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院校音乐教育培育创新能力方法初探

2011-02-17陕西省电子工业学校团委陕西宝鸡721001

中国科技信息 2011年8期
关键词:想象创新能力音乐

康 健 陕西省电子工业学校团委,陕西宝鸡 721001

职业院校音乐教育培育创新能力方法初探

康 健 陕西省电子工业学校团委,陕西宝鸡 721001

音乐教育工作者深入研究音乐教育创新能力,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课程体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针对职业院校音乐教育的特点,提出了创新意识、激发趣味、音乐审美、音乐创造、激发思维、评价机制等六种方法,进行了探讨。

音乐教育;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不仅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富有生机与活力的条件,也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文明发展水准的标志,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倡建立创新性社会的今天,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是至关重要的。研究、探讨培育音乐教育创新能力是适应中国特色的教育课程体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更新教育观念,树立创新意识

要培养学生的音乐创新能力,教师首先要有创新意识。因为,音乐教育的目的不在于学生最终实现了什么,而在于音乐教育的过程中,想象力、创造力是否得到充分的发挥。所以要在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结构等方面进行更新和创新。注意发现学生的独创与奇特想象,使智慧火花得以及时助燃。孔子在《论语》中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反三隅反,则不复也。”他提倡的是启迪、开导,让学生领悟、顿悟、觉悟,使其能举一反三,从而达到培养创新意识的目的。总之,要避免“一言堂”,防止“一刀切”,克服一个模式“我讲你听”,突破固有思维,全面提升学生素质,努力构建以学生创新活动为基础的全新教学模式。

二、采取多种手段,激发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才有动力,才能执著追求。因此,善于激趣,应成为音乐教师的必备能力。激发兴趣主要有五种方法,一是采用视觉激趣。通过音乐美的教学环境,比如紧扣教学内容创设一定的情境,运用多种教学媒体恰到好处地播放与内容相关的课件、录像等,甚至光洁的教学用琴,配套的音像设备,生动活泼的教学挂图等,都能使音乐教室充满艺术氛围,刺激学生的视觉,激发学生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欲望。二是采用听觉激趣。教师采用弹奏名曲、播放名曲,讲音乐小故事,播放学生自己的演唱音乐,调节学生的情绪,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三是采用动态激趣。让学生在根据歌曲内容或形象,手舞足蹈等多种形式充分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四是采用音乐教学激趣。在音乐教学中,利用音乐欣赏教学活动,引发学生的自由想象,使主观的认识与体验在想象中得以自由抒发,形成情景交融。五是采用音乐创作激趣。在创造性音乐活动中,尽可能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学生感到音乐无时不在,无处不在,音乐就在身边这样一种氛围,从而激发兴趣。

三、突出音乐审美,陶冶高尚情操

美育的任务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世界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学校教育过程的素养,在许多方面决定于学校生活由于音乐的精神而充实到什么程度”。他还说过:“借助于音乐,唤醒了人身上关于周围世界和自身中崇高的、雄伟的、美好的东西的观念”。可见,培养学生音乐审美素质至关重要。在音乐教学中,“音乐的审美价值”是摆在第一位的,如何进行音乐审美?首先要弄清音乐教材包含哪些审美因素。音乐之美,它美在曲调、美在情景、美在音韵、美在配器、美在伴奏等。其中曲调美又包括节奏、旋律、音色、和声、力度、速度等,这些美的因素大都是蕴含的、静态的,需要我们去发掘、去展现,充分提示音乐要素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比如在“以听为中心”的前提下,用规范准备的术语赏析曲调,用简洁凝练的语言品析立意,用下载制作的课件展现情境,用激情多样的诵读体会音韵等,通过多种不同的手段,逐步培养学生的审美的情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音乐素质培养要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共同作用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即学生自己要多动脑,勤实践,教师要善于积极地引导和指导。

四、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

音乐来源于实践,还需要回到实践中去。职业院校音乐专业的学生,要学有所用,必须适应快节奏的社会需求,音乐要为市场经济服务,要为人民服务,音乐必须适应社会的需要。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提供给学生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机会,使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实践活动中去,这样才能更好地在实践中学习。比如,一首歌曲学会之后,我们可让学生自己当导演,设计歌曲的演唱方式、演唱速度、力度处理、演唱形式、伴奏乐器,乃至穿什么样的服装、设置什么样的背景等,都由学生自己做主,让学生自主创造的火花,在实践中燃烧,在实践中灿烂,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只有让学生充分的自主地创造,设计的版本,才会百花齐放、多姿多彩。当学生在按自己的设计表演之后,再开展讨论,以此相互启发,相互提高。从而实现质的飞跃。

五、激发创造性思维,培养创造能力

创造能力的培养,其核心是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音乐教师要用音乐打开学生想象的闸门,培养他们的创造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应从听入手,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发展联想和想象,引导学生走进音乐去发现、去探索。引导就是利用讲授、讨论、演示、创设意境等多种手段点拨启发学生,通过音乐艺术实践,使学生感受乐曲特点,让学生利用已有的欣赏经验去联想、想象、体会、感受和理解音乐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和表现形式。教学中通过启发和引导,将学生领入音乐情境之中,使学生的想象思维和想象力得到发展和提高。

培养发散、聚合逆向思维能力。如在音乐课中常有创作音乐结束句的练习,这类练习没有固定的答案。对此,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思维想象,让他们根据问题的要求展开各自的想象,大胆尝试进行音乐创作。通过音乐实践和分析去认识提高。

六、改进评价机制,在扬弃中发展

不断改进评价方法,完善工作机制,不失为一大亮点。音乐教师不仅要对学生进行评价,而且还要进行鼓励性的评价。因为只有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欲望、自主与合作的信心与勇气才能得到有效保护,才能得到有效激励。学校要根据学生各学段的目标及不同的音乐水平恰当选用评价形式和评价方法,在众多的考核项目中,让学生自选有兴趣、有特长的项目进行考核,可以让学生根据个人的能力,扬长避短,发展特长。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积极性与勇气是从事创造性活动的基石。积极性与勇气是人的能力的催化剂,它会将人的一切潜能激发出来,将各部分的功能推动到最佳状态。用鼓励性的评价保护学生积极性与创造性,这样的考评办法,不再让学生感到紧张、害怕,能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发挥,有效地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心。这样的考评也能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学习,充分发挥自己的见解和创造性,更积极主动地参与音乐活动,在亲身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感受音乐、喜爱音乐,在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过程中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1]王耀华.中小学音乐教育发展与高师音乐教育改革[J].音乐研究.2002-1

[2][美]马克;管建华,乔晓冬译.当代音乐教育[M].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

[3]邱唯真.德国音乐教育见闻和感受.中国音乐教育.2002-7

10.3969/j.issn.1001-8972.2011.08.159

康健,1979年出生,女,汉族,籍贯:陕西神木,大学本科,讲师,音乐教师工作单位:陕西省电子工业学校。

猜你喜欢

想象创新能力音乐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快乐的想象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圣诞音乐路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音乐