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生顶岗实习与就业能力培养的关系研究

2011-02-17黄秀常

中国科技信息 2011年21期
关键词:顶岗高职生岗位

黄秀常

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义乌 322000

高职生顶岗实习与就业能力培养的关系研究

黄秀常

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义乌 322000

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举措。在顶岗实习过程中,高职业生不仅掌握了专业操作技能,还转变了思想观念,增强了岗位意识,培养了吃苦耐劳的精神,积累了工作经验,提高了个人综合素质,大大提升了高职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顶岗实习;高职院校;高职生

教高[2006]16号文件中明确提出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顶岗实习教学模式,培养具有生产、服务和管理一体的高技能专业技术型人才。近几年来,各类高职院校纷纷开展顶岗实习的教学模式。然而顶岗实习的开展并非一帆风顺,尤其是学生对顶岗实习的教学模式有偏见,普遍存在抵触情绪,顶岗实习过程中敷衍了事,导致顶岗实习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其实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不仅是学习专业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为今后的就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一、正确认识顶岗实习

所谓顶岗实习就是安排高职生在完成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后深入企业生产第一线进行锻炼。将在学校所学理论知识在实际操作中进行验证,以求更好的掌握专业知识。但是企业为了追求经济效益,不可能安排核心岗位和人员来对学生进行学徒式的培养。而往往会安排学生到车间从事简单的手工劳动,把学生当廉价的劳动力。或者让学生从事一些没有科技含量的、和本专业不沾边的简单的工作。因此在学生的心理上就会产生抵触顶岗实习的情绪,甚至拒绝参加顶岗实习。既然顶岗实习的专业不对口,那么顶岗实习的意义何在?

(一)通过顶岗实习,转变思想、就业观念。大学生活是非常惬意的,没有生活和工作上的压力,更没有企业车间的机器轰鸣和长年累月的加班生活。大学生活的优越程度往往会使人脱离社会实际,让自己迷失方向。高职院校培养直接面向企业一线的高技术性的应用型人才,通过顶岗实习,让学生尝试从大学生活切换到现实社会中去,尽早让自己从思想观念上适应社会,仅早让自己知道将来走上社会需要具备哪些职业素养。

(二)通过顶岗实习,增强岗位意识

根据教学培养目标,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毕业后从事企业一线的工作,不管是服务性的、操作性的还是营销性的,基本上都是从最基层的做起,这是每一位高职生都必须经历的。每一个岗位都有其特有的作用,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是一种岗位责任,更是一种职业的品质,用人单位很注重这种品质。这种岗位责任是一名员工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要增强岗位责任,就必须顶岗深入到生产一线进行脚踏实地的工作,兢兢业业的去做,只有这样,才能磨炼和增强自己的岗位责任感,这是现代社会对高职生的基本要求。

(三)通过顶岗实习,增加社会工作经验

综观当今职场,不管是招聘现场还是招聘广告,有无工作经验都成为用人单位招聘大学生的第一道门槛。没有工作经验,别说是面试,就连个人简历都投不进用人单位。因此,高职业学生要把顶岗实习当做自己的第一份工作,要把自己当成企业的一名正式员工来要求,要通过自己的工作来为单位带来更好的声誉和效益,甚至于在一些细节上,如着装等,都要按照单位的规章制度来做。顶岗实习期间只有脚踏实地地把自己当作新员工,用单位的要求和职业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这样的顶岗实习才有成效、才会给自己将来求职带来收获。

二、顶岗实习的学习内容

顶岗实习很难有效的开展,其中一重大原因就是学生缺乏对顶岗实习的认识,往往认为顶岗实习学不到任何知识,其实这是一错误的观点。顶岗实习要学习的东西很多。

(一)通过实践操作,以更好的掌握本专业知识

顶岗实习是一个实现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学生在学校里只能掌握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根据我国现有教育经费有限的条件下,在高职院校很难满足提供学生实习操作的条件,即使有也是有一定局限的。比如在本课题中重点研究的印刷技术专业,一些印刷机动辄上千万,而且新设备不断地涌现。因此在一般的高职院校是很难建立自己的实训场所,只有依靠企业来帮助完成学生的实践操作训练工作。而这个环节依靠顶岗实习能很好的实现。顶岗实习不仅将理论知识能运用到实践操作中,通过顶岗实习还能加深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熟悉生产流程的整个环节,为毕业工作后直接上岗做好铺垫。

(二)学习企业科学的管理技能,提升个人综合素质

科学的管理技能和制度能培养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学习优秀企业的管理技能,不仅能提高自身的修养,还能增长个人的管理知识。部分毕业生毕业后可能会走上企业的管理岗位。因此顶岗实习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平台,在这里可以学习的很多。包括公司经营目的和观念,公司目标与战略,公司的管理组织以及各业务职能领域活动的规定等企业管理制度。企业管理制度的表现形式或组成包括企业组织机构设计、职能部门划分及职能分工、岗位工作说明,专业管理制度、工作或流程、管理表单等管理制度类文件。企业因为生存和发展需要而制定这些系统性、专业性相统一的规定和准则,就是要求员工在职务行为中按照企业经营、生产、管理相关的规范与规则来统一行动、工作。在企业科学的管理制度这种环境下,学生的综合素养可以得到较大的提升。

(三)学习企业员工吃苦耐劳的精神、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

中华民族历来有着艰苦奋斗的作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单位如果不提倡艰苦奋斗,艰苦创业,只想在前人创造的物质文化成果上坐享其成,成天贪图享乐,那么这样的国家、这样的民族、这样的事业,是毫无希望的,是没有不衰落和不垮台的。当代大学生的生活条件都比较优越,因此更应该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在实践中不断加强自身修养,牢固树立吃苦耐劳的意志,扎扎实实、踏踏实实地工作,只有具备这些品质的人,将来就业后才能适应岗位,才能走向成功。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这是众多企业用经验和教训总结出来的结论。在企业的生产过程中,来不得半点马虎。因为个人的粗心大意,生产出废品或次品,给企业造成财力和物力上的损失。因此在顶岗实习过程中,我们要从小事做起,认认真真做好每一件事,这是作为一名合格员工的职业品质和职业素质。

(四)学习企业员工爱岗敬业的精神

从职业道德来分析,“干一行,爱一行”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中一个最基本、最普遍、最重要的要求,是职业道德的基本精神。在每一个具体岗位上,不论平凡与否,高低与否,贵贱与否,都应忠于职守,不计得失,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一丝不苟,具备高度负责的职业精神和道德。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有义务,责无旁贷的去做好每项工作,这是一种良好的人生态度。而我们的大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往往会应该岗位的原因斤斤计较,在岗位的选择上避重就轻,喜欢选择环境好,工作轻松的岗位。甚至在就业的选择上,也是这样,或者毕业后频繁的跳槽。这些都是很不利于个人发展的。爱岗敬业从一定意义上讲,是企业稳定发展的基石,也是企业用人的基本要求,更是个人发展的根本。

三、通过顶岗实习提升就业能力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大学生的数量急剧增加,大学生就业问题也日益凸显,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成为社会热点之一。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现实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国家原因、社会原因、教育机构原因,但也不乏自身的原因。通过顶岗实习,可以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一)通过顶岗实习,能很好的将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相结合,满足企业对大学毕业生的用人要求。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抱怨最多的就是光有理论知识,没有实际操作能力。学生们光凭在课堂上所学的那些内容,不经过实际项目训练,要想适应技术工作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必须营造出良好的工作氛围,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相结合,才能使学生理解课堂中学到的知识。让学生们在实际工作中充分锻炼,这才可能训练学生的实践技能,从而达到育人目的。换句话说,就是让学生们经过由一个学生向职业人身份转变的过程,进而养成自觉习惯企业的工作环境,满足职场的工作要求。

(二)通过顶岗实习,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端正了学生的择业意识,满足企业用人的需求。当前大学生择业意识不强,对就业的期望值很高,而用人单位提供的工资待遇和岗位往往成为学生和用人单位之间选择的矛盾焦点。通过顶岗实习,有利于学生客观认识社会,自觉调整就业期望,缩小就业期望与企业需求之间的差距,逐步形成比较务实的择业观。同时,在顶岗实习期间,学生已初步了解了一个企业的生产、管理、销售等环节的工作流程,对企业的经营之道、企业的文化、用人方式都有所了解,能够实现与企业的“零距离接触”,可以增强学生对岗位的适应性,提高学生适应环境的能力。有了这样经历的学生能很快适应企业的生活,也是企业在招聘的时候所强调的。企业最欢迎的就是来了就能安心工作的毕业生。有了顶岗实习的经历,不仅增加了自己的工作经验,最重要的是为自己将来的求职赢得了先机。

(三)通过顶岗实习,增强了适应环境的能力,为就业工作提前做好了准备。顶岗实习期间,学生一方面以员工的身份上岗,工作在企业的第一线,条件非常的艰苦,同时也要经常加班。另一角色也是一名学徒,经常要虚心向工人师傅学习,通过和工人师傅的不断交流,增加自己的沟通能力,同时,学生参与到企业生产、管理等方面的组织中,需要处理团队中的各种关系,这样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毕业后大学生面临的不再是学校里的小社会环境,而是复杂多变的社会,里面有各种各样的人和事,充满着各种未知的因素。通过顶岗实习这段经历,大学生已逐渐适应了企业的生活和工作。已初步能够让自己能够立足于社会,周旋于复杂的人事关系中。

高职院校采取的顶岗实习教育模式,在培养高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同时,很大程度上改变了高职生的就业观念,增强了岗位意识,丰富了社会经验。大幅度的提升了高职生的就业竞争力。

[1]秦德如.商务类毕业生顶岗实习与就业关系的探讨[J].网络财富.2010,09

[2]孟霞.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之我见[J].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2010,01

[3]杨正明.高等职业教育学生顶岗实习时间与思考实践[J].科技信息.2010,01

[4]金志宇.顶岗实习阶段职校学生学业评价之研究[J].时代教育.2010,05

[5]王淑贞.关于组织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的实践与探索[J]. 石油教育.2010,03

10.3969/j.issn.1001-8972.2011.21.070基金项目:2011年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研究课题《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教学模式下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SCG284)成果

黄秀常(1971.02—),男,浙江浦江人,从事图形图像的研究和教学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顶岗高职生岗位
高职生生涯适应力与求职主动性关系实证研究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教育部要求保障顶岗学生实习安全
如何引导高职生理解《三国演义》中的英雄情怀
高职煤炭类顶岗实习“421”运行机制
基于自律的当代高职生自我教育探析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
张晓东:倒在岗位上
基于微信的移动客户端在顶岗实习系统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