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我国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011-02-17张驰辛晓玲

中国科技信息 2011年21期
关键词:危险性评估环境

张驰 辛晓玲

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总院 450000

浅谈我国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张驰 辛晓玲

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总院 450000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工程建设项目越来越多,规模也越来越大,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日益加剧,加之极端气候的频发,引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逐渐增大。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作为工程建设与规划的一项重要前期工作,成为工程建设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给许多国家与人民造成巨大的损失,为减轻或避免此类损失,必须对各构筑物、尤其是重要建筑物及其周边地质环境进行合理的评价,对各种可能威胁场地安全的灾害进行科学评价,并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存在的问题

地质灾害是指由于地质作用(自然的、人为的或综合的)使地质环境产生突发的或渐进的破坏,并造成人类生命财产损失的现象和事件。如地震、地面沉降、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目前,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和经济的迅速发展,特别是人类工程—经济活动的加剧,使地质环境不断发生剧烈变化,导致地质灾害频繁发生,已成为影响和制约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1 当前我国地质灾害评估尚存在一些较为普遍的问题

1.1 地质灾害评估技术要求急待完善:技术标准不一;一些规定较宽泛,可操作性不强

笔者所遇到的评估报告中、网络上还有其他的技术标准、规范,如《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DZ×××-2007)、《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程》、《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DZ0245-2004)等,这些规程、规范的内容大体一致,但也存在一定差别,诸多的规范、规定给评估技术标准带来了混乱。目前的技术要求尚显粗糟,可操作性较差,尚需进一步完善,使其更加人性化、数字化。

1.2 地质灾害危险区划分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基础依据

人员和财产损失的估计主要依赖于危险区的划分。地质灾害危险区划分实际上是对地质灾害体运动空间的预测,这是目前难度最大,也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最重要的技术关键。根据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可以预测到的地质灾害的规模、分布、危害程度应在评估报告中反映明白。如工程中的削坡不合理,有可能会造成边坡失稳,挖方弃渣亦可能造成边坡失稳。前者靠专业可以预测到的问题属于地质灾害评估论述范围,后者若因弃置位置不当造成的地质灾害不属地质灾害评估论述范围。

1.3 地质环境动态变化可能直接导致地质灾害评估结果失真

由于地质环境的改变而导致原来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逐步减弱,但也会因此而导致新的地质灾害。如在公路施工中,设计人员常采用削坡减荷来增加边坡的稳定系数。但若由于弃土不当,也会引起泥石流和新的滑坡。这些是地质灾害评估人员在地质灾害预测中很难考虑到的。这就要求地质灾害的评估人员具有良好的素质和责任心,能在评估阶段尽量全面搜集和分析设计资料,包括施工辅助设施的设计、材料的堆放以及弃土弃渣的排放地点。

1.4 野外调查工作精度不足

目前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中野外调查工作普遍存在调查精度不足,记录资料缺漏,严重影响了评估工作和成果报告的质量。部分报告所显示的工作量与工作时间、记录卡片等内容矛盾重重,一般均是用数码相机在现场照几张照片就当做野外调查的全部成果了。

1.5 地质灾害成果应用较局限

由于地质灾害评估往往针对的是具体工程建设本身,所得出的结论很难现普遍性的规律,因此使得成果本身具有不可移植性。在相似工程或相似地质环境的地质灾害评估过程中,应综合分析、研究,确定本次评估中是否具备前工程中地质灾害发生的条件及其危害程度。

2 结合作者的工作实践提出的建议

2.1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指导思想:坚持“预防为主,标本兼治”的方针,围绕以人为本,避让与治理相结合的原则,因害设防,突出重点,综合治理,不留后患。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并举,灾害治理与环境保护同步,注重实际,务求实效,切实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2.2 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划分在全国各个地区有不同的划分标准。笔者认为应从工程现状地质灾害发育程度、地形与地貌、地质构造、结构面及其组合对斜(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岩体结构类型、岩性特征、水文及水文地质条件、地震动峰加速度、临空外倾斜结构面对斜(外)坡稳定性的影响、不良地质现象占评估区的面积、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活动等11个方面对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按复杂、中等复杂及简单进行划分,初步建立不同地势条件下的地质环境复杂程度分类鉴别特征,力图较全面合理地反映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的成因关系。当然,这种分类是相对性的,实际操作中必须结合工程实际情况作具体分析确定指标。

2.3 工程建设项目的前期论证和方案比较工作中要切实体现出防治地质灾害的技术内涵,就必须要有操作性强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结论和具体防治措施的技术支撑,对于地质灾害危险性大,现有经济技术条件难以达到防治要求的场地,从“防”的角度,应态度明确,坚决提出“躲避”、“另选场地”和“局部改选”的建议,不应迁就局部和地方利益,铸成潜伏重大灾害隐患工程的大错。提出建议与措施的原则是:能避让则避让;能预防则事前预防;实在不行,则采取技术上可行、工程上可靠、经济上合理的治理方案对地质灾害进行必要的治理,确保工程的安全运营。

3 结束语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是一项起点高、技术创新性强、难度大和操作性强的新型技术工作,具体操作技术还有待较长时间实践过程中总结完善和细化。

[1]金德山.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中几个问题的思考[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4年04期

[2]秦海燕.对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中几个问题的思考[J].铜业工程, 2008年04期

[3]程孝华,丁恒,王建顺,张斌.浅析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现代商业,2009年04期

[4]黄雅虹,吕悦军,张世民.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及相关技术问题评述[J].震灾防御技术.2007年01期

10.3969/j.issn.1001-8972.2011.21.001

猜你喜欢

危险性评估环境
O-3-氯-2-丙烯基羟胺热危险性及其淬灭研究
危险性感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第四代评估理论对我国学科评估的启示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输气站场危险性分析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基于AHP对电站锅炉进行危险性分析
环境
评估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