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湿易燃物品泄漏事故应急处置
2011-02-17李钢浙江省消防总队绍兴市消防支队绍兴县消防大队
李钢 浙江省消防总队绍兴市消防支队绍兴县消防大队
遇湿易燃物品泄漏事故应急处置
李钢 浙江省消防总队绍兴市消防支队绍兴县消防大队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化工行业迅猛发展,大量危险化学品被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各个领域,由此引发的各种灾害化学品事故的几率和规模也急剧上升,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在危险化学品中,有一类危险化学品——遇湿易燃物品的性质比较特殊,其遇水或受潮时会发生剧烈化学反应,放出大量易燃气体和热量,当热量达到可燃气体的自燃点或接触外来火源时,会立即着火或爆炸。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遇湿易燃物品发生泄漏事故后不能用水或泡沫扑救,这使得灭火剂的使用受到极大限制。但与此同时,我国学术领域和消防领域对此类泄漏事故的应急处置研究甚少,基层消防部队处置此类事故欠缺一定的理论指导和实战经验,而有效灭火剂及特殊装备的欠缺,使得基层消防部队处置此类事故的效率和成功率大大降低,从而给消防人员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所以,在现有人员和装备的条件下,加强对遇湿易燃物品泄漏事故应急处置对策与方法的研究,对提高消防部队应急救援能力和保障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消防抢险救援的角度出发,在对遇湿易燃物品分类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遇湿易燃物品的危险特性,在查阅大量资料和案例的基础上,得出了遇湿易燃物品泄漏事故统计与原因分析,并在处置对策、处置方法两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为今后消防部队成功处置此类事故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和科学借鉴。
遇湿易燃物品;危险特性;处置对策;处置方法
1 遇湿易燃物品泄漏事故概述
遇湿易燃物品是指遇水或受潮时发生剧烈化学反应,放出大量易燃气体和热量的物品。当热量达到可燃气体的自燃点或接触外来火源时,会立即着火或爆炸[1]。
1.1 遇湿易燃物品的分类
1.1.1 按反应的剧烈程度分类
遇湿易燃物品根据遇水或受潮后发生化学反应的剧烈程度,产生可燃气体和放出热量的多少,划分为二级。
一级遇湿易燃物品是指遇水或受潮后立即发生剧烈反应,单位时间内产生可燃气体多而且放出大量热量,容易引起燃烧爆炸。典型的代表有碱金属、碳化钙(电石)、连二亚硫酸钠(保险粉)等。
二级遇湿易燃物品是指遇水或受潮后发生的反应比较缓慢,放出的热量比较少,产生的可燃气体一般需在火源作用下才能引起燃烧。典型的代表有氰氨化钙、锌粉。
1.1.2 按反应后的危险特性分类
在《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常用危险化学品分类明细表中列出了29种遇湿易燃危险化学品。本文从消防抢险救援角度出发,根据遇湿易燃物品泄漏后遇水或潮湿空气可能产生的危害,把遇湿易燃物品分为:A类遇湿易燃物品、B类遇湿易燃物品。
1.1.2.1 A类遇湿易燃物品
A类遇湿易燃物品是指遇水或潮湿空气后引起燃烧,甚至发生爆炸,产生了大量有毒有害气体。常见的有磷化物、连二亚硫酸盐、氰化物、汞齐、非金属卤化物、氨基化物和金属有机化合物等[2]。
1.1.2.2 B类遇湿易燃物品
B类遇湿易燃物品是指遇水或潮湿空气后引起燃烧,还会引起爆炸,但不产生大量有毒有害气体。常见的有碱金属、金属合金、金属粉末、氢化物、盐型碳化物等。
2 遇湿易燃物品泄漏事故处置的基本对策
遇湿易燃物品泄漏后遇水或潮湿空气不但产生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而且其泄漏事故造成的危害往往具有突发性强、灾害范围广、污染程度大、处置难度大等特点,因此加强此类泄漏事故处置基本对策的研究是当前消防部队急需解决的一个难点问题。
2.1 准确接警,合理调度
当消防调度指挥中心接到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报警时,应向报警人询问清楚是什么物质泄漏,当确认是遇湿易燃物品时,应尽量多询问一些有关泄漏事故的详细情况,如遇湿易燃物品的泄漏量;泄漏还是火灾;灾害现场周围环境等。受理火警后应迅速启动化学危险品处置救援预案,科学合理调度救援力量,第一时间赶赴灾害现场。同时迅速调集社会其他联动部门赶赴灾害现场协同处置。
2.2 封控现场,疏散人员
消防部门在到达事故现场前,可以提前通知公安交警部门在通往事故现场的主要干道上实行交通管制。待消防部门到达后可根据情况封锁事故现场,合理建立警戒区域。建立警戒区域时应根据泄漏后产生的危害来划分,当判定泄漏物质为A类遇湿易燃物品时,应根据现场气体浓度大小科学合理的把警戒区域划分为重度危险区,中度危险区,低度危险区;当判定泄漏物质为A类遇湿易燃物品或B类遇湿易燃物品时,警戒区域应结合当时的气象天气情况及泄漏量科学合理的划分,警戒区域内严禁一切火种。同时迅速将警戒区域内及污染区内与事故处置无关的人员撤离,以减少不必要的人员伤亡。
2.3 侦察检测,区域控制
根据灾害事故现场情况,派出侦查小组对事故现场进行侦查,侦查小组一般由2~3人组成[8],配备必要的检测仪器和个人安全防护措施。当泄漏物质为A类遇湿易燃物品或B类遇湿易燃物品时处置人员必须携带可燃气体检测仪并穿纯棉防静电内衣;当泄漏物质为A类遇湿易燃物品时必须携带有毒气体检测仪佩戴防毒面罩并穿着防化服。侦查人员对如下内容进行检测:遇湿易燃物品的性质;现场可燃气体浓度;有毒气体浓度;泄漏情况(泄漏位置、泄漏原因、泄漏性质、泄漏程度);现场气象;周围环境等。对于泄漏量大,泄漏面积大的灾害现场,一时无法进行有效控制时,可以采取穿插分割分区域控制,然后再分区域各个处置。
2.4 消除泄漏,控制火势
消除泄漏,控制火势是处置此类事故的关键点,也是难点所在[9]。遇湿易燃物品泄漏后,有的并不会引发火灾,而仅仅是泄漏后暴露在外,此时应迅速切断遇湿易燃物品与水发生接触反应的一切条件,并及时收集密封好泄露的遇湿易燃物品。处理少量金属钠、钾等遇湿易燃物品泄漏时,应避免扬尘,把金属钠、钾收入金属容器并保存在煤油或液状石蜡中;处理少量电石等物质泄漏时应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使用无火花工具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转移至安全场所。处置大量遇湿易燃物品泄漏时应用塑料布、帆布覆盖,减少飞散并在专家指导下清除泄漏物。遇湿易燃物品泄漏后引发火灾的,则应迅速将未燃烧的遇湿易燃物品进行疏散隔离,防止火势进一步蔓延扩大[3],然后再根据泄漏事故现场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进行灭火。当只有极少量(一般50克以内)遇湿易燃物品泄漏着火,那么仍可用大量的水或泡沫扑救;如果有较多遇湿易燃物品泄漏发生火灾,则绝对禁止用水和泡沫等湿性灭火剂扑救[4],应用干粉、二氧化碳等灭火剂扑救。当泄漏着火的遇湿易燃物品为电石、保险粉等物质时,应用水泥、干砂、干粉、硅藻土和蛭石等覆盖灭火,当泄漏着火的遇湿易燃物品为钾、钠、锂等轻金属时,应用石墨粉、氯化钠以及专用的轻金属灭火剂扑救,特别要注意的是金属铯的火灾只能用干燥氯化钠粉末、碳酸钠干粉、碳酸钙干粉灭火;当泄漏着火的遇湿易燃物品为金属粉末则切忌喷射有压力的灭火剂,以防止将粉尘吹扬起来,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而导致爆炸发生。
2.5 现场洗消,清理移交
遇湿易燃物品泄漏事故处置结束后,事故现场救援的车辆、救援人员及附近的道路、水源都可能受到严重的污染,若不及时进行洗消[5],污染会迅速蔓延,造成更大危害。洗消是消除现场残留有毒物质的有效方法。洗消时可用大量的水对人员和事故发生区域进行反复清洗,必要时可以用特殊的洗消剂进行洗消。待洗消工作结束后,应对周围环境再次检测,检测合格后,对现场残留物进行全面清理[6],清理完毕后向有关部门或者相关负责人做好交接工作。
3 遇湿易燃物品泄漏事故应急处置方法
遇湿易燃物品发生泄漏事故后,为了把危害和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用科学、有效的方法进行处置[7]。因此加强此类泄漏事故处置基本方法的研究对基层消防部队成功处置此类事故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3.1 隔离疏散法
遇湿易燃物品泄漏遇水或受潮后易产生易燃易爆或有毒有害气体,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现场指挥员必须优先考虑的是将未燃烧、未泄漏的遇湿易燃物品实施强行疏散隔离,以防止灾情的进一步扩大蔓延[8],然后再处置燃烧或泄漏物品。如果其他物品火灾威胁到相邻的遇湿易燃物品,应先将遇湿易燃物品迅速转移至安全地带。如遇湿易燃物品较多一时难以转移,应先用油布或塑料膜等防水布将遇湿易燃物品遮盖好,然后再在上面盖上毛毡、石棉网、棉被并淋上水。
3.2 窒息吸附法
遇湿易燃物品一旦泄漏,无论是固体还是液体,很多情况下发生燃烧并伴有有毒气体。此时,应视情采用合适的灭火剂[9],如水泥、干砂、干粉、硅藻土等实施强行窒息灭火或吸附的方法,将燃烧的火焰先予以窒息或将泄漏物质予以吸附。待灾情控制后,再将未燃烧的物品疏散转移。
3.3 筑堤(挖坑)收容法
当遇湿易燃物品泄漏量较大时,可以采取筑堤围堵的方法将泄漏的遇湿易燃物品围控在一定范围内,也可以在现场挖坑将泄漏物导入坑中,再用泵将其转移至槽车或储罐内,不能转移时,可视情在现场采取中和处理或就地掩埋等措施。这种处置方法,一方面可以避免泄漏出的遇湿易燃物品流入有水源的地方和减少与空气中水分的接触面积,防止灾情扩大;另一方面也能很好地减少其对环境的污染,也有利于泄漏物的集中处理。
3.4 快速反应法
当只有极少量遇湿易燃物品发生泄漏或火灾事故时,可以出大量的水或泡沫,实施快速反应法,让泄漏的物品快速与水反应,然后实施疏散清理;也可以先疏散转移,再出水快速反应。当水或泡沫刚接触着火点时,短时间内可能会使火势增大,但只要确保正常供水,待少量遇湿易燃物品燃尽后,火势很快就会熄灭或减小。此外,当大量遇湿易燃物品发生火灾,且现场火势不能得到有效控制时,为了避免事态的进一步扩大或人员伤亡,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也可采用与水快速反应的方法实施灭火。
3.5 稀释中和法
有些遇湿易燃物品泄漏后遇水或受潮会产生大量有毒有害气体,且易溶于水,当事故现场周围人员较密集,一时无法进行有效疏散时,应在下风、侧下风方向以及人员较多方向设置水幕或喷雾水,形成大范围水雾对有毒有害气体进行稀释消毒。此外,由于遇湿易燃物品生成的有毒有害气体大多数呈酸性,可在消防车水箱中加入碱性物质,使用喷雾水予以中和。当一时找不到合适的碱性物质时,也可以在水箱内加入干粉、洗衣粉等,同样可以起到不错的中和效果。
3.6 处置地点转移法
当遇湿易燃物品泄漏事故发生在雨天或潮湿空气下时,在条件允许不威胁救援人员安全的情况下,可将事故车辆转移至安全的地点进行处置,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安全系数和处置成功率。
3.7 搭建遮雨棚防止淋雨法
当遇湿易燃物品泄漏事故发生在下雨天时,为了避免雨水和遇湿易燃物品继续接触反应扩大危害,可以在现场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快速搭建临时遮雨棚,从而切断遇湿易燃物品继续反应的条件,为救援人员迅速处置泄漏事故打下坚实的基础。
4 结论
本文从遇湿易燃物品遇水或受潮反应后的剧烈程度和危险特性出发对其进行了分类,提出了遇湿易燃物品泄漏事故的处置对策和处置方法。在处置对策上,结合以往案例提出了准确接警,合理调度;封控现场,疏散人员;侦察检测,区域控制;消除泄漏,控制火势;现场洗消,清理移交等科学合理的对策。尤其在处置方法方面,紧密结合案例提出了隔离疏散法、窒息吸附法、筑堤(挖坑)收容法、快速反应法、稀释中和法、处置地点转移法、搭建遮雨棚防止淋雨法等7种处置方法,这对基层消防部队处置遇湿易燃物品泄漏事故具有理论指导实际的意义。
[1]王德学, 李万疆, 王志坚,等. 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 2004
[2]刘铁民, 吴宗之, 李克荣,等.化学危险品名录汇编[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4
[3]其乐木格, 李文洁.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处置[J].安全.2006, 27(1) :19~21
[4]Mr.Chang, Miau, Sin. How To Detect and Handle Hazardous Chemicals/Gases Leakage and Spillage [A]. //Asia-Pacific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Annual Meeting Proceedings Article [C]. Beijing: China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Association, 2004.213~216
[5]陈海群,王凯全.危险化学品事故处理与应急预案[M].北京: 中国石化出版. 2005
[6]纪国峰, 翟良云.危险化学品事故现场处置基本程序[J].劳动保护. 2004, 2: 72~74
[7]United Nations. Globally harmonized system of classification and labeling of chemical [8]New York and Geneva: UN, 2003
[9]Candy Donaldson, James Green, Chris Busch. HAZARDOUS MATERIALS DISPOSAL GUIDE [D]. United States:Chemical Control Center University of Windsor, 2007
10.3969/j.issn.1001-8972.2011.2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