信息共享,实现业务流、信息流、资金流的联动,提高经办服务效率。
2.6 加强业务与信息化的良性互动
金保工程建设涉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多项业务,需要上下连通,部门联动。要加强各业务领域信息化工作的有机融合,业务部门要积极研究信息技术,了解信息化为业务发展提供的新技术和新手段,在制定政策措施时予以充分运用,推动业务重组和流程优化。信息技术部门要深入钻研业务,了解业务的发展趋势,帮助业务部门利用好信息化成果,使信息技术能够更好地起到满足业务需求、促进业务发展的作用。对金保工程建设所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坚持引进和培养并重的原则,努力提升业务能力、信息技术运用能力、项目实施管理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建设一支有高度责任感、精通业务、技术过硬的信息化工作队伍,担当起金保工程建设、维护和服务的重任。
结束语
金保工程对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影响已经不仅仅是某一方面,某项具体工作,而是影响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的全局。置身于信息时代,信息化是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做好了金保工程就能占据新时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的制高点,就能抓住跨越式发展的历史机遇,就能赢得全局的主动性。
[1]朱浩.关于“金保工程”建设中所需注意问题的分析[J].电子政务. 2006;(9):84-86
[2]王斌,赵伟.解读社保信息化[J].中国信息界.2003;(7):20-24
[3]蔡文武,刘睦平.金保工程带来新思维[J].中国社会保障.2004;(7):28-29
[4]孙培源.“金保工程”建设中几个难点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2005;(3):78
[5]胡音.金保工程建设中的难点及对策[J].中国社会保障.2009;(6):28-29
10.3969/j.issn.1001-8972.2011.07.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